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4200U - 一种尾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4200U
CN219264200U CN202320785616.9U CN202320785616U CN219264200U CN 219264200 U CN219264200 U CN 219264200U CN 202320785616 U CN202320785616 U CN 202320785616U CN 219264200 U CN219264200 U CN 219264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tail
charging circuit
tail cap
tai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56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阳彪
丁柏平
杨锋
何泽华
龚政
刘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fun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fun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fun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fune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56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4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4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4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尾盖用于封盖手电筒的筒身的尾部,其特征在于,尾盖包括尾盖本体和接电件;尾盖本体朝向筒身一侧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承载沿筒身径向设置的充电电路板;接电件装设于容纳腔内,接电件一端与尾盖本体连接,另一端沿筒身轴向延伸,与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减少接电件的材料,增加了接电件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尾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尾盖。
背景技术
LED强光手电筒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一种新型照明工具,具有省电、耐用、亮度强等优点。这种手电筒常被用于公安、消防、部队、电力、铁路、石油、化工等特殊领域进行照明使用。
现有的手电筒尾盖上设置的充电组件与供电组件的连接为平行搭接,充电组件的接电片的长度过长且接触不稳定,手电筒发生碰撞或者掉落时,充电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的电连接容易断开,甚至接电片断裂,导致手电筒无法充电,减少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手电筒的尾盖的充电组件与供电组件的电连接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尾盖,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尾盖,用于封盖手电筒的筒身的尾部,所述尾盖包括尾盖本体和接电件;
所述尾盖本体朝向所述筒身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承载沿筒身径向设置的充电电路板;
所述接电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电件一端与所述尾盖本体连接,另一端沿筒身轴向延伸,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电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
所述安装部装设于所述尾盖上,形成充电触点;
所述插接部自所述安装部向远离所述尾盖方向延伸形成,其包括至少一个接电针,所述接电针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接电针经过至少两次弯折形成有承载部。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本体包括底板、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尾盖本体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盖本体一端弯折形成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卡接,固定所述充电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与尾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包括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承载所述充电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上,且环绕所述容纳腔设置,用于限制承载于所述承载凸台上的充电电路板的径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靠近所述筒身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和/或
所述尾盖还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接电件与尾盖本体相连,且接电件沿所述筒身轴向延伸的设置,使接电件能够与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以节省了接电件的材料,同时减少了接电件的加工工艺,方便安装连接,增加了接电件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尾盖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尾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尾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尾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手电筒的结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的手电筒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尾盖本体;11、底板;12、侧壁;13、固定件;131、固定座;132、挂钩;133、加强筋;14、承载凸台;15、限位件;16、密封件;17、NFC感应模块;18、充电接口;19、滑槽;2、连接件;21、连接部;22、限位台阶;23、紧固孔;3、充电电路板;31、接电孔;32、固定孔;4、接电件;41、安装部;411、卡接槽;42、插接部;421、接电针;5、灯头;51、密封圈;52、快接件;6、筒身;61、安装腔;62、开关按钮;63、透光孔;7、供电组件;71、卡扣件;72、快接座;73、第一电路板;74、第二电路板;741、开关元件;742、指示灯元件;75、第三电路板;76、电源组。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尾盖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尾盖,用于封盖手电筒的筒身6的尾部,包括:尾盖本体1和接电件4。
所述尾盖本体1朝向所述筒身6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承载沿筒身6径向设置的充电电路板3。
