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0795U -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0795U
CN219200795U CN202222279513.3U CN202222279513U CN219200795U CN 219200795 U CN219200795 U CN 219200795U CN 202222279513 U CN202222279513 U CN 202222279513U CN 219200795 U CN219200795 U CN 219200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light
optical prism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95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zhen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zhen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zhen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zhen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95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0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0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0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包括遮光箱,所述遮光箱内壁的左侧面与放置板a的左侧面固接,所述遮光箱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左侧面设置有放置板b,通过通过控制步进电机a正反转对放置板上表面安装的光学棱镜同一面的不同部位进行透光率检测,伺服电机缓慢旋转,进而通过旋转的方式,对光学棱镜不同面之间不同厚度的透光率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装通常只能对光学棱镜的某一部位的透光率进行检测,因此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误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透光率是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假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的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还有一部分被介质表面反射。透光率可以表示显示设备等的透过光的效率。
一个光谱测量系统通常包括了光谱仪、光源、光纤、样品支架、标准参比样品、和软件等部件。
光学棱镜是由两两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现有的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装置通常只能对棱镜的某一部位的透光率进行检测,而光学棱镜的厚度对透光率具有影响,因此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包括遮光箱,所述遮光箱内壁的左侧面与放置板a的左侧面固接,所述遮光箱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左侧面设置有放置板b,所述放置板a和放置板b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槽a,所述移动槽a的内部设置有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放置板b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移动槽b,所述移动槽b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优选的,所述遮光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壁的右侧面与箱门的右侧面相铰接,所述箱门的下表面与遮光箱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箱门的下表面的右侧与弹簧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遮光箱内壁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遮光箱内壁下表面右侧转动连接的螺杆a,所述螺杆a的顶端穿过遮光箱内壁上表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a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a安装在遮光性上表面的右侧,所述螺杆a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所述螺纹套a的左侧面与放置板b的右侧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a的右侧面与滑块的左侧面固接,所述滑块的右侧面与滑槽内壁的右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遮光箱内壁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移动槽a内壁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的螺杆b,所述螺杆b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所述螺纹套b的上表面与安装架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螺杆b外表面的左侧安装有齿轮b,所述齿轮b的外表面与齿轮a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a的右侧面与步进电机b的输出轴固接,且两个所述步进电机b分别安装在放置板a和放置板b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与移动槽b内壁背面转动连接的螺杆d,所述螺杆d正面的一端与螺杆c背面的一端固接,所述螺杆c正面的一端穿过移动槽b内壁正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c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c安装在放置板b的正面,所述螺杆c和螺杆d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c,且两个所述螺纹套c的上表面分别与夹板a和夹板b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夹板a的背面与固定板a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夹板b的背面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夹板b背面卡接的轴承与固定b的背面固接,所述固定板a的位置和固定板b固接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步进电机a正反转对放置板上表面安装的光学棱镜同一面的不同部位进行透光率检测,伺服电机缓慢旋转,进而通过旋转的方式,对光学棱镜不同面之间不同厚度的透光率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装通常只能对光学棱镜的某一部位的透光率进行检测,因此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步进电机b带动两个安装架移动,分别调节两个安装架分别与夹板a和夹板b之间的距离,两个安装架分别安装有光源和接收设备,通过调节光源与光学棱镜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光源的照射范围,调节接收设备与夹板a和夹板b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光学棱镜,使本装置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板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光箱;2、进料口;3、箱门;4、弹簧;5、放置板a;6、放置板b;
