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3561U -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3561U
CN219213561U CN202320050288.8U CN202320050288U CN219213561U CN 219213561 U CN219213561 U CN 219213561U CN 202320050288 U CN202320050288 U CN 202320050288U CN 219213561 U CN219213561 U CN 219213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piral
spiral pipe
pipe typ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02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善强
钱勇
张鲲
朱碧堂
江守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u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u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u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u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02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3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3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3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的模具瓣围成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旋压式”管桩桩身无对应模具及模具系统的问题。所述螺旋管型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所述模具瓣两侧延伸出对接加强筋,相邻的模具瓣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加强筋可拆卸地固定对接,各所述模具瓣围成轴线沿模具瓣长度方向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由第一螺旋腔连续拼接而成。所述模具系统包括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应力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对地基进行沉桩,通常的沉桩工艺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在孔深达到设计要求时,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这种方法噪音大、振动大并且在冲孔或者钻孔时,从地下会泵出较多泥浆,对周围环境造成泥浆污染。为了避免采用传统沉桩工艺时出现的问题,现采用一种新的沉桩工艺——“旋压”式沉桩,生产“旋压式”沉桩桩身需要对应的模具及模具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旋压式”沉桩桩身时,缺少对应的模具及模具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型模具,所述螺旋管型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所述模具瓣两侧延伸出对接加强筋,相邻的模具瓣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加强筋可拆卸地固定对接,各所述模具瓣围成轴线沿模具瓣长度方向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由第一螺旋腔连续拼接而成。
可选的,相邻两个模具瓣通过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对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耳、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栓杆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模具瓣的对接加强筋上开设有卡位口,相对接的两个模具瓣中其中一个模具瓣的对接加强筋上的卡位口外侧两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支耳,两块所述支耳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栓在两块所述支耳之间,所述第一螺栓活动穿过所述圆环和两块所述支耳,所述第一螺栓对应有螺母。
可选的,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模具瓣的拔模部分分别开设有拔模口,每个所述拔模口都对应有拔模瓣,所述拔模瓣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瓣上,所述拔模瓣内壁开设有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二螺旋腔连续拼接成所述螺旋腔。
可选的,两个所述模具瓣等分整个圆周。
可选的,相对接的两块所述拔模瓣通过第三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栓活动地穿过两个所述拔模瓣的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模具瓣等分整个圆周。
可选的,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模具瓣不等分整个圆周,所述模具瓣的两侧的对接加强筋的夹角小于18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系统,所述模具系统包括动力部件和一种螺旋管型模具,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可选的,所述模具瓣两端固定安装有钢环分件,各个所述模具瓣一端的钢环分件组成一个完整的钢环;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和托辊,所述托辊和所述钢环转动配合;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或者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托辊转动,所述托辊带动所述钢环转动,所述钢环带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的模具瓣的设计,使得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能够满足生产旋压式沉桩的需要。
2.本申请通过所述固定机构的设计,使得相邻两个所述模具瓣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申请通过动力部件的设计,实现了螺旋管型模具的自转,模具自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模具内腔的混凝土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爆炸示意图。
