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836U -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836U
CN219226836U CN202320691384.0U CN202320691384U CN219226836U CN 219226836 U CN219226836 U CN 219226836U CN 202320691384 U CN202320691384 U CN 202320691384U CN 219226836 U CN219226836 U CN 219226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endoscope
hous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13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驰
潘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13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本申请所公开的连接器组合包括可插拔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适于连接内窥镜的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传输自所述内窥镜获取的信号;所述第二连接器适于连接显示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信号中的图像数据。上述方案能够使内窥镜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信号、且降低抛弃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在检查、诊断、微创手术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具体使用时,内窥镜通过其远端的摄像头获取到人体内目标部位的影像信息,并传输至外接显示器,由显示器进行展示。
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手柄内设有图像处理芯片,以缩短图像处理芯片与摄像头间的信号传输距离,从而获取到较高质量的图像信号。然而,考虑到感染风险,内窥镜在使用一定次数后需要抛弃,图像处理芯片等单元导致抛弃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能够使内窥镜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信号、且降低抛弃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可插拔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适于连接内窥镜的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传输自所述内窥镜获取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二连接器适于连接显示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信号稳定单元,所述信号稳定单元用于稳定所述图像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计数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内窥镜的启动次数和/或插拔次数进行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内窥镜的参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包覆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基壳以及设有端子的绝缘座,所述绝缘座收容于所述基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基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绝缘座连接,且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所述基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轴向实现卡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面抵接,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背设置;其中:
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部位对应抵接;和/或,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侧面的第二卡槽卡接配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包括内窥镜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内窥镜的手柄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中,第一连接器属于可与内窥镜连接而抛弃的部分,而第二连接器属于可与显示器连接而重复使用的部分,通过将图像处理单元设于第二连接器上,使其位于内窥镜与显示器间的连接线路上,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信号,且避免了随内窥镜一并抛弃,从而降低了抛弃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第一壳体);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连接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第二子壳体);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的示意框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端子模块和第二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组件的示意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系统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连接器、110-第一壳体、120-第一电路板、120a-传输单元、
200-第二连接器、210-第二壳体、210a-第一卡接部、210b-第三卡接部、210c-台阶部、211-第一子壳体、211a-第一抵持部、212-第二子壳体、212a-第二抵持部、220-第二电路板、220a-图像处理单元、220b-信号稳定单元、220c-计数单元、220d-存储单元、221-第二卡槽、
230-端子模块、230a-电连接接口、231-基壳、231a-第二卡接部、231b-第四卡接部、232-绝缘座、233-端子、
300-内窥镜、400-显示器、50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远端的摄像头采集外部的环境光线并转化图像电信号,以实现图像信息的获取,随后,图像信号被传输至图像处理芯片,经过处理后再被传输至内窥镜外接的显示器,以进行展示。考虑到内窥镜中的图像处理芯片与摄像头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会影响图像信号的质量,从而影响图像质量,相关技术将图像处理芯片设于内窥镜手柄中,以缩短图像处理芯片与摄像头间的信号传输距离。
内窥镜作为需要进入人体腔道探测的医疗设备,需要考量交叉感染的问题,因此内窥镜具有使用次数的限制,例如,一次性内窥镜只使用一次就需要抛弃。由于内窥镜中如图像处理芯片等这些器件都相当昂贵,这就导致内窥镜的抛弃成本过高。
可见,相关技术无法在确保内窥镜获得高质量的成像质量的同时,降低抛弃成本。
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
请参加图1~与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包括可插拔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其中:第一连接器100适于连接内窥镜300的手柄,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设于第一壳体110内的第一电路板120,第一电路板120具有传输单元120a,传输单元120a用于传输自内窥镜300获取的图像信号;第二连接器200适于连接显示器400,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壳体210和设于第二壳体210内的第二电路板220,第二电路板220具有图像处理单元220a,图像处理单元220a用于处理图像信号。
