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5549U -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5549U
CN219285549U CN202320356984.1U CN202320356984U CN219285549U CN 219285549 U CN219285549 U CN 219285549U CN 202320356984 U CN202320356984 U CN 202320356984U CN 219285549 U CN219285549 U CN 219285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display device
screen cover
suppor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69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69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5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5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5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该安装组件,应用于显示设备,安装组件包括背板以及第一支撑件,背板包括主板部以及设置在主板部的侧边缘的侧板部,侧板部与主板部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第一支撑件设于安装空间内;第一支撑件连接在主板部靠近侧板部的一侧;主板部、侧板部以及第一支撑件之间围成侧腔,第一支撑件用于连接显示设备的屏幕盖板。该显示设备包括屏幕盖板、显示器以及前述安装组件,屏幕盖板设于第一支撑件背离主板部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件连接。该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零部件种类减少,结构简单,材料成本降低,安装效率高,设备的拆卸维修更加容易,采用背板的侧板部作为外框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一般包括屏幕组件、膜片、边框、转接件、胶框以及背板,屏幕组件中包括玻璃屏幕盖板。边框为型材,边框与转接件均设于背板前侧,边框通过转接件与背板连接,边框以及转接件的前侧安装玻璃屏幕盖板。型材边框设置在转接件的外侧。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的结构复杂,零件多,结构成本高,拆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组件,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减少了零件种类,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为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组件,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
背板,包括相连接的主板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部的侧边缘的侧板部;所述侧板部与所述主板部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
第一支撑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主板部靠近所述侧板部的一侧;所述侧板部、所述主板部以及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围成侧腔,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盖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主板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背离所述侧板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安装空间内延伸;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主板部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卡设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膜片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包括紧固件;所述主板部设置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穿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主板部可拆连接。
可选地,所述背板还包括边板部,其中,所述侧板部、所述边板部与所述主板部的不同侧边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边板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盖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边板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所述第二支撑部向所述安装空间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主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卡设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膜片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朝向所述主板部的一侧设置配合槽,所述边板部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可选地,所述侧板部包括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主板部呈角度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呈角度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主板部间隔设置,所述侧腔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所述主板部、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屏幕盖板平行,所述第一侧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部。
可选地,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屏幕盖板、显示器以及如上方案所述的安装组件;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屏幕盖板连接;所述屏幕盖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主板部的一侧,所述屏幕盖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
可选地,包括硬件模块,所述硬件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侧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背离所述主板部的一侧;所述屏幕盖板通过第一粘贴层粘贴于所述第一端面。
