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1060U -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1060U
CN219261060U CN202320385658.3U CN202320385658U CN219261060U CN 219261060 U CN219261060 U CN 219261060U CN 202320385658 U CN202320385658 U CN 202320385658U CN 219261060 U CN219261060 U CN 219261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protection
protection block
groove
multifunctional
multifunctional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56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zheng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856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1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1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1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护坡块和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竖直对齐。所述生态挡墙使用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水平或/和竖直装配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堆叠装配分别实现放坡、大斜坡或直立式等多场景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通常用于边坡、路基、河道、航道等工程中。由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存在建造成本高,时间长,耗费的财物大,且不便拆除的问题,且随着工业装配化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加强,目前预制桩墙、格宾石笼、预制砌块、连锁块等施工已逐步取代了现浇挡土墙。
同样地,针对放坡类的岸坡工程,目前市场多采用预制砌块装配的生态挡墙。虽然现有的预制砌块种类繁多,如劈裂砖、大三角块、生态框等,但均只能提高挡墙的生态效果,却无法实现单一产品的多场景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11260973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挡土墙,包括基础底板、挡土墙板单元以及挡土墙体,该挡土墙体由若干预制框格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连续布置堆砌而成,预制框格包括若干的竖直框格面,竖直框格面围成中空框格,竖直框格面中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设钢筋的竖直通孔和第一水平通孔,竖直方向上的若干预制框格通过竖直通孔和钢筋连接;水平方向上的若干预制框格通过第一水平通孔和钢筋连接。该预制框格完全依靠钢筋实现水平和竖直的堆叠,在不设置基础底板的情况下无法实现预制框格的堆叠,导致产品的应用场景小,多场景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的多功能护坡块,通过不同方式堆叠多功能护坡块,可以实现放坡、大斜坡或直立式等多场景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竖直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左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其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呈“几”字形,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U型的第一竖直框面、第二竖直框面和第三竖直框面,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竖直框面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框面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框面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净宽b3等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净宽b4,且所述主体的内口净宽b0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净宽b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净宽b4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框面或第三竖直框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等间距a1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框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等间距a2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最小中心距a3等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或第三竖直框面上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上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最小中心距a4。
在一实施例中,a1=a2=a3=a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贯通。
还提供了一种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功能护坡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呈U型;水平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通过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互锁连接;水平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同向布置并相互抵靠。
还提供了另一种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功能护坡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竖直对齐;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左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其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匹配;竖直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互锁连接;和/或水平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互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竖直相邻的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所述第一抗剪槽与另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所述第二抗剪槽之间设置有块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堆叠装配形成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生态挡墙,例如可以实现放坡、大斜坡或直立式等多场景应用,具有应用场景多,适用性强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护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护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护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尺寸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护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墙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墙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墙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墙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挡墙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互相不贯通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互相不贯通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1C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互相贯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侧设为左,观察者右侧设为右,观察者前方设为前,观察者后方设为后,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表述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术语“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护坡块100,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上端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01,其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一凸起101的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凸起10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形状匹配,可以使得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所述第一凸起101与另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02实现互锁连接,从而实现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在竖直方向上的装配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互锁连接,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左端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凸起103,其右端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104,所述第二凸起10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104的形状匹配,使得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所述第二凸起103可以与另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所述第二凹槽104实现互锁连接。
