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5284U -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95284U CN219195284U CN202223218787.8U CN202223218787U CN219195284U CN 219195284 U CN219195284 U CN 219195284U CN 202223218787 U CN202223218787 U CN 202223218787U CN 219195284 U CN219195284 U CN 2191952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jet loom
- air
- compressed ai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包括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具有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压缩气进管和压缩气出管,压缩气进管连接车间压缩气气源,压缩气出管连接喷气织机进气管;热交换装置内部设置压缩气热交换空间,热交换空间内设置有多排热交换板,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管路,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相连形成润滑油热交换通路,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相连形成冷却液热交换通路。喷气织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液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气进行热量交换,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60℃左右,使得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设定报警保温之下,从而保证喷气织机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喷气织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液工作时一般在68-75℃,因此会设定一个工作安全温度,一般设定在70℃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停机报警,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织机故障,而且对织机内部加工的纱线不好,同时容易导致纱线温度过高,因此需要降温,目前常用的降温是通过吹风机吹风降温,吹风机的吹风对象是织机或者油箱和冷却液箱,不是直接作用到润滑油和冷却液,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到了夏天,织机的温度还是会上升并超过75℃。而且风吹出后容易发散,除了织机受风外,其他位置也会受风,有可能纱线被吹乱。而且喷出的气流也会与吹风相干扰。
除了风冷外,还利用水冷,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降温,但是水冷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配置冷却水塔、冷却水路、水泵,如果有需要还要对水进行冷却,成本较高。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冷却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利用喷气织机的喷气来源,通过该喷气来源来对织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液进行冷却,气流流动迅速,冷却快速,同时没有外部气流流动,不会对喷气造成干扰,而喷气来源又是织机现有的,同时喷气热交换上升的温度不会对织机及纱线造成影响,使得织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液工作温度维持在60℃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包括喷气织机,一个设置于喷气织机外部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具有连接喷气织机的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热交换装置还具有压缩气进管和压缩气出管,压缩气进管连接车间压缩气气源,压缩气出管连接喷气织机进气管;热交换装置内部设置压缩气热交换空间,热交换空间内设置有多排热交换板,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管路,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相连形成润滑油热交换通路,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相连形成冷却液热交换通路。
喷气织机的润滑油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气进行热量交换,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气进行热量交换,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压缩气的温度一般在30℃左右,经过热交换之后,润滑油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60℃左右,压缩气的温度上升到33-35℃左右,这样喷气织机使用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设定报警保温之下,而压缩气的温度只上升3-5℃,不影响正常使用;本方案的热交换采用喷气织机使用的压缩气,这样不用另外增加风机或者水冷,冷却更加方便,同时压缩气在热交换的时候是在热交换装置内部,气流不会外跑,这样对喷气织机周围环境比较友好,不会造成纤维絮飞扬;润滑油和冷却液热交换各自单独进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热交换装置分为三部分,一端为压缩气进气部,中间为热交换部,另一端为压缩气出气部,压缩气热交换空间处于中间的热交换部内,多排热交换板设置于热交换部内。
作为优选,压缩气进气部与热交换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热交换部与压缩气出气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压缩气进气部包括防护罩、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扩气管,扩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进管,扩气管的大径端连接通风板;压缩气出气部包括防护罩、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聚气管,聚气管的大径端连接通风板,聚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出管。压缩气在车间内是在小口径的管道内行进,为了提高热交换接触面积,压缩气的进气端连接扩气管,通过喇叭状的渐变结构,减少压缩气突变产生的爆音,同时在出气端连接喇叭状聚气管,从而继续保持压缩气的流速。