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中,第一连接器100可与第二连接器200对接组合,以实现内窥镜300与显示器400的信号交互;在需要将内窥镜300抛弃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分离拔出,即可将内窥镜300以及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00抛弃。
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0中,第一电路板120具有传输单元120a,其使第一连接器100能够顺利将自内窥镜300传输来的信号对外传输,即向第二连接器200传输,该信号中包括图像信号。关于图像信号,即是指内窥镜300远端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转化的电信号。
如图3~图5所示,在第二连接器200中,第二电路板220具有图像处理单元220a,其用于处理图像信号,并提升图像质量。关于图像处理单元220a的工作原理,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第二电路板220上也具备传输功能,以将经图像处理单元220a处理的图像信号传输至显示器400进行展示。
基于上述说明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在内窥镜300的应用场景中,图像处理单元220a被设置在内窥镜300与显示器400之间的连接线路上,相较于将图像处理单元220a设于内窥镜300手柄的方案,图像处理单元220a与摄像头间的信号传输距离并未明显增大,仍然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信号。
与此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的应用场景中,第一连接器100属于与内窥镜300一起抛弃的部分,而第二连接器200属于可重复使用部分,正是由于图像处理单元220a设于第二连接器200,这就使在抛弃内窥镜300的过程中,保留了昂贵器件并进行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抛弃成本。
可见,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器组合在应用于内窥镜300时,既能够使内窥镜300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信号,还能够降低抛弃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0为母端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0为公端连接器,当然,第一连接器100也可为公端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200为母端连接器。
可选地,第一连接器100与内窥镜300间的线缆500可设置得较短,以尽量缩短信号传输距离,从而尽量提升图像信号的质量。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20还具有信号稳定单元220b,信号稳定单元220b用于稳定图像信号。
可以理解,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受干扰而损耗,通过设置信号稳定单元220b,可提升图像信号的质量,从而提升图像质量。例如,信号稳定单元220b可以是信号放大电路,以调理放大图像信号;或者,信号稳定单元220b可以为滤波电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图像信号等有用信号的衰减。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20还具有计数单元220c,计数单元220c用于对内窥镜300的启动次数和/或插拔次数进行计数。可以理解,内窥镜300的启动次数可根据对启动时的电信号统计获取,内窥镜300的插拔次数可根据重力感应等现有手段统计获取。计数单元220c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布局下,通过计数单元220c获取到内窥镜300的启动次数和/或插拔次数,可以间接得到内窥镜300的使用次数,以使操作人员得到该内窥镜300的使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抛弃。可见,该实施例提升了内窥镜300使用的便捷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20还具有存储单元220d,存储单元220d用于存储内窥镜300的参数信息。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存储单元220d,其可以存储内窥镜300的型号、可使用次数等参数信息,以在显示器400上展示。当然,在结合第二连接器200设有计数单元220c的实施例中,存储单元220d可存储内窥镜300已使用的次数。可见,该实施例可优化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设于第二壳体210内的屏蔽件,屏蔽件包覆于第二电路板220的至少部分外周。如此布局下,通过屏蔽件可提升第二电路板220的抗干扰能力,以提升第二电路板220上器件的工作能效,例如,提升图像处理单元220a的能效,从而优化图像质量。
其中,屏蔽件可以为铜箔、铝箔、锌箔等导电金属件,也可以为具有导电特性的非金属件。
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端子模块230,端子模块230包括基壳231以及设有端子233的绝缘座232,绝缘座232收容于基壳231内,第二电路板220部分收容于基壳231内,第二电路板220与绝缘座232连接,且与端子233电连接。其中,端子模块230一侧可构造有电连接接口230a。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第二电路板220与端子模块230构成了一个整体模组,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组装过程中,该整体模组可实现第二电路板220的端子模块230的快速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也避免第二电路板220和端子模块230分别组装,因组装工序过多,而造成相关器件的损坏。由于第二电路板220的器件价值较高,所以需要避免其受损。
如图3~图5所示,第二壳体210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在具体的组装过程中,端子模块230和第二电路板220的整体模组可先组装于第一子壳体211上,在将第二子壳体212与第一子壳体211对接组装,即完成了第二连接器200的组装。其中,图3和图4的虚线箭头示出了三者的组装方向。
此外,基壳231还能够对第二电路板220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第二壳体210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第二壳体210具有第一卡接部210a,第一卡接部210a设于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基壳231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接部231a,第一卡接部210a与第二卡接部231a沿第二连接器200的轴向实现卡接配合。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组装过程中,端子模块230可通过第二卡接部231a与第二壳体210的第一卡接部210a卡接配合,以提升端子模块230和第二电路板220沿第二连接器200的轴向的装配可靠性。具体地,无论是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组装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第一卡接部210a和第二卡接部231a的配合均能够防止第二电路板220的移位,降低第二电路板220及其器件受损的风险。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接部210a为第一卡槽,第二卡接部231a为第一卡接凸起,当然,二者的卡接结构类型可相互调换。在图3和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的内表面均设有第一卡接部210a。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0还具有第三卡接部210b,基壳231具有第四卡接部231b,第三卡接部210b与第四卡接部231b沿第二连接器200的轴向实现卡接配合,以进一步提升端子模块230和第二电路板220的装配可靠性,进一步降低第二电路板220及其器件受损的风险。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卡接部210b为第二卡接凸起,第四卡接部231b为卡接孔,当然,二者的卡接结构类型可相互调换。
