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966U - 配量辊 - Google Patents
配量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62966U CN219262966U CN202320513546.1U CN202320513546U CN219262966U CN 219262966 U CN219262966 U CN 219262966U CN 202320513546 U CN202320513546 U CN 202320513546U CN 219262966 U CN219262966 U CN 2192629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roller
- bearing
- mounting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量辊,包括辊轴、辊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辊筒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辊轴上;辊轴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由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间距精准,利用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紧固配量辊中零件的装配,能够准确地限定辊筒和辊轴的相对位置;配量辊还包括调节垫片和挡环,调节垫片和/或挡环的轴向长度可调,装配时,通过装入不同轴向长度的调节垫片或者挡环,能够补偿零件之间的间隙,确保各零件安装到位并彼此紧固装配;如此,既能够提高辊筒的安装精度,配量辊工作时,又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零件位移或变形,有利于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量辊。
背景技术
普通的辊都是直接在辊轴上套设辊筒,这类辊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但难以保证辊的结构精度和使用稳定性。尤其是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使用场景下,现场对辊中辊轴和辊筒的相对位置要求极高,普通的辊难以满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配量辊。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量辊,包括:辊轴,辊轴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上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安装端上设有第二限位槽;辊筒,辊筒中设有第一安装通道,辊筒能够通过第一安装通道套设于辊轴,第一安装通道包括第一装配端和第二装配端;第一轴承,第一装配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安装端转动链接;第二轴承,第二装配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安装端转动连接;第一挡圈,设于第一限位槽中;第二挡圈,设于第二限位槽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于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调节垫片,受压于第一挡圈和第一轴承之间;挡环,受压于第二挡圈和第二轴承之间;其中,调节垫片和/或挡环的轴向长度可调。
进一步地,配量辊包括至少两种调节垫片,各调节垫片的轴向长度不同。
进一步地,配量辊还包括:第一垫圈,受压于调节垫片和第一轴承之间;和/或,第二垫圈,受压于挡环和第二挡圈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端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处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配量辊还包括第三挡圈,第三挡圈设于第二限位槽中;第二轴承处于第二挡圈和第三挡圈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装配端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连通第一段,第二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段的直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第二轴承设于第二段中、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抵靠第一台阶。
进一步地,第二装配端还包括第三段,第二段处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的直径;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端和/或第二安装端上设有退刀槽。
进一步地,配量辊还包括齿轮,齿轮设于第一装配端;齿轮中设有第二安装通道,齿轮能够通过第二安装通道套设于辊轴;齿轮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安装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装配端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第五段连通第四段,第五段的直径大于第四段的直径;第四段和第五段之间形成有第三台阶;齿轮包括嵌入部和安装部,嵌入部的外径小于安装部的外径;嵌入部能够伸入第四段中,安装部能够抵靠第三台阶;第三台阶和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使得第三台阶和安装部上的安装孔彼此连通,栓入紧固件能够锁紧齿轮与辊筒。