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1023U -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1023U
CN219281023U CN202320706452.6U CN202320706452U CN219281023U CN 219281023 U CN219281023 U CN 219281023U CN 202320706452 U CN202320706452 U CN 202320706452U CN 219281023 U CN219281023 U CN 219281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vertical
sunshade
transverse
curtai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64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丹枫
李乐
邓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a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64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1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1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1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幕墙结构包括竖向遮阳单元、空腔单元、导液单元、横向遮阳单元和通风单元,竖向遮阳单元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空腔单元设置于竖向遮阳单元的内部;导液单元设置于空腔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竖向遮阳单元连接;横向遮阳单元固定在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竖向遮阳单元的底部,并与竖向遮阳单元固定连接;通风单元设置于横向遮阳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横向遮阳单元、竖向遮阳单元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竖向遮阳单元,利用混凝土预制板与金属装饰构件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建筑外立面美观的同时解决了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遮阳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中新建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了热岛效应等不利的局部气候现象。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
因此,许多建筑在设计时使用多种办法以降低室外环境对建筑室内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外立面设置遮阳百叶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建筑外立面的遮阳百叶一般分为横向遮阳百叶与竖向遮阳百叶两种形式。设置遮阳百叶不仅能减少进入室内的直射太阳光从而减缓建筑室内升温、降低建筑能耗,同时还能为建筑立面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
目前许多建筑在外立面设置的遮阳百叶,多为在金属龙骨上安装全金属百叶,一是为了减轻遮阳百叶的重量,二是为了使建筑立面更为美观。而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同时一些无法安装中央空调的建筑,安装遮阳百叶后没有空间安装空调室外机,或是空调室外机需要直接安装在建筑墙面上,这样容易造成室外机的冷凝水渗入建筑墙体,影响建筑墙体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安装遮阳百叶后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建筑墙面上造成冷凝水深入建筑墙体导致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安装遮阳百叶后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建筑墙面上造成冷凝水渗入建筑墙体导致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幕墙结构,包括:
竖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
空腔单元,所述空腔单元设置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内部;
导液单元,所述导液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横向遮阳单元,所述横向遮阳单元固定在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底部,并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固定连接;
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包括:
竖向支撑元件,所述竖向支撑元件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导液单元、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连接;
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固定于所述竖向支撑元件的外侧;
竖向装饰元件,所述竖向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元件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还包括:
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竖向支撑元件的侧面设置,并与所述导液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单元包括:
空腔元件,所述空腔元件设置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内部,用于安装所述导液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单元包括:
安装元件,所述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导液元件,所述导液元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所述安装元件、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遮阳单元包括:
横向支撑元件,所述横向支撑元件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连接;
排液元件,所述排液元件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的顶面,并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遮阳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二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沿所述排液元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液元件的上部,并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固定连接,用于限制空调室外机的位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单元包括:
通风元件,所述通风元件设置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横向装饰元件,所述横向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元件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单元还包括:
防护元件,所述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元件的上部,并分别与所述通风元件、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立面,包括:
若干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幕墙结构;
若干窗结构,若干所述窗结构固定于建筑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通过设置竖向遮阳单元,利用混凝土预制板与金属装饰构件相结合的形式,在保证了建筑外立面美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遮阳效果,解决了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横向遮阳单元、导液单元,将遮阳构件与空调安装空间结合设置,同时利用隐藏的导液单元及时排出空调运转时产生的冷凝水,解决了安装遮阳百叶后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建筑墙面上造成冷凝水渗入建筑墙体导致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幕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遮阳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腔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液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遮阳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幕墙立面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幕墙结构;
