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4048U -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84048U CN219284048U CN202320053463.9U CN202320053463U CN219284048U CN 219284048 U CN219284048 U CN 219284048U CN 202320053463 U CN202320053463 U CN 202320053463U CN 219284048 U CN219284048 U CN 2192840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plate
- frame
- connecting plate
- en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包括轴流风机、顶部框架、中间支架结构、三角封板、端板结构、翅片换热器、下部框架、支撑盖板、连接板结构和中间封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组件使用了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更大;框架在组装时将换热器按照一定角度固定呈倾斜状,使冷凝水可以更好的排出;八面迎风的高效换热形式,在满足大负荷工况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双风道的排布可对其进行独立控制,使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组框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变频风冷大涡旋机组作为冷热一体化设备,有着单台机组制冷(热)量大、运行范围广、节约高效、安装灵活、维护方便等特点。目前用于变频风冷大涡旋机组的换热器组件多使用由板式翅片换热器拼装为倒M型、V型或等结构,但其仅双面迎风,有效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需通过加大换热器尺寸来满足大负荷工况,由此则造成了占地面积大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该组件使用了一种三折边型翅片换热器,组件在组装时将换热器按照一定角度固定呈倾斜状,使冷凝水可以更好的排出;八面迎风的高效换热形式,在满足大负荷工况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双风道的排布可对其进行独立控制,使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包括轴流风机、顶部框架、中间支架结构、三角封板、端板结构、翅片换热器、下部框架、支撑盖板、连接板结构和中间封板,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底部均安装至支撑盖板,支撑盖板底部安装至下部框架,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顶部通过连接板结构安装至顶部框架底部,所述顶部框架顶部安装至轴流风机,相邻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通过端板结构进行连接,所述三角封板、中间封板均位于翅片换热器内部,所述三角封板、中间封板均与端板结构相连接,所述顶部框架、下部框架之间还通过中间支架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换热器的数量为4个,4个翅片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结构,所述翅片换热器为三折边结构,三折边结构的三次折边角度分别为120°、90°、120°。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框架包括2个第一横梁、2个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挡风板,所述第一横梁一侧连接至第二横梁,2个第一横梁、2个第二横梁组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内部安装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第四横梁,所述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组成十字架结构,所述十字架结构的四端分别安装2个挡风板,多个挡风板均安装至长方形框架结构内部,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上端安装至轴流风机,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下端安装至连接板结构的第一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结构包括第一中间支架与第二中间支架,所述第一中间支架上端与顶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支架下端与支撑盖板及下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支架上端与顶部框架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支架下端连接至下部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结构包括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分别安装至翅片换热器两侧,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顶部均连接至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底部均连接至连接板结构的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框架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第三连接梁与第四连接梁,两根第一连接梁、两根第二连接梁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边形结构内部安装有第三连接梁与第四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与第四连接梁的折弯角度为5°,所述四边形结构上方安装有支撑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结构分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顶部框架、端板结构及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支撑盖板、端板结构及三角封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端板结构及三角封板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本组件使用了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更大;框架在组装时将换热器按照一定角度固定呈倾斜状,使冷凝水可以更好的排出;八面迎风的高效换热形式,在满足大负荷工况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双风道的排布可对其进行独立控制,使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部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部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轴流风机;2、顶部框架;201、第一横梁;202、第二横梁;203、第三横梁;204、第四横梁;205、挡风板;3、中间支架结构;301、第一中间支架;302、第二中间支架;4、三角封板;5、端板结构;501、第一端板;505、第二端板;6、翅片换热器;7、下部框架;701、第一连接梁;702、第二连接梁;703、第三连接梁;704、第四连接梁;8、支撑盖板;9、连接板结构;901、第一连接板;902、第二连接板;903、第三连接板;10、中间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包括:轴流风机1、顶部框架2、中间支架结构3、三角封板4、端板结构5、翅片换热器6、下部框架7、支撑盖板8、连接板结构9、中间封板10等主要部件。