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通道包括第六段和第七段,第七段连通第六段,第七段的直径大于第六段的直径;第七段和第六段之间形成有第四台阶;第一轴承设于第七段中、且第一轴承的外圈抵靠第四台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量辊,包括辊轴、辊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辊筒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辊轴上;辊轴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由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间距精准,利用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紧固配量辊中零件的装配,能够准确地限定辊筒和辊轴的相对位置;配量辊还包括调节垫片和挡环,调节垫片和/或挡环的轴向长度可调,装配时,通过装入不同轴向长度的调节垫片或者挡环,能够补偿零件之间的间隙,确保各零件安装到位并彼此紧固装配;如此,既能够提高辊筒的安装精度,配量辊工作时,又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零件位移或变形,有利于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量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配量辊的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配量辊的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X圈内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Y圈内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量辊,包括:辊轴10,辊轴10包括第一安装端10a和第二安装端10b,第一安装端10a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c,第二安装端10b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d;辊筒20,辊筒20中设有第一安装通道,辊筒20通过第一安装通道套设于辊轴10,第一安装通道包括第一装配端20a和第二装配端20b;第一轴承41,第一装配端20a通过第一轴承41与第一安装端10a转动链接;第二轴承42,第二装配端20b通过第二轴承42与第二安装端10b转动连接;第一挡圈51,设于第一限位槽10c中;第二挡圈52,设于第二限位槽10d中,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设于第一挡圈51和第二挡圈52之间;调节垫片61,受压于第一挡圈51和第一轴承41之间;挡环62,受压于第二挡圈52和第二轴承42之间。
由于辊筒20通过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可转动地设置在辊轴10上,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配量辊中辊轴10与辊筒20能够相对转动,且辊轴10与辊筒20的转动运动互不干涉。
实际工作时,使得辊轴10固定设置,辊筒20能够相对辊轴10转动、独立作业;或者,辊轴10和辊筒20能够分别转动、配合作业。
在辊轴10上设置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能够辅助确定辊筒20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制备辊轴10时,确定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的开设位置,并确保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的间距为H±n(n为公差值);将第一轴承41装入第一装配端20a;将第二轴承42装入第二安装端10b;将辊轴10插入第一安装通道,使得第一安装端10a穿过第一轴承41和第一装配端20a、第二安装端10b穿过第二装配端20b;第一轴承41的内圈连接第一安装端10a、外圈连接第一装配端20a;第二轴承42的内圈连接第二安装端10b、外圈连接第二装配端20b;辊筒20处于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之间;将调节垫片61套入第一安装端10a,使得调节垫片61抵靠第一轴承41;将第一挡圈51装入第一限位槽10c,使得第一挡圈51抵靠调节垫片61;将挡环62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挡环62抵靠第二轴承42;将第二挡圈52装入第二限位槽10d,使得第二挡圈52抵靠挡环62。
一实施例中,先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辊轴10,再于辊轴10上开槽、从而获得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如此,能够很好地保证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之间的间距满足H±n。由于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之间的间距是精准的,利用第一挡圈51和第二挡圈52抵紧各零件,通过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紧固辊筒20,即可准确地在辊轴10上装配辊筒20。
进一步地,调节垫片61能够补偿第一轴承41与第一挡圈51之间的间隙,挡环62能够补偿第二轴承42与第二挡圈52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挡圈51和第二挡圈52的位置受到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的限定,通过第一挡圈51将调节垫片61抵压于第一轴承41、并通过第二挡圈52将挡环62抵压于第二轴承42,既能够限定辊筒20的安装位置,又能够固定辊筒20、避免辊筒20沿辊轴10轴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结构的尺寸会存在误差,若不补偿公差,装配后结构之间会存在间隙,间隙不仅会影响辊的精度,还会影响辊后续使用的稳定性。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配量辊中,调节垫片61和/或挡环62的轴向长度可调。