可选地,所述背板还包括边板部,其中,所述侧板部、所述边板部与所述主板部的不同侧边连接;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屏幕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边板部连接;所述屏幕盖板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背板包括多个所述侧板部;至少一个所述侧板部的部分位于所述屏幕盖板的边缘的外侧。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侧板部为内收板部;所述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屏幕盖板的边缘齐平,或所述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位于所述屏幕盖板的边缘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连接于所述屏幕盖板与所述显示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零部件种类减少,结构简单,材料成本降低,安装效率高,设备的拆卸维修更加容易,同时,背板的侧板部可以作为外框应用。该显示设备中,屏幕盖板安装在第一支撑件背离背板主板部的一侧,第一支撑件与背板主板部之间可拆连接,当需要拆卸显示设备维修时,将背板主板部与第一支撑件拆卸分离即可,无需拆除过多零部件,可降低显示设备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的局部示意图之二(图未示意连接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沿左右方向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沿上下方向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的D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背板;101、安装空间;11、主板部;111、第一板部;112、第二板部;1121、第一安装孔;12、侧板部;121、第一侧部;122、第二侧部;1221、贯通孔;13、边板部;14、第一定位结构;20、第一支撑件;21、第一支撑部;2101、第二安装孔;211、第一端面;212、第一外侧面;22、第一固定部;30、第二支撑件;31、第二支撑部;311、第二端面;32、第二固定部;40、屏幕组件;41、屏幕盖板;42、显示器;51、光学膜片;52、背光光源;60、边框;80、侧腔;91、第一粘贴层;9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特征在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特征在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特征在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特征。特征在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特征在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特征。
相关技术中,电容触控显示设备包括屏幕组件、背光模组等实现触控、显示功能得主要结构,还包括用于向这些主要结构提供安装位置的安装组件。屏幕组件中包括玻璃屏幕盖板以及显示器,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安装组件包括边框、转接件、胶框、背板。边框、转接件、胶框、光学膜片设置在玻璃屏幕盖板与背板之间,边框通过转接件与背板连接,玻璃屏幕盖板同时粘贴在边框以及转接件的前侧。其中,边框为型材结构,边框设置在转接件的外侧,作为整个显示设备得外框应用。内框设置在转接件的内侧,通过胶框将光学膜片固定在背板上。相关技术中的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存在如下问题:安装组件的零部件种类多,显示设备的组装以及拆卸步骤复杂,结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组件,该安装组件用于显示设备,以用于向屏幕组件40以及背光模组提供安装位置,用于固定屏幕组件40以及背光模组。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20以及背板10,结构简单,物料种类少。
该安装组件中,第一支撑件20用于支撑以及连接屏幕盖板41,第一支撑件20可拆的方式安装于背板10,直接采用背板10折弯至支撑件的外侧作为外框应用。
相关技术中,至少通过边框60、背板10、转接件三种物料才可提供屏幕盖板41的安装位置以及形成显示设备外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背板10以及第一支撑件20两种物料即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减少了零件种类,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便于组装拆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60设计。该安装组件可以用于电容屏显示设备,也可以应用与其他显示设备。
该显示设备中,通过安装组件实现屏幕盖板41、光学膜片51的安装固定,并且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材料成本低,安装效率高;在需要拆卸显示设备进行维修时,拆机步骤少,拆机简单,设备拆卸维修难度低。
显示设备可以为电容屏显示设备,也可以为其他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高清显示、书写批注、视频会议、一键投屏、文件管理等。显示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智能交互平板。
下面参照图1至图8,对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8,显示设备包括屏幕组件40、背光模组以及安装组件。
屏幕组件40包括屏幕盖板41以及显示器42,显示器42连接于屏幕盖板41的背面。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51、背光光源52、反射片。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20以及背板10,第一支撑件20安装于背板10,屏幕盖板41安装于第一支撑件20,显示器42、背光模组位于安装空间101内。屏幕盖板41可以为但不限于透光性强、耐磨的钢化玻璃,屏幕盖板41对显示器42以及背光模组起到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1、图2,背板10包括相连接的主板部11以及侧板部12,侧板部12设置在主板部11的侧边缘。侧板部12与主板部11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101。
如图2、图3、图8所示,主板部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部111以及第二板部112,第一板部111凹陷设置,第一板部111的内部形成上方开口的第一腔部,第一腔部用于容纳背光模组。第二板部112设置于第一板部111的外边缘,第二板部112相对第一板部111呈角度设置,第二板部112提供一个安装平台。侧板部12与第二板部112背离第一板部111的一侧连接,侧板部12与第二板部112之间呈角度设置,以在侧板部12与第二板部112之间形成背板10的第一凹部。由此,安装空间101包括背板10中心区域的第一腔部以及边缘区域的第一凹部。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6,第一支撑件20设置在安装空间101内,第一支撑件20设置在主板部11接近侧板部12的一侧,第一支撑件20通过紧固件锁附、卡扣连接等可拆的连接方式与主板部11连接。图9中,示意出紧固件93将第一支撑件20与主板部11连接。第一支撑件20背离主板部11的一侧形成第一端面211,第一端面211用于提供屏幕盖板41安装位置。屏幕盖板41设置于第一端面211,换言之,第一支撑件20夹于屏幕盖板41与背板10的主板部11之间。第一支撑件20与背板10连接,屏幕盖板41与第一支撑件20连接,屏幕盖板41安装后封闭背板10的安装腔,以对内部构件进行保护。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图6,第一支撑件20设置在主板部11的第二板部112,侧板部12设于第一支撑件20的外侧,侧板部12遮挡第一支撑件20。换言之,第一支撑件20接近侧板部12的一侧形成第一外侧面212,侧板部12完全遮挡第一外侧面212,侧板部12作为外框应用,可以取消型材边框60。其中,侧板部12完全遮挡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外侧面212,指的是,侧板部12的前端面与第一端面211齐平,或侧板部12的前端面位于第一端面211所在平面的前侧。
