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9337U -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9337U
CN219219337U CN202320254977.0U CN202320254977U CN219219337U CN 219219337 U CN219219337 U CN 219219337U CN 202320254977 U CN202320254977 U CN 202320254977U CN 219219337 U CN219219337 U CN 219219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lumn
hoop
filling
cor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49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斌
李永波
于子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49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9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9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9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包括抱箍型钢、灌浆套筒、第一填芯体和第二填芯体;下节管柱上端外安装抱箍型钢,所述抱箍型钢上设有至少2个支撑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放置叠合梁;所述下节管柱的桩身内腔设有隔板,所述下节管柱内部隔板之上与叠合梁后浇层之间设有第一填芯体;在上节管柱下端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内,且所述灌浆套筒一端预埋在上节管柱下端;所述下节管柱的钢筋穿过第一填芯体插入灌浆套筒内;在上节管柱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本实用新型在梁柱节点核心区的上部和下部均有一定的混凝土填芯,增强了节点域的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迅猛发展,由于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是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装配而成,因此,其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控制、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相比传统的建筑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装配式建筑面临着如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降低构件安装难度、提高安装质量等问题。
建筑工程领域中的柱包括实心柱和管柱。与实心柱相比,管柱体系混凝土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空心问题,节点域的刚度和抗震性能相对偏弱,实际应用时有一定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在梁柱节点核心区的上部和下部均有一定的混凝土填芯,增强了节点域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包括抱箍型钢、灌浆套筒、第一填芯体和第二填芯体;
下节管柱上端外安装抱箍型钢,所述抱箍型钢上设有至少2个支撑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放置叠合梁;所述下节管柱的桩身内腔设有隔板,所述下节管柱内部隔板之上与叠合梁后浇层之间设有第一填芯体;在上节管柱下端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内,且所述灌浆套筒一端预埋在上节管柱下端;所述下节管柱的钢筋穿过第一填芯体插入灌浆套筒内;在上节管柱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
进一步,所述抱箍型钢为一对半开的抱箍构成,所述抱箍包括箍身、横板和竖板;所述箍身两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两端设有作为支撑部的横板;所述横板与箍身之间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抱箍为半圆形抱箍或折线形抱箍;一对所述抱箍圈拼接后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进一步,从下节管柱内腔的隔板到距叠合梁上表面设定距离的空间内填充第一填芯体。
进一步,所述隔板距离下节管柱顶部的距离为100-200mm。
进一步,所述下节管柱上端沿周向设有预埋螺栓孔,通过紧固件与抱箍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节管柱下端的桩身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通过所述支撑体上部与下节管柱内部设有第一填芯体,在上节管柱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这样在梁柱节点核心区的上部和下部均有一定的混凝土填芯,增强了节点域的刚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通过抱箍型钢上设有支撑部,可实现免支撑搭设叠合梁或者其他梁板。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抱箍型钢位于梁柱节点核心区下部,可以有效约束核心混凝土,减小柱顶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管柱底部预留观察孔,可以有效保证填芯混凝土达到预期高度。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管柱之间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结合混凝土填芯效果,可以有效保证节点的刚性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而易见地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抱箍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抱箍型钢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抱箍三维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抱箍型钢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管柱施工立面示意图。
图中:
1-上节管柱;2-抱箍型钢;3-叠合梁;4-灌浆套筒;5-第一填芯体;6-第二填芯体;7-下节管柱;8-隔板;2-1-箍身;2-2-横板;2-3-竖板;2-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包括抱箍型钢2、灌浆套筒4、第一填芯体5和第二填芯体6;下节管柱7上端外安装抱箍型钢2,所述抱箍型钢2上设有至少2个支撑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放置叠合梁3;所述下节管柱7的桩身上端的内腔设有隔板8,所述下节管柱7内部隔板之上与叠合梁3后浇层之间设有第一填芯体5;所述灌浆套筒4一端预埋在上节管柱1下端内,且所述灌浆套筒4位于第一填芯体5上;所述下节管柱7的钢筋穿过第一填芯体5插入灌浆套筒4内;在上节管柱1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6。通过在下节管柱7内部隔板之上与叠合梁3后浇层之间设有第一填芯体5,在上节管柱1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6,这样在梁柱节点核心区的上部和下部均有一定的混凝土填芯,增强了节点域的刚度。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下节管柱7和上节管柱1为圆形钢筋混凝土管桩,所述下节管柱7上端沿周向设有预埋螺栓孔,通过紧固件与抱箍型钢2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抱箍型钢2为一对半开的抱箍构成,所述抱箍为半圆形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箍身2-1、横板2-2和竖板2-3;所述箍身2-1两侧设有竖板2-3,所述竖板2-3两端设有作为支撑部的横板2-2;所述横板2-2与箍身2-1之间设有加强筋2-4。一对所述抱箍圈拼接后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抱箍型钢2上的2个支撑部分别放置叠合梁3的一端。
