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2507U - 一种转换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2507U
CN219282507U CN202320082463.1U CN202320082463U CN219282507U CN 219282507 U CN219282507 U CN 219282507U CN 202320082463 U CN202320082463 U CN 202320082463U CN 219282507 U CN219282507 U CN 219282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art
valve
sealing
cavity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24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进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24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2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2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2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阀,涉及阀门技术领域。转换阀包括阀体、第一柔性阀、第二柔性阀和驱动组件。阀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腔体,阀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一柔性阀设置于第一腔体,第一柔性阀形成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二柔性阀设置于第二腔体,第二柔性阀形成有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密封部与第四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第二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水路系统通过一个转换阀实现了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的转换。由于水路系统无需设置多个阀门和多路管路来实现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既简化了水路系统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转换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换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蓄水箱和用水设备之间需要设置水路系统,以便实现水在蓄水箱和用水设备之间流转。水路系统为了实现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使水在蓄水箱和用水设备之间流转,通常需要设置多个水泵、多条管路和多个阀门。设置多个水泵、管路和阀门导致水路系统结构复杂,安装和维修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路系统为了实现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导致结构复杂的缺陷,实现在具备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的前提下简化水路系统的结构,减小水路系统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换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阀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第一柔性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柔性阀形成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第二柔性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柔性阀形成有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以及所述第四密封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三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第一柔性阀与所述第一腔体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还包括: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抵接并与所述阀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第一压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夹持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第二柔性阀与所述第二腔体密封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背离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还包括: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抵接并与所述阀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第二压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夹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的夹持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为直线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阀,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密封部与第四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第二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水路系统通过一个转换阀实现了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的转换。由于水路系统无需设置多个阀门和多路管路来实现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既简化了水路系统的结构,也降低了水路系统安装和维修的成本,还减小了水路系统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剖面线A-A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阀体;110、第一腔体;120、第二腔体;130、第一流道;140、第二流道;150、进液口;160、出液口;170、第一连接口;180、第二连接口;200、第一柔性阀;210、第一密封部;220、第二密封部;230、夹持部;240、第一连接部;300、第二柔性阀;310、第三密封部;320、第四密封部;330、第二连接部;400、驱动组件;410、第一连接件;420、第一驱动件;430、第二连接件;440、第二驱动件;500、第一压板;510、第一通孔;600、第二压板;61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转换阀。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图1中沿剖面线A-A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转换阀包括阀体100、第一柔性阀200、第二柔性阀300和驱动组件400。阀体10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腔体110,阀体100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腔体120。阀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40。第一流道130的第一端口与第一腔体110连通,第一流道130的第二端口与第二腔体120连通。第二流道140的第一端口与第一腔体110连通,第二流道140的第二端口与第二腔体120连通。阀体100设置有进液口150、出液口160、第一连接口170和第二连接口180。进液口150与第一流道130连通,出液口160与第二流道140连通,第一连接口170与第一腔体110连通,第二连接口180与第二腔体120连通。第一柔性阀200设置于第一腔体110,第一柔性阀200形成有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二密封部220。其中,第一密封部210的位置与第一流道130第一端口的位置对应,第二密封部220的位置与第二流道140第一端口的位置对应。