作为优选,压缩气出气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压缩气出气部表面设置有参数显示屏。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来监控经过热交换之后的压缩气的温度和流速,使其符合喷气织机的使用需要。
作为优选,多排热交换板相互平行布置,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呈S形布置,每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前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出口与后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入口相连。
作为优选,热交换空间内的热交换板分为两组,一组为润滑油热交换,另一组为冷却液热交换。
作为优选,每一热交换板为双层对合结构,每一层上均设置有所述管路的一半,两层对合,两一半的管路对合形成完整的管路。
作为优选,热交换板上设置有通槽,通槽处于管路的侧边位置。压缩气从通槽穿过。
作为优选,热交换空间内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槽板,槽板与热交换板的侧边相扣合,热交换空间的内壁设置有槽板,槽板与热交换板的侧边相扣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喷气织机的润滑油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气进行热量交换,对润滑油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气进行热量交换,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压缩气的温度一般在30℃左右,经过热交换之后,润滑油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60℃左右,压缩气的温度上升到33-35℃左右,这样喷气织机使用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到设定报警保温之下,而压缩气的温度只上升3-5℃,不影响正常使用;本方案的热交换采用喷气织机使用的压缩气,这样不用另外增加风机或者水冷,冷却更加方便,同时压缩气在热交换的时候是在热交换装置内部,气流不会外跑,这样对喷气织机周围环境比较友好,不会造成纤维絮飞扬;润滑油和冷却液热交换各自单独进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气总管,2、压缩气支管,3、热交换装置,4、润滑油进管,5、冷却液进管,6、喷气织机,7、润滑油出管,8、冷却液出管,9、压缩气进气部,10、热交换部,11、压缩气出气部,12、显示屏,13、扩气管,14、通风板,15、防护罩,16、聚气管,17、热交换空间,18、管路,19、热交换板,2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喷气织机6外部设置有一个热交换装置3,热交换装置连接于喷气织机压缩气管路上。
如图2图3所示,热交换装置具有润滑油进管4和润滑油出管7、冷却液进管5和冷却液出管8。热交换装置分为三部分,一端为压缩气进气部9,中间为热交换部10,另一端为压缩气出气部11。压缩气进气部与热交换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14,热交换部与压缩气出气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通风板为多孔状平板。
压缩气进气部包括防护罩15、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扩气管13,扩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进管,扩气管的大径端朝向通风板。压缩气出气部包括防护罩15、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聚气管16,聚气管的大径端连接通风板,聚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出管。防护罩呈方形,防护罩罩住扩气管以保护扩气管,防护罩罩住聚气管以保护聚气管。压缩气出气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压缩气出气部的防护罩表面设置有参数显示屏12。
热交换部10内具有压缩气热交换空间17,热交换空间连通压缩气进气部和压缩气出气部形成压缩气通路。热交换空间内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槽板,槽板的槽口朝外。热交换空间内设置有多排热交换板19,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管路18,如图4所示,多排热交换板相互平行布置,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呈S形布置,每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前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出口与后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入口相连。热交换空间内的热交换板分为两组,一组的管路相连通为润滑油热交换通路,另一组的管路相连通为冷却液热交换通路。润滑油热交换通路的管路与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相连,冷却液热交换通路的管路与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相连。热交换空间的内壁设置有槽板,两组热交换板之间通过立柱上的槽板相扣接,热交换板的外侧边通过内壁上的槽板相扣接。每一热交换板为双层对合结构,每一层上均设置有所述管路的一半,两层对合,两一半的管路对合形成完整的管路。热交换板上设置有通槽20,通槽处于管路的侧边位置。本实施例中,热交换板采用铝板。