其中,可以仅使得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可调,也可以仅使得挡环62的轴向长度可调,还可以既采用轴向长度可调的调节垫片61、又采用轴向长度可调的挡环62。
以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可调为例进行说明。
装配时,预先设定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为N,将调节垫片61套入第一安装端10a后,利用第一挡圈51紧固调节垫片61;确保第二安装端10b和第二装配端20b处的各零件完成装配;测量调节垫片61与第一挡圈51之间的间隙,或者,转动调节垫片61、确认零件之间是否存在阻力;若调节垫片61与第一挡圈51之间存在间隙(或者间隙大于预设值),或者,调节垫片61能够转动(或者转动过于轻松),则拆下第一挡圈51,增加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后,再次进行测试,直至确认零件之间紧固、不可相对窜动。
轴向长度可调的挡环62的使用方式与上述调节垫片61的使用方式类似,具体不再赘述。
综上,设置轴向长度可调的调节垫片61和/或挡环62,实际装配时,通过装入不同轴向长度的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能够很好地补偿零件之间的间隙,确保各零件安装到位并彼此紧固装配;如此,既能够提高辊筒20的安装精度,配量辊工作时,又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零件位移或变形,有利于使用效果。
可选地,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采用气胀结构;需要调节其轴向长度时,增加或者减少充气量即可。
可选地,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采用伸缩结构;需要调节其轴向长度时,拉伸或者回缩伸缩部位即可。
可选地,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采用折叠结构;需要调节其轴向长度时,展开或者恢复折叠部位即可。
本申请并不限定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的具体结构。
一实施例中,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可调。该实施例中,配量辊包括至少两种调节垫片61,各种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不同。装配时,可以选择合适尺寸的一个调节垫片61进行使用,也可以通过叠加不同尺寸的调节垫片61获得合适尺寸、利用组合的方式进行使用。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配量辊还包括第一垫圈63,受压于调节垫片61和第一轴承41之间。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配量辊还包括第二垫圈64,受压于挡环62和第二挡圈52之间。
其中,第一垫圈63和第二垫圈64可采用橡胶、塑料等柔性材料制成。如此,第一垫圈63或者第二垫圈64具备一定弹性。受压时,第一垫圈63或者第二垫圈64能够通过形变适应压力,从而较好地填充零件之间的间隙、确保零件紧固装配;同时,由于第一垫圈63或者第二垫圈64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在两个金属材料制备的零件之间设置一个垫圈(第一垫圈63或者第二垫圈64),还能够避免金属零件相互磨损。
可选地,第二安装端10b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槽10e,第三限位槽10e处于第一限位槽10c和第二限位槽10d之间;配量辊还包括第三挡圈53,第三挡圈53设于第二限位槽10d中;第二轴承42处于第二挡圈52和第三挡圈53之间。
参照图2,图示实施例中,辊轴10上设有三个限位槽,自上而下,三个限位槽分别是第一限位槽10c、第三限位槽10e和第二限位槽10d,三个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置一个挡圈(第一挡圈51、第二挡圈52或者第三挡圈53)。限位槽的设置既能够方便确认挡圈的安装位置,使得挡圈处于限位槽中,限位槽还能够阻止挡圈沿轴向位移。
一实施方式中,装配时,先将第三挡圈53套入第三限位槽10e,再将第二轴承42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第二轴承42接触第三挡圈53,第三挡圈53能够限定第二轴承42的安装位置;将安装有第二轴承42的辊轴10装入辊筒20后,将挡环62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挡环62抵靠第二轴承42;将第二垫圈64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第二垫圈64抵靠挡环62;将第二挡圈52装入第二限位槽10d,使得第二挡圈52抵靠并锁紧第二垫圈64;由此,实现第二安装端10b和第二装配端20b处零件的装配。
可选地,第一挡圈51、第二挡圈52和/或第三挡圈53设置为抱箍形式。
具体地,挡圈大致呈圆环状,挡圈上设有一个开口;如此,挡圈套入辊轴10时,开口能够适应辊轴10的周向尺寸撑开或者缩小。进一步地,挡圈开口的两端设有通孔,安装时,还可以通过栓入螺钉等紧固件、从而加固零件的安装。
可选地,第二装配端20b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连通第一段,第二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段的直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A;第二轴承42设于第二段中、且第二轴承42的外圈抵靠第一台阶A。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通道沿上下方向贯穿辊筒20。自上而下,第一安装通道包括第一装配端20a、联通段20c和第二装配端20b;联通段20c的上端连通第一装配端20a、下端连通第二装配端20b;联通段20c构成的内腔呈圆柱状,有利于辊筒20中部的结构稳定性;联通段20c构成的内腔孔径大,有利于辊筒20的轻量化。由于第一装配端20a和第二装配端20b用于与辊轴10相连,因此,第一装配端20a和第二装配端20b构成的内腔中均设有台阶、用于方便零件的定位和装配。
