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2206U - 沥青混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沥青混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2206U
CN219232206U CN202320897606.4U CN202320897606U CN219232206U CN 219232206 U CN219232206 U CN 219232206U CN 202320897606 U CN202320897606 U CN 202320897606U CN 219232206 U CN219232206 U CN 219232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rface fixedly
rod
asphalt mixing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76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聪
徐浙鑫
孔洪波
章其涛
杨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otong High Grade Highway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otong High Grade Highwa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otong High Grade Highway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otong High Grade Highwa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76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2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2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2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技术领域,具体为沥青混合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搅拌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连接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沥青等原材料通过进料口倒入搅拌罐的内侧,再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连接轴转动,进而使得刮板转动,进而使得刮板将粘附在电机内壁上的沥青混合物刮除下来,增加沥青混合物的出料率。

Description

沥青混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技术领域,具体为沥青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
目前,在生产沥青混合物时,需要对其进行搅拌,但现有沥青搅拌机构来说,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沥青掺杂其余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粘附性,使得大量的沥青混合物粘附在搅拌机构的内壁上,不易将其导出,影响出料情况,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沥青混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沥青掺杂其余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粘附性,使得大量的沥青混合物粘附在搅拌机构的内壁上,不易将其导出,影响出料情况,造成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沥青混合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搅拌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连接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罐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杆状形状,所述支撑杆用于对搅拌罐的支撑,所述支撑杆呈三组,所述搅拌罐呈圆柱形形状,所述搅拌罐的内侧中空,其作用是方便将沥青等原材料在搅拌罐内通过搅拌形成沥青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电机呈圆柱形形状,所述进料口呈圆台形形状,所述连接轴呈圆杆状形状,所述连接杆呈杆状形状,所述连接杆呈三组,其作用是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连接轴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刮板呈弧形板状,所述刮板呈三组,所述转板呈圆板状形状,其作用是通过连接杆的转动,进而带动刮板转动,进而可以使得刮板对搅拌罐的内侧上粘附的沥青混合物进行刮除。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呈长杆状形状,所述搅拌杆呈六组,所述出料箱呈长方体形形状,所述出料口呈圆柱形凹槽,所述挡板呈板状形状,其作用是通过连接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转板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可以对沥青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
优选的,所述出料箱的内侧开设有长方形凹槽,所述挡板通过凹槽滑动连接在出料箱的内侧,所述把手呈长方形形状,其作用是通过把手拉动挡板,使得挡板从出料箱的内侧滑动出来,使得沥青混合物从出料口处流出,对其进行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沥青等原材料通过进料口倒入搅拌罐的内侧,再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连接轴转动,进而使得刮板转动,进而使得刮板将粘附在电机内壁上的沥青混合物刮除下来,增加沥青混合物的出料率。
2、通过连接轴的转动,进而使得转板在搅拌罐的内侧底面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转动,进二可以对搅拌罐内的沥青材料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杆呈六组,进而可以加快其搅拌速度,当搅拌结束后,通过把手拉动挡板,使得挡板从出料箱的内侧滑动出来,使得沥青混合物从出料口处流出,对其进行收集,同时,从侧面对沥青进形收集,也防止沥青混合物将出口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搅拌罐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搅拌罐;3、电机;4、进料口;5、连接轴;6、连接杆;7、刮板;8、转板;9、搅拌杆;10、出料箱;11、出料口;12、挡板;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沥青混合结构,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罐2,搅拌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搅拌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7,连接轴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8,转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搅拌罐2远离进料口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箱10,出料箱10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11,出料箱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