所述接电件4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电件4一端与所述尾盖本体1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筒身6轴向延伸,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垂直插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接电件4与尾盖本体1相连,且接电件4沿所述筒身6轴向延伸的设置,使接电件4能够与充电电路板3垂直插接,以节省了接电件4的材料,同时减少了接电件4的加工工艺,方便安装连接,增加了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电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盖本体1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所述侧壁12环绕所述底板11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纳腔;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具有朝向筒身6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侧壁12与第一侧面形成容纳腔。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所述接电件4包括安装部41和插接部42,所述安装部41装设于所述底板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41从第一侧面装设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二侧面对应所述接电件4位置下凹形成凹槽,所述安装部41的底面暴露于所述凹槽内,以形成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用于与触点式充电器连接,以实现无线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触点相对第二侧面凹陷的设置,以实现底板11第二侧面的平整性,且避免充电触点容易受摩擦影响无线充电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41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411,所述安装部41通过两侧卡接槽411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卡接槽411的设置能够增大与底板11的接触面积以及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接电件4与尾盖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插接部42自所述安装部41向远离尾盖方向延伸形成,其包括至少一个接电针421,所述接电针421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插接,所述接电针421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之间的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42包括两个接电针421,具体为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所述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由安装部41沿筒身6轴向远离底板11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平行设置,且分别于充电电路板3垂直插接,以实现提高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之间的接电稳定性,同时由于是通过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分别与充电电路板3的垂直插接,限制充电电路板3相对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之间的接电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接电针421经过至少两次弯折形成有承载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42还包括第三接电针,所述第三接电针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针与第二接电针之间,所述第三接电针经过两次弯折后形成有承载部,并沿筒身6轴向远离底板11一侧延伸,所述充电电路板3分别与第一接电针、第二接电针、第三接电针垂直插接时,承载于所述第三接电针的承载部上,以实现限制充电电路板3相对接电件4进一步向尾盖本体1方向径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之间的接电稳定性;所述第一接电针、第二接电针、第三接电针呈正三角形分布,所述充电电路板3对应接电件4的位置分别设有接电孔31,第一接电针、第二接电针、第三接电针垂直插接于充电电路板3的接电孔31上,以实现提高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的接电稳定性,且较于现有技术的平行搭接的方式,能够缩短接电件4的长度,从而减少加工成本,提高接电件4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由于手电筒碰撞或掉落接电件4直接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电针421远离安装部41一端的侧壁12形成倒角或圆角,以使接电针421能够导向插入所述接电孔31内。
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盖还包括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固定件13包括固定座131,所述固定座131与所述尾盖本体1连接,所述固定座131远离所述尾盖本体1一端弯折形成挂钩132,所述挂钩132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卡接,固定所述充电电路板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31装设于尾盖本体1的第一侧面上,所述充电电路板3对应固定件13位置设有固定孔32,当充电电路板3装设于容纳腔内时,固定件13远离第一侧板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32,所述挂钩132与固定孔32卡接,从而避免充电电路板3相对于尾盖本体1轴向位移从而脱离容纳腔,进一步保证充电电路板3与接电件4的电连接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3还包括加强筋133,加强筋133连接于固定座131与尾盖本体1的第一侧面之间,用于增加固定件13的强度,有效防止固定件13断裂从而影响充电电路板3的固定。
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盖还包括承载凸台14,所述承载凸台14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承载所述充电电路板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承载凸台14绕底板11的中心呈圆周阵列均匀的连接于第一侧面与侧壁12之间,所述承载凸台14与固定件13配合,进一步限制充电电路板3相对尾盖本体1周向位移,从而提高充电电路板3与接电件4的电连接稳定性。
所述尾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15,所述限位件15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1上,且环绕所述容纳腔设置,用于限制承载于所述承载凸台14上的充电电路板3的径向位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5为设置在侧壁12远离底板11一侧的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环绕容纳腔设置,所述限位凸棱可以为连续的圆环状结构或多段间断的圆弧状结构,用于限制安装在承载凸台14上的充电电路板3相对尾盖本体1的径向位移。
