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4616U - 废水电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水电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4616U
CN219194616U CN202223422269.8U CN202223422269U CN219194616U CN 219194616 U CN219194616 U CN 219194616U CN 202223422269 U CN202223422269 U CN 202223422269U CN 219194616 U CN219194616 U CN 21919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guide
zone
electrolytic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22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彤俊
刘大千
陈浩
张健
勾海洋
杨永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Watertow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Watertow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Watertow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Watertow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22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4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4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池设有电解加工区以及与电解加工区连通的进水口;导水机构安装于电解加工区内并与进水口连通,导水机构包括导水板,导水板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水孔;以及多组电极组件装设于导水板上,且任意相邻两组电极组件间隙配合并形成反应通道。废水通过导水板上的多个导水孔时能实现均匀分流,进而保证流过导水板后的废水均匀流入各个反应通道内,废水便能与多个电极组件均匀有效接触,增大反应面积,产生更多的微气泡,使微气泡更均匀饱和的充盈于电解加工区而与悬浮颗粒充分有效结合,悬浮颗粒粘附在微气泡上,随着微气泡的上浮,提升气浮分离效果,保证废水净化处理质量。

Description

废水电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环保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纺织业等领域中,各种生产加工场合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经过环保处理之后才能直接排放至下水道中,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这其中,电解气浮机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高浓度、难降解的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处理效果。
电解气浮机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在废水槽中安装多组电极,当电极通入直流电时,电极组件的阴极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氢气泡,起着气浮助剂的作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粘附在微小氢气泡上,随着氢气泡上浮,产生固液分离的效果。与此同时,电极的阳极金属将溶解出铝或铁的阳离子,并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而形成吸附性很强的铝或铁的氢氧化物,其能够吸附、凝聚水中的悬浮颗粒等杂质,从而形成絮粒,这种絮粒与阴极上产生的微小氢气泡黏附,得以实现气浮分离。然而,现有的电解气浮机中废水与电极接触存在不均匀、不完全的缺陷,导致反应面积小,产生微气泡的数量少,没有足够的微气泡来与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充分结合,从而影响气浮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微气泡产生数量少而无法与悬浮颗粒充分结合,影响气浮分离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其包括:
废水处理池,所述废水处理池设有电解加工区以及与所述电解加工区连通的进水口;
导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安装于所述电解加工区内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导水板,所述导水板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水孔;以及
多组电极组件,多组所述电极组件装设于所述导水板上,且任意相邻两组所述电极组件间隙配合并形成反应通道。
上述方案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应用于废水净化处理的场合中,工作时,废水通过进水口首先通入电解加工区内,由于电解加工区内安装有导水机构,使得废水通过导水板上的多个导水孔时能实现均匀分流,进而保证流过导水板后的废水均匀流入各个反应通道内,废水便能与多个电极组件均匀有效接触,增大反应面积,产生更多的微气泡,使微气泡更均匀饱和的充盈于电解加工区而与悬浮颗粒充分有效结合,悬浮颗粒粘附在微气泡上,随着微气泡的上浮,提升气浮分离效果,保证废水净化处理质量。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间隔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所述反应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机构还包括导水容器,所述导水容器装设于所述电解加工区的底部,所述导水板安装于所述导水容器的内壁中部,所述电极组件的侧部与所述导水容器的侧壁抵接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机构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设于所述进水口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废水处理池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导水容器内并处于所述导水板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水电处理装置还包括清渣机构和储渣容器,所述废水处理池还设有与所述电解加工区连通的浮渣分离区,在废水流动路径上,所述浮渣分离区处于所述电解加工区的下游,所述清渣机构和所述储渣容器分别装设于所述浮渣分离区内,所述清渣机构能够将废水表层漂浮的悬浮颗粒清除以收集至所述储渣容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渣机构包括驱动器、第一转动轮组、第二转动轮组、传动带和刮渣板,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转动轮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轮组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轮组合所述第二转动轮组的外部,所述刮渣板安装于所述传动带的外