CN219286169U - 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6169U
CN219286169U CN202320387482.5U CN202320387482U CN219286169U CN 219286169 U CN219286169 U CN 219286169U CN 202320387482 U CN202320387482 U CN 202320387482U CN 219286169 U CN219286169 U CN 219286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il
low
magnetic core
winding portion
transform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74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宏选
庄加才
时晓蕾
蔡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74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6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6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6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绝缘外壳、高压线圈、低压线圈、磁芯和支撑组件,高压线圈浇注于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上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高压线圈的径向内侧,低压线圈位于安装孔内,磁芯部分插设于低压线圈内,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对磁芯和低压线圈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仅是将绝缘外壳和高压线圈浇注为一体,并未对低压线圈进行浇注,无需考虑低压线圈的定位与出线方式,使得绝缘外壳结构简单,简化了浇注工艺与模具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低压线圈外置,使其直接与空气接触,低压线圈可以具备较好的散热环境,以便及时散去低压线圈的发热量,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热,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变压器的安全性,现有的固态变压器普遍是将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全部浇注在绝缘外壳内。而多组线圈均有定位精度要求,因此在浇注时还需要保证出线端的位置精准度和密封性,这样就会导致浇注模具的结构复杂,实际操作繁琐,生产周期长。其次,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均被绝缘外壳包裹,在长时间工作时,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绝缘外壳的散热效率低,这必然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能够简化浇注模具的结构,实际操作简便,可提高生产效率,低压线圈能直接与空气接触,散热效果更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变压器,包括:
绝缘外壳和高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浇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绝缘外壳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高压线圈的径向内侧;
低压线圈,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磁芯,所述磁芯部分插设于所述低压线圈内;
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磁芯和所述低压线圈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压线圈包括:
线圈本体;
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线圈本体绕设于所述绕线部上,所述绕线部内沿其轴向形成有通孔,所述磁芯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部上供所述线圈本体缠绕的绕线面为曲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骨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绕线部的两端且沿所述绕线部的周向排布,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绕线部的径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芯的外壁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所述绕线部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于有第一金属杆,所述第一金属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孔外且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部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固定孔内均穿设有所述第一金属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部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磁芯穿过于所述通孔后,所述磁芯的外壁抵接于所述限位凸起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磁芯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固定座内;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角码,所述金属角码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外壳的侧面形成有支撑台,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支撑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绝缘外壳、高压线圈、低压线圈、磁芯和支撑组件,高压线圈浇注于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上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高压线圈的径向内侧,低压线圈位于安装孔内,且低压线圈的外壁与安装孔间隙配合,磁芯部分插设于低压线圈内,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对磁芯和低压线圈进行支撑。区别于常规设计,本实用新型仅是将绝缘外壳和高压线圈浇注为一体,而并未对低压线圈进行浇注,无需考虑低压线圈的定位与出线方式,使得绝缘外壳结构简单,简化了浇注工艺与模具结构,便于生产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低压线圈外置,使其不被绝缘外壳包覆,而是直接与空气接触,使得低压线圈可以具备较好的散热环境,以便及时散去低压线圈的发热量,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热,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变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变压器隐去绝缘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低压线圈与磁芯的配合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骨架的绕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绝缘外壳;11、安装孔;12、底板;13、支撑台;