所述尾盖还包括密封件16,所述密封件16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1靠近所述筒身6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6选用O型圈,所述O型圈套装于所述侧壁12外侧,当尾盖本体1装设于筒身6时,通过挤压所述O型圈,以实现对手电筒尾部的防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6采用氟硅橡胶,通过氟硅橡胶制成的O型圈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高电压性。
所述尾盖还包括NFC感应模块17,所述NFC感应模块17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电连接,通过NFC感应模块17以实现手电筒的无线充电。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尾盖还包括充电接口18,所述充电接口18与所述充电电路板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8设置在第二侧面,所述充电接口18的另一端凸出于第一侧面,以便于与充电电路板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18设置为常用的接口,如Type-C接口、USB接口或DC接口等,以手电筒实现有线充电。
本申请尾盖组件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尾盖组件,包括:连接件2、充电电路板3及如上所述的尾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盖包括尾盖本体1、接电件4。
连接件2套装于尾盖本体1的外周,且可相对尾盖本体1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件2用于将尾盖本体1装设于手电筒的筒身6的端部;充电电路板3装设于容纳腔内,接电件4一端与容纳腔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插接于充电电路板3上,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在本实施例中,接电件4垂直插接于充电电路板3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连接件2将尾盖本体1装设于筒身6尾端的设置,将尾盖本体1螺丝固定的局部应力转化为连接件2对尾盖本体1周测的全面受力,使尾盖本体1固定在筒身6上是受力均匀,且连接方式简单,提高尾盖本体1的安装效率与使用寿命;此外,尾盖本体1上用于充电的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的插接方式,提高了供电组件7与充电组件的电连接稳定性,且缩短接电件4的长度,提高接电件4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2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至少部分套装于所述尾盖本体1外侧;所述连接套筒向所述筒身6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筒身6。
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手电筒的尾盖本体1的安装时,通过连接部21与筒身6的配合,将连接套筒装设于筒身6的尾部,连接套筒套装在尾盖本体1的外侧,从而对尾盖本体1的外侧进行全覆盖,是尾盖本体1受力均匀地装设于筒身6的尾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相对所述尾盖本体1转动,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筒身6的尾部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筒身6的尾部还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5、图6所示,所述连接套筒远离筒身6一端向内弯折,形成限位台阶22,所述连接套筒套装在尾盖本体1外侧时,所述限位台阶22与所述尾盖本体1的端部相抵,如图6所示,以限制尾盖本体1沿筒身6轴向脱出连接套筒,同时,通过限位台阶22与尾盖本体1的端部相抵,向尾盖本体1的端部提供均匀的压力,使尾盖本体1能够手里均匀地安装在筒身6的尾部,提高尾盖本体1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连接套筒上穿设有紧固孔23,所述尾盖本体1的外壁对应紧固孔23的水平面上设有滑槽19,连接件2还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当连接件2套装于尾盖本体1外侧时,所述紧固件穿过连接套筒上的紧固孔23,置入所述滑槽19内,用于限制连接套筒与尾盖本体1出现相对的轴向移动,防止尾盖本体1与连接套筒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选用顶丝螺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9可以为圆环状滑槽或圆弧状滑槽,通过设置滑槽19的形状,以限制连接套筒与尾盖本体1连接后的相对转动角度。
当所述连接套筒与筒身6完成连接,将尾盖本体1装设于筒身6尾部后,向尾盖本体1方向进一步拧紧顶丝螺丝,使顶丝螺丝的端部与滑槽19的槽底相抵,限制尾盖本体1与连接套筒之间的相对转动,以此限制尾盖本体1沿周向转动,以避免由于尾盖本体1转动导致固定件13与接电件4的扭转,损害内部结构。
请参阅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板3平行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所述充电电路板3对应接电件4的位置设有接电孔31,所述接电件4沿筒身6轴向延伸,与所述接电孔31垂直插接;所述充电电路板3对应固定件13的位置设有固定孔32,当充电电路板3装设于容纳腔内时,固定件13远离第一侧板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32,所述挂钩132与固定孔32卡接,从而避免充电电路板3相对于尾盖本体1轴向位移从而脱离容纳腔,进一步保证充电电路板3与接电件4的电连接稳定。
本申请手电筒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7、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灯头5、筒身6、供电组件7以及如上所述的尾盖组件,其中,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尾盖、连接件2、充电电路板3,所述尾盖进一步包括尾盖本体1和接电件4。
所述灯头5的尾部设有连接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51。
所述筒身6具有贯穿其相对两侧面的安装腔61,所述筒身6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连接腔内,通过挤压第一密封圈51,实现灯头5与筒身6之间的防水。
所述供电组件7装设于所述安装腔61内,所述供电组件7与灯头5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7包括卡扣件71,所述卡扣件71抵持于所述供电组件7与安装腔61内壁之间,以将供电组件7固定装设于安装腔61内。
所述尾盖组件装设于所述筒身6远离所述灯头5的一端,所述连接腔、所述安装腔61、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充电电路板3与所述供电组件7电连接。
本申请进行手电筒安装时,通过将筒身6插接入灯头5的连接腔,供电组件7装设入筒身6的安装腔61内,并将尾盖本体1通过连接件2安装在筒身6尾部,完成手电筒的结构快装,所述灯头5与供电组件7之间通过快接件52与快接座72之间的配合,供电组件7与充电电路板3之间的插接,以实现手电筒的电路快装。此外通过在设置卡扣件71,使卡扣件71能够抵持于安装腔61内壁与供电组件7之间的设置,对供电组件7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供电组件7相对筒身6位移,提高供电组件7与灯头5的电连接稳定性,提高手电筒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此外,通过采用上述尾盖组件装设于筒身6尾部的设置,提高了供电组件7充电时的电连接稳定性,且提高手电筒尾部的结构连接稳定性,简化了尾盖本体1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头5包括外壳以及发光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发光元件朝向连接腔一侧还设有快接件52,通过快接件52与快接座72的快插配合,以实现发光组件与供电组件7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快接件52为T型连接针,所述快接座72包括快接底座和弹性部,所述快接底座装设于所述供电组件7靠近所述灯头5一侧,所述弹性部包括自所述快接底座向远离供电组件7方向延伸,形成镜像布置的两弹片,所述弹片自快接底座向上延伸后向内弯折形成弧形面,随后向外进行二次弯折,初始状态下,两弹片在弹性作用下,弧形面紧密接触,当供电组件7装设在筒身6内时,灯头5安装在所述筒身6上时,所述T型连接针插入所述两弹片之间,在弹性作用下,两弹片的弧形面与T型连接针的表面紧密接触,以实现发光组件与供电组件7之间稳定的电连接。