如图1-图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可以包括主体110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110两端的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所述主体110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所述主体110为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主受力结构,具体地,所述主体11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形成U型的第一竖直框面110a、第二竖直框面110b和第三竖直框面110c。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第二竖直框面110b和第三竖直框面110c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01,且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一凸起101的设置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凸起10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形状匹配,可以实现互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和图3中示出的所述第一凸起101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设置数量相等,但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竖直装配时,仅需保证所有所述第一凸起101可以全部插入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102中即可,故所述第一凸起101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少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设置数量。此外,虽然图中示出的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101的形状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并不是必要的,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形状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凸起101的形状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为所述主体110的翼板,所述第一连接板120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30与所述第三竖直框面110c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2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30分别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110b平行,使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整体呈“几”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20远离所述主体11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103,所述第二连接板130远离所述主体11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04,所述第二凸起10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104的形状匹配,可以实现互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凹槽104设置处的上端面上可以设置有一半的所述第一凸起101,所述第二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凹槽104设置处的下端面上可以设置有一半的所述第一凹槽102,使得互锁后的所述第二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凹槽104处也具有竖直连接其他多功能护坡块的功能。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所述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1和第一凹槽102。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第二竖直框面110b、第三竖直框面110c、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连接的各面之间可以是圆角连接。所述第一凸起101可以是圆柱体,所述第一凹槽102可以为能适配所述圆柱体的槽,例如带有侧开口的圆柱体槽或圆柱体槽;所述第二凸起103可以为半圆柱体,所述第二凹槽104可以为半圆柱体槽。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第二竖直框面110b、第三竖直框面110c、第一连接板120和第二连接板130连接的各面之间可以是倒角连接。此外,所述第一凸起101可以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凹槽112可以为能适配长方体的槽,例如带有侧开口的长方体槽或长方体槽;所述第二凸起103可以为三棱柱,所述第二凹槽104可以为V型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中为示出,但是所述第一凸起101和第一凹槽112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互锁的任意已知形状;相应的,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104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互锁的任意已知形状。
如图4所示,以第一实施例为例,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尺寸关系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板120的净宽b3可以等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0的净宽b4,且所述主体110的内口净宽b0可以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0的净宽b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30的净宽b4之和。此时,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挡土宽度b等于所述主体110的内口净宽b0与所述主体110的外尺寸b1之和。请参考图5,上述尺寸设计有利于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左右装配和前后布置。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或第三竖直框面110c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1等间距a1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框面110b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1等间距a2设置;所述第二凸起103或第二凹槽104与所述第一凸起101之间的最小中心距为a3,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或第三竖直框面110c上的所述第一凸起101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110b上的所述第一凸起101之间的最小中心距a4,且a3=a4。进一步地,a1=a2=a3=a4。请参考图6和图7,上述尺寸设计有利于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错位堆叠装配。
请参考图7,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隔板140,所述隔板140可以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共同形成一个供植物土培的空间或供水生动物栖息的空间。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内的植物培养方式可以是水培也可以是土培,且可以间隔设置土培和水培,以增加水土交换,便于生态修复。
如图6-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态挡墙1,所述生态挡墙1由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装配形成。
图6为生态挡墙1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放坡工程中,在坡面上,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通过第二凸起103和第二凹槽104实现左右互锁连接,位于相邻两排的前后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同向布置并相互抵靠。请结合图4,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0的净宽b3可以等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0的净宽b4,且所述主体110的内口净宽b0可以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0的净宽b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30的净宽b4之和。因此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在坡面上组合装配后,可以形成多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框格106。
图7和图8为生态挡墙1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该两个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直立式挡墙工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通过第二凸起103和第二凹槽104实现左右互锁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通过第一凸起101和第二凹槽102实现上下互锁连接,且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对齐设置。此外,竖直连接多个多功能护坡块100可以在工厂预制好后当桩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挡墙1还可以包括底板200和挡墙板300。多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设置在所述底板200上,所述底板200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凸起101的槽,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带有所述第一凸起101的一面朝向所述底板200设置。所述挡墙板300可以设置在所述底板200上,并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连接以形成框格106。如图7所示,所述挡墙板300可以是一个整体。具体地,所述挡墙板300的上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02内。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20和/或第二连接板130上开设连接孔107,使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与所述挡墙板300通过所述连接孔107实现销栓固定。如图8所示,所述挡墙板300也可以分段设置。具体地,所述挡墙板300的上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02内。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第一竖直框面110a和/或第三竖直框面110c上开设连接孔107,使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与所述挡墙板300通过所述连接孔107实现销栓固定。
