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7571U -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7571U
CN219797571U CN202320739435.2U CN202320739435U CN219797571U CN 219797571 U CN219797571 U CN 219797571U CN 202320739435 U CN202320739435 U CN 202320739435U CN 219797571 U CN219797571 U CN 219797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panel
baffle
condens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94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华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imec Jiangs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imec Jiangs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imec Jiangs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imec Jiangsu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94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7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7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7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包括风机网罩、风机上面板、一体式轴流风机、上面板支撑板、立柱结构、盘管后盖板、风冷翅片式冷凝器、机组底盘和机组底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风机内置式装配方式,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整个机组外部风机被优化的风机围护组件全部包裹住。且在风机导风筒的顶部采用了扩口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平口出风口,不会破坏出口处的气流组织,有利于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直膨式空调机组作为冷热兼用一体化设备,其是压缩式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与被处理空气直接换热的空调设备,作为一次制冷系统,其不需要二次热交换,因此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直膨式空调的先进技术通过轴流风机的强化换热作用保证了换热器翅片与肋管间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加强了肋片与空气侧的热交换,从而达到了优良的换热效果。通常由于轴流风机的强化换热必须靠维持一定的风机转速来实现,往往使用的都是定速轴流风机,通常为了维持所需要的风量和静压,其都具有扇叶直径大、强度高的特点。同时较大的扇叶直径也意味着扇叶尖端具有更高的气流速度,随之便是较高的气流噪声。
因此,用来强化换热的轴流风机是风冷热泵直膨机组中最重要的部件。目前常规的轴流风机大都是裸露在机组外侧,这样虽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组的制造成本,但是其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加长会有很多杂物堆积在风机面板上一方面影响面板钣金的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消音结构,风扇上高速气流产生噪声就会传播到机组外侧,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以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包括风机网罩、风机上面板、一体式轴流风机、上面板支撑板、立柱结构、盘管后盖板、风冷翅片式冷凝器、机组底盘和机组底框,所述风机上面板底部安装有一体式轴流风机,所述风机上面板顶部安装有风机网罩,所述一体式轴流风机底部安装有上面板支撑板,所述上面板支撑板底部安装风冷翅片式冷凝器,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四周安装有立柱结构,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后侧安装有盘管后盖板,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底部安装有机组底盘,所述机组底盘底部安装有机组底框。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网罩包括风机左网罩和风机右网罩,所述风机左网罩一侧安装有风机右网罩,所述风机左网罩、风机右网罩均安装至风机上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上面板包括风机左面板和风机右面板,所述风机左面板一侧安装风机右面板,所述风机左面板和风机右面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风机左面板的安装槽内安装风机左网罩,所述风机右面板的安装槽内安装风机右网罩,所述风机左面板和风机右面板底部均安装至一体式轴流风机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轴流风机包括2个轴流风机、风机前挡板、风机左挡板、风机右挡板和风机后挡板,2个所述轴流风机平信设置,2个轴流风机顶部分别安装有风机左面板和风机右面板,2个轴流风机底部均安装至上面板支撑板,上面板支撑板前后左右分别安装有风机前挡板、风机左挡板、风机右挡板和风机后挡板,所述风机后挡板中部还与盘管后盖板上端相连接,所述风机前挡板、风机左挡板、风机右挡板和风机后挡板均与立柱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结构包括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和右前立柱,所述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和右前立柱分别安装至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四角,所述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和右前立柱底部均安装至机组底盘四角,所述左前立柱顶部安装至风机前挡板、风机左挡板的连接处,所述左后立柱顶部安装至风机左挡板、风机后挡板的连接处,所述右后立柱顶部安装至风机右挡板、风机后挡板的连接处,所述右前立柱顶部安装至风机前挡板、风机右挡板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包括左冷凝器和右冷凝器,所述左冷凝器一侧安装有右冷凝器,所述左冷凝器和右冷凝器的连接处安装有盘管后盖板,所述左冷凝器和右冷凝器顶部安装有上面板支撑板,所述左冷凝器和右冷凝器底部安装有机组底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采用风机内置式装配方式,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整个机组外部风机被优化的风机围护组件全部包裹住。