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7599U -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7599U
CN219227599U CN202320786621.1U CN202320786621U CN219227599U CN 219227599 U CN219227599 U CN 219227599U CN 202320786621 U CN202320786621 U CN 202320786621U CN 219227599 U CN219227599 U CN 219227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ignal transmission
belt body
transmission lin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66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子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Jucheng Laborato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Jucheng Laborato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Jucheng Laborato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Jucheng Laborato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66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7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7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7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包括:带体;信号传输线,设置于带体的内部,且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伸出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感应装置,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伸出带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于带体的内部,从而避免信号传输线暴露于带体的外侧,使得在提升传动带美观度的同时,降低了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风柜提拉门动力传递技术中,一般采用同步带装置的传动来实现升降,而在实验室通风柜中采用的同步带装置的同步带大多安装于提拉门两侧,只是作为与同步轮进行动力传动的部件,用于传递信号的传输线外露于同步带外侧,而提拉门升降的信号传输线多数直接或用束线盒连接控制装置,使其容易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等现象,从而导致提拉门出现故障,降低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因此,如何降低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带,以降低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传动带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带,包括:
带体;
信号传输线,设置于所述带体的内部,且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感应装置,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带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控制装置。
可选地,在上述传动带中,所述带体内穿设有金属丝,用于提高所述带体的强度。
可选地,在上述传动带中,至少一个所述金属丝为所述信号传输线。
可选地,在上述传动带中,所述信号传输线为单股或多股金属丝。
可选地,在上述传动带中,所述带体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一种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包括:
传动组件;
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带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所述带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提拉门,所述带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配重块,所述带体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以带动所述提拉门移动。
可选地,在上述提拉门用传动装置中,所述带体上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
可选地,在上述提拉门用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部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间隔布置形成齿形带,所述齿形带与所述传动组件的齿轮啮合。
可选地,在上述提拉门用传动装置中,所述齿形带为V字齿形带。
可选地,在上述提拉门用传动装置中,所述带体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拉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于带体的内部,且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伸出带体的第一端,以连接感应装置,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伸出带体的第二端,以连接控制装置,从而避免信号传输线暴露于带体的外侧,使得在提升传动带美观度的同时,降低了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于带体的内部,从而避免信号传输线暴露于带体的外侧,使得在提升传动带美观度的同时,降低了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带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带体,101为传动部,1011为凸起,1012为凹槽,102为信号传输线,200为提拉门,201为控制装置,202为配重块,203为传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带,以降低信号传输线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传动带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动带,包括带体100和信号传输线102。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同步带一般安装于提拉门200的两侧,仅作为与同步轮进行动力传动的部件,用于传递信号的传输线外露于同步带外侧,而提拉门200升降的信号传输线102常采用直接或用束线盒连接控制装置201,使其容易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等现象,从而导致提拉门200出现故障,降低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带体100的内部,以避免信号传输线102外露,不仅增加了传动带的美观度,而且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带体100的内部,为了方便理解,将信号传输线102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一端伸出带体1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感应装置,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二端伸出带体1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控制装置201。具体地,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一端伸出带体100的第一端,并与感应装置电连接,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二端从带体100的第二端伸出,并与控制装置201电连接,以在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201之间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将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带体100的内部,使得带体100对信号传输线10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并且将信号传输线102隐藏于带体100的内部,相比于传统的信号传输线102外露于带体100的外侧,提高了传动带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带体100的内部,且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一端伸出带体100的第一端,以连接感应装置,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二端伸出带体100的第二端,以连接控制装置201,从而避免信号传输线102暴露于带体100的外侧,使得在提升传动带美观度的同时,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带,通过将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带体100的内部,从而避免信号传输线102暴露于带体100的外侧,使得在提升传动带美观度的同时,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带体100内穿设有金属丝,以提高带体100的强度和韧性。其中,至少一个金属丝为信号传输线102,且信号传输线102为单股或多股金属丝。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金属丝为信号传输线102指的是信号传输线102可以为带体100内的一个金属丝,而其它金属丝仅起到提高带体100的强度和韧性的作用,也可以为多个金属丝或全部金属丝,使得金属丝既起到提高带体100的强度和韧性的作用,又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当然,信号传输线102可以为单股金属丝,也可以为多股金属丝。