110、竖向遮阳单元;111、竖向支撑元件;112、连接元件;113、竖向装饰元件;114、第一限位元件;
120、空腔单元;121、空腔元件;
130、导液单元;131、安装元件;132、导液元件;
140、横向遮阳单元;141、横向支撑元件;142、排液元件;143、第二限位元件;
150、通风单元;151、通风元件;152、横向装饰元件;153、防护元件;
200、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幕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幕墙结构100,包括竖向遮阳单元110、空腔单元120、导液单元130、横向遮阳单元140和通风单元150。其中,竖向遮阳单元110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空腔单元120设置于竖向遮阳单元110的内部;导液单元130设置于空腔单元120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竖向遮阳单元110连接;横向遮阳单元140固定在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竖向遮阳单元110的底部,并与竖向遮阳单元110固定连接;通风单元150设置于横向遮阳单元140的外侧,并分别与横向遮阳单元140、竖向遮阳单元110连接。
如图2所示,竖向遮阳单元110包括竖向支撑元件111、连接元件112和竖向装饰元件113。其中,竖向支撑元件111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分别与横向遮阳单元140、通风单元150连接;连接元件112固定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外侧;竖向装饰元件113设置于连接元件112的外侧,并与连接元件112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支撑元件11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竖向支撑元件111的开口端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支撑元件111的横截面的外边缘的尺寸为400mm*55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支撑元件111的横截面的壁厚为1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支撑元件111为预制混凝土板。
连接元件112与竖向支撑元件111一体成型。
连接元件112设置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闭合端。
连接元件112的高度等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12的横截面呈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12的横截面的尺寸为300mm*7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12为预制混凝土构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通过螺栓与连接元件112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的横截面呈空心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开口。
竖向装饰元件113的开口卡入连接元件112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的横截面的开口的宽度等于连接元件112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的横截面的开口的宽度为3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的壁厚为10mm。
竖向装饰元件113的高度等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装饰元件113为铝单板。
进一步地,竖向遮阳单元110还包括第一限位元件114。其中,第一限位元件114贯穿竖向支撑元件111的侧面设置,并与导液单元130连接。
第一限位元件114设置在竖向支撑元件111靠近横向遮阳单元140的一侧。
第一限位元件114与竖向支撑元件111底面的高度≤15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4与竖向支撑元件111底面的高度等于1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4为通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4的纵截面为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4的纵截面的直径为60mm。
如图3所示,空腔单元120包括空腔元件121。其中,空腔元件121设置于竖向遮阳单元110的内部,用于安装导液单元130。
具体地,空腔元件121设置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腔元件121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腔元件121的横截面的尺寸为200mm*450mm。
空腔元件121的高度等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高度。
如图4所示,导液单元130包括安装元件131和导液元件132。其中,安装元件131设置于空腔单元120的内部,并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导液元件132设置于空腔单元120的内部,并分别与安装元件131、竖向遮阳单元110连接。
具体地,安装元件131设置于空腔元件121的内部;导液元件132设置于空腔元件121的内部,并分别与安装元件131、第一限位元件114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元件131通过螺栓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元件131的横截面呈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元件131的横截面的内径为1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元件131的纵截面的高度为2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元件131为金属连接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元件132包括竖管和横管。其中,竖管垂直设置于空腔元件121的内部,并与安装元件131连接;横管水平设置于空腔元件121的底部,并分别与竖管、第一限位元件114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管的横截面为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管的横截面的外径等于安装元件131的横截面的内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管的横截面的外径为100mm。
竖管的高度等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竖管的壁厚为3.2mm。
横管与竖管一体成型。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管的纵截面为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管的纵截面的外径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14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管的纵截面的外径为6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管的壁厚为3.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管的长度大于竖管到第一限位元件114的水平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元件132为PVC管。
如图5所示,横向遮阳单元140包括横向支撑元件141和排液元件142。其中,横向支撑元件141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竖向遮阳单元110的底部,并分别与竖向遮阳单元110、通风单元150连接;排液元件142设置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顶面,并与横向支撑元件141连接。
具体地,横向支撑元件141位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底部,并与竖向支撑元件111连接。
横向支撑元件141与竖向支撑元件111一体成型。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撑元件141的纵截面为矩形。
