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1354U -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1354U
CN219221354U CN202223489034.0U CN202223489034U CN219221354U CN 219221354 U CN219221354 U CN 219221354U CN 202223489034 U CN202223489034 U CN 202223489034U CN 219221354 U CN219221354 U CN 219221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limiting hole
valve
hole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祝平
沈海美
钱娟
陈志娟
唐玲玲
陆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igh & Medium Pressure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1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1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1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包括阀体、导流罩和阀瓣,阀体内腔的两端为进口端和出口端,阀体具有一收缩部,收缩部将内腔分割为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分别朝向进口端和出口端;导流罩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出口端上,阀瓣位于导流罩朝向进口端的一侧,导向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阀瓣上,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导流罩的导向孔,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阀瓣和导流罩上;在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面,弹簧将阀瓣抵靠在密封面上。本申请中,阀体和导流罩为两个经螺纹连接在一起的部件,当导流罩损坏后,直接更换即可,不必对阀体进行更换,且能够对导流罩的外表面进行切削,提高其光滑度,降低对流体的阻力。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轴流式止回阀为通过弹簧以及流体压力来使圆形阀瓣产生动作,以阻止流体产生倒流。为便于组装,轴流式止回阀的外壳和内部的导流罩采用浇注方式一次成型,或者导杆与阀瓣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件的部分区域由于厚薄差异太大,易于形成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影响阀门的质量。当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后,需要同时更换两个部件,造成阀门的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包括阀体、导流罩和阀瓣,该阀体具有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腔,内腔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口端和出口端,该阀体具有一收缩部,该收缩部将内腔分割为进液腔和出液腔,其中进液腔朝向进口端,出液腔朝向出口端;
导流罩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出口端的内壁上,阀瓣位于导流罩朝向进口端的一侧,导向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阀瓣上,导向杆的另一端自由地穿过导流罩的导向孔,弹簧套设在该导向杆上,且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阀瓣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导流罩上;在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面,在弹簧的张力下,阀瓣抵靠在该密封面上。
本申请中,阀体和导流罩分为两个部件,并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由于其中的导流罩经常受到阀瓣的撞击,更易于损坏,当导流罩损坏后,直接更换即可,不必对阀体进行更换。而且单独制作导流罩后,能够对导流罩的外表面进行二次切削,提高其光滑度,降低对流体的阻力。
具体地,导流罩容纳在出液腔内,出口端的内壁沿径向向外凹陷成为一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台阶面形成为背离进口端的支撑面,在该出口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该导流罩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呈筒状的连接环,该连接环具有第一外螺纹,且该连接环还具有一朝向进口端的抵压面,连接环经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旋拧在出口端上,且抵压面抵靠在支撑面上。该设计能够使得导流罩安装在阀体的设定位置上。
具体地,该导流罩包括一呈锥形的罩壳,该罩壳的小端朝向出口端,该连接环经辐板连接在罩壳的外周面上,在罩壳内设置有一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管,导向杆插入到该导向管内;导向管朝向出口端的一端一体形成在罩壳朝向出口端的端部,导向管的另一端经筋板连接在罩壳的内壁上。该设计能够使罩壳的外壁呈流线型,以降低对流体的阻力。
进一步,为降低导向管与导向杆之间的摩擦力,在导向管的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的内壁上均衬设有衬套,衬套的内周面向内超出导向管的内壁的内周面。
具体地,阀瓣包括呈弧形的瓣体,该瓣体朝进口端方向突出,在瓣体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凸台,该凸台由阀瓣的朝向出口端的一侧的中间部朝出口端方向突出而形成,在该凸台内设置有一限位孔,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该限位孔内。该设计使得导向杆与阀瓣成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单独对导向杆的外周面进行精加工,以提高其在导向管内移动时的灵活性,降低阻力。
进一步,为避免由于振动导致导向杆转动,并从限位孔内退出,在导向杆伸入到限位孔内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限制孔,在凸台上开设有第二限制孔,该第二限制孔连通限位孔、且贯穿凸台的外周面,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之一者为螺纹孔,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之另一者为光孔,限制螺栓经第一限制孔插入到第二限制孔内,且限制螺栓旋拧在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中的螺纹孔上。利用限制螺栓将导向杆固定在限位孔内,避免导向杆由于转动而从限位孔中退出。