继续参照图3,第二装配端20b中,第一段的上端连通联通段20c、下端连通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具有第一台阶A。
结合参照图1或图5,第二轴承42安装到位时,第二轴承42的外圈抵靠第一台阶A。容易理解的,组装辊筒20与第二轴承42时,使得第二轴承42进入第二装配端20b并接触第一台阶A,通过第一台阶A对第二轴承42的限定、装配人员能够方便地确认第二轴承42安装到位;因此,第一台阶A具有定位和提示的作用。另外,配量辊工作时,受到接触位置的摩擦力影响,辊筒20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轴承42的外圈跟转。
继续参照图1或图5,配量辊完成装配后,第二轴承42的内圈抵靠挡环62;挡环62与第一台阶A能够配合限位第二轴承42。同时,由于挡环62不接触第二轴承42的外圈,因此挡环62的设置不会干扰第二轴承42外圈的运动。
继续参照图1或图5,辊轴10上设有第三限位槽10e,第三限位槽10e中设有第三挡圈53,第二轴承42的内圈受压于第三挡圈53和挡环62;此时,第三挡圈53既能够配合第一台阶A辅助第二轴承42安装到位,又能够配合挡环62限定第二轴承42的轴向安装位置、避免第二轴承42轴向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轴承42的安装精度。
可选地,第二装配端20b还包括第三段,第二段处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的直径;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B。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第二装配端20b中,第二段的上端连通第一段、下端连通第三段;第三段的下端连通外界。第三段的孔径大,既能够方便辊轴10等零件的装入,又能够方便配量辊与最终的使用设备装配。
结合参照图1或图5,配量辊还包括第二垫圈64,第二垫圈64呈圆环状,第二垫圈64的直径大于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的直径,因此,第二垫圈64无法进入第二段。
一实施例中,安装第二垫圈64时,将第二垫圈64套入第二安装端10b、直至第二垫圈64抵靠第二台阶B。此时,第二台阶B具有定位作用、能够辅助第二垫圈64实现装配。
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配量辊完成装配后,第二垫圈64与第二台阶B之间具有间隙。如此,通过检查第二垫圈64与第二台阶B之间是否存在间隙,能够确认配量辊中各零件的装配是否精准。容易理解的,该实施例中,若第二垫圈64与第二台阶B之间不存在间隙,或者,第二垫圈64与第二台阶B之间的间隙不满足预设值,则证明零件装配有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垫片61或者挡环62的轴向长度进行修正。
可选地,第一安装端10a和/或第二安装端10b上设有退刀槽10f。
具体可参照图2,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端10a上设有一个退刀槽10f,该退刀槽10f设于第一限位槽10c的下方;第二安装端10b上亦设有一个退刀槽10f,退刀槽10f设于第二限位槽10d的下方。
设置退刀槽10f,车床加工、制备辊轴10时,刀具能够通过退刀槽10f方便地退出。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在第一安装端10a或者第二安装端10b上设置退刀槽10f。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配量辊还包括齿轮30,齿轮30设于第一装配端20a;齿轮30中设有第二安装通道,齿轮30通过第二安装通道套设于辊轴10;齿轮30通过第一轴承41与第一安装端10a转动连接。
具体地,齿轮30设于第一装配端20a、与辊筒20固定连接;同时,齿轮30通过第一轴承41与辊轴10的第一安装端10a转动连接。因此,齿轮30能够与辊筒20同步旋转、并能够与辊轴10相对旋转。实际使用时,使得两根配量辊的齿轮30啮合,其中一根配量辊的辊筒20转动时,通过齿轮30传动,即可带动另一根配量辊的辊筒20跟转;或者,至少两根配量辊的齿轮30通过链条联动,链条与每一配量辊的齿轮30啮合,链条流动时,即可带动全部的配量辊的辊筒20旋转。
更具体地,参照图1或图4,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通道沿左右方向贯穿齿轮30;第一安装端10a穿设于第二安装通道;第一轴承41设于第二安装通道中;第一轴承41外圈与第二安装通道的内壁相连、内圈与第一安装端10a相连。
可选地,第一装配端20a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第五段连通第四段,第五段的直径大于第四段的直径;第四段和第五段之间形成有第三台阶C;
齿轮30包括嵌入部31和安装部32,嵌入部31的外径小于安装部32的外径;嵌入部31能够伸入第四段中,安装部32能够抵靠第三台阶C。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第四段的下端连通联通段20c、上端连通第五段;第五段的上端连通外界;第五段的直径较大,以便于齿轮30的装入。
结合参照图1或图4,安装齿轮30时,使得嵌入部31对准第四段,将嵌入部31插入第四段、直至安装部32抵靠第三台阶C;第三台阶C能够支撑安装部32、并提示安装部32装配到位。第四段和嵌入部31的设计有利于限定齿轮20和辊筒20的安装位置;使得嵌入部31与第四段紧配合,还有利于齿轮30和辊筒20的紧固装配。
可选地,第三台阶C和安装部32上设有安装孔;使得第三台阶和安装部32上的安装孔彼此连通,栓入紧固件能够紧固齿轮30与辊筒20。
具体可参照图1或图4,图示实施例中,第三台阶C上设有至少一个螺孔,安装部32上对应设有沉头孔;紧固件为螺钉。将齿轮30装入第一装配端20a后,使得安装部32上的沉头孔对准第三台阶C上的螺孔,栓入螺钉,即可紧固连接齿轮30与辊筒20。
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台阶C和安装部32上的安装孔可以均为螺孔,紧固件为螺钉。或者,第三台阶C和安装部32上的安装孔可以为销孔,紧固件为定位销。