横向支撑元件141的纵截面的宽度等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横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撑元件141的尺寸为550mm*12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撑元件141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撑元件141为预制混凝土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液元件142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排液元件142的纵截面的直角紧贴横向支撑元件141靠近建筑墙体的一边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液元件142的纵截面的坡度小于2%。即排液元件142纵截面的直角短边的长度与直角长边的比值小于1/5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液元件142的横截面为矩形。
排液元件142的横截面的长度等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横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液元件142为结构砂浆。
进一步地,横向遮阳单元140还包括若干第二限位元件143。其中,若干第二限位元件143沿排液元件14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排液元件142的上部,并与横向支撑元件141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空调室外机。
第二限位元件143的数量至少为2个。其中,在排液元件142的上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自设置至少1个第二限位元件143,且若干第二限位元件143沿排液元件142的中轴对称设置。
第二限位元件143设置于排液元件142远离建筑外墙的一侧。
第二限位元件143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43呈长方体。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43的高度为7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43的底面的尺寸为10mm*5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43为不锈钢构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43与横向支撑元件141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6所示,通风单元150包括通风元件151和横向装饰元件152。其中,通风元件151设置于横向遮阳单元140的外侧,并分别与横向遮阳单元140、竖向遮阳单元110连接;横向装饰元件152设置于通风元件151的下部,并分别与横向遮阳单元140、通风元件151连接。
具体地,通风元件151设置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外侧,并分别与横向支撑元件141、竖向支撑元件111连接;横向装饰元件152设置于通风元件151的下部,并与横向支撑元件141连接。
通风元件151包括固定框和若干百叶。其中,固定框的下边固定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外侧,侧边固定于竖向支撑元件111的侧边;若干百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并与固定框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通过螺栓与竖向支撑元件111、横向支撑元件141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的截面呈空心正方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的截面的边长为5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呈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的高度为11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的宽度等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横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为金属型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百叶与固定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百叶的纵截面为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百叶的纵截面的尺寸为40mm*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百叶为金属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装饰元件152与通风元件151通过螺栓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装饰元件152与横向支撑元件141通过螺栓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装饰元件152包括装饰条、滴水和装饰板。其中,装饰条的顶端设置于通风元件151的下部,并与通风元件151连接;滴水设置于装饰条的底端;装饰板水平设置,装饰板的第一端与滴水连接,第二端与横向支撑元件141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条的纵截面为空心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条的纵截面的高度等于1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条的纵截面的宽度等于通风元件151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滴水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底面位于下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滴水的纵截面的高为1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装饰元件152的板厚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装饰元件152为铝单板。
进一步地,通风单元150还包括防护元件153。其中,防护元件153设置于通风元件151的上部,并分别与建筑外墙、通风元件151、竖向遮阳单元110连接。
具体地,防护元件153设置于通风元件151的上部,并与竖向支撑元件111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与建筑外墙、通风元件15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与竖向遮阳单元110之间设置密封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靠近建筑外墙、通风元件151的两边向内设置有L形卡扣。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的横截面的长度等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横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的横截面的宽度等于横向支撑元件141的横截面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的厚度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元件153为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
建筑主体施工时,竖向支撑元件111的两侧面与横向支撑元件141一体浇筑,然后将导液元件132通过安装元件131固定至竖向支撑元件111的内部,然后浇筑连接元件112的外板,形成空腔元件121,然后将竖向装饰元件113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元件112的外侧;
在横向支撑元件141的上表面固定若干第二限位元件143,然后设置排液元件142;
将通风元件151固定在横向支撑元件141的外侧,然后依次安装横向装饰元件152和防护元件;然后将空调室外机放置于排液元件142之上,并将室外机的排水管与导液元件13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竖向遮阳单元,利用混凝土预制板与金属装饰构件相结合的形式,在保证了建筑外立面美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遮阳效果,解决了大面积的使用金属百叶构件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横向遮阳单元、导液单元,将遮阳构件与空调安装空间结合设置,同时利用隐藏的导液单元及时排出空调运转时产生的冷凝水,解决了安装遮阳百叶后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建筑墙面上造成冷凝水渗入建筑墙体导致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立面。