其中,侧板部12作为外观件、外框应用时,侧板部12不仅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以保证显示设备外观美观,还兼具保护内侧零部件的功能。
主板部11、侧板部12以及第一支撑件20之间围成侧腔80,如此,不仅可以将背板10的侧板部12作为外框,侧腔80内的空间也可以走线或安装喇叭模块等硬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第一支撑件20与背板10配合提供屏幕组件40以及背光模组的安装位置,并且将背板10的侧板部12作为外观件、外框应用,相对于相关技术的方案,第一方面,可以至少减少边框60,减少零配件种类,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第二方面,可以简化显示设备组装以及拆卸维修的步骤,提高拆装效率,在需要检修显示器42或背光模组时,将背板10与第一支撑件20之间拆卸即可;第三方面,采用背板10的侧板部12作为外观件相对于采用型材结构作为外观件,进行外观件加工时更加容易。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图6,为了实现光学膜片51的安装固定,第一支撑件20还包括第一固定部22,第一固定部22用于固定光学膜片51。第一支撑件20不仅用于支撑以及固定屏幕盖板41,还用于固定光学膜片51,可以减少专门用于对膜片固定的内框,减少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也简化了显示设备的安装拆卸步骤。
第一支撑件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以及第一固定部22;第一支撑部21与主板部11连接。第一固定部22设于第一支撑部21背离侧板部12的一侧,第一固定部22由第一支撑部21向安装空间101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第一固定部22与主板部11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槽,光学膜片51设置于屏幕组件40与背板10之间,光学膜片51的边缘卡入第一安装槽。第一固定部22将光学膜片51的边缘压紧于主板部11。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膜片51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固定部22背离背板10的一侧,通过光学膜片51与第一固定部22之间的卡接固定、粘贴固定对方式,将光学膜片51与第一固定部22连接并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2为悬臂结构。
请继续参照图1,第一端面211设置第一粘贴层91,屏幕盖板41通过第一粘贴层91与第一支撑件20粘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贴层91为双面具有粘性的双面胶条。双面胶条可以为但不限于泡棉双面胶;其中,泡棉双面胶既有粘贴固定的作用也有缓冲减震的作用。采用双面胶条将屏幕盖板41粘贴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1,在拆机时,更容易将盖板与内框分离,分离拆卸过程中不容易破坏盖板或内框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第一粘贴层91也可以为胶水固化形成的胶层,换言之,盖板也可以通过胶水与内框粘贴连接。
第一支撑部21为条状结构,换言之,第一支撑部21整体条状设置。第一支撑件20包括多个第一固定部22,多个第一固定部22均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1的内侧,多个第一固定部22沿第一支撑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比于第一固定部22为连续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1的内侧的结构,采用多个第一固定部22间隔设置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第一支撑件20对光学膜片51的固定效果,还可以降低第一支撑件20的材料成本以及重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支撑部21的内侧设置条状连续的第一固定部22。
请继续参照图2、图9,显示设备包括紧固件93,第一支撑件20通过紧固件93与背板10可拆连接,需要拆卸背板10以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或更换时,拆卸背板10与第一支撑件20之间的紧固件93即可。背板10的主板部11设置第一安装孔1121,第一支撑部21的设置第二安装孔2101,紧固件93穿过第一安装孔1121并穿入第二安装孔2101内,第一支撑部21通过紧固件93与主板部11可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21为贯通过孔,第二安装孔2101为螺纹沉孔,紧固件93为螺丝。采用螺丝锁附第一支撑件20与背板10,方便拆卸维修。
请继续参照图1,为了降低第一支撑件20与背板10的装配难度,在第一支撑部21与主板部11之间配置定位组件。主板部11设置第一定位结构14,相对应地,第一支撑部21设置第二定位结构,以便于第一支撑件20安装定位。在安装第一支撑件20时,先将第一定位结构14与第二定位结构对准插接,再使用紧固件93锁附第一支撑部21与主板部11。由此,进一步地降低安装组件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提高第一支撑件20与主板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4为定位槽,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柱。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4为定位柱,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图6,侧板部12与第一支撑部21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侧板部12与主板部11之间间隔设置,以在主板部11、侧板部12以及第一支撑部21之间围成侧腔80。
在一实施例中,侧腔80用于提供硬件模块安装空间。显示设备无需额外设置边框60用于安装固定喇叭模块、摄像模块、拾音模块、天线模块等电子硬件模块,硬件模块可以配置在侧腔80内,侧板部12可以在显示设备的外周侧以及前侧面遮挡硬件模块,以对硬件模块进行可靠安装以及保护。