且在风机导风筒的顶部采用了扩口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平口出风口,不会破坏出口处的气流组织,有利于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采用内置隐藏式的风机结构,风机的运转部件被围护结构围护在钣金内部,其可有效减少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和机械噪声,对尤其噪音要求较高场合使用更友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采用一体式滚压成型的镀锌板钣金底框,比采用木托的机组更加方便和环保,在现场安装的时候可以直接固定,避免拆卸掉木托所带来的不便和木材浪费问题,同时,在机组底框的前后横梁开有吊装孔,方便现场吊运机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热泵机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热泵机组整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组件整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放大图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放大图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机网罩;101、风机左网罩;102、风机右网罩;2、风机上面板;201、风机左面板;202、风机右面板;3、一体式轴流风机;301、风机前挡板;302、风机左挡板;303、风机右挡板;304、风机后挡板;4、上面板支撑板;5、立柱结构;501、左前立柱;502、左后立柱;503、右后立柱;504、右前立柱;6、盘管后盖板;7、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01、左冷凝器;702、右冷凝器;8、机组底盘;9、机组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包括:一体式轴流风机3,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后挡板304,风机左右挡板(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机组前立柱(左前立柱501、右前立柱504),机组后立柱(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风机上面板2,风机网罩1,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机组底盘8,机组底框9。
一体式轴流风机3固定在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上,一体式轴流风机3采用向上折弯的法兰边与前后四周立柱(立柱结构5)用螺栓固定,风机前挡板301围护整个一体式轴流风机3正面,与立柱(左前立柱501、右前立柱504)用螺栓固定,风机左右挡板(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维护一体式轴流风机3的左右面同时与用螺栓固定,风机后挡板304维护一体式轴流风机3后面并与后面两个立柱(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用螺栓固定。
风机上面板2由前后左右风机挡板以及风机中间的上面板支撑板4的支撑,风机上面板2与风机网罩1用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风机内置式装配方式,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整个机组外部风机被优化的风机围护组件全部包裹住。且在风机导风筒的顶部采用了扩口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平口出风口,不会破坏出口处的气流组织,有利于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采用内置隐藏式的风机结构,风机的运转部件被围护结构围护在钣金内部,其可有效减少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和机械噪声,对尤其噪音要求较高场合使用更友好。
采用一体式滚压成型的镀锌板钣金底框,比采用木托的机组更加方便和环保,在现场安装的时候可以直接固定,避免拆卸掉木托所带来的不便和木材浪费问题,同时,在机组底框的前后横梁开有吊装孔,方便现场吊运机组。
实施例1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拼装过程:
将钣金底盘(机组底盘8)与底框(机组底框9)固定,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放置在机组底盘8上,左冷凝器701和右冷凝器702中的大端板(盘管后盖板6)的下端会卡入机组底盘8的开孔用来固定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位置,内置式双风机热泵机组结构组件分别包含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拼接。下框架的拼接为上框架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下框架包含机组底盘8、机组底框9,盘管后盖板6、左前立柱501、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右前立柱504,分别在左前立柱501、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右前立柱504上开设连接孔并利用M8螺栓与机组底盘8和轴流风机紧密连接而成。
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是由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风机后挡板304、风机左网罩101、风机右网罩102、风机左面板201、风机右面板202、上面板支撑板4以及轴流风机紧密连接而成。
如图4所示风机组件组成的风机围护结构,可以将裸露的风机变成内置式风机组件,其在整个机组的外观当中更加美观,且在风机导风筒的顶部采用了扩口工艺不会破坏出口处的气流组织,有利于维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围护结构将机械运转部件和外界环境隔离,可有效削减气流和机械噪声。
需要注意的是风机左网罩101和风机后挡板304、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左面板201、左后立柱502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将轴流风机的导风筒遮挡住。其中左后立柱502的下沿与机组底框9固定,在左后立柱502的中间部分会保留切边并会开槽口保证能与轴流风机固定一起,与机组钣金风格保持一致,在立柱边上拉伸30°长为9mm的法兰边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为左后立柱502上沿部分局部图示,拉伸90°的法兰边并在法兰边开六边孔并焊接M5小沉头全六角拉铆螺母与风机左挡板302紧密相连。
如图6所示风机左挡板302在正面开孔位置焊接四个钣金固定件用来支撑风机挡板与左后立柱502之间的悬空,内部焊接的钣金固定件与拉铆螺母利用螺栓连接,因为连接方式在里面使得机组整体效果更加的美观。
上面板支撑板4连接风机左面板201、风机右面板202并且和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后挡板304连接,不仅加强了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后挡板304的强度,还加强了风机左面板201和风机右面板202的强度。