部并能将悬浮颗粒刮向所述储渣容器的容器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渣板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刮渣板沿着所述传动带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带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池还设有沉降区,所述沉降区与所述电解加工区之间通过隔板分离,所述沉降区与所述浮渣分离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区内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沉降板,相邻两个所述沉降板之间限定出沉降分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水电处理装置还包括溢流容器和滤网,所述溢流容器安装于所述废水处理池的排水口处,所述滤网装设于所述溢流容器的容器口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废水电处理装置;10、废水处理池;11、电解加工区;12、进水口;13、浮渣分离区;14、沉降区;20、导水机构;21、导水板;22、导水容器;23、进水管;30、电极组件;40、清渣机构;41、第一转动轮组;42、第二转动轮组;43、传动带;44、刮渣板;50、储渣容器;60、隔板;70、沉降板;80、溢流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100,其可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化学等领域中,对生产、加工、实验等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从而提高废水排放质量,避免污染环境。
示例性地,废水电处理装置100包括废水处理池10、导水机构20以及多组电极组件30。
废水处理池10设有电解加工区11以及与电解加工区11连通的进水口12;导水机构20安装于电解加工区11内并与进水口12连通,导水机构20包括导水板21,导水板21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水孔;多组电极组件30装设于导水板21上,且任意相邻两组电极组件30间隙配合并形成反应通道。
电极组件30通过电线与电源装置相连,由电源装置向电极组件30通电,以使电极组件30能进行电解反应。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废水电处理装置100应用于废水净化处理的场合中,工作时,废水通过进水口12首先通入电解加工区11内,由于电解加工区11内安装有导水机构20,使得废水通过导水板21上的多个导水孔时能实现均匀分流,进而保证流过导水板21后的废水均匀流入各个反应通道内,废水便能与多个电极组件30均匀有效接触,增大反应面积,产生更多的微气泡,使微气泡更均匀饱和的充盈于电解加工区11而与悬浮颗粒充分有效结合,悬浮颗粒粘附在微气泡上,随着微气泡的上浮,提升气浮分离效果,保证废水净化处理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30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与阴极板间隔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反应通道。当废水流入反应通道而与阳极板和阴极板接触,且电极组件30通入直流电时,阴极板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氢气泡(即微气泡),起着气浮助剂的作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粘附在微气泡上,并随着微气泡上浮,从废水中脱离出来,而产生固液分离的效果。与此同时,阳极板(可采用可溶电极铝或铁)的金属将溶解出铝或铁的阳离子,并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而形成吸附性很强的铝或铁的氢氧化物,其能够吸附、凝聚水中的杂质颗粒,从而形成絮粒,这种絮粒与阴极上产生的微气泡黏附,得以实现气浮分离。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废水与电极组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塑料,产生更多的微气泡,阳极板和阴极板中的至少之一制作成波纹型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导水机构20还包括导水容器22,导水容器22装设于电解加工区11的底部,导水板21安装于导水容器22的内壁中部,电极组件30的侧部与导水容器22的侧壁抵接定位。导水容器22能将从底部流入的废水导引穿过导水板21,进而向上流动穿过电极组件30,使废水能与电极组件30产生电解反应。此外,导水板21对电极组件30形成纵向支撑,同时导水容器22的侧壁还对电极组件30形成侧向限位,从而能保证电极组件30安装稳固。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导水机构20还包括进水管23,进水管23穿设于进水口12内,且进水管23的一端伸出至废水处理池10的外部,进水管23的另一端伸入导水容器22内并处于导水板21的下方。进水管23方便与外部汇聚的废水连接,从而将废水有效导入导水容器22内,且使进入导水容器22中的废水具备一定的水压从而克服摩擦阻力,从而更顺畅且快速的穿过导水孔。
可选地,导水孔可以是圆孔、方孔、条形孔等其中的任意一种。且导水孔的排布密度、孔径等参数均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在此不作赘述。
废水流经电极组件30后会继续朝着废水处理池10的上层区域流动,悬浮颗粒也会在微气泡的气浮作用下向废水表层汇聚,这些聚积的悬浮颗粒若不能及时清理,将会一定程度影响废水处理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水电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清渣机构40和储渣容器50,废水处理池10还设有与电解加工区11连通的浮渣分离区13,在废水流动路径上,浮渣分离区13处于电解加工区11的下游,清渣机构40和储渣容器50分别装设于浮渣分离区13内,清渣机构40能够将废水表层漂浮的悬浮颗粒清除以收集至储渣容器50内。
请继续参阅图1,具体而言,清渣机构40包括驱动器、第一转动轮组41、第二转动轮组42、传动带43和刮渣板44,驱动器与第一转动轮组41和/或第二转动轮组42连接,传动带43套装于第一转动轮组41合第二转动轮组42的外部,刮渣板44安装于传动带43的外部并能将悬浮颗粒刮向储渣容器50的容器口。
工作时,驱动器驱动第一转动轮组41和/或第二转动轮组42旋转,进而带动传动带43旋转,刮渣板44便能跟随传动带43同步旋转,刮渣板44移动经过废水表面,刮渣板44的端部伸入废水表面下方从而能够对推漂浮于废水表面的悬浮颗粒朝着储渣容器50流动,使悬浮颗粒最终被收集至储渣容器50内。
较佳地,刮渣板44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刮渣板44沿着传动带43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于传动带43的外周。使得至少两个刮渣板44能够连续刮渣作业,从而更快速且更彻底的将流动到废水表面的悬浮颗粒更完全的刮入储渣容器50内,提升清渣效率和效果。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废水处理池10还设有沉降区14,沉降区14与电解加工区11之间通过隔板60分离,沉降区14与浮渣分离区13连通。未被刮入储渣容器50内的悬浮颗粒随着水流进一步流入沉降区14,通过自重而沉降至沉降区14底部,实现进一步固态分离,提高废水的洁净度。
请继续参阅图1,具体地,沉降区14内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沉降板70,相邻两个沉降板70之间限定出沉降分区。利用浅层沉降理论,在沉降区14放置沉降板70,划分出更多空间小的沉降分区,减少沉降深度,缩短沉降时间,最终减少沉降区14的体积,提高悬浮颗粒沉降效率。
