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643U -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643U
CN219226643U CN202320148835.6U CN202320148835U CN219226643U CN 219226643 U CN219226643 U CN 219226643U CN 202320148835 U CN202320148835 U CN 202320148835U CN 219226643 U CN219226643 U CN 219226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terminal
plate
wir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8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宝明
黄志刚
喻攀攀
文流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8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器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接线组件包括端子板、接线座和接地片。接线座设置于端子板上;接地片的一端与接线座卡接,接地片的另一端延伸至端子板上以连接端子板。本申请提供的接线组件,一方面通过设置接地片,并将接地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座和端子板,外部接入接线座的地线能够直接通过连接接地片与端子板实现导电连接,从而取消了相关技术中接地时,接线座与端子板之间的接地导线,省去了单独设置接地导线的材料成本,节约了连接接地导线的安装工时。另一方面,接地片的一端与接线座采用卡接,接地片与连接座无需设置其他额外的中间连接件,操作人员能够直接方便地将接地片卡设至接线座上。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器设备一般采用接线座或其他类型的组合接线方式实现电气连接,例如空调器的主电源接线座的接地方式为通过单独的一根接地导线分别接线座和端子安装板,然后将接地导线的两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接线座和端子安装板上,此种接地方式需要耗费一根接地导线并且操作人员还需要对接地导线进行安装接线,增加了物料成本和安装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接线组件的接地方式更简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组件,包括:
端子板;
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上;
接地片,所述接地片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座卡接,所述接地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端子板上以连接所述端子板。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线座形成有接地插槽,所述接地片形成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设于所述接地插槽内,所述插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接地插槽的周侧壁形成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性卡舌,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凸,所述插接板插设于所述接地插槽状态下,所述弹性卡舌朝向所述卡凸弯折并与所述卡凸抵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地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段,所述第二固定板贴设于所述端子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接线座的高度方向形成有高度差,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插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插接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在侧延伸。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线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端子板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地片包括与所述插接板相对设置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定位条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在侧延伸,所述接线座形成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条插设于所述定位插槽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座上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具有外接导线端和电控端,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外接导线端位于所述端子板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电控端位于所述端子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端子板形成有多个安装区,多个所述安装区沿所述接线座的高度方向具有高度差,各所述安装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接线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端子板形成有安装口,所述接线座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接线座与所述端子板紧固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组件,一方面通过设置接地片,并将接地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座和端子板,外部接入接线座的地线能够直接通过连接接地片与端子板实现导电连接,从而取消了相关技术中接地时,接线座与端子板之间的接地导线,省去了单独设置接地导线的材料成本,节约了连接接地导线的安装工时,简化了接线组件的结构,也便于接线组件的加工组装。另一方面,接地片的一端与接线座采用卡接,接地片与接线座的连接更紧凑,接地片与连接座无需设置其他额外的中间连接件,操作人员能够直接方便地将接地片卡设至接线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B-B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C-C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D-D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E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地片及与其配合的第一紧固件和压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接线组件100;端子板1;安装区11;安装口12;台阶面1a;第二固定孔1b;接线座2;接地插槽21;第二卡接部211;卡接面211a;定位插槽22;限位凸台23;第一固定孔23a;接地片3;插接板31;第一卡接部311;滑入面311a;止挡面311b;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3;连接段34;定位条35;第一紧固件4;接线端子5;外接导线端5a;电控端5b;接线插片51;第三紧固件52;压线片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高度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3、图4和图5的正常工作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接线组件100,请参见图1和图2,包括端子板1、接线座2和接地片3。
接线座2设置于端子板1上。具体地,端子板1为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端子板1用于安装接线座2。接线座2的结构形状不限,示例性的,接线座2大致为具有六个主要端面的六面体结构。
接地片3的一端与接线座2卡接,接地片3的另一端延伸至端子板1上以连接端子板1。具体地,接地片3为薄板状结构,其材质为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示例性的,请参见图1、图2和图7,接地片3为金属钣金件。接地片3与接线座2卡接的一端用于与外部接入接线座2的地线实现导电连接。也就是说,接地片3直接与端子板1连接,外部接入接线座2的地线通过接地片3与端子板1电路导通,最终实现设备的接地保护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组件100,一方面通过设置接地片3,并将接地片3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座2和端子板1,外部接入接线座2的地线能够直接通过连接接地片3与端子板1实现导电连接,从而取消了相关技术中接地时,接线座2与端子板1之间的接地导线,省去了单独设置接地导线的材料成本,节约了连接接地导线的安装工时,简化了接线组件100的结构,也便于接线组件100的加工组装。另一方面,接地片3的一端与接线座2采用卡接,接地片3与接线座2的连接更紧凑,接地片3与连接座无需设置其他额外的中间连接件,操作人员能够直接方便地将接地片3卡设至接线座2上。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接线座2形成有接地插槽21,接地片3形成有插接板31,插接板31插设于接地插槽21内,插接板31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311,接地插槽21的周侧壁形成有第二卡接部211,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二卡接部211卡接。也就是说,接地片3在安装至接线座2上时,首先将接地片3的插接板31插入接线座2的接地插槽21内,再通过插接板31上的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二卡接部211卡接配合,实现接线座2与接地片3的连接。