如图1所示,热交换装置的压缩气进管连接车间压缩气气源,压缩气出管连接喷气织机进气管。车间内布置有压缩气总管1和压缩气支管,压缩气支管与压缩气总管相连通,一根压缩气支管对应一台喷气织机6。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装置接入压缩气支管上,压缩气进管连接压缩气支管,聚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出管,压缩气出管连接压缩气支管。喷气织机的润滑油出油管与热交换装置的润滑油进管4相连,润滑油出管7与喷气织机的润滑油储油箱相连,喷气织机的冷却液出液管与热交换装置的冷却液进管5相连,冷却液出管8与喷气织机的冷却液箱相连,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流动通过喷气织机自身的润滑油泵和冷却液泵来提供。润滑油和冷却液在喷气织机外部流动循环,在热交换装置内与压缩气进行热交换降温,降温后再次使用到喷气织机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包括喷气织机(6),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设置于喷气织机(6)外部的热交换装置(3),热交换装置具有连接喷气织机的润滑油进管(4)和润滑油出管(7)、冷却液进管(5)和冷却液出管(8),热交换装置还具有压缩气进管和压缩气出管,压缩气进管连接车间压缩气气源,压缩气出管连接喷气织机进气管;热交换装置内部设置压缩气热交换空间(17),热交换空间内设置有多排热交换板(19),热交换板上设置有管路(18),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润滑油进管和润滑油出管相连形成润滑油热交换通路,热交换板上的管路与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相连形成冷却液热交换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装置分为三部分,一端为压缩气进气部(9),中间为热交换部(10),另一端为压缩气出气部(11),压缩气热交换空间处于中间的热交换部内,多排热交换板设置于热交换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气进气部与热交换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14),热交换部与压缩气出气部之间设置有通风板;压缩气进气部包括防护罩(15)、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扩气管(13),扩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进管,扩气管的大径端连接通风板;压缩气出气部包括防护罩、设置于防护罩内的喇叭状聚气管(16),聚气管的大径端连接通风板,聚气管的小径端连接压缩气出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气出气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压缩气出气部表面设置有参数显示屏(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多排热交换板相互平行布置,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呈S形布置,每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前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出口与后一热交换板上的管路的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空间内的热交换板分为两组,一组为润滑油热交换,另一组为冷却液热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一热交换板为双层对合结构,每一层上均设置有所述管路的一半,两层对合,两一半的管路对合形成完整的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热交换板上设置有通槽(20),通槽处于管路的侧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空间内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槽板,槽板与热交换板的侧边相扣合,热交换空间的内壁设置有槽板,槽板与热交换板的侧边相扣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8787.8U CN219195284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8787.8U CN219195284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95284U true CN219195284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2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18787.8U Active CN219195284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95284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18787.8U patent/CN2191952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26078U (zh)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
CN219195284U (zh) | 一种外循环冷却喷气织机 | |
CN109991027A (zh) | 一种低温风冷换热器性能检测试验台 | |
CN105258406A (zh) | 一种空调冷凝器系统 | |
CN103547125A (zh) | 一种高除湿发电机组箱体 | |
TWM644638U (zh) | 隧道型氣冷水冷混合降溫的蒸汽回收設備 | |
CN203590656U (zh) | 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 | |
CN109827267A (zh) | 一种卧式复合立式板管型两级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 |
CN112657804B (zh) | 一种用于水性漆的烘干方法 | |
CN213872987U (zh) | 一种新型省电空调 | |
CN210242099U (zh) |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8704485U (zh) | 一种冷却塔及水泵电控装置 | |
CN209818224U (zh) | 一种机舱通风降温装置 | |
CN209763377U (zh) | 基于板翅-露点两级间接蒸发冷却的空调机组 | |
CN208567226U (zh) | 一种空调制冷用除霜装置 | |
CN207584974U (zh) | 机房点制冷系统 | |
CN105627640A (zh) | 一种车载空调发热元器件的散热冷却方法和散热冷却装置 | |
CN206772074U (zh) | 循环水冷却塔系统 | |
CN206073503U (zh) | 一种热泵热回收式蒸发系统 | |
CN218787165U (zh) | 用于集成式压缩机的冷却结构、集成式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 |
CN219437477U (zh) | 一种空压机变频器双向散热装置 | |
CN205536279U (zh) | 一种利用干空气能制取冷水和进行空气调节的复合装置 | |
CN214660734U (zh) | 一种冰箱制冷压缩机气缸座 | |
CN202303761U (zh) | 带能量回收的一体式作业区域送排风装置 | |
CN217900061U (zh) | 一种防漏水恒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