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9806U - 窗帘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窗帘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9806U
CN219249806U CN202223408747.XU CN202223408747U CN219249806U CN 219249806 U CN219249806 U CN 219249806U CN 202223408747 U CN202223408747 U CN 202223408747U CN 219249806 U CN219249806 U CN 219249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elastic wing
curtain
protective cover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87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振邦
雷兴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ifuyi Window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ifuyi Window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ifuyi Window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ifuyi Window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87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9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9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9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帘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的托架,托架上设有第一插接部以及卡孔;组装于托架上用于与窗帘端部相连的转接座,转接座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接部和连接结构,转接座的至少一侧缘凸伸设有弹性翼片,弹性翼片靠近自由端处朝向托架凸出设置有卡柱,转接座与托架通过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对应插接且卡柱正对卡孔;以及滑动组装于托架远离窗帘的一侧并遮盖住转接座的保护盖,保护盖的内侧面对应弹性翼片凸起形成有抵压块,保护盖相对于托架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抵压块抵压弹性翼片背离托架的一侧表面使弹性翼片朝向托架方向弹性变形而由卡柱对应卡入卡孔内。本实施例能有效简化窗帘的安装结构,且能实现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窗帘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窗帘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帘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为将窗帘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例如:窗户框架或墙体),现有的窗帘通常配套设计有上梁或外罩等承载构件,在具体安装时,先将上述承载构件固定在外部固定物上,再将窗帘整体组装至承载构件内部。
但是,发明人在具体实施时发现,传统的承载构件由于需要完整的容纳窗帘,其整体的体积通常相对较大,而且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具体安装时装配难度也相对较大,无法实现窗帘的快速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窗帘安装支架,能有效简化窗帘的安装结构,且能实现快速拆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帘安装支架,包括:
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第一插接部以及卡孔;
组装于所述托架上并用于与窗帘端部相连的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接部和用于与窗帘端部相连的连接结构,所述转接座的至少一侧缘还凸伸设有弹性翼片,所述弹性翼片靠近自由端处朝向所述托架凸出设置有卡柱,所述转接座与所述托架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对应插接且所述卡柱正对所述卡孔;以及
滑动组装于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窗帘的一侧并遮盖住所述转接座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侧面对应所述弹性翼片凸起形成有抵压块,所述保护盖相对于所述托架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抵压块抵压所述弹性翼片背离所述托架的一侧表面使所述弹性翼片朝向所述托架方向弹性变形而由所述卡柱对应卡入所述卡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块和所述弹性翼片两者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弹性翼片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抵压块对应抵压在所述弹性翼片背离所述托架的一侧表面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盖的内侧面还对应每个弹性翼片设有挤推块,所述挤推块与所述抵压块在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托架滑动组装的方向上依次排列且所述挤推块与所述卡柱错位设置,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托架从组装位置滑动退出时,所述挤推块在所述抵压块从所述弹性翼片的外侧面移开后从所述弹性翼片与所述托架之间的间隙穿过并挤推所述弹性翼片而促使所述卡柱完整地从所述卡孔内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挤推块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引导挤推块挤压越过所述间隙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上方并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顶缘向远离转接座的一侧弯折斜向延伸的斜板部以及自所述斜板部末端弯折而与所述主体部平行的平行板部,自所述平行板部的顶缘再次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部为自所述托架的主体部中部向底端