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3135U -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3135U
CN219253135U CN202320142310.1U CN202320142310U CN219253135U CN 219253135 U CN219253135 U CN 219253135U CN 202320142310 U CN202320142310 U CN 202320142310U CN 219253135 U CN219253135 U CN 21925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assembly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enco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23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东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adong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adong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adong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adong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23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3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中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顶部对称设置有传送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顶部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位于两组所述传送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顶部对称设置有夹紧组件;通过机器人抓取和视觉相机观察的方式,由人工操作转变为机械自动装配,不仅提升了产能,也提升了码盘的安装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安装的作用,耗时较短,并通过机器人控制点胶量和点胶位置的方式,提高准确性,使生产实现自动化,使产品实现统一性,同时大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了良品率,满足精密制造市场对编码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传动的精密控制发展,需要超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传感器,编码器作为工业自动化传动过程中的关键传感器,承载着运动精度的全闭环反馈,作为精密传感器编码器的生产制造涉及领域也比较广泛,是一种集材料、光学、电子、电磁、机械、化学、力学等学科于一身的科技产品,编码器的精度决定了全闭环反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码盘(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码盘(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或180°的两路脉冲信号。
目前国内编码器的生产模式主要以手工组装为主,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其生产环节的工艺技术各不相同,随着工业发展越来越智能化,精密化和社会对编码器的需求大大增加,现有简易的人工组装技术及产量,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技术,且人工手动点胶很难控制点胶量和点胶位置的准确性,通过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和判断码盘中心的对正,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经验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具备自动化组装和自动对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器码盘安装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顶部对称设置有传送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顶部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位于两组所述传送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顶部对称设置有夹紧组件,两组所述夹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转移组件两侧,所述控制组件顶部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转移组件正前方,所述控制组件顶部对称设置有拨正装置,两组所述拨正装置分别位于两组所述夹紧组件正前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架体,其内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柜;底座,设置于所述架体底部,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板体,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顶部;传送带,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相向面;电机一,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相背面,且两个所述电机一分别与两个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滑轨一,对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顶部;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轨一上,两个所述滑块顶部均与一个所述板体底部固定连接;电机二,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顶部;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顶部,且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电机二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外侧壁贯穿两个所述板体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板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顶部;视觉相机,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方;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架体顶部;吸盘,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一端;点胶筒,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一侧;压胶头,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上。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顶部;夹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输出端;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架体顶部,且所述夹块位于所述工作台顶部。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二,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顶部;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二上;托盘,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顶部。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固化灯,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顶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自动化组装和自动对中的优点,通过机器人抓取和视觉相机观察的方式,由人工操作转变为机械自动装配,不仅提升了产能,也提升了码盘的安装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安装的作用,耗时较短,且能通过对传送带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对不同尺寸的产品进行输送以及组装,提高实用性,并通过机器人控制点胶量和点胶位置的方式,提高准确性,使生产实现自动化,使产品实现统一性,同时大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了良品率,满足精密制造市场对编码器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器码盘安装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组件;11、架体;12、控制柜;13、底座;
2、传送组件;21、板体;22、传送带;23、电机一;24、滑轨一;25、滑块;26、电机二;27、丝杆;
3、转移组件;31、传感器;32、视觉相机;33、机器人;34、吸盘;35、点胶筒;36、压胶头;
4、夹紧组件;41、气缸;42、夹块;43、工作台;
5、滑动组件;51、滑轨二;52、滑台;53、托盘;54、固化灯;