升降组件:71、步进电机a;72、螺杆a;73、螺纹套a;
8、移动槽a;
调距组件:91、步进电机b;92、齿轮a;93、齿轮b;94、螺杆b;95、螺纹套b;
10、安装架;11、移动槽b;
角度调节组件:121、步进电机c;122、螺杆c;123、螺杆d;124、螺纹套c;125、夹板a;126、固定板a;127、夹板b;128、固定板b;129、伺服电机;
13、滑槽;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包括遮光箱1,所述遮光箱1内壁的左侧面与放置板a5的左侧面固接,所述遮光箱1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左侧面设置有放置板b6,所述放置板a5和放置板b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槽a8,所述移动槽a8的内部设置有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放置板b6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移动槽b11,所述移动槽b11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遮光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内壁的右侧面与箱门3的右侧面相铰接,所述箱门3的下表面与遮光箱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箱门3的下表面的右侧与弹簧4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固接在遮光箱1内壁的上表面;
拉动箱门3向右旋转,升降组件带动夹板a125和夹板b127向上移动,将光学棱镜放置在夹板a125和夹板b127之间,通过固定板a126和固定板b128进行固定,升降组件收缩至遮光箱1内,松开箱门3,箱门3在弹簧4的带动下自动回复原位,对进料口2进行封闭,避免外部光线影响光学棱镜的透光率检测。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遮光箱1内壁下表面右侧转动连接的螺杆a72,所述螺杆a72的顶端穿过遮光箱1内壁上表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a7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a71安装在遮光性上表面的右侧,所述螺杆a7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73,所述螺纹套a73的左侧面与放置板b6的右侧面固接;
步进电机a71带动螺杆a72旋转,螺杆a72旋转带动螺纹套a73向下移动,螺纹套a73向下移动带动放置板b6向下移动,步进电机a71反转带动放置板b6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控制步进电机a71正反转对放置板上表面安装的光学棱镜同一面的不同部位进行透光率检测。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螺纹套a73的右侧面与滑块14的左侧面固接,所述滑块14的右侧面与滑槽13内壁的右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3开设在遮光箱1内壁的右侧面;
螺纹套a73移动带动滑块14在滑槽13内同向滑动,滑块14和滑槽13对螺纹套a73进行限位,避免螺纹套a7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移动槽a8内壁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的螺杆b94,所述螺杆b9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95,所述螺纹套b95的上表面与安装架10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螺杆b94外表面的左侧安装有齿轮b93,所述齿轮b93的外表面与齿轮a92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a92的右侧面与步进电机b91的输出轴固接,且两个所述步进电机b91分别安装在放置板a5和放置板b6的上表面;
通过两个步进电机b91带动两个齿轮a92和齿轮b93旋转,两个齿轮b93旋转带动两个螺杆b94旋转,两个螺杆b94旋转带动两个螺纹套b95向右移动,螺纹套b95移动带动安装架10同向移动,分别调节两个安装架10分别与夹板a125和夹板b127之间的距离,两个安装架10分别安装有光源和接收设备,通过调节光源与光学棱镜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光源的照射范围,调节接收设备与夹板a125和夹板b127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光学棱镜,使本装置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与移动槽b11内壁背面转动连接的螺杆d123,所述螺杆d123正面的一端与螺杆c122背面的一端固接,所述螺杆c122正面的一端穿过移动槽b11内壁正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c12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c121安装在放置板b6的正面,所述螺杆c122和螺杆d123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c124,且两个所述螺纹套c124的上表面分别与夹板a125和夹板b127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夹板a125的背面与固定板a126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夹板b127的背面安装有伺服电机129,所述伺服电机129的输出轴穿过夹板b127背面卡接的轴承与固定板b128的背面固接,所述固定板a126的位置和固定板b128固接相对应;
步进电机c121带动螺杆c122和螺杆d123旋转,螺杆c122和螺杆d123螺纹方向相反,带动两个螺纹套c124相互靠近,两个螺纹套c124相互靠近带动夹板a125和夹板b127相互靠近,夹板a125和夹板b127相互靠近带动固定板a126和固定板b128相互靠近对光学棱镜进行夹持固定,伺服电机129缓慢旋转,进而通过旋转的方式,对光学棱镜不同面之间不同厚度的透光率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拉动箱门3向右旋转,步进电机a71反转带动放置板b6向上移动,将光学棱镜放置在夹板a125和夹板b127之间,步进电机c121带动螺杆c122和螺杆d123旋转,螺杆c122和螺杆d123螺纹方向相反,带动两个螺纹套c124相互靠近,两个螺纹套c124相互靠近带动夹板a125和夹板b127相互靠近,夹板a125和夹板b127相互靠近带动固定板a126和固定板b128相互靠近对光学棱镜进行夹持固定,步进电机a71带动螺杆a72旋转,螺杆a72旋转带动螺纹套a73向下移动,螺纹套a73向下移动带动放置板b6向下移动至与放置板a5保持平行;