延伸且相对两侧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容纳槽的插接片,所述第二插接部为设于所述转接座中部的插槽,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槽壁分别收纳在对应侧的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主体部上位于所述插接片的相对两侧处各成型有一个所述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板部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上定位插片,所述主体部的底端部在所述插接片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保护盖一侧弯折形成有下定位插片,所述下定位插片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底缘弯折朝保护盖方向延伸的衔接部以及自所述衔接部末端再次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主体部平行的插片部,所述保护盖的内壁的顶端和底端的靠两侧分别设有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两个所述上定位槽的相向侧和顶端均设有槽口,所述下定位槽的顶端设有槽口,所述保护盖相对托架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平行板部贴合于保护盖内壁上且所述上定位插片经过所述上定位槽的槽口对应插入所述上定位槽内,所述下定位插片的插片部对应插入所述下定位槽内并贴合在所述下定位槽远离所述保护盖内壁一侧的槽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板部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保护盖的内壁还凸起形成有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窗帘安装支架还包括扣盖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并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的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包括用于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的顶盖板以及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的侧盖板,所述托架的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斜板部是自所述主体部的顶缘中部相应延伸形成而在所述主体部的顶缘靠两侧处分别形成有缺口,所述装饰盖的顶盖板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二定位凸块,所述侧盖板的底端靠两侧分别设有插接脚,所述装饰盖以侧盖板的插接脚对应自所述缺口插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护盖之间的空间内并绕所述插接脚与缺口边缘的抵接部位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定位凸块对应卡入第二定位孔内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座靠边缘处还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上设置有螺孔,另有螺丝穿过所述保护盖上对应开设的通孔再螺合于所述螺孔内而将保护盖锁固于所述转接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帘安装支架通过在托架上设置第一插接部和卡孔,在转接座上设置第二插接部和带有卡柱的弹性翼片,以及在保护盖上对应设置抵压块,在组装时,转接座利用第二插接部和托架上的第一插接部相互插接配合而与托架在除插接方向之外的其他各方向上实现有效定位,同时使弹性翼片上的卡柱与托架上的卡孔对正,然后,保护盖滑动组装在所述托架上并遮盖住所述转接座时,保护盖内侧面的抵压块会抵压所述弹性翼片,使弹性翼片朝转接座方向弹性变形,促使卡柱卡入并定位于卡孔内而确保转接座无法再沿转接座与托架插接方向的反方向拔出,从而将转接座稳固地组装在托架上,而转接座上设置的连接结构则用于与窗帘的端部对接。在窗帘的初次安装时,通常是先将托架固定至相应的外部固定物上,然后将转接座与窗帘端部对接后再组装至托架上,当然,也可以是将托架、转接座和窗帘端部分别相应组装好后再将托架固定至相应的外部固定物上;而在需要拆卸窗帘进行维护时,只需先将保护盖相对于托架从组装位置滑动退出,抵压块逐步脱离对弹性翼片的抵压,弹性翼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使卡柱从卡孔内退出,此时,即可将转接座连同窗帘从托架拔出,整个拆装过程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将转接座组装至托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将转接座和保护盖组装至托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挤推块挤压越过间隙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组装完成后沿一个卡柱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组装完成后沿一个下定位插片的插片部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沿长度中轴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转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又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窗帘安装支架再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帘安装支架,包括:
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A上的托架1,所述托架1上设有第一插接部10以及卡孔12;
组装于所述托架1上并用于与窗帘B端部相连的转接座3,所述转接座3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接部30和用于与窗帘B端部相连的连接结构32,所述转接座3的至少一侧缘还凸伸设有弹性翼片34,所述弹性翼片34靠近自由端处朝向所述托架1凸出设置有卡柱341,所述转接座3与所述托架1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30与第一插接部10对应插接且所述卡柱341正对所述卡孔12;以及