图3显示为当模具瓣数量是2时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当模具瓣数量是2时本实用新型的拔模瓣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当模具瓣数量是2时本实用新型的拔模瓣内壁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螺旋管,11-模具瓣,12-螺旋腔,111-第一螺旋腔,112-对接加强筋,113-拔模瓣,114-拔模口,115-第二螺旋腔,2-固定机构,21-第一螺栓,22-第二螺栓,23-第三螺栓,24-圆环,25-螺母,26-卡位口,27-支耳,3-动力部件,31-钢环,311-钢环分件,32-电机,33-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型模具,所述螺旋管型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11,所述模具瓣11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111,所述模具瓣11两侧延伸出对接加强筋112,相邻的模具瓣11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加强筋112可拆卸地固定对接,各所述模具瓣11围成轴线沿模具瓣11长度方向的螺旋管1,所述螺旋管1内的螺旋腔12由第一螺旋腔111连续拼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旋压式”管桩桩身,“旋压式”管桩桩身外壁设置有螺旋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的螺旋腔12能够达到生产外壁设置有螺旋部的“旋压式”管桩桩身的要求。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4,相邻两个模具瓣11通过固定机构2可拆卸地固定对接,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支耳27、第一螺栓21、第二螺栓22和螺母25,所述第二螺栓22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环24,所述圆环24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栓22杆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模具瓣11的对接加强筋112上开设有卡位口26,相对接的两个模具瓣11中其中一个模具瓣11的对接加强筋112上的卡位口26外侧两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支耳27,两块所述支耳27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栓22在两块所述支耳27之间,所述第一螺栓21活动穿过所述圆环24和两块所述支耳27,所述第一螺栓21对应有螺母25;
所述固定机构通过两个螺栓和支耳27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模具瓣11的目的,该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有利于模具的重复充分利用。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所述模具瓣11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模具瓣11的拔模部分分别开设有拔模口114,每个所述拔模口114都对应有拔模瓣113,所述拔模瓣113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瓣11上,所述拔模瓣113内壁开设有第二螺旋腔-115,所述第一螺旋腔111和所述第二螺旋腔115连续拼接成所述螺旋腔12;
因为所述螺旋管型模具里面要放置钢筋笼,并且要往里面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里旋转干燥形成螺旋管桩桩身后,要进行开模,一方面模具瓣11只有两瓣,另一方面在所述螺旋腔12对应位置,螺旋管桩桩身外壁形成螺旋部,这就造成了开模时两个模具瓣11因为螺旋部和所述螺旋腔12贴合在一起拔不开的问题,所以要在模具瓣11上开设拔模口114,同时拔模口114对应设置有拔模瓣113,这样在开模时,将拔模瓣113拆卸下来,就可以顺利的分开两个模具瓣11。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3,两个所述模具瓣11等分整个圆周,因为管型模具如果要顺利拔模,一个模具瓣两个瓣面之间的夹角必须小于等于180°,而本实施例只有两个模具瓣,所以两个模具瓣必须等分整个圆周,才便于后期生产中的拔模。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2和图5,所述拔模瓣113和所述模具瓣1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瓣11上拔模口114部分开设有插槽,所述拔模瓣113可以插入插槽中,同时可以使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瓣11和拔模瓣113,这样设计可以防止在生产管桩时,混凝土从模具中漏出,即插合方式的设计更利于模具的密封性;所述拔模瓣113和所述模具瓣11也可以采用拼接等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4,相对接的两块所述拔模瓣113通过第三螺栓2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栓23活动地穿过两个所述拔模瓣113的加强筋,两个对接拔模瓣113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是因为螺栓连接装配简单、拆卸方便、效率高同时成本还低。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模具瓣11数量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模具瓣11等分整个圆周,之所以多个模具瓣11等分整个圆周,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方便后续的拔模,而多个模具瓣11不等分整个圆周,那么所述模具瓣11的两侧的对接加强筋112的夹角需小于180°,这是因为本实施例中的模具不仅是管型,同时模具内部还设置有螺旋腔12。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系统,所述模具系统包括动力部件3和一种螺旋管型模具,所述动力部件3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在生产过程中,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产生离心力,这样管型模具内的混凝土在模具内分布的会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模具瓣11两端固定安装有钢环分件311,各个所述模具瓣11一端的钢环分件311组成一个完整的钢环31,所述钢环31可以用来承托螺旋管型模具,也可以带动所述螺旋管1一起转动;
所述动力部件3包括电机32和托辊33,所述托辊33和所述钢环31转动配合;
如图1中所示,当所述钢环用来带动所述螺旋管1一起转动时,所述电机32驱动所述托辊33转动,所述托辊33带动所述钢环31转动,所述钢环31带动所述螺旋管1型模具自转;