接地片3与接线座2先采用插接配合,能够使得接地片3更稳固地连接在接地座内,然后将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二卡接部211的卡接配合设置于插接板31和接地插槽21内,能够使得接地片3安装后,二者连接结构更加紧凑,卡接配合不暴露于接地座的外侧,整体产品结构更美观,卡接配合更可靠。
示例性的,接线座2形成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接地插槽21,接地插槽21的一端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敞开,插接板31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插设于接地插槽21内,插接板31沿厚度方向的一侧端面形成有第一卡接部311,接地插槽21朝向插接板31一侧的槽壁面上形成有第二卡接部211,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二卡接部211卡接配合。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一卡接部311为弹性卡舌,第二卡接部211为卡凸,插接板31插设于接地插槽21状态下,弹性卡舌朝向卡凸弯折并与卡凸抵接。具体地,弹性卡舌被配置为朝向卡凸弯折的弹性条状结构,弹性卡舌形成有滑入面311a和止挡面311b,弹性卡舌的滑入面311a朝向插接板31插入方向,滑入面311a与插接板31插入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以允许弹性卡舌顺畅地插入至接地插槽21内,弹性卡舌的止挡面311b朝向插接板31插入方向的反方向,止挡面311b垂直于插接板31的插入方向。卡凸朝向插接板31插入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卡接面211a,卡接面211a同样垂直于插接板31的插入方向。
插接板31沿插入方向插设于接地插槽21的过程中,弹性卡舌的滑入面311a被接地卡槽的卡凸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以允许插接板31沿插入方向滑过卡凸,当弹性卡舌的滑入面311a沿插入方向完全经过卡凸后,弹性卡舌不再受到卡凸的约束,并受自身弹性回复力恢复至朝向卡凸方向弯折的状态,此种状态下,若插接板31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弹性卡舌的止挡面311b将与卡凸的卡接面211a抵接,以阻止插接板31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滑出接地插槽2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接地片3包括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3和连接段34,第二固定板33贴设于端子板1上,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形成有高度差,连接段34连接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插接板31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32远离连接段34的一端,插接板31的另一端向第二固定板33的所在侧延伸。具体地,第一固定板32贴设于接线座2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第一固定板32用于与外部接入接线座2的地线导电连接,第二固定板33贴设于端子板1上,以使第二固定板33能够与端子板1导电连接,由于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之间形成有高度差,连接段34可以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对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倾斜延伸。
也就是说,连接段34相对第一固定板32之间具有一定夹角,连接段34相对第二固定板33之间也具有一定夹角,连接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以使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通过连接段34导电连接,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第一固定板32与第二固定板33均垂直于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连接段34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延伸,连接段34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32靠近第二固定板33的一端,连接段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33靠近第一固定板32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6,接线组件100包括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4与第一固定板32螺纹连接,第二固定板33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端子板1上。相关技术中,紧固件一般采用的是螺栓和螺母的组合,即在接地片3上设置通孔,将螺母设置在接地片3的一侧并与通孔对准,螺栓穿过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而本实施例是将第一紧固件4直接与接地片3的第一固定板32螺纹连接,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一固定板32沿厚度方向加工出螺纹孔,第一紧固件4可以为螺钉,螺钉直接与第一固定板32上的螺纹孔配合,由此,可以避免使用螺母,进而节约物料成本和装配难度。同样的,也可以在第二固定板33采用类似的方案,利用第二紧固件将第二固定板33固定连接于端子板1上。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接地片3包括与插接板31相对设置的定位条35,定位条35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32,定位条35的另一端向第二固定板33的所在侧延伸,接线座2形成有定位插槽22,定位条35插设于定位插槽22内。
定位条35能够辅助插接板31与接地插槽21卡接,可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操作人员将接地片3错接至接线座2的其他槽口内,同时定位条35与插接板31相对设置,能够提高接地片3与接线座2插接配合的牢固程度,第一固定板32能够通过插接板31和定位条35更可靠地固定于接线座2上。
示例性的,插接板31、第一固定板32、连接板、第二固定板33和定位条35均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端子板1形成有安装口12,接线座2穿设于安装口12中,接线座2与端子板1紧固连接。
接线座2与端子板1紧固连接的方式不限,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和图5,接线座2沿自身的高度方向穿设于安装口12内,接线座2沿宽度方向的端面形成限位凸台23,限位凸台23上形成有沿接线座2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孔23a,端子板1形成有第二固定孔1b,安装接线座2时,先将接线座2沿自身高度方向插入安装口12内,并使得限位凸台23抵接于端子板1沿厚度方向的一侧端面上,第一固定孔23a和第二固定孔1b对准后,利用螺栓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23a和第二固定孔1b后在端子板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用螺母紧固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接线组件100包括设置于接线座2上的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5具有外接导线端5a和电控端5b,接地片3和外接导线端5a位于端子板1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电控端5b位于端子板1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具体地,一个接线座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接线端子5,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接线座2上设置有两个接线端子5,其中一个接线端子5用于外接火线,其中另一个接线端子5用于外接零线。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接线端子5包括接线插片51和第三紧固件52,接线插片51的端部构成接线端子5的电控端5b,第三紧固件52与接线插片51可拆卸地连接,以共同构成接线端子5的外界导线端。也就是说,电控端5b可以采用插片式结构,外接导线端5a可以采用紧固式结构。
另外,为了便于压紧外接导线,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7,第三紧固件52上还可以设置压线片6,接线时,将外接导线的导电头放置于接线插片51上,通过拧紧第三紧固件52,使压线片6将外接导线压紧固定。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三紧固件52可以与接线插片51螺纹连接。