所述下节管柱7的桩身上端的内腔设有隔板8,隔板8为钢板或混凝土板,所述隔板8距离下节管柱7顶部的距离为100-200mm。从下节管柱7内腔的隔板8到距叠合梁3上表面设定距离的空间内填充第一填芯体5。所述灌浆套筒4一端预埋在上节管柱1下端内,上节管柱1下端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4内,所述灌浆套筒4位于第一填芯体5上;所述下节管柱7的钢筋穿过第一填芯体5插入灌浆套筒4内;在上节管柱1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6。所述上节管柱1下端的桩身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观察孔,用于观察第二填芯体6是否填充到设计位置。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中的下节管柱7和上节管柱1为方形钢筋混凝土管桩,所述下节管柱7上端沿周向设有预埋螺栓孔,通过紧固件与抱箍型钢2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抱箍型钢2为一对半开的抱箍构成,所述抱箍为折线形抱箍或矩形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箍身2-1、横板2-2和竖板2-3;所述箍身2-1两侧设有竖板2-3,所述竖板2-3两端设有作为支撑部的横板2-2;所述横板2-2与箍身2-1之间设有加强筋2-4。一对所述抱箍圈拼接后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抱箍型钢2上的2个支撑部分别放置叠合梁3的一端。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下节管柱7上端安装抱箍型钢2;在下节管柱7的桩身内安装隔板8;
将叠合梁3安装在抱箍型钢2的支撑部上,并在叠合梁3上部后浇段安装模板;
在下节管柱7内部的隔板8到距叠合梁3上表面模板内进行一次混凝土填芯,用于形成第一填芯体5;填芯范围下部为隔板8所在位置,填芯范围上部为叠合梁3后浇段的顶面;所述下节管柱7上端钢筋穿出第一填芯体5;
在上节管柱1下端预埋灌浆套筒4,且上节管柱1下端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4一端内,将上节管柱1安装在第一填芯体5上,使下节管柱7上端钢筋插入灌浆套筒4另一端内;所述上节管柱1与下节管柱7之间采用套筒灌浆连接;
在上节管柱1的内腔进行第二次混凝土填芯,直至填芯混凝土淹没观察孔,形成第二填芯体6。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型钢(2)、灌浆套筒(4)、第一填芯体(5)和第二填芯体(6);
下节管柱(7)上端外安装抱箍型钢(2),所述抱箍型钢(2)上设有至少2个支撑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放置叠合梁(3);所述下节管柱(7)的桩身内腔设有隔板(8),所述下节管柱(7)内部隔板之上与叠合梁(3)后浇层之间设有第一填芯体(5);在上节管柱(1)下端的钢筋插入灌浆套筒(4)内,且所述灌浆套筒(4)一端预埋在上节管柱(1)下端;所述下节管柱(7)的钢筋穿过第一填芯体(5)插入灌浆套筒(4)内;在上节管柱(1)内部设有第二填芯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型钢(2)为一对半开的抱箍构成,所述抱箍包括箍身(2-1)、横板(2-2)和竖板(2-3);所述箍身(2-1)两侧设有竖板(2-3),所述竖板(2-3)两端设有作为支撑部的横板(2-2);所述横板(2-2)与箍身(2-1)之间设有加强筋(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为半圆形抱箍或折线形抱箍;一对所述抱箍圈拼接后支撑部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从下节管柱(7)内腔的隔板(8)到距叠合梁(3)上表面设定距离的空间内填充第一填芯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距离下节管柱(7)顶部的距离为10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节管柱(7)上端沿周向设有预埋螺栓孔,通过紧固件与抱箍型钢(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管柱(1)下端的桩身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观察孔。
CN202320254977.0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Active CN219219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4977.0U CN21921933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4977.0U CN21921933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9337U true CN21921933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4977.0U Active CN21921933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9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447B (zh) 双皮墙连接结构
KR101174548B1 (ko) 콘크리트충전 강관기둥 시스템
CN114319977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282057A (zh) 带自攻螺栓的芯筒法兰闭口截面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13089B (zh) Frp外包交叉型钢骨混凝土柱-h型钢梁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CN112900718B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或钢管混凝土柱的无梁楼盖节点结构
CN21921933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体系
CN113585466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305627B (zh) 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
RU80171U1 (ru) Сборно-монолитный свайный фундамент
CN112922234A (zh) 一种等效型钢混凝土预制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7630848U (zh) 一种预制钢管接头混凝土柱构件
CN114150765B (zh) 一种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17182U (zh) 一种钢梁与预制混凝土柱刚接连接节点
CN215800942U (zh) 新型多肢矩形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
CN112302176B (zh) 带盖板的芯筒法兰闭口截面柱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法兰板设计方法
CN211621964U (zh) 一种逆作钢管混凝土柱与顺作钢管柱连接节点
CN211973557U (zh) 一种外露式刚接柱脚节点
CN21045951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14108808A (zh) 一种连接节点可调节的pvc-frp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叠合梁组合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3175080A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07794307U (zh) 一种模块化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CN112144699A (zh) 剪力墙竖缝连接结构、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0620366B1 (ko) 복합 철근 콘크리트 보를 포함한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18911105U (zh) 一种钢桥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