设置安装孔和紧固件,既能够加固齿轮30与辊筒20之间的连接,确保零件之间的装配精度、提高配量辊的结构稳定性;又能够保证齿轮30与辊筒20之间的联动。
可选地,第二安装通道包括第六段和第七段,第七段连通第六段,第七段的直径大于第六段的直径;第七段和第六段之间形成有第四台阶D;第一轴承41设于第七段中、且第一轴承41的外圈抵靠第四台阶D。
具体可参照图1,图示实施例中,齿轮30安装到位后,第六段设置在右、连通第一安装通道,第七段设置在左、连通外界。装配时,将第一轴承41装入第七段、直至第一轴承41抵靠第四台阶D;第四台阶D能够支撑第一轴承41、并提示第一轴承41装配到位。
一实施方式中,装配时,先将第一轴承41装入齿轮30,再将齿轮30装入第一装配端20a;与此同时,先将第三挡圈53套入第二限位槽10d,再将第二轴承42套入第二安装端10b、直至第二轴承42接触第三挡圈53;随后,从第二装配端20b插入辊轴10,使得第一安装端10a穿过第一安装通道和第二安装通道,直至第一安装端10a穿设于第一轴承41和齿轮30、第二安装端10b穿设于第二装配端20b;调整第二安装端10b处第二轴承42的位置、确保第二轴承42抵靠第一台阶A;随后,将挡环62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挡环62抵靠第二轴承42;再将第二垫圈64套入第二安装端10b,使得第二垫圈64抵靠挡环62;再将第二挡圈52装入第二限位槽10d,使得第二挡圈52抵靠第二垫圈64;随后,利用螺钉锁紧齿轮30与辊筒20;再将第一垫圈63套入第一安装端10a,使得第一垫圈63抵靠第一轴承41;再将调节垫片61套入第一安装端10a,使得调节垫片61抵靠一垫圈63;再将第一挡圈51装入第一限位槽10c,使得第一挡圈51抵靠调节垫片61;确认第一挡圈51与调节垫片61之间的间隙,若调节垫片61过松,调整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直至配量辊的中各零件紧固装配、不会相对窜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量辊,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轴(10),所述辊轴(10)包括第一安装端(10a)和第二安装端(10b),所述第一安装端(10a)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c),所述第二安装端(10b)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d);
辊筒(20),所述辊筒(20)中设有第一安装通道,所述辊筒(2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套设于所述辊轴(10),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包括第一装配端(20a)和第二装配端(20b);
第一轴承(41),所述第一装配端(20a)通过所述第一轴承(41)与所述第一安装端(10a)转动链接;
第二轴承(42),所述第二装配端(20b)通过所述第二轴承(42)与所述第二安装端(10b)转动连接;
第一挡圈(5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c)中;
第二挡圈(52),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d)中,所述第一轴承(41)和所述第二轴承(42)设于所述第一挡圈(51)和所述第二挡圈(52)之间;
调节垫片(61),受压于所述第一挡圈(51)和所述第一轴承(41)之间;
挡环(62),受压于所述第二挡圈(52)和所述第二轴承(42)之间;
其中,所述调节垫片(61)和/或所述挡环(62)的轴向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量辊包括至少两种所述调节垫片(61),各所述调节垫片(61)的轴向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垫圈(63),受压于所述调节垫片(61)和所述第一轴承(41)之间;
和/或,第二垫圈(64),受压于所述挡环(62)和所述第二挡圈(5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端(10b)上还设有第三限位槽(10e),所述第三限位槽(10e)处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c)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d)之间;
所述配量辊还包括第三挡圈(53),所述第三挡圈(53)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0d)中;
所述第二轴承(42)处于所述第二挡圈(52)和所述第三挡圈(5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端(20b)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直径;
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A);
所述第二轴承(42)设于所述第二段中、且所述第二轴承(42)的外圈抵靠所述第一台阶(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端(20b)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二段处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段的直径;
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10a)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端(10b)上设有退刀槽(10f)。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30),所述齿轮(30)设于所述第一装配端(20a);
所述齿轮(30)中设有第二安装通道,所述齿轮(3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套设于所述辊轴(10);
所述齿轮(30)通过所述第一轴承(41)与所述第一安装端(10a)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端(20a)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五段连通所述第四段,所述第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段的直径;