滑动组装于所述托架1远离所述窗帘的一侧并遮盖住所述转接座3的保护盖5,所述保护盖5的内侧面对应所述弹性翼片34凸起形成有抵压块50,所述保护盖5相对于所述托架1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抵压块50抵压所述弹性翼片34背离所述托架1的一侧表面使所述弹性翼片34朝向所述托架1方向弹性变形而由所述卡柱341对应卡入所述卡孔12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帘安装支架通过在托架1上设置第一插接部10和卡孔12,在转接座3上设置第二插接部30和带有卡柱341的弹性翼片34,以及在保护盖5上对应设置抵压块50,在组装时,转接座3利用第二插接部30和托架1上的第一插接部10相互插接配合而与托架1在除插接方向之外的其他各方向上实现有效定位,同时使弹性翼片34上的卡柱341与托架1上的卡孔12对正,然后,保护盖5滑动组装在所述托架1上并遮盖住所述转接座3时,保护盖5内侧面的抵压块50会抵压所述弹性翼片34,使弹性翼片34朝转接座3方向弹性变形,促使卡柱341卡入并定位于卡孔12内而确保转接座3无法再沿转接座3与托架1插接方向的反方向拔出,从而将转接座3稳固地组装在托架1上,而转接座3上设置的连接结构32则用于与窗帘B的端部对接。在窗帘的初次安装时,通常是先将托架1固定至相应的外部固定物A上,然后将转接座3与窗帘B端部对接后再组装至托架1上,当然,也可以是将托架1、转接座3和窗帘A端部分别相应组装好后再将托架1固定至相应的外部固定物A上;而在需要拆卸窗帘A进行维护时,只需先将保护盖5相对于托架1从组装位置滑动退出,抵压块50逐步脱离对弹性翼片34的抵压,弹性翼片34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使卡柱341从卡孔12内退出,此时,即可将转接座3连同窗帘A从托架1拔出,整个拆装过程都非常方便。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帘安装支架通常采用两个与窗帘配对安装,两个窗帘安装支架分别从两端实现对窗帘的安装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图6和图9所示,所述抵压块50和所述弹性翼片34两者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弹性翼片34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抵压块50对应抵压在所述弹性翼片34背离所述托架1的一侧表面的第一引导面50a,所述第一引导面50a为斜面或圆弧面。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第一引导面50a,能有效引导抵压块50抵压至弹性翼片34背离所述托架1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时都更加便捷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保护盖5的内侧面还对应每个弹性翼片34设有挤推块52,所述挤推块52与所述抵压块50在所述保护盖5相对所述托架1滑动组装的方向上依次排列且所述挤推块52与所述卡柱341错位设置,所述保护盖5相对所述托架1从组装位置滑动退出时,所述挤推块52在所述抵压块50从所述弹性翼片34的外侧面移开后从所述弹性翼片34与所述托架1之间的间隙343穿过并挤推所述弹性翼片34而促使所述卡柱341完整地从所述卡孔12内退出。窗帘安装支架在长期的使用过中,弹性翼片34长期被抵压块50抵压而处于变形状态,为避免弹性翼片34长期使用发生不可逆转的塑性变形而难以依靠自身的弹性而回弹,本实施例通过在保护盖5的内侧面设置挤推块52,在拆下保护盖5的过程中,当抵压块50与所述弹性翼片34脱离抵压后,挤推块52即会滑入弹性翼片34与所述托架1之间的间隙343而挤推弹性翼片34,迫使卡柱341完整地从卡孔12内脱出,从而实现快速拆卸保护盖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挤推块52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引导挤推块52挤压越过所述间隙343的第二引导面521,所述第二引导面521为斜面或圆弧面。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第二引导面521,能有效引导挤推块52滑入所述间隙343并逐渐挤推弹性翼片34,使得拆卸保护盖5的过程更为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托架1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部101、位于所述主体部101上方并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A上的固定部103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101和固定部103的连接部105,所述连接部105包括自所述主体部101的顶缘向远离转接座3的一侧弯折斜向延伸的斜板部105a以及自所述斜板部105a末端弯折而与所述主体部101平行的平行板部105b,自所述平行板部105b的顶缘再次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103。本实施例中,托架1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利用连接部105的斜板部105a,使平行板部105b与所述保护盖5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以容纳转接座3上伸出的弹性翼片34,并由保护盖5完整遮盖住转接座3远离窗帘B的一侧,而且托架1上设置的固定部103也方便与外部固定物A的连接固定。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部103通常采用螺丝等锁固件锁固在外部固定物A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图9所示,所述第一插接部10为自所述托架1的主体部101中部向底端延伸且相对两侧与所述主体部101之间具有容纳槽10a的插接片,所述第二插接部30为设于所述转接座3中部的插槽,所述插接片10插接于所述插槽30内,所述插槽30相对两侧的槽壁分别收纳在对应侧的所述容纳槽10a内,所述主体部101上位于所述插接片10的相对两侧处各成型有一个所述卡孔12。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0和第二插接部30采用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片和插槽,而且插槽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也对应收纳在插接片两侧的容纳槽10a内,而能快速实现托架1与转接座3的插接以及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各个侧向上的定位,确保转接座3与托架1不会出现相对偏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9所示,所述平行板部105b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上定位插片105c,所述主体部101的底端部在所述插接片10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保护盖5一侧弯折形成有下定位插片101a,所述下定位插片101a包括自所述主体部101底缘弯折朝保护盖5方向延伸的衔接部1010以及自所述衔接部1010末端再次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主体部101平行的插片部1012,所述保护盖5的内壁的顶端和底端的靠两侧分别设有上定位槽54和下定位槽56,两个所述上定位槽54的相向侧和顶端均设有槽口54a,所述下定位槽56的顶端设有槽口56a,所述保护盖5相对托架1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平行板部105b贴合于保护盖5内壁上且所述上定位插片105c经过所述上定位槽54的槽口54a对应插入所述上定位槽54内,所述下定位插片101a的插片部1012对应插入所述下定位槽56内并贴合在所述下定位槽56远离所述保护盖5内壁一侧的槽壁上。