所述筒身6上设置有开关按钮62和透光孔63。
所述筒身6的外部还设置有防滑花纹,以实现增大摩擦力,避免使用者掉落手电筒,对手电筒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7包括第一电路板73、第二电路板74、第三电路板75以及电源组76,所述第一电路板73与第二电路板74平行设置,所述电源组76夹持于第一电路板73与第二电路板74之间,所述第三电路板75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73与第二电路板74靠近灯头5一端,所述第三电路板75与第一电路板73垂直设置,所述电源组76分别与第一电路板73、第二电路板74、第三电路板75电连接,所述快插座装设于第三电路板75朝向灯头5一侧,所述快插座与第三电路板75电连接;所述卡扣件71装设于第一电路板73上,当供电组件7装设于筒身6的安装腔61内时,所述卡扣件71抵持于安装腔61内壁与第一电路板73之间,通过卡扣件71自身的弹性形变以实现对供电组件7的限位固定。
所述第二电路板74上对应开关按钮62位置设置有开关元件741,所述第二电路板74对应透光孔63位置设置有指示灯元件742,以便于使用者控制手电筒的开关以及根据筒身6上指示灯的显示判断手电筒的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元件742为LED灯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盖组件装设于所述筒身6的尾部,通过连接件2与筒身6的螺纹配合,以实现将尾盖本体1装设于所述筒身6远离灯头5一侧,将供电组件7封装于所述安装腔61内;所述充电电路板3分别与第一电路板73、第二电路板74插接,以形成与供电组件7的稳定的电连接,并通过接电件4与充电电路板3的垂直插接方式,以便于手电筒能够稳定的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尾盖组件装设于筒身6尾部的设置,提高了供电组件7充电时的电连接稳定性,且提高手电筒尾部的结构连接稳定性,简化了尾盖本体1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尾盖,用于封盖手电筒的筒身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包括尾盖本体和接电件;
所述尾盖本体朝向所述筒身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承载沿所述筒身径向设置的充电电路板;
所述接电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接电件一端与所述尾盖本体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筒身轴向延伸,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件包括安装部和插接部;
所述安装部装设于所述尾盖上,形成充电触点;
所述插接部自所述安装部向远离所述尾盖方向延伸形成,其包括至少一个接电针,所述接电针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垂直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接电针经过至少两次弯折形成有承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本体包括底板、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尾盖本体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尾盖本体一端弯折形成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卡接,固定所述充电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与尾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包括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承载所述充电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上,且环绕所述容纳腔设置,用于限制承载于所述承载凸台上的充电电路板的径向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装设于所述尾盖本体靠近所述筒身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和/或
所述尾盖还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
CN202320785616.9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尾盖 Active CN219264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5616.9U CN21926420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尾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5616.9U CN21926420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尾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4200U true CN219264200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5616.9U Active CN21926420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尾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4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3317U (zh) 荧光灯支座组件
US10935218B2 (en) Installation assembly of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ceiling lighting fixture and ceiling lamp
JP2003059332A (ja) Led照明器具
CN108050427B (zh) 防爆led灯
CN219264200U (zh) 一种尾盖
CN116221681A (zh) 一种尾盖组件及手电筒
CN112178594B (zh) 灯具固定装置
CN114034022B (zh) 连接结构及照明设备
CN219494009U (zh) 一种供电组件及手电筒
KR100988409B1 (ko) 플러그접속 형광램프 및 램프 홀더
KR200482605Y1 (ko) 작업등용 소켓 구조체
CN212319631U (zh) 灯具及其卡接件
JP5356151B2 (ja) 照明器具
CN212319441U (zh) 灯具
CN214580953U (zh) 连接开关及灯具
CN220567202U (zh) 一种灯头结构及灯具
WO2007126173A1 (en) Recessed ceiling light
CN213089774U (zh) 灯具及其密封圈
CN210462650U (zh) 两用灯具
CN213089589U (zh) 射灯及其安装件
CN216143645U (zh) 嵌装式筒灯
CN218954758U (zh) 一种耦合型吸顶灯
CN216976594U (zh) 一种灯具
CN219367567U (zh) 一种快装式手电筒
CN213272551U (zh) 连接器、发光模块及条形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