当所述钢环31用来做承托件时,可以采用所述螺旋管1外壁可拆卸的固定套接齿轮,所述电机32和所述齿轮转动配合,所述电机32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等其他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111的模具瓣11的设计,使得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能够满足生产旋压式沉桩的需要;同时通过所述固定机构2的设计,使得相邻两个所述模具瓣11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再通过动力部件3的设计,实现了螺旋管型模具的自转,模具自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模具内腔的混凝土分布更加均匀。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型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分体设置的模具瓣,所述模具瓣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腔,所述模具瓣两侧延伸出对接加强筋,相邻的模具瓣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加强筋可拆卸地固定对接,各所述模具瓣围成轴线沿模具瓣长度方向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内的螺旋腔由第一螺旋腔连续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模具瓣通过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对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耳、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栓杆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模具瓣的对接加强筋上开设有卡位口,相对接的两个模具瓣中其中一个模具瓣的对接加强筋上的卡位口外侧两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支耳,两块所述支耳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栓在两块所述支耳之间,所述第一螺栓活动穿过所述圆环和两块所述支耳,所述第一螺栓对应有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模具瓣的拔模部分分别开设有拔模口,每个所述拔模口都对应有拔模瓣,所述拔模瓣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瓣上,所述拔模瓣内壁开设有第二螺旋腔,所述第一螺旋腔和所述第二螺旋腔连续拼接成所述螺旋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模具瓣等分整个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对接的两块所述拔模瓣通过第三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栓活动地穿过两个所述拔模瓣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模具瓣等分整个圆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数量是三个及三个以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模具瓣不等分整个圆周,所述模具瓣的两侧的对接加强筋的夹角小于180°。
8.一种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系统包括动力部件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管型模具,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瓣两端固定安装有钢环分件,各个所述模具瓣一端的钢环分件组成一个完整的钢环;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和托辊,所述托辊和所述钢环转动配合;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或者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托辊转动,所述托辊带动所述钢环转动,所述钢环带动所述螺旋管型模具自转。
CN202320050288.8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Active CN219213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288.8U CN21921356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288.8U CN21921356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3561U true CN219213561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0288.8U Active CN21921356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3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008B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CN108104567B (zh) 混凝土塔筒纵缝连接结构、方法、片体的预制方法及混凝土塔筒
CN106917505A (zh) 一种建筑用透明塑料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9213561U (zh) 一种螺旋管型模具及模具系统
CN112706279A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装置
CN103934897A (zh) 一种可收缩排烟排气管道内模装置
CN106862390B (zh) 承插口制作模具
CN209868938U (zh) 一种预制管廊成型模具
WO2023045157A1 (zh) 塔筒段、塔架、风力发电机组、模具以及成型方法
CN215564441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施工模具
CN115816636A (zh) 一种螺旋管桩生产系统及制造方法
CN207594042U (zh) 一种预制排气管道的成型模具
CN106626046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基础的基础模具
CN205394814U (zh) 生产管桩用管模的大螺母拆卸组件
CN105666684A (zh) 生产管桩用管模的大螺母拆卸组件
JP3468733B2 (ja) さや管向け推進管製造型枠
CN206753040U (zh) 工具组合式的阳角建筑模板
CN115012786B (zh) 一种轻质钢筋混凝土密闭门及其制造方法
CN214939312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伞撑拼片式芯模
CN114393675B (zh) 制作预留孔的模具及制作混凝土预制板预留孔的方法
CN209397922U (zh) 止水对拉螺杆及其拆卸工具
CN115139554B (zh) 可拆卸的螺旋管道修复装置
CN215718800U (zh) 一种水工隧洞渐变段衬砌的免拆模板结构
CN112045906B (zh) 一种大型开合复合烟道模具
CN108688131A (zh) 拆装式管道缠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