本实施例中,还利用平行板部105b的上定位插片105c与保护盖5内壁的顶端上定位槽54插接配合,同时利用主体部101底端部的下定位插片101a与保护盖5的内壁底端的下定位槽56插接配合,而且下定位插片101a的插片部1012贴合在所述下定位槽56远离所述保护盖5内壁一侧的槽壁,平行板部105b贴合于保护盖5内壁,从而实现保护盖5在各个方向上定位,拆装也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平行板部105b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105d,所述保护盖5的内壁还凸起形成有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05d内的第一定位凸块57。本实施例中,还利用第一定位凸块57与第一定位孔105d的卡扣配合,能实现保护盖5与托架1在保护盖5相对于托架1的滑动方向上的有效定位,确保保护盖5不会出现意外滑动,使抵压块50能稳定抵压在弹性翼片34上,二者不会轻易发生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8所示,所述窗帘安装支架还包括扣盖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03的下方并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105的装饰盖7,所述装饰盖7包括用于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03的下方的顶盖板70以及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105的侧盖板72,所述托架1的固定部103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03a,所述斜板部105a是自所述主体部101的顶缘中部相应延伸形成而在所述主体部101的顶缘靠两侧处分别形成有缺口105e,所述装饰盖7的顶盖板70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二定位凸块701,所述侧盖板72的底端靠两侧分别设有插接脚721,所述装饰盖7以侧盖板72的插接脚721对应自所述缺口105e插入所述主体部101与所述保护盖5之间的空间内并绕所述插接脚721与缺口105e边缘的抵接部位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定位凸块701对应卡入第二定位孔103a内而定位。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装饰盖7,通过装饰盖7的侧盖板72和顶盖板70对应遮盖住托架1的连接部105,使托架1的大部份结构均不会外露,可有效的保护托架1;而且利用插接脚721对应插入所述缺口105e,同时利用第二定位凸块701与第二定位孔103a卡扣配合,能非常简单的实现装饰盖7的组装定位拆装都非常的方便。在具体实施时,装饰盖7的侧盖板72的外表面可以被设计为与托架1的主体部101靠窗帘B一侧的表面平齐,而方便更紧凑地安装窗帘B,避免窗帘B与安装支架之间形成过大的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8-图9所示,所述转接座3靠边缘处还设置有固定凸台36,所述固定凸台36上设置有螺孔361,另有螺丝38穿过所述保护盖5上对应开设的通孔58再螺合于所述螺孔361内而将保护盖5锁固于所述转接座3上。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凸台36可以设置在转接座3的底端边缘部位或者其中方便操作的一个侧边缘部位,而保护盖5在对应位置开设通孔58。由于保护盖5与托架1的固定是利用上定位插片105c和下定位插片101a分别与上定位槽54和下定位槽56的弹性插接以及第一定位凸块57与第一定位孔105d的卡扣配合来实现的,为避免保护盖5及/或托架1长期使用发生塑性变形而使保护盖5与托架1连接失效,本实施例中,还将保护盖5的底端借助螺丝38锁固于所述转接座3的固定凸台36的螺孔361,保证长期使用连接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的窗帘类型(例如:卷帘、蜂巢帘、罗马帘等),不同窗帘的端部结构各不相同,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帘安装支架的转接座3上的连接结构32对应不同窗帘的端部结构,设计有不同类型,例如:如图1-图9插入窗帘端部的轴孔内轴杆;或者,如图10所示供窗帘端部的轴杆插接的轴孔;又或者,如图11所示插入卷帘的卷绕筒一端的内撑套。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安装支架包括:
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第一插接部以及卡孔;
组装于所述托架上并用于与窗帘端部相连的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接部和用于与窗帘端部相连的连接结构,所述转接座的至少一侧缘还凸伸设有弹性翼片,所述弹性翼片靠近自由端处朝向所述托架凸出设置有卡柱,所述转接座与所述托架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对应插接且所述卡柱正对所述卡孔;以及
滑动组装于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窗帘的一侧并遮盖住所述转接座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侧面对应所述弹性翼片凸起形成有抵压块,所述保护盖相对于所述托架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抵压块抵压所述弹性翼片背离所述托架的一侧表面使所述弹性翼片朝向所述托架方向弹性变形而由所述卡柱对应卡入所述卡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块和所述弹性翼片两者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弹性翼片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抵压块对应抵压在所述弹性翼片背离所述托架的一侧表面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内侧面还对应每个弹性翼片设有挤推块,所述挤推块与所述抵压块在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托架滑动组装的方向上依次排列且所述挤推块与所述卡柱错位设置,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托架从组装位置滑动退出时,所述挤推块在所述抵压块从所述弹性翼片的外侧面移开后从所述弹性翼片与所述托架之间的间隙穿过并挤推所述弹性翼片而促使所述卡柱完整地从所述卡孔内退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推块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引导挤推块挤压越过所述间隙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为斜面或