图9和图10为生态挡墙1的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该两个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直立式斜坡挡墙工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通过第二凸起103和第二凹槽104实现左右互锁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多功能护坡块100通过第一凸起101和第一凹槽102实现上下互锁连接,且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错位设置。具体地,上下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堆叠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起101和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02对位。
图7-图10所示出的生态挡墙1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受力较大,抗滑移要求较高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竖直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所述第一凸起101与所述第一凹槽102连接处的抗剪性能,请回顾图1和图2并结合图11A-图11C,可以在所述第一凸起101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一抗剪槽105和第二抗剪槽106。
如图11A和1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第二抗剪槽106互相不贯通,且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第二抗剪槽106的截面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如图11A)或T形(如图11B),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抗剪槽106内放置块体400以进一步连接竖直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从而大大增加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的抗滑移能力。所述块体400可以是钢筋,也可以是混凝土块,还可以是中间放置有细钢筋的混凝土或螺杆等其他材料。
如图11C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第二抗剪槽106可以是互相贯通的,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第二抗剪槽106的截面形状可以为T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此时,可以在所述第一抗剪槽105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抗剪槽106内放置块体400以进一步连接竖直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100,还可以通过从上至下的插筋方式依次连接同一竖直点位上的所有多功能护坡块100以提高整体的抗滑移能力。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在所述第一凸起101的水平左右侧边开设通孔,以实现水平左右方向上各所述第一凸起101的插筋。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竖直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左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其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护坡块呈“几”字形,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U型的第一竖直框面、第二竖直框面和第三竖直框面,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竖直框面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框面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
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框面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净宽b3等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净宽b4,且所述主体的内口净宽b0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净宽b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净宽b4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或第三竖直框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等间距a1设置;所述第二竖直框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等间距a2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最小中心距a3等于所述第一竖直框面或第三竖直框面上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竖直框面上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最小中心距a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a1=a2=a3=a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护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贯通。
9.一种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功能护坡块;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竖直对齐;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左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其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匹配;竖直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互锁连接;和/或水平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互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第一抗剪槽和第二抗剪槽,竖直相邻的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所述第一抗剪槽与另一个所述多功能护坡块的所述第二抗剪槽之间设置有块体。
CN202320385658.3U 2023-03-03 2023-03-03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Active CN219261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658.3U CN219261060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658.3U CN219261060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1060U true CN219261060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5658.3U Active CN219261060U (zh) 2023-03-03 2023-03-03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1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34169B2 (en) Self-supporting interconnectable formwork elements for the casting of especially wall constructions and a method for the use of said formwork elements
CA2114677C (en) Block for constructing retaining wall
US7367167B2 (en) Block
CN219261060U (zh) 多功能护坡块及生态挡墙
CN214329341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接缝连接结构
CN2103156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KR200339448Y1 (ko) 보강토 옹벽용 블록
CN219490855U (zh) 挡墙块和生态挡墙
CN216552456U (zh) 一种节能环保混凝土预制构件
KR100679736B1 (ko) 판넬식 블록 및 그를 가지는 옹벽
CN217949023U (zh) 一种新型支护桩
KR100786825B1 (ko) 결합수단을 구비한 옹벽블록
CN202390916U (zh) 一种模块
JP3700327B2 (ja) 型枠ブロック
JP3448763B2 (ja) 護岸ブロック
CN218323328U (zh) 一种抗震效果强的建筑墙体结构
KR100456219B1 (ko) 보강토 옹벽설치용 조립식 블록 연결장치
CN109537802B (zh) 一种叠合梁结构
CN216390372U (zh) 一种电缆排管装配式底板
US20040265070A1 (en) Earth retaining and geo-grid wall system
CN214195088U (zh) 一种用于拼装式墙体的四面榫槽模块
CN113152514B (zh) 一种拼接式的生态挡墙
KR200245413Y1 (ko) 보강토 옹벽설치용 조립식 블록 연결장치
CN217949869U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结构
CN219315797U (zh) 一种装配型挡土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5

Address after: No. 1170, Inner Street, Jinsanjiao Tea Culture Street, No. 387-2 Yangquan West Road, Yicheng Street,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99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azheng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No. 27 Chunlai Garde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01

Patentee before: Zha Ji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