2、高压线圈;
3、低压线圈;31、线圈本体;32、骨架;321、绕线部;322、限位部;323、通孔;324、限位凸起;325、固定孔;326、第一金属杆;
4、磁芯;
5、支撑组件;51、固定座;52、支撑架;53、金属角码;54、第二金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绝缘外壳1、高压线圈2、低压线圈3、磁芯4和支撑组件5,高压线圈2浇注于绝缘外壳1内,通过浇注模具一体成型,从而将高压线圈2内嵌在绝缘外壳1中。绝缘外壳1能够对高压线圈2进行防护,以保证安全性。高压线圈2在绝缘外壳1的顶部形成至少一个出线端,以方便接线。绝缘外壳1上形成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位于高压线圈2的径向内侧,低压线圈3位于安装孔11内。磁芯4部分插设于低压线圈3内,用于增加磁感应强度,支撑组件5被配置为对磁芯4和低压线圈3进行支撑。
相当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仅是将绝缘外壳1和高压线圈2浇注为一体,而并未对低压线圈3进行浇注,浇注时无需考虑低压线圈3的定位与出线方式,使得绝缘外壳1结构简单,简化了浇注工艺与模具结构,便于生产操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低压线圈3外置,使其不受绝缘外壳1包覆,而是直接与空气接触,使得低压线圈3可以具备较好的散热环境,以便及时散去低压线圈3的发热量,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热,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低压线圈3的外壁与安装孔1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以形成散热通道,进一步提高了低压线圈3的散热效率,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热,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低压线圈3的外壁和安装孔11的内壁间隙配合的方案仅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但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器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低压线圈3的外壁也可以与安装孔11的内壁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外壳1整体由绝缘材料浇注而成。例如,该绝缘外壳1的材质可以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浇注所形成的绝缘外壳1可以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从而可对高压线圈2进行可靠防护。当然,在其他实施中,绝缘外壳1还可以采用其他绝缘材料浇注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低压线圈3包括线圈本体31和骨架32,骨架32包括绕线部321,线圈本体31绕设于绕线部321上,从而对线圈本体31进行支撑和定位。绕线部321内沿其轴向形成有通孔323,磁芯4部分插设于通孔323内,用于增加磁感应强度。
优选地,绕线部321上供线圈本体31缠绕的绕线面为曲面。通过采用这种设置,在进行低压线圈3的绕制过程中,使得绕线较为平滑,成型效果较好,避免线圈本体31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4和图5,骨架32还包括限位部322,限位部322设置于绕线部321的两端且沿绕线部321的周向排布,限位部322沿绕线部321的径向延伸。当线圈本体31绕着绕线部321进行绕制时,限位部322能够对线圈本体31进行限位,防止线圈本体31偏移,提高绕线的尺寸精度,便于绕线与安装操作。
优选地,磁芯4的外壁与通孔323为间隙配合,使得低压线圈3与磁芯4之间留有空气间隙,以形成散热通道,进一步提高了低压线圈3和磁芯4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对低压线圈3进行支撑和固定,绕线部321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固定孔325,固定孔325内穿设于有第一金属杆326,第一金属杆32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孔325外且与支撑组件5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通孔323与磁芯4之间留有安装间隙,因此骨架32不会与磁芯4接触。第一金属杆326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利用第一金属杆326作为支撑,使得低压线圈3的重量不会作用于磁芯4上,防止磁芯4被压裂,以达到保护磁芯4的目的。另外,由于线圈本体31具有一定的重量,利用第一金属杆326进行支撑,可防止骨架32变形。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孔32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孔325分别设置于绕线部321的上下两端,每个固定孔325内均穿设有第一金属杆326。通过两个第一金属杆326共同支撑低压线圈3,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支撑组件5包括固定座51和支撑架52,磁芯4的端部嵌设于固定座51内,支撑架52与固定座51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第一金属杆326延伸至固定孔325外的一端与固定座51和支撑架52紧固连接,绝缘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支撑架52的底端固定于底板12上。该支撑组件5具备足够的强度,将第一金属杆326与磁芯4安装至固定座51上后,通过固定座51与支撑架52来支撑磁芯4和低压线圈3的重量。