当然,侧板部12与第一支撑部21间隔设置形成侧腔80,也起到了通过更少的材料提供更加好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设备中,安装组件包括多段第一支撑件20,可以仅在其中一段或几段第一支撑件20的外侧形成侧腔80部,在另外一段或几段第一支撑件20的外侧不配置腔部。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图6,第一侧部121与主板部11呈角度设置并连接,第二侧部122与第一侧部121呈角度设置并连接。第一侧部121与第一支撑件20间隔设置,第二侧部122与主板部11间隔设置,侧腔80形成于第一侧部121、第二侧部122、主板部11、第一支撑件2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侧板部12包括第一侧部121以及第二侧部122,第一侧部121与第二侧部122之间呈L型或近似L型。L型或近似L型的侧板部12形状更加规整,减少包装、运输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21垂直于屏幕盖板41,第二侧部122平行于屏幕盖板4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21与第二侧部122之间的角度也可以采用其他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侧板部12也可以为弧形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背板10包括多个侧板部12,换言之,主板部11的多侧分别设置侧板部12。
请参照图2、图5至图7、图9,背板10中的多个侧板部12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12为外凸板部,外凸板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屏幕盖板41的外边缘的外侧,换言之,用户站在显示设备正面由前向后地观看显示设备时,外凸板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屏幕盖板41。图2中,外凸板部的第一侧部121完全位于屏幕盖板41外,第二侧部122的一部分由屏幕盖板41露出。
外凸板部、主板部11、第一支撑部21之间形成的侧腔80用于安装电子硬件模块。相对应地,在外凸板部的第二侧部122设置若干贯通孔1221,以方便侧腔80内的硬件模块收发信号或进行图像采集等工作。安装于外凸板部内侧的喇叭模块可以将声音向位于显示设备前侧的用户传递,拾音模块可以采集到位于显示设备前侧的用户的声音,摄像头可以采集显示设备前侧的图像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多个侧板部12为外凸板部。
请参照图1、图3、图4,至少一个侧板部12为内收板部。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与屏幕盖板41的外边缘齐平,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位于屏幕盖板41的外边缘的内侧,换言之,用户站在显示设备正面由前向后地观看显示设备时,内收板部由屏幕盖板41遮挡,内收板部无露出的部分。对于内部无信号传输需求的侧板部12,可以配置为内收板部,实现窄边框60设置,提升显示设备观看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收板部也可以配置为稍微相对屏幕盖板41向背离第一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一小部分,以降低屏幕盖板41外侧面撞击到异物的概率。内收板部由显示设备前侧露出的宽度小于外凸板部由显示设备的前侧露出的宽度,以尽量减小显示设备外型尺寸。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所有侧板部12均为外凸板部,或均为内收板部。
请继续参照图5、图8,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0,第二支撑件30设于屏幕盖板41与主板部11之间,第二支撑件30用于支撑屏幕盖板41以及用于固定光学膜片51。
在一实施例中,背板10不遮挡于第二支撑件30的外侧,换言之,在第二支撑件30的位置,不采用背板10作为外观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10也可以配置为一部分折弯至第二支撑件30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至少三个第一支撑件20以及一个第二支撑件30,三个第一支撑件20与一个第二支撑件30配合,在屏幕盖板41的上、下、左、右四个边缘区域对屏幕盖板41进行支撑。相对应地,背板10包括分别设于主板部11其中三侧的三个侧板部12以及其中一侧的板边部。如此,显示设备的至少其中三侧采用背板10的侧板部12作为外观件、外框应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屏幕盖板41的上、下、左、右四个边缘区域也可以分别配置第一支撑件20,相对应地,背板10包括分别设于主板部11四侧的侧板部12。如此,显示设备的四侧均采用背板10的侧板部12作为外观件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三侧设置第一支撑件20,一侧设置第二支撑件30。在第一支撑件20的外侧通过背板10折弯形成侧板部12,在第二支撑件30的外侧无背板10侧板部12,在第二支撑件30的外侧单独设置一条边框60,边框60连接于玻璃盖板,边框60可以提供收纳触控笔的位置,边框60上或内部还可以设置接线端子等。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配置第二支撑件30以及背板10:
背板10还包括边板部13,侧板部12、边板部13与主板部11的不同侧边连接。第二支撑件30设于屏幕盖板41与背板10之间,第二支撑件30与边板部13连接。其中,第二支撑件30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卡合连接等方式与边板部13可拆连接。
第二支撑件3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部31以及第二固定部32。第二支撑部31背离主板部11的一侧形成第二端面311,第二端面311支撑屏幕盖板41;屏幕盖板41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于第二端面311。第二粘贴层可以为双面胶条、由胶水固化形成得胶层等。
第二支撑部31与边板部13连接,第二固定部32由第二支撑部31向安装空间101的内部延伸;第二固定部32与主板部11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光学膜片51的边缘卡入第二安装槽。
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51的三侧分别通过第一固定部22压于背板10,一侧通过第二固定部32压于背板10,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起到安装固定光学膜片51的作用。
第二支撑件30朝向主板部11的一侧设置配合槽,边板部13与主板部11呈角度设置,边板部13配合在配合槽内,由此方便第二支撑部31与边板部13的安装定位。第二支撑件30的第二支撑部31也为条状结构。
如图1、图2所示,主框部夹于屏幕盖板41与背板10之间,主框部通过连接结构与背板10可拆连接,换言之,主框部与背板10连接,且主框部与背板10之间的连接可以解除拆卸。屏幕盖板41与主框部之间设置粘贴结构,屏幕盖板41的边缘部通过粘贴结构与主框部粘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屏幕组件40通过粘贴结构安装于内框上,背光模组的膜片通过内框限位,内框锁附在背板10上,通过内框与背板10两种安装结构,即可实现对屏幕组件40以及背光模组的安装固定,整体结构简单,在组装显示设备或对显示设备进行拆机检修时,均可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安装效率以及拆卸效率;并且,可减少物料数量,节约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屏幕组件40为全贴合的触控显示组件,屏幕组件40包括屏幕盖板41、触控膜以及显示器42。屏幕盖板41、触控膜、显示器42层叠设置。屏幕盖板41与触控膜贴合,触控膜与显示器42贴合。屏幕盖板41的面积大于触控膜、显示器42,屏幕盖板41的外边缘形成边缘部,屏幕盖板41的四侧均形成边缘部,边缘部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31上。屏幕组件40为全贴合的屏幕模块,仅通过将屏幕盖板41的边缘粘贴于支撑件上,即可实现整个屏幕组件40的装配,屏幕组件40的拆装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膜为Touch Panel,显示器42为液晶面板,即显示器42为OpenCell。