如图3~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0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第一子壳体21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抵持部211a,第二子壳体212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抵持部212a,第一抵持部211a与第二电路板220的第一端面抵接,第二抵持部212a与第二电路板220的第二端面抵接,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背设置;其中:第一抵持部211a和第二抵持部212a均与第二电路板220的边缘部位对应抵接。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在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对接配合的过程中,第一抵持部211a和第二抵持部212a可夹持抵压第二电路板220,从而固定住第二电路板220。同时,基于该实施例的布局,第一抵持部211a和第二抵持部212a对应抵接在第二电路板220的边缘部位,这样可避免占据第二电路板220上中部的主要布局空间,更利于第二电路板220上的器件布局。
和/或,在第一抵持部211a和第二抵持部212a中,至少一者设有台阶部210c,台阶部210c与第二电路板220侧面的第二卡槽221卡接配合。可以理解,台阶部210c与第二电路板220的第二卡槽221卡接配合,二者的配合关系可使第一抵持部211a和/或第二抵持部212a对第二电路板220起到多个方向的限位作用,以防止第二电路板220移位,提升其装配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示出结构间的布局关系以及相关方位关系,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构建了空间坐标系,但其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结构布局以及方位关系进行限制。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台阶部210c可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对第二电路板220起到限位作用。
请参见图1~图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300组件,包括内窥镜300以及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连接器组合,其中,第一连接器100与内窥镜300的手柄连接。第一连接器100可通过线缆500与内窥镜300连接,第二连接器200可通过线缆500与显示器40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300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30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见图1~图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300系统,包括显示器400以及前述的内窥镜300组件,其中,第二连接器200与显示器4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器400是指与内窥镜300连接而进行图像展示的设备,其可以为具备显示功能的主机。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插拔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适于连接内窥镜的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传输自所述内窥镜获取的图像信号;所述第二连接器适于连接显示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信号稳定单元,所述信号稳定单元用于稳定所述图像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计数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内窥镜的启动次数和/或插拔次数进行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内窥镜的参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包覆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基壳以及设有端子的绝缘座,所述绝缘座收容于所述基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基壳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绝缘座连接,且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所述基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轴向实现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可对接配合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端面抵接,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背设置;其中:
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部位对应抵接;和/或,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侧面的第二卡槽卡接配合。
9.一种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内窥镜的手柄连接。
10.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CN202320691384.0U 2023-03-31 2023-03-31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219226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1384.0U CN21922683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1384.0U CN21922683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836U true CN219226836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1384.0U Active CN219226836U (zh) 2023-03-31 2023-03-31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48640B2 (ja) 内視鏡のコネクタ装置
JP4421574B2 (ja) ビデオ画像接続システム
EP1859726B1 (en) Endoscope, endoscope system, and switching circuit member for endoscope
US20070182842A1 (en) Reusable miniature camera head
JP2017518088A (ja) 診断及び治療のための医療システム及び関連の方法
US10090611B2 (en) Cable,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038677A (ja) 内視鏡
US10624528B2 (en) Connector
US11957305B2 (en) Endoscope distal end structure and endoscope
CN219226836U (zh) 连接器组合、内窥镜组件及内窥镜系统
JP2021193446A (ja) 伝送ケーブル
CN107595231B (zh) 内窥镜
US10980408B2 (en) Medical camera head and medical camera apparatus
CN107115088B (zh) 内窥镜
JP3902267B2 (ja) 内視鏡
KR20190113087A (ko) 캡슐 내시경
JPH0532814Y2 (zh)
CN213883128U (zh) 微型摄像头模组及其医疗内窥镜系统
CN209915933U (zh) 一种无线智能胶囊膀胱镜
JPH0549602A (ja) 内視鏡
CN211432797U (zh) 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CN116581576B (zh) 一种线束接头以及内窥镜
CN218899394U (zh) 一种内窥镜前端部及内窥镜
CN113476145B (zh) 中继盒、电子内窥镜以及手术机器人
CN211961979U (zh) 软性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