具体地,金属丝穿设于带体100内部,并从带体100的两端穿出,在提高带体100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可作为信号输出的信号传输线102,并分别与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201电连接,以传输信号。同时,带体100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可起到较好的绝缘和保护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组件203和传动带,该传动带为如上实施例公开的传动带,因此兼具上述传动带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传动带与传动组件203传动连接,为了方便理解,将传动带的带体100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带体1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提拉门200,带体1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配重块202,带体100通过传动组件203驱动,以带动提拉门200移动。具体地,带体100固定于提拉门200的两侧,以保证提拉门200平稳移动,不发生倾斜,且带体100的第一端固定于提拉门200上,带体100的第二端连接有配重块202,以使配重块202和提拉门200的自重达到重力平衡,并与传动组件203上设置的齿轮配合,通过传动组件203上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带体100移动,进而使得提拉门200发生移动,在带体100的第二端连接有配重块202,可以减轻传动组件203的电机的载荷,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带体100上设置有传动部101,传动部101与传动组件203配合,使得传动组件203驱动带体100移动。具体地,传动部101包括凸起1011和凹槽1012,凸起1011和凹槽1012间隔布置形成齿形带,齿形带与传动组件203的齿轮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齿形带采用V字齿形带,通过传动组件203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带体100上的V字齿形带传动,从而带动提拉门200移动。当然,齿形带也可以采用T形齿带或方齿,本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通风柜柜体的前面板上的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操作人员活动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01的控制系统,控制装置201控制传动组件203的电机进入工作模式,同时传动组件203上的齿轮转动,并与传动带配合,带动传动带移动,从而将提拉门200按照图2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当通风柜柜体的前面板上的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操作人员不再流动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01的控制系统,控制装置201控制传动组件203的电机反向转动,以将提拉门200关闭。在提拉门200升降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提拉门200压到操作人员,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提拉门200的底部设置有感应装置,且位于提拉门200底部的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201通过传动带内的金属丝电连接,同时感应装置随着提拉门200移动而发生位置变化时,传动带跟随移动,使得传动带内的金属丝也随之移动,避免了对信号传输线102的破坏,而导致提拉门200发生故障。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有物体位于提拉门200的底部时,将信号通过传动带内的金属丝传输给控制装置201的控制系统,此时控制装置201控制传动组件203停止工作;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提拉门200的底部不再有物体时,将信号通过传动带内的金属丝传输给控制装置201的控制系统,此时控制装置201控制传动组件203进入工作模式,将提拉门200关闭,从而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在提拉门20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带内的金属丝传输信号,并且传动带上的传动部与传动组件203配合,发挥传动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信号传输线102发生缠绕、磨损和短路的风险,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体(100);
信号传输线(102),设置于所述带体(100)的内部,且所述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带体(1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感应装置,所述信号传输线(102)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带体(1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控制装置(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00)内穿设有金属丝,用于提高所述带体(100)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金属丝为所述信号传输线(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102)为单股或多股金属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00)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6.一种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组件(203);
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传动组件(203)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带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所述带体(1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提拉门(200),所述带体(1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配重块(202),所述带体(10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03)驱动,以带动所述提拉门(20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00)上设置有传动部(101),所述传动部(101)与所述传动组件(203)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01)包括凸起(1011)和凹槽(1012);所述凸起(1011)和所述凹槽(1012)间隔布置形成齿形带,所述齿形带与所述传动组件(203)的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带为V字齿形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拉门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0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拉门(200)的两侧。
CN202320786621.1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Active CN219227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6621.1U CN21922759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6621.1U CN21922759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7599U true CN21922759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6621.1U Active CN21922759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7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74077A (ja) 開閉体制御装置
CN219227599U (zh) 一种传动带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CN102900301A (zh) 淋浴房的智能门体
US20060071155A1 (en) Safety device for garage door
CN108131073A (zh) 一种基于电流采样的车窗防夹自学习方法
CN209177799U (zh) 一种轿底自转电梯
CN219225924U (zh) 一种传输线及提拉门用传动装置
CN204677042U (zh) 一种驱动两个车窗玻璃升降的机构
CN212614290U (zh) 一种稳定的带二次防夹车窗电机
CN202706888U (zh) 一种卷帘门电动及手动控制系统
CN110219542A (zh) 一种具有动力传输自动中断机械装置的汽车车窗
CN203081133U (zh)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
CN201825038U (zh) 地铁站台屏蔽门止跌防夹自动填隙板
CN205591731U (zh) 一种具备防夹功能的电动升降门窗结构
CN215408182U (zh) 一种伸缩式自动挡鼠门
CN203321263U (zh) 一种牵引结构平移式钢质防火卷帘门结构
CN207484346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与手动双控制功能的高强拦车杆
CN21525554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窗的辊压双导轨摇窗机结构
CN204624887U (zh) 适于升降系统的锁位装置及升降系统
CN209892081U (zh) 一种带有耐拉电缆的卷门机
CN204917552U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19864723U (zh) 一种柔性门下限位双重保护装置
CN209942683U (zh) 一种防夹卷帘门
CN209838234U (zh) 一种由带耐拉电缆的卷门机驱动的卷帘门
CN112124340B (zh) 一种列车防夹车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