6、拨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包括控制组件1,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对称设置有传送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设置有转移组件3,所述转移组件3位于两组所述传送组件2之间,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对称设置有夹紧组件4,两组所述夹紧组件4分别位于所述转移组件3两侧,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设置有滑动组件5,所述滑动组件5位于所述转移组件3正前方,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对称设置有拨正装置6,两组所述拨正装置6分别位于两组所述夹紧组件4正前方;所述控制组件1包括:架体11,其内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柜12;底座13,设置于所述架体11底部,且设置有多个;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板体21,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传送带22,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21相向面;电机一23,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21相背面,且两个所述电机一23分别与两个所述传送带22传动连接;滑轨一24,对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滑块25,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轨一24上,两个所述滑块25顶部均与一个所述板体21底部固定连接;电机二26,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丝杆27,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且所述丝杆27一端与所述电机二2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7外侧壁贯穿两个所述板体21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板体21螺纹连接;所述转移组件3包括:传感器31,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22顶部;视觉相机32,设置于所述架体11上方;机器人33,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吸盘34,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一端;点胶筒35,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一侧;压胶头36,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上;所述夹紧组件4包括:气缸41,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夹块42,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输出端;工作台43,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且所述夹块42位于所述工作台43顶部;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滑轨二51,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滑台5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二51上;托盘53,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52顶部;所述滑动组件5还包括:固化灯54,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
参阅图1-2,在使用时,根据编码器的大小对两个传送带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控制柜12打开电机二26,使电机二26带动丝杆27转动的同时,通过丝杆27与一个板体21的螺纹连接,使板体21通过两个滑块25在两个滑轨一24上滑动,使两个板体21至今的距离变小或变大,从而使两个传送带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将两个传送带22至今的距离调节至合适距离后,人工将编码器构件放入传送带22上,并打开两个电机一23,使传送带22对编码器构件进行传送,当编码器构件到达传感器31处停止,上方视觉相机32观察确定位置后,机器人33抓取编码器构件并将编码器构件转移至工作台43上,通过打开气缸41,使夹块42对编码器构件进行夹紧后,夹块42底部电机旋转,并使机器人33通过点胶筒35和压胶头36对编码器构件进行点胶后,机器人33通过吸盘34对托盘53上的码盘进行抓取,并摆放在编码器构件上,下压使胶涂抹均匀,通过工位上方的视觉相机32观察码盘的中心是否对正,若没有对正通过齿轮拨正装置6进行微调直至中心对正,齿轮拨正装置6为电机驱动,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使拨正推板对码盘进行拨正,码盘对正后进行固化,在等待固化的同时可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机器人33抓取另一组传送组件2上的编码器构件进行工位二的组装,直至固化完成后由机器人33抓取后放置在出料传送带上(同进料传送带相同可以调整宽度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工位一工位二交替进行,完成品依次摆放至出料口,人工取出;在进行固化时,打开固化灯54,提高固化效率,从而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1),所述控制组件(1)
顶部对称设置有传送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设置有转移组件(3),所述转移组件(3)位于两组所述传送组件(2)之间,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对称设置有夹紧组件(4),两组所述夹紧组件(4)分别位于所述转移组件(3)两侧,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设置有滑动组件(5),所述滑动组件(5)位于所述转移组件(3)正前方,所述控制组件(1)顶部对称设置有拨正装置(6),两组所述拨正装置(6)分别位于两组所述夹紧组件(4)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包括:
架体(11),其内部设置有多个控制柜(12);
底座(13),设置于所述架体(11)底部,且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
板体(21),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
传送带(22),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21)相向面;
电机一(23),设置于两个所述板体(21)相背面,且两个所述电机一(23)分别与两个所述传送带(22)传动连接;
滑轨一(24),对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
滑块(25),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轨一(24)上,两个所述滑块(25)顶部均与一个所述板体(21)底部固定连接;
电机二(26),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
丝杆(27),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且所述丝杆(27)一端与所述电机二(2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7)外侧壁贯穿两个所述板体(21)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板体(2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3)包括:
传感器(31),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22)顶部;
视觉相机(32),设置于所述架体(11)上方;
机器人(33),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
吸盘(34),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一端;
点胶筒(35),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一侧;
压胶头(36),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4)包括:
气缸(41),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
夹块(42),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输出端;
工作台(43),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且所述夹块(42)位于所述工作台(43)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
滑轨二(51),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11)顶部;
滑台(5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二(51)上;
托盘(53),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52)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还包括:
固化灯(54),对称设置于所述架体(11)顶部。
CN202320142310.1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Active CN21925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310.1U CN21925313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2310.1U CN21925313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3135U true CN219253135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2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2310.1U Active CN21925313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3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6886B (zh) 一种摄像头自动装配机
CN106826173B (zh) 一种全自动模块化组装系统
CN103177865A (zh) 一种磁芯组装机
CN110491809B (zh) 高精度多功能装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97462A (zh) 一种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
CN107234414B (zh) 基于图像识别自动翻转上料的变焦镜头自动化组装设备
CN104865516A (zh) Ict测试机
CN113976470A (zh) 一种生产线用电机零部件输送装置
CN110460203B (zh) 一种550直流电机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9253135U (zh) 一种编码器码盘自动安装对中装置
CN109607186B (zh) 一种工件移栽智能设备及工件移栽方法
CN210653985U (zh) 一种用于贴标的灯体传送装置
CN111830351B (zh) 一种电机减速机变频器一体机用安全性能检测设备
CN111817110A (zh) 一种充电插头自动组装装置
CN219255021U (zh) 一种曲轴偏心磨削自动加工设备
CN109019022B (zh) 一种玻璃进出料装置及方法
CN113634449B (zh) 高效的多功能工件加工系统
CN210546435U (zh) 一种管卡螺纹检测机构及管卡自动组装机
CN112775037A (zh) 一种自动外观检测设备
CN209659735U (zh) Fpc自动下底板机
CN215030604U (zh) 滴胶工作站
CN218169365U (zh) 一种全自动接线端子智能组装机
CN219104754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204666780U (zh) Ict测试机
CN215548189U (zh) 一种气缸多位置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