从外,废水电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溢流容器80和滤网,溢流容器80安装于废水处理池10的排水口处,滤网装设于溢流容器80的容器口处。经过沉降二次净化后的干净水能通过溢流方式自行从溢流容器80排出,且在进入溢流容器80时会经过滤网的再次过滤,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水更加洁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处理池,所述废水处理池设有电解加工区以及与所述电解加工区连通的进水口;
导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安装于所述电解加工区内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导水板,所述导水板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导水孔;以及
多组电极组件,多组所述电极组件装设于所述导水板上,且任意相邻两组所述电极组件间隙配合并形成反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间隔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所述反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还包括导水容器,所述导水容器装设于所述电解加工区的底部,所述导水板安装于所述导水容器的内壁中部,所述电极组件的侧部与所述导水容器的侧壁抵接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设于所述进水口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废水处理池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导水容器内并处于所述导水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电处理装置还包括清渣机构和储渣容器,所述废水处理池还设有与所述电解加工区连通的浮渣分离区,在废水流动路径上,所述浮渣分离区处于所述电解加工区的下游,所述清渣机构和所述储渣容器分别装设于所述浮渣分离区内,所述清渣机构能够将废水表层漂浮的悬浮颗粒清除以收集至所述储渣容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机构包括驱动器、第一转动轮组、第二转动轮组、传动带和刮渣板,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转动轮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轮组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轮组合所述第二转动轮组的外部,所述刮渣板安装于所述传动带的外部并能将悬浮颗粒刮向所述储渣容器的容器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板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刮渣板沿着所述传动带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带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池还设有沉降区,所述沉降区与所述电解加工区之间通过隔板分离,所述沉降区与所述浮渣分离区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区内设置有朝同一方向倾斜设置的多个沉降板,相邻两个所述沉降板之间限定出沉降分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电处理装置还包括溢流容器和滤网,所述溢流容器安装于所述废水处理池的排水口处,所述滤网装设于所述溢流容器的容器口处。
CN202223422269.8U 2022-12-20 2022-12-20 废水电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194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2269.8U CN219194616U (zh) 2022-12-20 2022-12-20 废水电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2269.8U CN219194616U (zh) 2022-12-20 2022-12-20 废水电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4616U true CN219194616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2269.8U Active CN219194616U (zh) 2022-12-20 2022-12-20 废水电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4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0013A (zh) 新型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90411U (zh)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KR19980027107A (ko) 전기분해식 오수정화장치 및 방법과 오수정화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CN102757113A (zh) 一种电解气浮设备
CN219194616U (zh) 废水电处理装置
CN110510710A (zh) 电絮凝与电催化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3537568U (zh) 一种絮凝浮沉一体装置
CN211896437U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CN211546036U (zh) 电解气浮设备
CN211170239U (zh) 一种轻微污染污废水处理装置
CN215327569U (zh) 一种喷漆污水净化处理回用设备
CN210795842U (zh)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CN110734173A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RU139630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электрофлотации
CN113461231A (zh) 一种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系统
CN218909982U (zh) 一种电絮凝溶气气浮设备
CN102674597B (zh) 污水多相流电气浮处理方法及多相流电气浮装置
CN217947882U (zh) 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
CN216106366U (zh)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气浮絮凝组件
CN213707999U (zh) 一种高效除油的电解催化氧化-气浮设备
CN110668673A (zh) 一种生化污泥电渗脱水装置
CN220424780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净水器
CN211946619U (zh) 隔油破乳沉淀一体机
CN214496004U (zh) 离子电解溶气一体机
CN212102380U (zh) 絮凝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