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呈平板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上方并用于固定至外部固定物上的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顶缘向远离转接座的一侧弯折斜向延伸的斜板部以及自所述斜板部末端弯折而与所述主体部平行的平行板部,自所述平行板部的顶缘再次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为自所述托架的主体部中部向底端延伸且相对两侧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具有容纳槽的插接片,所述第二插接部为设于所述转接座中部的插槽,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槽壁分别收纳在对应侧的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主体部上位于所述插接片的相对两侧处各成型有一个所述卡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部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上定位插片,所述主体部的底端部在所述插接片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保护盖一侧弯折形成有下定位插片,所述下定位插片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底缘弯折朝保护盖方向延伸的衔接部以及自所述衔接部末端再次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主体部平行的插片部,所述保护盖的内壁的顶端和底端的靠两侧分别设有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两个所述上定位槽的相向侧和顶端均设有槽口,所述下定位槽的顶端设有槽口,所述保护盖相对托架滑动至组装位置时,所述平行板部贴合于保护盖内壁上且所述上定位插片经过所述上定位槽的槽口对应插入所述上定位槽内,所述下定位插片的插片部对应插入所述下定位槽内并贴合在所述下定位槽远离所述保护盖内壁一侧的槽壁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部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保护盖的内壁还凸起形成有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凸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安装支架还包括扣盖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并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的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包括用于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的顶盖板以及对应遮盖住所述连接部的侧盖板,所述托架的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斜板部是自所述主体部的顶缘中部相应延伸形成而在所述主体部的顶缘靠两侧处分别形成有缺口,所述装饰盖的顶盖板的顶面凸起形成有第二定位凸块,所述侧盖板的底端靠两侧分别设有插接脚,所述装饰盖以侧盖板的插接脚对应自所述缺口插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护盖之间的空间内并绕所述插接脚与缺口边缘的抵接部位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定位凸块对应卡入第二定位孔内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靠边缘处还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上设置有螺孔,另有螺丝穿过所述保护盖上对应开设的通孔再螺合于所述螺孔内而将保护盖锁固于所述转接座上。
CN202223408747.XU 2022-12-19 2022-12-19 窗帘安装支架 Active CN219249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747.XU CN219249806U (zh) 2022-12-19 2022-12-19 窗帘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747.XU CN219249806U (zh) 2022-12-19 2022-12-19 窗帘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9806U true CN219249806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8747.XU Active CN219249806U (zh) 2022-12-19 2022-12-19 窗帘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9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5489B2 (en) Fixing device for a slide assembly
WO2020113915A1 (zh) 一种拉手组件和淋浴房
CN219249806U (zh) 窗帘安装支架
US10485132B2 (en) Rail kits
CN116195870A (zh) 窗帘安装支架
CN220367442U (zh) 光纤快速连接器
US20020171339A1 (en) Connector-mounting assembly
EP1095431B1 (de)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CN214474099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11857666U (zh) 门铃结构以及门铃安装装置
KR100702561B1 (ko) 옥외형 전기 통신장비의 케이블 인입장치
CN219384126U (zh) 一种前缘送纸轮
CN217174104U (zh) 一种主机端罩安装结构及晾衣机
CN111129810A (zh) 一种多功能拼接盒
CN106175732B (zh) 一种血压计袖带快速拆装用转接板
CN220488022U (zh) 一种新型连接件
CN21700972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插头构造
CN217427191U (zh) 带安全门插座
CN216807715U (zh) 井道框架
CN213624860U (zh) 面板装配结构及晾衣机
EP2813160B1 (en) Fixing device for a slide assembly
CN215412163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8277432U (zh) 门扇连接组件及机柜
CN212407223U (zh) 型材连接结构和铝制家具连接结构
CN112332180A (zh) 导轨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