如图1所示机组底框9主体框架采用的是以镀锌板为基材,通过滚压成型工艺加工而成的一体式钣金底框结构,其以热镀锌板为基材,不需要喷塑加工,充分减少喷塑过程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与机组底盘8利用螺丝互锁,比采用木托的机组更加方便,在现场安装的时候可以直接固定,避免拆卸掉木托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减少了木材的浪费。而且在机组底框9的前后横梁开有吊装孔,方便现场吊运机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网罩(1)、风机上面板(2)、一体式轴流风机(3)、上面板支撑板(4)、立柱结构(5)、盘管后盖板(6)、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机组底盘(8)和机组底框(9),所述风机上面板(2)底部安装有一体式轴流风机(3),所述风机上面板(2)顶部安装有风机网罩(1),所述一体式轴流风机(3)底部安装有上面板支撑板(4),所述上面板支撑板(4)底部安装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四周安装有立柱结构(5),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后侧安装有盘管后盖板(6),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底部安装有机组底盘(8),所述机组底盘(8)底部安装有机组底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网罩(1)包括风机左网罩(101)和风机右网罩(102),所述风机左网罩(101)一侧安装有风机右网罩(102),所述风机左网罩(101)、风机右网罩(102)均安装至风机上面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上面板(2)包括风机左面板(201)和风机右面板(202),所述风机左面板(201)一侧安装风机右面板(202),所述风机左面板(201)和风机右面板(202)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风机左面板(201)的安装槽内安装风机左网罩(101),所述风机右面板(202)的安装槽内安装风机右网罩(102),所述风机左面板(201)和风机右面板(202)底部均安装至一体式轴流风机(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轴流风机(3)包括2个轴流风机、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和风机后挡板(304),2个所述轴流风机平信设置,2个轴流风机顶部分别安装有风机左面板(201)和风机右面板(202),2个轴流风机底部均安装至上面板支撑板(4),上面板支撑板(4)前后左右分别安装有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和风机后挡板(304),所述风机后挡板(304)中部还与盘管后盖板(6)上端相连接,所述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右挡板(303)和风机后挡板(304)均与立柱结构(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结构(5)包括左前立柱(501)、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和右前立柱(504),所述左前立柱(501)、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和右前立柱(504)分别安装至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四角,所述左前立柱(501)、左后立柱(502)、右后立柱(503)和右前立柱(504)底部均安装至机组底盘(8)四角,所述左前立柱(501)顶部安装至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左挡板(302)的连接处,所述左后立柱(502)顶部安装至风机左挡板(302)、风机后挡板(304)的连接处,所述右后立柱(503)顶部安装至风机右挡板(303)、风机后挡板(304)的连接处,所述右前立柱(504)顶部安装至风机前挡板(301)、风机右挡板(303)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翅片式冷凝器(7)包括左冷凝器(701)和右冷凝器(702),所述左冷凝器(701)一侧安装有右冷凝器(702),所述左冷凝器(701)和右冷凝器(702)的连接处安装有盘管后盖板(6),所述左冷凝器(701)和右冷凝器(702)顶部安装有上面板支撑板(4),所述左冷凝器(701)和右冷凝器(702)底部安装有机组底盘(8)。
CN202320739435.2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Active CN219797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9435.2U CN21979757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9435.2U CN21979757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7571U true CN219797571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6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9435.2U Active CN219797571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7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3421A (zh) 半导体空调用风叶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半导体空调
CN219797571U (zh) 一种双风机内置式热泵机组
CN2847086Y (zh) 嵌入式商用空调器室内机
CN217058081U (zh) 一种抽屉式风冷机组及冷柜
KR2007010732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02757353U (zh) 冷凝器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CN210042690U (zh) 一种机柜空调
WO2019036457A1 (en) FAN HOUS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214276597U (zh) 一种两排直u型翅片管换热器组件
CN211406695U (zh) 一种列间空调结构
CN104296263A (zh) 一种变频移动空调
CN203364278U (zh) 一种变频移动空调
CN101639243A (zh) 空调室外机的隔板结构
CN218096283U (zh) 整体机空调
CN111132519A (zh) 一种列间空调结构
CN219346647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20038626U (zh) 空调器
CN219435969U (zh) 空调器
CN21614381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763707U (zh) 一种岗位移动冷气机
CN210980090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9917330U (zh) 空调器
CN218996877U (zh) 空调器
CN21339558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9917283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