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形成有第三台阶(C);
所述齿轮(30)包括嵌入部(31)和安装部(32),所述嵌入部(31)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部(32)的外径;
所述嵌入部(31)能够伸入所述第四段中,所述安装部(32)能够抵靠所述第三台阶(C);
所述第三台阶(C)和所述安装部(32)上设有安装孔;
使得所述第三台阶和所述安装部(32)上的安装孔彼此连通,栓入紧固件能够锁紧所述齿轮(30)与所述辊筒(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通道包括第六段和第七段,所述第七段连通所述第六段,所述第七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六段的直径;
所述第七段和所述第六段之间形成有第四台阶(D);
所述第一轴承(41)设于所述第七段中、且所述第一轴承(41)的外圈抵靠所述第四台阶(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13546.1U CN219262966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配量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13546.1U CN219262966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配量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62966U true CN219262966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6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13546.1U Active CN219262966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配量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62966U (zh) |
-
2023
- 2023-03-16 CN CN202320513546.1U patent/CN2192629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531847A (en) | Shaft-mounted equipments | |
CN102678883B (zh) | 齿轮的磨损补偿装置 | |
US5839321A (en) | Backlash compensating assembly | |
BR102015007622A2 (pt) | dispositivo de polia para uma correia ou corrent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eixo oco para tal dispositivo e método para montar tal dispositivo | |
US8572855B2 (en) | Rotary position transducer assembly which compensates for radial play | |
EP2574875B1 (en) | Constant-force device for a micrometer | |
WO2009106227A2 (de) | Anordnung zur erfassung eines drehwinkels | |
EP1960753B1 (de) |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 felge eines fahrzeugrades | |
US8585292B2 (en) | Radially adjustable shaft bearing assembly | |
CN104520166A (zh) | 用于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的轭架组件以及用于生产该轭架组件的方法 | |
CN219262966U (zh) | 配量辊 | |
US9103373B1 (en) | Bearing-shaft assembly with bearing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a bearing to a shaft | |
US9284979B2 (en) | Permanent visual indicator and diametrical to axial relation gag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
US11009113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
CN108709483B (zh) | 一种滚珠丝杆轴向游隙测试装置 | |
CN109250068B (zh) | 用于缝翼滑轨的滑轮架 | |
CA2878667C (en) | Bearing stack for a down-hole drilling motor | |
CN110553617B (zh) | 一种弧齿锥齿轮装配侧隙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2392939B (zh) | 航空发动机传动机构以及航空发动机 | |
CN110466595B (zh) | 一种汽车用转向系统 | |
CN117620945A (zh) | 编码器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 |
CN220145770U (zh) | 轴类零件定位装置 | |
AU2019312431B2 (en) | Geared motor | |
CN109642657B (zh) | 用于齿隙控制的偏置惰轮轮毂 | |
CN201221574Y (zh) | 一种液压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