进一步的,支撑杆1呈杆状形状,支撑杆1用于对搅拌罐2的支撑,支撑杆1呈三组,搅拌罐2呈圆柱形形状,搅拌罐2的内侧中空,其作用是方便将沥青等原材料在搅拌罐2内通过搅拌形成沥青混合物,电机3呈圆柱形形状,进料口4呈圆台形形状,连接轴5呈圆杆状形状,连接杆6呈杆状形状,连接杆6呈三组,其作用是通过启动电机3,使得连接轴5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6转动。
进一步的,刮板7呈弧形板状,刮板7呈三组,转板8呈圆板状形状,其作用是通过连接杆6的转动,进而带动刮板7转动,进而可以使得刮板7对搅拌罐2的内侧上粘附的沥青混合物进行刮除。
进一步的,搅拌杆9呈长杆状形状,搅拌杆9呈六组,出料箱10呈长方体形形状,出料口11呈圆柱形凹槽,挡板12呈板状形状,其作用是通过连接轴5的转动,进而带动转板8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搅拌杆9转动,进而可以对沥青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出料箱10的内侧开设有长方形凹槽,挡板12通过凹槽滑动连接在出料箱10的内侧,把手13呈长方形形状,其作用是通过把手13拉动挡板12,使得挡板12从出料箱10的内侧滑动出来,使得沥青混合物从出料口11处流出,对其进行收集。
工作原理:通过在搅拌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搅拌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7,通过将沥青等原材料通过进料口4倒入搅拌罐2的内侧,再通过启动电机3,使得连接轴5转动,进而使得刮板7转动,进而使得刮板7将粘附在电机3内壁上的沥青混合物刮除下来。
通过在连接轴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8,转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搅拌罐2远离进料口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箱10,出料箱10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11,出料箱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通过连接轴5的转动,进而使得转板8在搅拌罐2的内侧底面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9转动,进二可以对搅拌罐2内的沥青材料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杆9呈六组,进而可以加快其搅拌速度,当搅拌结束后,通过把手13拉动挡板12,使得挡板12从出料箱10的内侧滑动出来,使得沥青混合物从出料口11处流出,对其进行收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沥青混合结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罐(2),所述搅拌罐(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搅拌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7),所述连接轴(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8),所述转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罐(2)远离进料口(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箱(10),所述出料箱(10)的内侧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出料箱(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呈杆状形状,所述支撑杆(1)用于对搅拌罐(2)的支撑,所述支撑杆(1)呈三组,所述搅拌罐(2)呈圆柱形形状,所述搅拌罐(2)的内侧中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呈圆柱形形状,所述进料口(4)呈圆台形形状,所述连接轴(5)呈圆杆状形状,所述连接杆(6)呈杆状形状,所述连接杆(6)呈三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7)呈弧形板状,所述刮板(7)呈三组,所述转板(8)呈圆板状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呈长杆状形状,所述搅拌杆(9)呈六组,所述出料箱(10)呈长方体形形状,所述出料口(11)呈圆柱形凹槽,所述挡板(12)呈板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箱(10)的内侧开设有长方形凹槽,所述挡板(12)通过凹槽滑动连接在出料箱(10)的内侧,所述把手(13)呈长方形形状。
CN202320897606.4U 2023-04-18 2023-04-18 沥青混合结构 Active CN219232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606.4U CN219232206U (zh) 2023-04-18 2023-04-18 沥青混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606.4U CN219232206U (zh) 2023-04-18 2023-04-18 沥青混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2206U true CN219232206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7606.4U Active CN219232206U (zh) 2023-04-18 2023-04-18 沥青混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2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4665U (zh) 一种建筑行业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19232206U (zh) 沥青混合结构
CN21303814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沥青混合料搅合装置
CN210229677U (zh) 一种用于石英石板材生产中的配料搅拌装置
CN210934670U (zh) 一种生产聚合氯化铝用混合装置
CN114653263A (zh) 一种高性能沥青磨耗层原料储存装置
CN220443827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8967784U (zh) 铺路沥青存储机构
CN220779845U (zh) 一种设有双向搅拌防沉淀结构的涂料搅拌罐装置
CN220927398U (zh) 一种具有控制出料量结构的沥青混合拌合机
CN220737417U (zh) 一种便于定量上料的防腐搅拌机
CN220840879U (zh) 一种外墙保温粘结防水砂浆生产设备
CN213621369U (zh) 一种用于市政的沥青存储装置
CN219072711U (zh) 一种涂料搅拌均匀的涂料搅拌机
CN218901533U (zh) 一种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
CN220257780U (zh) 一种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用混合搅拌装置
CN220071408U (zh) 一种蓄电池的极板铅膏搅拌装置
CN219272765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涂料混合机构
CN218138976U (zh) 可移动式泡沫混凝土制备装置
CN217941250U (zh) 一种高分子塑料改性设备
CN219072776U (zh) 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用混料装置
CN21434584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建筑防水涂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9682309U (zh) 一种建筑防水施工涂料混合装置
CN220677644U (zh) 一种沥青搅拌装置
CN219059650U (zh) 一种公路改扩建沥青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