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6078U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26078U CN202126078U CN2011202175483U CN201120217548U CN202126078U CN 202126078 U CN202126078 U CN 202126078U CN 2011202175483 U CN2011202175483 U CN 2011202175483U CN 201120217548 U CN201120217548 U CN 201120217548U CN 202126078 U CN202126078 U CN 202126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exchanger
- group
- pipe
- gravity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房制冷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重力式热管、循环泵;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设有变风量风机,以进行换热器内外的热量交换;重力式热管连接在第一换热器中的冷热交换器和第二交换其中的冷热交换器之间,用以进行冷热交换器间的热量交换。循环泵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回液管和第二换热器回液管之间的重力式热管上;循环泵运行后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和循环量使热交换能力大大加强。本实用新型耗电量低、清洁、易于安装和维护,大大减少了空调的开启时间,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也延长了空调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机房制冷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ICT(In-Circuit Test,在线测试)行业的炭排放量已经与航空业相当,机房的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机房内的设备对工作环境有恒温恒湿的要求,当前设备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均采用空调进行强制制冷。通过调查发现,机房60%耗电的都来自于空调的耗电。因此,采用一种节省电力的降温设备,在有效降温的同时,可以极大的节约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机房换热的装置,以远低于空调的运行功耗的情况下,将机房内的热量置换到室外,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空调使用,延长空调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重力式热管、循环泵;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重力式热管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重力式热管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度高于第二换热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循环泵运行后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和循环量,加强其热交换能力;通过重力式热管的工作,实现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热量交换,降低了机房散热系统的功耗,减少机房空调的开启时间,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重力式热管包括第一重力式热管和第二重力式热管;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和第二换热器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端和第二换热器的上端之间;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根重力式热管和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可以实现重力式热管和换热器内的制冷剂的良好循环。
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壳体、第一变风量风机、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第一蒸发气管组和第一回液管组;所述第一变风量风机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壳体上;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变风量风机有利于将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的热量迅速扩散到周围空气中,以利于降温;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和第一回液管组连接于第一冷热交换器组和重力式热管之间,吸热后的制冷剂气体走第一蒸发气管组,冷却后的制冷剂液体走第一回液管组,利于增加热交换能力,从而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由至少两排冷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由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组成;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由至少一个回液管组成;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上端均与一个蒸发器管连接,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下端均与一个回液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热交换器为三排,所述蒸发器管为一个,所述回液管为一个。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散热面积。
进一步,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器壳体、第二变风量风机、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第二蒸发气管组和第二回液管组;所述第二变风量风机设置于第二换热器壳体上;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设置于第二换热器壳体内,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二变风量风机有利于将第二换热器组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中;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和第二回液管组连接于第二冷热交换器组和重力式热管之间,吸热后的制冷剂气体走第二蒸发气管组,冷却后的制冷剂液体走第二回液管组,利于增加热交换能力,从而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由至少两排冷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由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组成;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由至少一个回液管组成;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上端均与一个蒸发器管连接,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下端均与一个回液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热交换器为三排,所述蒸发器管为一个,所述回液管为一个。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散热面积。
进一步,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设置于重力式热管与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重力式热管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循环泵运行后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和循环量,加强其热交换能力;通过重力式热管的工作,从而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将本实用新型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中的第二换热器放置于室内,第一换热器放置于室外,利用循环泵可以增大换热器和重力式热管中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和循环量,从而可以对室内温度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实施例一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重力式热管,301、第一重力式热管,302、第二重力式热管,4、循环泵,101、第一换热器壳体,102、第一变风量风机,103、第一冷热交换器组,201、第二换热器壳体,202、第二变风量风机,203、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4、过滤网,104、第一回液管组,105、第一蒸发气管组,205、第二回液管组,206、第二蒸发气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重力式热管3和循环泵4。其中:
重力式热管3包括第一重力式热管301和第二重力式热管302。
第一换热器1包括第一换热器壳体101、第一变风量风机102、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第一回液管组104和第一蒸发气管组105;第一变风量风机102安装在第一换热器壳体101上,用于排出第一换热器1内的空气;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安装于第一换热器壳体101内,用于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和周围空气的热量交换;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的下端与第一回液管组104的一端连接,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的上端与第一蒸发气管组105的一端连接;第一回液管组104的另一端与第一重力式热管301的一端连接,第一重力式热管301的另一端与循环泵4的进液口连接;第一蒸发气管组105的另一端与第二重力式热管302连接。
第二换热器2包括第二换热器壳体201、第二变风量风机202、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过滤网204、第二回液管组205和第二蒸发气管组206;第二变风量风机202安装于第二换热器壳体201上,用于将第二换热器2外的空气吹入第二换热器2内;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安装在第二换热器壳体201内,用于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和周围空气的热量交换;过滤网204安装在第二换热器2壳体上靠近的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的一侧,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的下端与第二回液管组205的一端连接,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的上端与第二蒸发气管组206的一端连接;第二回液管组205的另一端与循环泵4的出液口连接;第二蒸发气管组206的另一端第二重力式热管302连接。
为了增大热交换面积,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和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均可由两排或者两排以上冷热交换器组成,第一蒸发气管组105和第二蒸发气管组206均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蒸发器管组成,第一回液管组104和第二回液管组205均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回液管组成;并且,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上端均与一个蒸发器管连接,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下端均与一个回液管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和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均采用了三排冷热交换器,第一蒸发气管组105和第二蒸发气管组206均采用了一个蒸发器管,第一回液管组104和第二回液管组205均采用了一个回液管。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器1的高度高于第二换热器2的高度;重力式热管3共有二根,在第一换热器1中的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和第二换热器2中的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之间连接,即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通过第一回液管组104、第一重力式热管301、循环泵4、第二回液管组205与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连接,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又通过第一蒸发气管组105、第二重力式热管302、第二蒸发气管组206与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连接。从而最高效的实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和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之间的热量交换。循环泵4运行后可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速度和循环量,加强其热交换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重力式热管3是将密闭的紫铜管壳内部抽成真空,并在此状态下充入少量的制冷剂液体。在重力式热管3与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连接的一端加热后,制冷剂液体吸收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的热量而汽化为蒸汽,在微小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蒸发气管组206流向第二重力式热管302,再经由第一蒸发气管组105带到第一换热器103进行散热,散热后制冷剂由气体变成液体流向第一回液管组104,再通过第一重力式热管301被循环泵4吸入进液口,循环泵4加压后使制冷液经其出液口和第二回液管组205回流至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如此的反复循环,连续不断地将热量由第二换热器2传向第一换热器1。由于重力式热管3的传热不但依靠内部工作物质的相变进行,而且循环泵4加压后使制冷液的流速和流量加大,获得较大的传热率,从而实现了减少消耗的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更清洁,方便安装和易维护等。
使用时,将第一换热器1安装于室外,第二换热器2安装于机房室内,通过重力式热管3和循环泵4连接两换热器,并保证第一换热器1的高度高于第二换热器2。循环泵4设置于靠近第二换热器2底部第二回液管组205处。在机房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3度以上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换热器2中第二变风量风机202,将热空气不断地输送给第二换热器2中的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第二冷热交换器组203通过第二蒸发气管组206经由第二重力式热管302将热量传递给安装在室外的第一换热器1中的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再通过第一变风量风机102将第一换热器1中的第一冷热交换器组103的热量传递到室外,从而实现了对机房降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重力式热管、循环泵;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重力式热管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重力式热管上;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度高于第二换热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式热管包括第一重力式热管和第二重力式热管;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和第二换热器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端和第二换热器的上端之间;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壳体、第一变风量风机、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第一蒸发气管组和第一回液管组;所述第一变风量风机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壳体上;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设置于第一换热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组由至少两排冷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第一蒸发气管组由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组成;所述第一回液管组由至少一个回液管组成;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上端均与一个蒸发器管连接,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下端均与一个回液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器为三排,所述蒸发器管为一个,所述回液管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器壳体、第二变风量风机、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第二蒸发气管组和第二回液管组;所述第二变风量风机设置于第二换热器壳体上;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设置于第二换热器壳体内,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重力式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重力式热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由至少两排冷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第二蒸发气管组由至少一个蒸发器管组成;所述第二回液管组由至少一个回液管组成;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上端均与一个蒸发器管连接,每排冷热交换器的下端均与一个回液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器为三排,所述蒸发器管为一个,所述回液管为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靠近第二冷热交换器组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设置于重力式热管与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重力式热管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175483U