第二柔性阀300设置于第二腔体120,第二柔性阀300形成有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其中,第三密封部310的位置与第一流道130第二端口的位置对应,第四密封部320的位置与第二流道140第二端口的位置对应。驱动组件400分别与第一密封部210、第二密封部220、第三密封部310以及第四密封部320连接,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第一密封部210与第四密封部320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第二密封部220与第三密封部310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通过驱动组件400驱动第一密封部210与第四密封部320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第二密封部220与第三密封部310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水路系统通过一个转换阀实现了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的转换。由于水路系统无需设置多个阀门和多路管路来实现进水功能和出水功能,既简化了水路系统的结构,也降低了水路系统安装和维修的成本,还减小了水路系统占用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同时向上运动时,第一密封部210远离第一流道130的第一端口,第一密封部2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密封部310与第一流道130的第二端口抵接,第三密封部310处于关闭状态;与此同时,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同时向下运动,第二密封部220与第二流道140的第一端口抵接,第二密封部220处于关闭状态,第四密封部320远离第二流道140的第二端口,第四密封部320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同时向上运动,以及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同时向下运动,实现第一密封部210和第四密封部320打开,第二密封部220和第三密封部310关闭。
如图2所示,当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同时向上运动时,第二密封部220远离第二流道140的第一端口,第二密封部220处于打开状态,第四密封部320与第二流道140的第二端口抵接,第四密封部320处于关闭状态;与此同时,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同时向下运动,第一密封部210与第一流道130的第一端口抵接,第一密封部210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密封部310远离第一流道130的第二端口,第三密封部310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同时向下运动,以及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同时向上运动,实现第一密封部210和第四密封部320关闭,第二密封部220和第三密封部310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液口150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出液口160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二密封部22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240与第一柔性阀200连接。第一连接部240的厚度小于第一柔性阀200的厚度。第一连接部240的厚度越小,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二密封部22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如图2所示,当第一连接部240的厚度越小时,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二密封部220为了切换打开和关闭状态而上下运动受到的阻力越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210、第二密封部220、第一连接部240和第一柔性阀200一体成型,材质均为橡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分别通过第二连接部330与第二柔性阀300连接。第二连接部330厚度小于第二柔性阀300的厚度。第二连接部330的厚度越小,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如图2所示,当第二连接部330的厚度越小时,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为了切换打开和关闭状态而上下运动受到的阻力越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部310、第四密封部320、第二连接部330和第二柔性阀300同样一体成型,材质均为橡胶。
图3示例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阀200与第一腔体110密封配合,第一密封部210与第二密封部22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230。通过设置夹持部230,方便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二密封部220与驱动组件400连接。第一柔性阀200的面积大于第一腔体110开口的面积。由于第一柔性阀200具有柔性,第一柔性阀200可以通过变形对第一腔体110进行填充,并且第一柔性阀200对第一腔体110的边沿形成挤压,起到密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换阀还包括第一压板500。第一压板500位于第一柔性阀20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第一压板500与第一柔性阀20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抵接并与阀体100连接。第一压板500对第一柔性阀200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第一柔性阀200脱落,提升第一柔性阀200对第一腔体110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压板500设置有第一通孔510,第一密封部210的夹持部230与第二密封部220的夹持部230穿设于对应的第一通孔5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柔性阀300与第二腔体120密封配合,第三密封部310与第四密封部32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230。通过设置夹持部230,方便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与驱动组件400连接。第二柔性阀300的面积大于第二腔体120开口的面积。由于第二柔性阀300具有柔性,第二柔性阀300可以通过变形对第二腔体120进行填充,并且第二柔性阀300对第二腔体120的边沿形成挤压,起到密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换阀还包括第二压板600。第二压板600位于第二柔性阀30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第二压板600与第二柔性阀300背离阀体100的一侧抵接并与阀体100连接。第二压板600对第二柔性阀300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第二柔性阀300脱落,提升第二柔性阀300对第二腔体120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压板600设置有第二通孔610,第三密封部310的夹持部230与第四密封部320的夹持部230穿设于对应的第二通孔610。
