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7098U - 一种双开安全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开安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7098U
CN219197098U CN202222873295.6U CN202222873295U CN219197098U CN 219197098 U CN219197098 U CN 219197098U CN 202222873295 U CN202222873295 U CN 202222873295U CN 219197098 U CN219197098 U CN 219197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double
guide rail
bodies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32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志光
黄松青
姚北元
姚伟凤
邓丽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32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7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7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7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开安全窗,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可伸缩的折叠机构以及两个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折叠机构两侧的窗体,两个所述窗体分别与所述折叠机构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对应每个所述窗体的四角均设有转出机构,所述转出机构用于使所述窗体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呈圆弧状向室外的一侧转动打开,且两个所述窗体的打开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作为较大型的双开式窗户结构,让两个窗体向两侧展开,从而保证室内外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防止大型物件或人们从窗户洞中掉落,阻挡物体直接由窗户中穿过,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开安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体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安全窗。
背景技术
窗户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现代窗户的窗体一般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三部分组成,活动构件主要是铰链、执手和滑轮等。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而现有的窗体要么只作为透光使用而完全由玻璃固定形成阻隔,要么为了通风的需要而设置成可打开和关闭的结构,然而可开关的窗体大多是左右滑动式的或者向外转动铰接式的,这样可使窗体位置完全洞开,但也同样存在危险性,人们使用时打开窗户,容易让大型的物品从洞口掉落,而不注意安全使用时,还容易直接推开窗体而使人们从窗户掉落,影响人身安全。因此,现有的很多外墙处的窗户,在原铰接或推拉的基础上,对应铰链或滑轮的位置会额外设置相应的限制机构,避免窗体完全打开,但仍然存在限制机构不固定,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且洞开面积过小就无法保证空气流通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开安全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作为较大型的双开式窗户结构,让两个窗体向两侧展开,从而保证室内外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防止大型物件或人们从窗户洞中掉落,阻挡物体直接由窗户中穿过,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开安全窗,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可伸缩的折叠机构以及两个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折叠机构两侧的窗体,两个所述窗体分别与所述折叠机构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对应每个所述窗体的四角均设有转出机构,所述转出机构用于使所述窗体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呈圆弧状向室外的一侧转动打开,且两个所述窗体的打开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出机构包括导轨和连接件,所述导轨和所述连接件均呈圆弧状,所述导轨由所述安装框架向室内延伸,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窗体的内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一端还设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与所述窗体所在平面相垂直,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能沿该延伸段前后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条形板,相邻的两条所述条形板之间通过两端的转轴转动连接,当两个所述窗体均完全打开时,多块所述条形板组合形成连接在两个所述窗体之间的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架对应所述折叠机构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当两个所述窗体完全紧贴所述安装框架时,多块所述条形板依次叠放呈折叠状,且该折叠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窗体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和所述连接件的圆弧半径为1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作为较大型的双开式窗户结构,让两个窗体向两侧展开,从而保证室内外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防止大型物件或人们从窗户洞中掉落,阻挡物体直接由窗户中穿过,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2、本装置展开时在主视投影上没有与外界直接连通的空隙,避免投掷的飞行物品直接穿过窗户而进入室内或掉出室外,而窗体侧面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又能留有足够空间,让不同方向的自然风能在室内外流通,当人们使用该安全窗时,即使不小心推开窗体,产生的间隙也不足以让大型物品或人从窗户处穿过,且有效阻止外人从窗户处进入室内,大大提升了外墙窗户使用的安全性。
3、导轨和连接件的形状均接近于四分之一圆弧的形状,导轨可固定在室内的顶侧和安装本安全窗的窗台面上,连接件远离窗体的一端延伸出相应的滑块而在导轨上滑动,在俯视投影上大致重合时,窗体为关闭状态,窗体展开时,则导轨和连接件在俯视投影上刚好组合形成半圆形,那么就能实现窗体整个面平行向室外的一侧做圆弧运动,从而打开窗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安全窗展开时的主视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安全窗展开时的俯视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安全窗关闭时的俯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框架,11-凹槽,2-折叠机构,21-条形板,22-转轴,3-窗体,4-导轨,5-连接件,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开安全窗,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内设有可伸缩的折叠机构2以及两个分别对称布置于折叠机构2两侧的窗体3,两个窗体3分别与折叠机构2的左右两侧相连接,安装框架1对应每个窗体3的四角均设有转出机构,转出机构用于使窗体3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呈圆弧状向室外的一侧转动打开,且两个窗体3的打开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作为较大型的双开式窗户结构,让两个窗体3向两侧展开,从而保证室内外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防止大型物件或人们从窗户洞中掉落,阻挡物体直接由窗户中穿过,有效提高安全性能。