优选地,支撑架52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金属角码53,金属角码53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底板12上。支撑架52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金属角码53,通过金属角码53,能够将支撑架52稳定连接在底板12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绝缘外壳1的侧面形成有支撑台13,固定座51的底部抵接于支撑台13上。支撑台13能够辅助支撑组件5来支撑低压线圈3与磁芯4的重量,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图3,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变压器的绝缘外壳1内封装有两个高压线圈2,绝缘外壳1上可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11,每个安装孔11内均设置有低压线圈3,磁芯4可以为环形,磁芯4的两个自由端可以插接在两个低压线圈3中。对应地,支撑组件5设置为两个,分别用于支撑对应的磁芯4和低压线圈3。两个固定座51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二金属杆54,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绕线部321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凸起324,限位凸起324位于通孔323内,磁芯4穿过于通孔323后,磁芯4的外壁抵接于限位凸起324上,从而对低压线圈3形成支撑和定位。低压线圈3与磁芯4之间留有空气间隙,以形成散热通道,进一步提高了低压线圈3和磁芯4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限位凸起324内为中空设计,不仅能够减轻骨架32的重量,还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外壳(1)和高压线圈(2),所述高压线圈(2)浇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所述绝缘外壳(1)上形成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位于所述高压线圈(2)的径向内侧;
低压线圈(3),位于所述安装孔(11)内;
磁芯(4),所述磁芯(4)部分插设于所述低压线圈(3)内;
支撑组件(5),被配置为对所述磁芯(4)和所述低压线圈(3)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线圈(3)包括:
线圈本体(31);
骨架(32),所述骨架(32)包括绕线部(321),所述线圈本体(31)绕设于所述绕线部(321)上,所述绕线部(321)内沿其轴向形成有通孔(323),所述磁芯(4)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3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部(321)上供所述线圈本体(31)缠绕的绕线面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32)还包括限位部(322),所述限位部(322)设置于所述绕线部(321)的两端且沿所述绕线部(321)的周向排布,所述限位部(322)沿所述绕线部(321)的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4)的外壁与所述通孔(323)间隙配合;
所述绕线部(321)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固定孔(325),所述固定孔(325)内穿设于有第一金属杆(326),所述第一金属杆(32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孔(325)外且与所述支撑组件(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32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孔(325)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部(321)的上下两端,每个所述固定孔(325)内均穿设有所述第一金属杆(32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部(321)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凸起(324),所述限位凸起(324)位于所述通孔(323)内,所述磁芯(4)穿过于所述通孔(323)后,所述磁芯(4)的外壁抵接于所述限位凸起(3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
固定座(51),所述磁芯(4)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固定座(51)内;
支撑架(52),所述支撑架(52)与所述固定座(51)连接,所述绝缘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所述支撑架(5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角码(53),所述金属角码(5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的侧面形成有支撑台(13),所述固定座(51)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支撑台(13)上。
CN202320387482.5U 2023-02-28 2023-02-28 变压器 Active CN219286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7482.5U CN219286169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7482.5U CN219286169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6169U true CN219286169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7482.5U Active CN219286169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6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20005578B1 (ko) 모울드 모우터
CN110838405A (zh) 一种变压器浇注模具及浇筑方法
CN219286169U (zh) 变压器
US4843362A (en) Ignition coi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9064941A (ja) 三相乾式変圧器
CN218676738U (zh) 电抗器及包装该电抗器的绝缘纸结构
CN217240504U (zh) 一种无刷电机
CN214380397U (zh) 外转子组件和外转子电机
CN114665668A (zh) 一种无刷电机
CN211508732U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KR20220109963A (ko) 모터용 터미널 블록
CN219321144U (zh) 心柱式电抗器
JPH09308163A (ja) 電動機
CN216145490U (zh) 一种散热效果佳的集成变压器
CN217590395U (zh) 一种无齿槽电机的定子铁芯机构及电机
CN220456207U (zh) 磁集成变压器
CN217521821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5300311U (zh) 一种定子铁芯骨架
CN214099372U (zh) 一种新型工字电感
KR102634429B1 (ko) 모듈화된 터미널 유닛이 구비된 브러시리스 모터 장치
CN220732446U (zh) 压缩机电机定子注塑结构、定子绕组和电动压缩机
CN21800453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固定式电感器
CN216818066U (zh) 干式变压器
CN220456226U (zh) 一种带有新型绕组的变压器
CN218896543U (zh) 一种具有阵列式线圈排布结构的电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