顶部框架2,利用两根第一横梁201、两根第二横梁202与八块挡风板205焊接缝隙组成四周框架后,利用螺栓将两根第三横梁203与第四横梁204将其固定为一个整体,材料均为2mm厚的热镀锌板。顶部框架2上侧连接轴流风机1,下侧与第一连接板901相连以便于固定翅片换热器6。顶部框架2在整体框架的吊装过程中提供足够强度。
下部框架7,利用螺栓将两根第一连接梁701、两根第二连接梁702、两根第三连接梁703与第四连接梁704拼装而成,材料均为2mm厚的热镀锌板,其中为保证翅片换热器6的安装角度,将第二连接梁702与第四连接梁704设置了5°的折弯角度。下部框架7起到了支撑翅片换热器组件与支撑盖板8,保证整体结构牢固性的作用。
支撑盖板8,材料为1.5mm厚的热镀锌板,盖板上按照翅片换热器6形状开有排水孔,保证冷凝水快速顺利排出,其两侧设置有折边,角度均为5°
连接板结构9,分为第一连接板901、第二连接板902与第三连接板903,其材料均为1.5mm厚的热镀锌板,第一连接板901分别与顶部框架2、换热器端板及第三连接板903连接,主要起到了翅片换热器6与顶部框架2间固定的作用;第二连接板902与支撑盖板8、端板结构5及三角封板4连接,主要对翅片换热器6的安装角度进行了限制;第三连接板903与第一连接板901、端板结构5及三角封板4连接,起到了各个钣金件间的辅助固定作用。
端板结构5,翅片换热器6上连接有第一端板501与第二端板502,均为1.5mm厚的带锌花镀铝锌版,端板结构5上开有长圆槽用于通过换热铜管,并在一端设置有吊装孔,便于拼装翅片换热器6时进行吊装。其上部连接第一连接板901,下部连接第二连接板902,使翅片换热器6按照设计角度固定于上下框架间。
翅片换热器6,设置为三排内螺纹换热管,翅片类型可选平片/波纹片/开窗片等疏水铝箔,片距可按实际设计需求决定。内螺纹铜管穿插翅片与盘管小端板后胀管、并按照特定角度对翅片进行三次折弯,角度分别为120°、90°、120°;折弯后两侧分别与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连接。
中间支架结构3,分为第一中间支架301与第二中间支架302,材料均为1.5mm厚的热镀锌板。第一中间支架301的上部与顶部框架2的下侧连接,下侧与支撑盖板8及下部框架7连接;第二中间支架302上侧与顶部框架2的侧面连接,下侧连接下部框架7。其二者在翅片换热器6吊装过程中对上下框架起着一定的固定作用。
中间封板10与三角封板4,材料均为1.5mm厚的热镀锌板。中间封板10固定于顶部框架2与支撑盖板8之间,侧面连接端板结构5;三角封板4与连接板固定,使盘管更加稳固。其二者的连接最终形成封闭风道,使各系统可进行独立控制,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框架总装图;由轴流风机1、顶部框架2、中间支架结构3、三角封板4、端板结构5、翅片换热器6、下部框架7、支撑盖板8、连接板结构9、中间封板10等零部件依次拼装而成。该换热器组件框架有着八面迎风的高效换热形式,在满足大负荷工况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双风道的排布可对其进行独立控制,使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框架顶部框架示意图;顶部框架2由第一横梁201、第二横梁202、第三横梁203、第四横梁204与挡风板205拼装而成。首先将两根第一横梁201与两根第二横梁202焊接缝隙组成四周框架,之后将第四横梁204焊接于第一横梁201中间,利用螺栓将两根第三横梁203一侧固定于第四横梁204折边中部,另一侧与第二横梁202中部焊接,最后将八块挡风板205焊接于框架中。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框架下部框架示意图;下部框架7由第一连接梁701、第二连接梁702、第三连接梁703、第四连接梁704依次拼装而成,其中为保证翅片换热器6的安装角度,将第二连接梁702与第四连接梁704设置了5°的折弯角度。首先利用螺栓将两根第一连接梁701与两根第二连接梁702固定形成四周框架,之后将第四连接梁704固定于第一连接梁701中间,最后将两根第三连接梁703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梁702与第四连接梁704固定为一个整体。下部框架7起到了支撑翅片换热器6组件与支撑盖板8,保证整体结构牢固性的作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框架爆炸视图;以下将对框架拼装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将换热用的内螺纹铜管插入翅片,经胀管后对翅片进行三次折弯,折弯角度分别为120°、90°、120°;折弯完成后利用自攻自转螺钉分别与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连接固定,组成翅片换热器6(回路设计可以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在下部框架7的上侧覆盖正反各一块的支撑盖板8,利用自攻自转螺钉进行固定。支撑盖板8上按照翅片换热器6的形状开有排水孔,保证冷凝水快速顺利排出,其两侧设置有折边,角度均为5°。使用螺母将第二连接板902与中间封板10固定于支撑盖板8上侧,后通过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上部的吊装孔,将翅片换热器6吊至支撑盖板上部,再利用自攻钉将第二连接板902、中间封板10与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折边固定,由此限制了翅片换热器6的安装角度。随后将第三连接板903与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折边连接并将第一连接板901固定于第三连接板903上侧,此时吊装顶部框架2将其与第一连接板901固定,压紧翅片换热器6,为整体框架的吊装过程中提供足够强度。
之后,将三角封板4与第二连接板902、第三连接板903固定,形成独立风道。后将第一中间支架301、第二中间支架302分别安装于支撑盖板8、下部框架7与顶部框架2之间。最后吊装风机利用螺栓紧密固定在顶部框架2上侧后完成整体框架的拼装。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框架。