CN202126078U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175483U CN202126078U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26078U true CN202126078U (zh) | 2012-01-25 |
Family
ID=4548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175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26078U (zh) | 2011-06-24 | 2011-06-24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26078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4042A (zh) * | 2012-10-13 | 2013-02-06 | 万建红 | 辐射平板空调系统 |
CN102954548A (zh) * | 2012-12-18 | 2013-03-06 | 四川澄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直接蒸发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
CN103206881A (zh) * | 2013-04-12 | 2013-07-17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讯基站散热系统 |
CN107727481A (zh) * | 2017-09-25 | 2018-02-23 | 清华大学 | 基于小型低温制冷机的长距离冷量传递装置 |
CN107990770A (zh) * | 2017-12-28 | 2018-05-04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2x2组模块的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050873A (zh) * | 2017-12-28 | 2018-05-18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088293A (zh) * | 2017-12-28 | 2018-05-29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1x1组模块的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562181A (zh) * | 2017-12-28 | 2018-09-21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931151A (zh) * | 2017-05-22 | 2018-12-04 | 百能堡公司 | 用于冷却电子设备外壳的热交换器 |
CN112984657A (zh) * | 2021-03-08 | 2021-06-18 | 杭州富春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节能系统 |
-
2011
- 2011-06-24 CN CN2011202175483U patent/CN2021260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4042A (zh) * | 2012-10-13 | 2013-02-06 | 万建红 | 辐射平板空调系统 |
CN102914042B (zh) * | 2012-10-13 | 2015-12-02 | 万建红 | 辐射平板空调系统 |
CN102954548A (zh) * | 2012-12-18 | 2013-03-06 | 四川澄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直接蒸发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
CN103206881A (zh) * | 2013-04-12 | 2013-07-17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讯基站散热系统 |
CN108931151A (zh) * | 2017-05-22 | 2018-12-04 | 百能堡公司 | 用于冷却电子设备外壳的热交换器 |
CN107727481A (zh) * | 2017-09-25 | 2018-02-23 | 清华大学 | 基于小型低温制冷机的长距离冷量传递装置 |
CN107727481B (zh) * | 2017-09-25 | 2020-09-22 | 清华大学 | 基于小型低温制冷机的长距离冷量传递装置 |
CN107990770A (zh) * | 2017-12-28 | 2018-05-04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2x2组模块的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050873A (zh) * | 2017-12-28 | 2018-05-18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088293A (zh) * | 2017-12-28 | 2018-05-29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1x1组模块的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08562181A (zh) * | 2017-12-28 | 2018-09-21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重力式热交换器 |
CN112984657A (zh) * | 2021-03-08 | 2021-06-18 | 杭州富春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节能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26078U (zh) | 微循环重力式热管换热装置 | |
CN101315912B (zh) |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复合式冷却方法及装置 | |
CN201852229U (zh) | 一种分布式水冷分离式热管排热系统 | |
CN101886836B (zh) | 一种蒸发冷却型热管换热的机房排热装置 | |
CN203116210U (zh) | 数据机房用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 | |
WO2017097032A1 (zh) | 一种用于各类数据机房的自然冷源散热系统 | |
CN203704150U (zh) | 一种双系统节能的机柜散热空调 | |
CN105157281A (zh) | 具有翅片的套管蒸发式冷凝器 | |
CN105135739A (zh) |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 |
CN103940271A (zh) |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热管换热系统 | |
CN103925750A (zh) | 一种新型蒸发式冷凝器 | |
CN101387479A (zh) | 一种复合冷凝器热管冷却机组 | |
CN201497089U (zh) | 蒸发冷凝式机房空调 | |
CN202350223U (zh) | 一种机房空调热管一体机 | |
CN201652649U (zh) | 一种换热装置 | |
CN205119549U (zh) |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 |
CN212227440U (zh) | 一种空调蒸发器 | |
CN102538535A (zh) | 机房外气冷却节能装置与配置方法 | |
CN104482687A (zh) | 数据中心专用重力式热管复合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 | |
CN205174937U (zh) | 具有翅片的套管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4240634U (zh) |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式复合蒸发冷凝器空调 | |
CN201213130Y (zh) | 一种用于大功率晶闸管的热管/风冷复合式散热系统 | |
CN215114136U (zh) |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 |
CN104197416A (zh) | 机房热气流室外冷却交换装置 | |
CN201569342U (zh) | 一种新型间接蒸发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