进一步,为便于定位,并使限制螺栓顺利地插入到第二限制孔内,在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推凸缘,在止推凸缘抵靠在支撑凸台朝向出口端的端面上。利用止推凸缘,能够准确定位导向杆与第二限制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准确地定位第一限制孔与第二限制孔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限制孔与第二限制孔沿同一轴线延伸,使限制螺栓顺利地经第一限制孔插入到第二限制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5,附图中,第一轴线X的延伸方向成为第一轴线方向。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包括阀体10、导流罩20和阀瓣30,该阀体10具有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腔,内腔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口端13和出口端14,该阀体10在第一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向内收缩,形成一收缩部19,该收缩部19将内腔分割为进液腔11和出液腔12,其中进液腔11朝向进口端13,出液腔12朝向出口端14。
出口端的内壁沿径向向外凹陷成为一台阶孔18,该台阶孔18的台阶面形成为背离进口端的支撑面16,在该出口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5,该支撑面位于第一内螺纹朝向出口端14的一侧。
导流罩20包括一呈锥形的罩壳21,该罩壳的小端朝向出口端,在罩壳21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呈筒状的连接环24,该连接环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该连接环24经辐板23连接在罩壳的外周面上。
在罩壳21内设置有一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管22,导向管22朝向出口端的一端一体形成在罩壳朝向出口端的端部211上,导向管22的另一端经筋板27连接在罩壳的内壁上,以保证导向管稳定地连接在罩壳上,本实施例中,导流罩为一体式结构。
该连接环的外周面上具有第一外螺纹25,连接环的背离进口端的一端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一环形凸台241,该环形凸台241的朝向进口端的端面形成为抵压面26,第一外螺纹25位于环形凸台241朝向进口端的一侧。
连接环经第一外螺纹25和第一内螺纹15旋拧在出口端上,且抵压面26抵靠在支撑面16上。即导流罩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出口端的内壁上,且使得导流罩容纳在出液腔内。
阀瓣30位于导流罩20朝向进口端的一侧。阀瓣30包括呈弧形的瓣体31,该瓣体31朝进口端方向突出,在瓣体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呈圆柱状的凸台33,该凸台33由阀瓣的朝向出口端的一侧的中间部朝出口端方向突出而形成,在该凸台33内设置有一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孔36,在凸台上开设有第二限制孔37,该第二限制孔连通限位孔36、且贯穿凸台的外周面。在限位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38。
导向杆40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为便于描述,将导向杆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部46和第二端部47,该第一端部朝向进口端,第二端部朝向出口端。在第一端部46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二内螺纹38相啮合的第二外螺纹43。并在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限制孔41以及止推凸缘42,第二外螺纹43和第一限制孔41均位于止推凸缘42背离第二端部47的一侧。止推凸缘由导向杆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即在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推凸缘。
导向杆的第一端部经第二外螺纹43和二内螺纹38旋拧在限位孔36内,且止推凸缘抵靠在支撑凸台朝向出口端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限制孔41为一螺纹孔,第二限制孔为一光孔,限制螺栓34经第二限制孔37旋拧在第一限制孔41内,以限制导向杆的转动。即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该限位孔内。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限制孔设置为螺纹孔,将第一限制孔设置为光孔。即在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之中,一个为光孔,一个为螺纹孔。
导向管22的内腔形成为导向孔28,导向杆的第二端部穿过导向孔28、并向外伸出导向孔28。本实施中,在导向孔28的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衬设有一衬套29,且两个衬套的内周面均向内超出导向孔的内周面。即衬套的内周面向内超出导向管的内壁的内周面,以降低导向杆与导向管之间的摩擦力。即导向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阀瓣上,导向杆的另一端自由地穿过导流罩的导向孔。
弹簧50套设在该导向杆4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凸台33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后,形成为第一缩颈部331,并形成一朝向出口端的第一台阶面332。导向管22朝向进口端的端部的外周面沿径行向内凹陷后,形成为第二缩颈部281,并形成一朝向进口端的第二台阶面282。
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缩颈部331上,且抵靠在第一台阶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缩颈部281,且抵靠在第二台阶面上,使得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阀瓣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导流罩上。