该框架使用了一种三折边型翅片换热器,框架在组装时将换热器按照5°的设计角度固定呈倾斜状,使冷凝水可以更好的排出,八面迎风的高效换热形式,在满足大负荷工况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双风道的排布可对其进行独立控制,使机组运行更加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流风机(1)、顶部框架(2)、中间支架结构(3)、三角封板(4)、端板结构(5)、翅片换热器(6)、下部框架(7)、支撑盖板(8)、连接板结构(9)和中间封板(10),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6)底部均安装至支撑盖板(8),支撑盖板(8)底部安装至下部框架(7),每个所述翅片换热器(6)顶部通过连接板结构(9)安装至顶部框架(2)底部,所述顶部框架(2)顶部安装至轴流风机(1),相邻所述翅片换热器(6)之间通过端板结构(5)进行连接,所述三角封板(4)、中间封板(10)均位于翅片换热器(6)内部,所述三角封板(4)、中间封板(10)均与端板结构(5)相连接,所述顶部框架(2)、下部框架(7)之间还通过中间支架结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器(6)的数量为4个,4个翅片换热器(6)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结构,所述翅片换热器(6)为三折边结构,三折边结构的三次折边角度分别为120°、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2)包括2个第一横梁(201)、2个第二横梁(202)、第三横梁(203)、第四横梁(204)和挡风板(205),所述第一横梁(201)一侧连接至第二横梁(202),2个第一横梁(201)、2个第二横梁(202)组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内部安装有第三横梁(203),所述第三横梁(203)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第四横梁(204),所述第三横梁(203)、第四横梁(204)组成十字架结构,所述十字架结构的四端分别安装2个挡风板(205),多个挡风板(205)均安装至长方形框架结构内部,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上端安装至轴流风机(1),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下端安装至连接板结构(9)的第一连接板(9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结构(3)包括第一中间支架(301)与第二中间支架(302),所述第一中间支架(301)上端与顶部框架(2)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支架(301)下端与支撑盖板(8)及下部框架(7)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支架(302)上端与顶部框架(2)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支架(302)下端连接至下部框架(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结构(5)包括第一端板(501)与第二端板(505),所述第一端板(501)与第二端板(505)分别安装至翅片换热器(6)两侧,所述第一端板(501)与第二端板(505)顶部均连接至第一连接板(901),所述第一端板(501)与第二端板(505)底部均连接至连接板结构(9)的第二连接板(9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7)包括第一连接梁(701)、第二连接梁(702)、第三连接梁(703)与第四连接梁(704),两根第一连接梁(701)、两根第二连接梁(702)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边形结构内部安装有第三连接梁(703)与第四连接梁(704),所述第二连接梁(702)与第四连接梁(704)的折弯角度为5°,所述四边形结构上方安装有支撑盖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结构(9)分为第一连接板(901)、第二连接板(902)与第三连接板(903),所述第一连接板(901)分别与顶部框架(2)、端板结构(5)及第三连接板(90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02)分别与支撑盖板(8)、端板结构(5)及三角封板(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903)分别与第一连接板(901)、端板结构(5)及三角封板(4)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3463.9U CN219284048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53463.9U CN219284048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84048U true CN219284048U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24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53463.9U Active CN219284048U (zh) | 2023-01-09 | 2023-01-09 |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84048U (zh) |
-
2023
- 2023-01-09 CN CN202320053463.9U patent/CN2192840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00199700A1 (en)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US7028751B2 (en) | Box-like cooling system | |
CN219284048U (zh) | 变频风冷大涡旋换热器组件 | |
CN213932180U (zh) | 一种高效换热管、高效换热器及高效散热片 | |
CN214276597U (zh) | 一种两排直u型翅片管换热器组件 | |
CN107990598A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5982876U (zh) | 空调器 | |
CN209459484U (zh) | 翅片、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 |
CN216384384U (zh) | 一种移动空调 | |
CN213638689U (zh) | 整体式变频空气能烘干机的变频板散热结构 | |
CN109579593B (zh) | 翅片、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 |
CN216645036U (zh) | 一种斜u翅片换热器组件 | |
CN216845774U (zh) | 一种高效翅片管换热器组件 | |
CN219319152U (zh) | 一种三排三折边的翅片管换热器 | |
CN217082739U (zh) | 一种换热装置 | |
CN216011856U (zh) | 一种双系统独立风道直u型换热器组件 | |
CN212511430U (zh) | 空调器 | |
CN219797571U (zh) |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 |
CN218566240U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14665372U (zh) | 一种快速装配的翅片蒸发器 | |
CN220169556U (zh) | 一种环状换热器盘管组件 | |
CN217584655U (zh) | 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 | |
CN220524741U (zh) | 换热器连接装置、换热器组件及空调系统 | |
CN218846498U (zh) | 蒸发器机组结构及空调 | |
CN216716933U (zh) | 发热管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