通过控制步进电机a71正反转对放置板上表面安装的光学棱镜同一面的不同部位进行透光率检测,伺服电机129缓慢旋转,进而通过旋转的方式,对光学棱镜不同面之间不同厚度的透光率进行检测。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包括遮光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箱(1)内壁的左侧面与放置板a(5)的左侧面固接,所述遮光箱(1)下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左侧面设置有放置板b(6),所述放置板a(5)和放置板b(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槽a(8),所述移动槽a(8)的内部设置有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放置板b(6)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移动槽b(11),所述移动槽b(11)的内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内壁的右侧面与箱门(3)的右侧面相铰接,所述箱门(3)的下表面与遮光箱(1)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箱门(3)的下表面的右侧与弹簧(4)的一端固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固接在遮光箱(1)内壁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遮光箱(1)内壁下表面右侧转动连接的螺杆a(72),所述螺杆a(72)的顶端穿过遮光箱(1)内壁上表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a(7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a(71)安装在遮光性上表面的右侧,所述螺杆a(7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a(73),所述螺纹套a(73)的左侧面与放置板b(6)的右侧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a(73)的右侧面与滑块(14)的左侧面固接,所述滑块(14)的右侧面与滑槽(13)内壁的右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3)开设在遮光箱(1)内壁的右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移动槽a(8)内壁左右两侧面转动连接的螺杆b(94),所述螺杆b(9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b(95),所述螺纹套b(95)的上表面与安装架(10)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螺杆b(94)外表面的左侧安装有齿轮b(93),所述齿轮b(93)的外表面与齿轮a(92)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a(92)的右侧面与步进电机b(91)的输出轴固接,且两个所述步进电机b(91)分别安装在放置板a(5)和放置板b(6)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与移动槽b(11)内壁背面转动连接的螺杆d(123),所述螺杆d(123)正面的一端与螺杆c(122)背面的一端固接,所述螺杆c(122)正面的一端穿过移动槽b(11)内壁正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c(12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步进电机c(121)安装在放置板b(6)的正面,所述螺杆c(122)和螺杆d(123)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套c(124),且两个所述螺纹套c(124)的上表面分别与夹板a(125)和夹板b(127)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夹板a(125)的背面与固定板a(126)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夹板b(127)的背面安装有伺服电机(129),所述伺服电机(129)的输出轴穿过夹板b(127)背面卡接的轴承与固定板b(128)的背面固接,所述固定板a(126)的位置和固定板b(128)固接相对应。
CN202222279513.3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Active CN219200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9513.3U CN2192007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9513.3U CN2192007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0795U true CN21920079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9513.3U Active CN2192007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0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6749A1 (zh) 驱动结构、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200795U (zh) 一种光学棱镜透光率检测用辅助装置
CN219016081U (zh) 一种亚克力板高透光率检测设备
CN111551564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镜片检测装置
CN219280018U (zh) 一种光学镜头加工用镀膜装置
CN216525533U (zh) 用于大型工件的高效x射线检测设备
CN217484582U (zh) 一种精密电动镜头聚焦装置
CN214040580U (zh) 一种镜片清晰度检测仪
CN114923911A (zh) 一种光学元件外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3688882U (zh) 一种液晶屏偏光片透光检测装置
CN216098053U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双面打磨装置
CN211947197U (zh) 投影机镜片镀膜装置
CN214471667U (zh) 一种偏光片精度检测装置
CN219737919U (zh) 一种测试灯箱面板对位校准的定位结构
CN11150584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检测设备的密闭结构
CN220472678U (zh) 一种成品检测装置
CN117269080B (zh) 一种有机物检测激光传感器
CN113589476A (zh) 一种光学镜头导光传输结构
CN215179807U (zh) 一种带有伸缩功能的铸管轴向数字化射线缺陷检测设备
CN215573449U (zh) 测温仪保护结构及车道控制装置采集箱
CN218157591U (zh) 一种自动光学检验用的检查设备
CN219590210U (zh) 一种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20120363U (zh) 一种光学镜头测试用辅助检测装置
CN220855248U (zh) 一种带光纤检测功能的光纤熔接机
CN221007370U (zh) 一种基于射线检验的管道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