在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面17,该密封面位于阀体的第一轴线方向的中间部,在瓣体31,朝向进口端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35,在弹簧的张力下,阀瓣经密封件抵靠在该密封面17上。本实施例中,密封面由堆焊的硬质合金形成。

Claims (6)

1.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导流罩和阀瓣,该阀体具有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腔,内腔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口端和出口端,该阀体具有一收缩部,该收缩部将内腔分割为进液腔和出液腔,其中进液腔朝向进口端,出液腔朝向出口端;
导流罩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出口端的内壁上,阀瓣位于导流罩朝向进口端的一侧,导向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阀瓣上,导向杆的另一端自由地穿过导流罩的导向孔,弹簧套设在该导向杆上,且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阀瓣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导流罩上;在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面,在弹簧的张力下,阀瓣抵靠在该密封面上;
阀瓣包括呈弧形的瓣体,该瓣体朝进口端方向突出,在瓣体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凸台,该凸台由阀瓣的朝向出口端的一侧的中间部朝出口端方向突出而形成,在该凸台内设置有一限位孔,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采用螺纹方式旋拧在该限位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导流罩容纳在出液腔内,出口端的内壁沿径向向外凹陷成为一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台阶面形成为背离进口端的支撑面,在该出口端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内螺纹;
该导流罩朝向出口端的一侧具有一呈筒状的连接环,该连接环具有第一外螺纹,且该连接环还具有一朝向进口端的抵压面,连接环经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旋拧在出口端上,且抵压面抵靠在支撑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该导流罩包括一呈锥形的罩壳,该罩壳的小端朝向出口端,该连接环经辐板连接在罩壳的外周面上,在罩壳内设置有一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管,导向杆插入到该导向管内;导向管朝向出口端的一端一体形成在罩壳朝向出口端的端部,导向管的另一端经筋板连接在罩壳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导向管的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的内壁上均衬设有衬套,衬套的内周面向内超出导向管的内壁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导向杆伸入到限位孔内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限制孔,在凸台上开设有第二限制孔,该第二限制孔连通限位孔、且贯穿凸台的外周面,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之一者为螺纹孔,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之另一者为光孔,限制螺栓经第一限制孔插入到第二限制孔内,且限制螺栓旋拧在第一限制孔和第二限制孔两者中的螺纹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在导向杆朝向进口端的一端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推凸缘,在止推凸缘抵靠在支撑凸台朝向出口端的端面上。
CN202223489034.0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Active CN219221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034.0U CN219221354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034.0U CN219221354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1354U true CN21922135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034.0U Active CN219221354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1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006B (zh) 电子膨胀阀
KR20080014792A (ko) 고압 펌프용 출구 노즐
KR20130085039A (ko) 전동밸브
CN219221354U (zh) 一种分体式结构的轴流式止回阀
CN109945060B (zh) 集成式滑油压力调节装置
CN112065777B (zh) 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的调节精度保持结构
US7544042B2 (en) Insert with sleeve for a molded impeller
CN100385122C (zh) 燃油泵
CN110294017B (zh) 一种新型自动行程卸荷阀总成
US11162592B2 (en) Pressure regulating shut-off valve
US11772024B2 (en) Filter assembly with a diffuser
CN111268097B (zh) 一种单油路正向变距机构螺旋桨
CN211624245U (zh) 一种水力控制阀组
CN212390106U (zh) 密封连接结构
CN109477421A (zh) 增压器
CN114193321B (zh) 一种液压膨胀芯轴
CN215280195U (zh) 一种旋转支撑装置及数控管螺纹车床加工系统
EP1528304A1 (en)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
CN215949854U (zh) 一种防腐蚀离心泵
CN219796236U (zh) 超高压调压阀
CN220646780U (zh) 一种阀体外截断介质的截止阀
CN220636918U (zh) 用于高压调节汽门的找正装置
CN212372442U (zh) 一种玻璃钻孔设备高速旋转供水接头
CN210714794U (zh) 具有新型轴承结构的涡轮增压器
CN112253469B (zh) 超高压增压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