一实施例中,接线端子5、接地片3与接线座2共同装配好后并由供应商来料,从而减少了后续操作人员在端子板1上接线的安装工时,接地片3的设置也省去了额外的接地导线,具有降本增效的效果。
一般来说,电器设备出厂之前,接线端子5的电控端5b就会与电控板电连接,而在安装或维护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则需要由安装维护人员将外接的连接导线与外接导线端5a电连接或将外接的连接导线从外接导线端5a上拆下。
也就是说,接地片3和外接导线端5a位于端子板1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电控端5b位于端子板1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可以将各接线端子5的外接导线端5a全部设置在端子板1面向安装维护人员的一侧,而各接线端子5的电控端5b全部隐藏在端子板1的背侧,从而使得接线端子5的布局更加简洁,大大降低安装维护人员接错线的风险。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端子板1形成有多个安装区11,多个安装区11沿接线座2的高度方向具有高度差,各安装区11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座2。也就是说,每个安装区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接线座2,相邻安装区11之间的高度不同,相邻安装区11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
示例性的,端子板1上相邻设置有两个安装区11,每个安装区11内均可设置三个接线座2,两个安装区11之间设置有沿接线座2高度方向延伸的台阶面1a,以使两个安装区11之间形成高度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相邻的安装区11之间的高度差,既可以便于安装维护人员区分不同的接线座2,又可以便于安装维护人员接线,安装区11之间的高度差能够使一个安装区11接好后的连接线不会与另一个安装区11接好后的连接线产生干涉而出现折弯,在提高接线效率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安装维护人员接错线的风险。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本申请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100。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种类不限,示例性地,空调器可以是空调多联机。接线组件100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内机中,也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外机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板;
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上;
接地片,所述接地片的一端与所述接线座卡接,所述接地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端子板上以连接所述端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形成有接地插槽,所述接地片形成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设于所述接地插槽内,所述插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接地插槽的周侧壁形成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弹性卡舌,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凸,所述插接板插设于所述接地插槽状态下,所述弹性卡舌朝向所述卡凸弯折并与所述卡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段,所述第二固定板贴设于所述端子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接线座的高度方向形成有高度差,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插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所述插接板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在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端子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括与所述插接板相对设置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定位条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在侧延伸,所述接线座形成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条插设于所述定位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座上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具有外接导线端和电控端,所述接地片和所述外接导线端位于所述端子板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电控端位于所述端子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形成有多个安装区,多个所述安装区沿所述接线座的高度方向具有高度差,各所述安装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接线座。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形成有安装口,所述接线座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接线座与所述端子板紧固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
CN202320148835.6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226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835.6U CN219226643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835.6U CN219226643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643U true CN219226643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835.6U Active CN219226643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3120A (en)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US6575777B2 (en) Partition wiring system
US5203712A (en) Circuit wiring device
US64870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data and power to panel-supported components
US6273750B1 (en) Connector and cable system for panel-mounted circuitry
US6747864B2 (en) Distribution board with uninterruptible socket terminal block
US11251562B2 (en) Electrical power unit for a work surface
US20060061441A1 (en) Universal terminal assembly for electric power switch
US6528913B1 (en) Electric device grounding system
CN115051186A (zh) 取电插头、插接箱和母线输电系统
US4527849A (en) Snap-in moun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devices
CN219226643U (zh) 一种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US6939153B1 (en) Double “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block
WO2023082761A1 (zh) 一种充电桩
JP3112338B2 (ja) 配線装置
JP2003257516A (ja) ブス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
EP0652609B1 (en) Raceway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energy and similar services in civil use premises
JP2009087975A (ja) コンデンサ接続具及びコンデンサユニット
CN217562887U (zh) 一种接线座、接线组件及空调器
US7049531B2 (en) Modular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electrical circuit selector assembly
CN216114606U (zh) 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KR102024684B1 (ko) 조립성을 높인 전원분배장치
CN217956620U (zh) 一种线槽组件以及电控模组
JP3125999U (ja) 配電盤
CN217361940U (zh) 一种接线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