背板10为一体成型结构。背板10为钣金件,通过折弯加工或其他方式,可以直接在背板10上加工形成呈角度设置的主板部11以及侧板部12,侧板部12可以遮挡于第一支撑件20的外侧,易于加工。在一实施例中,主板部11、侧板部12、边板部13一体成型。
第一支撑件20以及第二支撑件3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支撑件20以及第二支撑件30可以为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加工形成的铝型材或其他型材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多层光学膜片51的膜片组件,光学膜片51可以为但不限于扩散片、棱镜片以及反射片。其中,扩散片和棱镜片相互叠加放置,反射片嵌入主板部11的安装腔内,反射片与主板部11的内壁贴合连接。
下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组装方法:
S100:将触控膜、显示器42依次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屏幕盖板41的背面,再将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支撑件30的第二端面311通过粘贴材料粘贴在屏幕盖板41的背面边缘,装成屏幕组件40、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的第一装配组件。
S200:背光光源52设于第一板部111内,将反射片贴合在在背板10的主板部11的第一板部111内壁上并固定,再将膜片组件扩散片和棱镜片放置在主板部11的第二板部112并调整好位置,其中,膜片组件与背板10主板部11之间通过定位组件定位配合,共同组装成背光模组以及背板10的第二装配组件。
S300:将第一装配组件安装组合至第二装配组件,此时,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固定部22以及第二支撑件30的第二固定部32与背板10的主板部11共同定位限制光学膜片51的位置,实现光学膜片51的相对固定。再使用紧固件将背板10主板部11与第一支撑部21连接固定,使用紧固件将背板10边板部13与第二支撑部31连接固定。
至此,显示设备完成组装。
以上装配过程中,S100和S200可以分别进行以提高显示设备装配效率,当然,第一支撑件20以及第二支撑件30的安装也可以在S200后进行,直接将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安装至背板10主板部11,再将屏幕组件40的屏幕盖板41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设备的安装组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材料成本低,安装效率高。屏幕盖板41通过粘贴的方式与第一支撑件20和第二支撑件30连接并相对固定,第一支撑件20与背板10、第二支撑件30与背板10通过紧固件可拆连接。当需要拆卸显示设备维修时,只需要拆除紧固件,即可将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以及屏幕盖板41一并拆出,对屏幕组件40、背光模组或其他结构进行检修,无需拆除屏幕盖板41与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之间的粘贴材料,相对相关技术中的拆卸方式,可以减少拆除外框的步骤,大大降低维修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光学膜片51通过第一支撑件20的第一固定部22、第二支撑件30的第二固定部32压紧固定,取消膜片胶框等零件,大大降低了显示设备的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安装组件,应用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0),包括主板部(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部(11)的侧边缘的侧板部(12);所述侧板部(12)与所述主板部(11)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101);
第一支撑件(2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所述第一支撑件(20)连接在所述主板部(11)靠近所述侧板部(12)的一侧;所述主板部(11)、所述侧板部(12)以及所述第一支撑件(20)之间围成侧腔(80),所述第一支撑件(20)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盖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以及第一固定部(22);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与所述主板部(1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2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背离所述侧板部(12)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22)由所述第一支撑部(21)向所述安装空间(101)内延伸;
所述第一固定部(22)与所述主板部(1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卡设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膜片(51)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件(2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22),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22)沿所述第一支撑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93);所述主板部(11)设置第一安装孔(1121),所述第一支撑部(21)设置第二安装孔(2101),所述紧固件(93)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21)并穿入所述第二安装孔(2101)内,所述第一支撑部(21)通过所述紧固件(93)与所述主板部(11)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还包括边板部(13),其中,所述侧板部(12)、所述边板部(13)与所述主板部(11)的不同侧边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0),所述第二支撑件(3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所述第二支撑件(30)与所述边板部(13)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30)用于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盖板(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支撑部(31)以及第二固定部(32);所述第二支撑部(31)与所述边板部(1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由所述第二支撑部(31)向所述安装空间(101)的内部延伸;