图4示例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接件410、第一驱动件420、第二连接件430和第二驱动件440。第一连接件410的第一端与第一密封部210的夹持部230卡接配合,第一连接件410的第二端与第三密封部310的夹持部230卡接配合。第一驱动件420与第一连接件410连接。如2图所示,第一驱动件420通过第一连接件410驱动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上下运动,实现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第二连接件430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部220的夹持部230卡接配合,第二连接件430的第二端与第四密封部320的夹持部230卡接配合。第二驱动件440与第二连接件430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件440通过第二连接件430驱动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上下运动,实现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30均呈U型。第一连接件410和第二连接件430对称设置于阀体100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20与第二驱动件440均为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电动推杆、气动推杆或者液压推杆。当直线推杆为电动推杆时,第一密封部210、第二密封部220、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运动的动作准确性最好;当直线推杆为气动推杆时,第一密封部210、第二密封部220、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运动的动作速度最快;当直线推杆为液压推杆时,第一密封部210、第二密封部220、第三密封部310和第四密封部320运动的动作稳定性最好。
图5示例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例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示例了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进液口150与出液口160位于阀体100的一端,第一连接口170与第二连接口180位于阀体100的另一端。水泵位于阀体100的一端,进液口150与出液口160分别与水泵连接。蓄水箱和用水设备位于阀体100的另一端,第一连接口170与用水设备连接,第二连接口180与蓄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转换阀工作原理:
水自蓄水箱流入用水设备:
第一驱动件420通过第一连接件410驱动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密封部210远离第一流道130的第一端口,第一密封部2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密封部310与第一流道130的第二端口抵接,第三密封部31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驱动件440通过第二连接件430驱动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密封部220与第二流道140的第一端口抵接,第二密封部220处于关闭状态,第四密封部320远离第二流道140的第二端口,第四密封部320处于打开状态。
开启水泵后,水自蓄水箱依次经过第二连接口180、第二腔体120、第二流道140、出液口160、水泵进水口、水泵出水口、进液口150、第一流道130、第一腔体110和第一连接口170流入用水设备。
水自用水设备流回蓄水箱:
第一驱动件420通过第一连接件410驱动第一密封部210和第三密封部310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密封部210与第一流道130的第一端口抵接,第一密封部210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密封部310远离第一流道130的第二端口,第三密封部31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驱动件440通过第二连接件430驱动第二密封部220和第四密封部320向上运动,使得第二密封部220远离第二流道140的第一端口,第二密封部220处于打开状态,第四密封部320与第二流道140的第二端口抵接,第四密封部320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水泵后,水自用水设备依次经过第一连接口170、第一腔体110、第二流道140、出液口160、水泵进水口、水泵出水口、进液口150、第一流道130、第二腔体120和第二连接口180流回蓄水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阀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第一柔性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柔性阀形成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第二柔性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柔性阀形成有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以及所述第四密封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并驱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三密封部同步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阀与所述第一腔体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抵接并与所述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夹持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阀与所述第二腔体密封配合,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背离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柔性阀背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抵接并与所述阀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夹持部与所述第四密封部的夹持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密封部的夹持部卡接配合;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为直线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
CN202320082463.1U 2023-01-11 2023-01-11 一种转换阀 Active CN219282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463.1U CN219282507U (zh) 2023-01-11 2023-01-11 一种转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463.1U CN219282507U (zh) 2023-01-11 2023-01-11 一种转换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2507U true CN21928250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2463.1U Active CN219282507U (zh) 2023-01-11 2023-01-11 一种转换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2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4395C (zh) 医用泵
CN212455616U (zh) 切换阀
US20050245889A1 (en) Disposable cassette
CN219282507U (zh) 一种转换阀
CN216602768U (zh) 一种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US20210062799A1 (en)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s and diaphragm pumps thereof
CN101629566B (zh) 组合压力开关
CN114775549B (zh) 一种防射水密封装置
CN219061953U (zh) 一种微型防虹吸隔膜泵
CN217002129U (zh) 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CN103291590B (zh) 一种双隔膜泵
KR20160051997A (ko) 고점성 공압펌프의 스위칭유니트
CN212656958U (zh) 具有双向逆止功能的密封组件及隔膜泵
CN219176992U (zh) 冲洗阀
CN110668068A (zh) 定向输送切换阀门
CN115978243A (zh) 一种水汽路转换阀
CN214944869U (zh) 液流通断控制装置
CN210823928U (zh) 定向输送切换阀门
CN212175272U (zh) 一种泵式洗涤剂投放装置
CN216628402U (zh) 一种水箱、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3450711U (zh) 一种滑阀计量泵
CN218991854U (zh) 一种柱塞隔膜泵的单向阀组件
CN215908048U (zh) 一种控流多路泵的控压结构
CN215719448U (zh) 一种具有水路切换结构的控流泵及其构成的净饮系统
CN219413606U (zh) 一种换向阀及具有该换向阀的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