如图7所示,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立面,包括若干如实施例1所述的幕墙结构100和若干窗结构200。其中,若干幕墙结构100排列紧贴设置;若干窗结构200固定于建筑外墙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窗结构200包括固定扇和/或开启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窗结构200仅包括固定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窗结构200仅包括开启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窗结构200包括固定扇和开启扇。其中,开启扇设置于固定扇的上部和/或左部和/或右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定制不同的竖向遮阳单元并进行拼接组合,起到遮阳效果的同时也能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
空腔单元,所述空腔单元设置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内部;
导液单元,所述导液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横向遮阳单元,所述横向遮阳单元固定在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底部,并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固定连接;
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包括:
竖向支撑元件,所述竖向支撑元件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导液单元、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连接;
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固定于所述竖向支撑元件的外侧;
竖向装饰元件,所述竖向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元件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元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还包括:
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竖向支撑元件的侧面设置,并与所述导液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单元包括:
空腔元件,所述空腔元件设置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内部,用于安装所述导液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单元包括:
安装元件,所述安装元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与建筑墙体固定连接;
导液元件,所述导液元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建筑墙体、所述安装元件、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包括:
横向支撑元件,所述横向支撑元件固定于建筑墙体的外侧,位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的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竖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连接;
排液元件,所述排液元件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的顶面,并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二限位元件,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沿所述排液元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液元件的上部,并与所述横向支撑元件固定连接,用于限制空调室外机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包括:
通风元件,所述通风元件设置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横向装饰元件,所述横向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元件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横向遮阳单元、所述通风元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还包括:
防护元件,所述防护元件设置于所述通风元件的上部,并分别与所述通风元件、所述竖向遮阳单元连接。
10.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幕墙结构;
若干窗结构,若干所述窗结构固定于建筑墙体上。
CN202320706452.6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Active CN219281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6452.6U CN219281023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6452.6U CN219281023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1023U true CN219281023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0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6452.6U Active CN219281023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10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3493A (zh) * 2022-11-07 2023-01-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防西晒幕墙
CN116695931A (zh) * 2023-08-07 2023-09-05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暗装排水立管的摇臂式幕墙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3493A (zh) * 2022-11-07 2023-01-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防西晒幕墙
CN116695931A (zh) * 2023-08-07 2023-09-05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暗装排水立管的摇臂式幕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81023U (zh) 一种遮阳装饰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幕墙立面
US200701631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pre-fabricated building
EP1712694B1 (en) Curtain wall
Ha A concept for energy-efficient high-rise buildings in Hanoi and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factor
RU191078U1 (ru) Навесная тёпло-холодная огражда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дания
KR101758296B1 (ko) 창호 개구부용 다목적 벽체 마감재
CN201933666U (zh) 整体单元式双层外循环幕墙
KR100849933B1 (ko) 조립식 커튼박스
US20110203196A1 (en) External Wall Panel Unit for Saving Energy and External Wall Structure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0359738B (zh) 一种生态型工业厂房装配式施工方法
KR20210130668A (ko) 창호 개구부의 누수방지용 마감재
KR101586427B1 (ko) 단열 효과를 극대화한 친환경 커튼월
CN111485641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用承重结构
CN219569285U (zh) 一种通风遮阳一体化的幕墙结构及立面
KR20180088031A (ko) 커튼 내장형 창호
CN102230334B (zh) 一种可通风横料型材
CN112324278B (zh) 建筑外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7841306U (zh) 一种装配式低能耗建筑被动窗
CN114320085B (zh) 一种玻璃幕墙外观效果的窗口系统
KR20140063542A (ko) 공동주택 외단열을 위한 이중 외피구조 방식의 외장패널 유닛공법
DE2519658A1 (de) Zweischalige fassadenkonstruktion
CN218970376U (zh) 一种具有外遮阳的幕墙
CN215054452U (zh) 一种承载式吊顶系统
CN115897849B (zh) 一种通风型太阳能光伏自保温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RU2756821C1 (ru) Огражда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ысотного зд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