本结构中的窗体3形成一种新型的打开和关闭的形态,区别于现有窗户结构的常规开关方式,两个窗体3单独来看主要是沿转出机构呈圆弧状向室外互相远离的一侧平行展开,也就是相当于将窗体3平行向外推出的同时向一侧偏移,从而让窗体3与旁侧的墙体之间形成间隙,中部则由折叠机构2展开从而形成遮挡,在主视投影上没有与外界直接连通的空隙,避免投掷的飞行物品直接穿过窗户而进入室内或掉出室外,而窗体3侧面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又能留有足够空间,让不同方向的自然风能在室内外流通,当人们使用该安全窗时,即使不小心推开窗体3,产生的间隙也不足以让大型物品或人从窗户处穿过,且有效阻止外人从窗户处进入室内,大大提升了外墙窗户使用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出机构包括导轨4和连接件5,导轨4和连接件5均呈圆弧状,导轨4由安装框架1向室内延伸,连接件5的一端与导轨4滑动连接,连接件5的另一端铰接在窗体3的内侧上,铰接轴一般与水平布置的导轨4相垂直。如图2和图3所示,导轨4和连接件5的形状均接近于四分之一圆弧的形状,导轨4可固定在室内的顶侧和安装本安全窗的窗台面上,连接件5远离窗体3的一端延伸出相应的滑块而在导轨4上滑动,在俯视投影上大致重合时,窗体3为关闭状态,窗体3展开时,则导轨4和连接件5在俯视投影上刚好组合形成半圆形,那么就能实现窗体3整个面平行向室外的一侧做圆弧运动,从而打开窗体3。而进一步地,导轨4远离安装框架1的一端还设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与窗体3所在平面相垂直,且连接件5的一端能沿该延伸段前后滑动。为便于两个窗体3的向外转动展开,或者有时候只是其中一个窗体3需要开启,那么该窗体3就可以先顺着延伸段向外推出,从而让窗体3脱离安装框架1再做圆弧运动,避免关闭后两个窗体3均卡接在安装框架1上而无法轻易推动。
此外,折叠机构2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条形板21,相邻的两条条形板21之间通过两端的转轴22转动连接,当两个窗体3均完全打开时,多块条形板21组合形成连接在两个窗体3之间的挡板。两个窗体3之间的折叠机构2主要起遮挡和连接的作用,增加单个窗体3本身的稳固性,由于窗体3向两侧打开,中部必然留有较大的空间,而该空间就可以通过安装折叠机构2来遮挡,具体是条形板21依次拼接,由于其两两之间可通过两端的转轴22实现相对转动,进而可互相重叠折起或排列展开。而且,安装框架1对应折叠机构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11,当两个窗体3完全紧贴安装框架1时,多块条形板21依次叠放呈折叠状,且该折叠状的上下两端与凹槽11相适配。这样,折叠机构2在展开时刚好与两个窗体3之间的空间配合,多块条形板21以宽度方向形成排列展开的挡板提供防护和两个窗体3之间的限位连接,窗体3关闭时,则依次重叠折起,改为由厚度方向相接触而间隔在两个窗体3之间,并在窗体3配合进入安装框架1时与上下两端的凹槽11配合,提供一定的卡接固定作用。
优选地,每个窗体3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把手6,窗体3在开关时,人们可通过手握两侧的把手6同时用力,操作每个窗体3的圆弧运动,避免受力不均而加快连接结构之间的磨损。而导轨4和连接件5的圆弧半径为10~30mm,优选为20mm,此距离同样为窗体3打开时与安装框架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距离,这样方便窗体3的圆弧运动,并同时预留足够距离形成室内外通风,并且间隙有限不让大型物品和人直接通过窗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1)内设有可伸缩的折叠机构(2)以及两个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折叠机构(2)两侧的窗体(3),两个所述窗体(3)分别与所述折叠机构(2)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1)对应每个所述窗体(3)的四角均设有转出机构,所述转出机构用于使所述窗体(3)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呈圆弧状向室外的一侧转动打开,且两个所述窗体(3)的打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出机构包括导轨(4)和连接件(5),所述导轨(4)和所述连接件(5)均呈圆弧状,所述导轨(4)由所述安装框架(1)向室内延伸,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导轨(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5)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窗体(3)的内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远离所述安装框架(1)的一端还设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与所述窗体(3)所在平面相垂直,且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能沿该延伸段前后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条形板(21),相邻的两条所述条形板(21)之间通过两端的转轴(22)转动连接,当两个所述窗体(3)均完全打开时,多块所述条形板(21)组合形成连接在两个所述窗体(3)之间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对应所述折叠机构(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11),当两个所述窗体(3)完全紧贴所述安装框架(1)时,多块所述条形板(21)依次叠放呈折叠状,且该折叠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凹槽(11)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窗体(3)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把手(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开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和所述连接件(5)的圆弧半径为10~30mm。
CN202222873295.6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双开安全窗 Active CN219197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295.6U CN219197098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双开安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295.6U CN219197098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双开安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7098U true CN21919709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3295.6U Active CN219197098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双开安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7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4233B1 (ko) 공간활용 여닫이문
KR101551173B1 (ko) 슬라이딩 및 스윙식 기능성 방 도어
JP2007077761A (ja) 扉開放補助機構を備えた開口部装置
CN219197098U (zh) 一种双开安全窗
KR101311425B1 (ko) 창호의 힌지 구조물
CN111155893A (zh) 一种具有安全护栏、防蚊功能的建筑节能外平开窗
CN210018745U (zh) 一种折叠可移动手术间屏风
KR200488517Y1 (ko)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천장 점검구
KR101810387B1 (ko) 봉안단의 봉안함 여닫이용 다기능 개폐장치
CN210636981U (zh) 一种内倒窗
US4606145A (en) Shutter-type window panel
CN113668998A (zh) 分离式可拆卷帘
US3256640A (en) Door constructions
CN206503499U (zh) 一种先伸缩后平开的门
CN208088490U (zh) 一种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
CN219422845U (zh) 一种放射防护装置
CN211828352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防护结构
CN109462155A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折叠功能以便于搬运的电力机箱机柜
JP2002115447A (ja) 建物の窓構造
KR20090012286A (ko) 회전축이 움직이는 경첩
CN218268450U (zh) 一种交互设计展示用投影设备
KR20130098599A (ko) 사물함의 경첩
CN220226507U (zh) 锁具配件和锁具组件
JP2561569B2 (ja) 間口開閉扉の上下部密閉装置及び補助ガイド片
CN211900278U (zh) 一种具有安全护栏、防蚊功能的建筑节能外平开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