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所述主板部(11)之间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卡设所述显示设备的光学膜片(51)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0)朝向所述主板部(11)的一侧设置配合槽,所述边板部(13)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12)包括第一侧部(121)以及第二侧部(122),所述第一侧部(121)与所述主板部(11)呈角度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侧部(122)与所述第一侧部(121)呈角度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侧部(121)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部(122)与所述主板部(11)间隔设置,所述侧腔(80)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部(121)、所述第二侧部(122)、所述主板部(11)、所述第一支撑件(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122)与所述屏幕盖板(41)平行,所述第一侧部(121)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部(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盖板(41)、显示器(42)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所述显示器(42)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所述显示器(42)与所述屏幕盖板(41)连接;所述屏幕盖板(4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背离所述主板部(11)的一侧,所述屏幕盖板(41)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硬件模块,所述硬件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侧腔(80)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0)包括第一端面(211),所述第一端面(211)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背离所述主板部(11)的一侧;所述屏幕盖板(41)通过第一粘贴层(91)粘贴于所述第一端面(21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还包括边板部(13),其中,所述侧板部(12)、所述边板部(13)与所述主板部(11)的不同侧边连接;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0),所述第二支撑件(30)设于所述屏幕盖板(41)与所述背板(10)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30)与所述边板部(13)连接;所述屏幕盖板(41)通过第二粘贴层粘贴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0)。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包括多个所述侧板部(12);至少一个所述侧板部(12)的部分位于所述屏幕盖板(41)的边缘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部(12)为内收板部;所述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屏幕盖板(41)的边缘齐平,或所述内收板部的外侧面位于所述屏幕盖板(41)的边缘的内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连接于所述屏幕盖板(41)与所述显示器(42)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光学膜片(51);所述光学膜片(51)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所述第一支撑件(20)固定所述光学膜片(51)的边缘。
CN202320356984.1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9285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6984.1U CN2192855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6984.1U CN2192855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5549U true CN219285549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6984.1U Active CN219285549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5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62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mall picture frame region
EP149194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10270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938272B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及基于其的触摸一体机
CN211149136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US20040160547A1 (en) LCD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number of components
CN11390519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554613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11442307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19285549U (zh) 一种安装组件以及显示设备
CN22027169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US11829032B2 (en)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fixing member,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15867455U (zh) 背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3244183U (zh) 液晶电视及其显示屏
US872404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sed on insulation backplane
CN213755340U (zh)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CN106547133B (zh) 双面显示模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18788249U (zh) 显示组件及显示器
CN21155767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9285923U (zh) 背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9574538U (zh) 显示屏结构及红外触摸交互平板
CN216086845U (zh) F型一体式液晶电视背板及液晶电视
CN216086844U (zh) U型一体式液晶电视背板及液晶电视
CN208739273U (zh) 液晶电视source板安装结构
CN217484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