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0411U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90411U CN209890411U CN201920539620.0U CN201920539620U CN209890411U CN 209890411 U CN209890411 U CN 209890411U CN 201920539620 U CN201920539620 U CN 201920539620U CN 209890411 U CN209890411 U CN 209890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premixing
- pipe
- transfer statio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所述预混合装置包括PH调节池、预混池和电解气浮池,所PH调节池、电解气浮池分别位于预混池两侧,所述PH调节池、预混池和电解气浮池依次连通;所述电解气浮池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排渣区、反应区和进水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排泥放空管,在阴阳电极板电解氧化过程中,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沉淀至电解气浮池,并由排泥放空管排出。本装置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预混、PH调节效率,同时通过阴阳电极板电解氧化形成浮渣,通过刮渣装置去除,实现废水的降解净化废水并提高废水的B/C比提高可生化性,便于操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是一类色度深、含细小悬浮物多、高有机物、高氨氮、的难降解、臭味大,但水量小,波动性大的废水。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为压缩垃圾产生过程中能生的压滤液、生活污水、餐厨污水和中转站内地面冲洗水等多种废水的混合,处理难度都比较大。
目前大多数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大部分为经收集坑后直接排放,由于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远高于市政污水,因此对市政污水处理站带来很大冲击,需要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进行单独处理后排放市政污水管网。
而在可移动中转站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中,我们首选先需要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调节PH,预混后电解气浮处理,实现废水净化,而现如今的预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低,对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有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所述预混合装置包括PH调节池、预混池和电解气浮池,所PH调节池、电解气浮池分别位于预混池两侧,所述PH调节池、预混池和电解气浮池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PH调节池、预混池和电解气浮池,其中PH调节池可以通过PH在线控制仪自动投加酸碱,调节渗滤液PH,以保证净化工艺所需的中性;预混池可投加混凝剂PAC,PAM,使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形成大颗粒物,有利于后续工艺处理;电解气浮池可通过阴阳电极产生电解氧化作用,对垃圾渗滤液进氧化分解净化,实现废水的净化作用。
较优化地,所述电解气浮池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排渣区、反应区和进水区,所述进水区、反应区和排渣区依次连通;所述预混池内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预混池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区连通;所述反应区内固定设置有阴阳电极板,所述排渣区内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电解气浮池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排渣区连通。
本实用新型电解气浮池中设计了排渣区、反应区和进水区;预混池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进水区,再通过反应区的阴阳电极板电解氧化,同时分解出微小气泡与垃圾渗滤液中的颗粒物结合,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结合体而上浮;刮渣装置可有效将浮渣去除,实现废水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中,阴阳电极板与整流电源连接,提供直流电流0-500A,保证电解氧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较优化地,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翻板、刮渣转动机和排渣槽,所述刮渣转动机固定安装在电解气浮池顶端,所述刮渣翻板位于排渣区内,所述刮渣转动机的输出端与刮渣翻板连接;所述排渣槽位于刮渣翻板下方,所述刮渣翻板右侧设置有出水调节器,所述第二出水管与出水调节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翻板、刮渣转动机和排渣槽,其中刮渣转动机的输出端与刮渣翻板连接,用于提供动力源,保证刮渣翻板的顺利工作;刮渣翻板可有效去除废水上的浮渣,排渣槽可将浮渣排出;刮渣翻板右侧的出水调节器可用于调节废水排出的流速,保证刮渣效率。
较优化地,所述PH调节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管,所述预混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管,所述PH调节池左侧设置有风机接口,所述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分别与风机接口连通;所述PH调节池左侧设置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用于实现废水的搅拌混合,不仅可以保证PH调节过程、混凝过程中废水均匀流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风机接口连接有风机,可保证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的顺利工作。
较优化地,所述电解气浮池内设置有第三曝气管,所述第三曝气管位于阴阳电极板一侧,所述第三曝气管一端位于阴阳电极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第三曝气管,可通过第三曝气管对电极板进行冲刷,保持电极板的活性,提高净化效率。
较优化地,所述进水区内还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一端与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布水管位于第三曝气管、阴阳电极板之间。
较优化地,所述PH调节池右侧底端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两端分别与PH调节池、预混池连通。
较优化地,所述进水区底端还设置有排泥放空管。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排泥放空管,在阴阳电极板电解氧化过程中,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沉淀至电解气浮池,并由排泥放空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中转站渗滤液通过进水管进入PH调节池,经过PH在线控制仪控制投加酸碱,将PH值控制在7.5-8左右,保持中性;废水通过过水孔进入预混池,在预混池内投加混凝剂,集合水中细小悬浮物形成大的颗粒与废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进水区,再通过反应区的阴阳电极板,电解分解氧化废水的中的污染物质,同时有将难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电解过程中阴阳电板之间会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微小气泡与混凝形成的大颗粒相结合上浮,形成浮渣,通过刮渣转动机带动刮渣翻板去除浮渣,浮渣通过排渣槽排出;比较重的颗粒物重力沉淀,又排泥放空管定时抽排;废水再通过出水调节器调节出水速度,由第二出水管排出,进行废水的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装置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不仅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预混、PH调节效率,同时可以通过阴阳电极板电解氧化形成浮渣,通过刮渣装置去除,实现废水的降解净化废水并提高废水的B/C比提高可生化性,实现废水的过滤净化,便于操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PH调节池、预混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电解气浮池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阴阳电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A。
图中:1-PH调节池、11-第一曝气管、12-进水管、2-预混池、21-第二曝气管、22-第一出水管、23-过水孔、3-电解气浮池、31-进水区、311-第三曝气管、312-布水管、313-排泥放空管、32-反应区、321-阴阳电极板、33-排渣区、331-刮渣转动机、332-刮渣翻板、333-排渣槽、334-出水调节器、335-第二出水管、4-风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所述预混合装置包括PH调节池1、预混池2和电解气浮池3,所PH调节池1、电解气浮池3分别位于预混池2两侧,所述PH调节池1、预混池2和电解气浮池3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PH调节池1、预混池2和电解气浮池3,其中PH调节池1PH调节区经PH在线控制仪自动投加酸碱,以保证工艺所需的中性;预混池2可投加混凝剂PAC,PAM,使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形成大颗粒物,有利于后续工艺处理;电解气浮池3可通过阴阳电极产生电解氧化作用,对垃圾渗滤液进氧化分解净化,实现废水的净化作用。
所述电解气浮池3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排渣区33、反应区32和进水区31,所述进水区31、反应区32和排渣区33依次连通;所述预混池2内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一出水管22一端与预混池2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区31连通;所述反应区32内固定设置有阴阳电极板321,所述排渣区33内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电解气浮池3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335,所述第二出水管335与排渣区33连通。
本实用新型电解气浮池3中设计了排渣区33、反应区32和进水区31;预混池2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第一出水管22进入进水区31,再通过反应区32的阴阳电极板321电解氧化,同时分解出微小气泡与垃圾渗滤液中的颗粒物结合,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结合体而上浮;刮渣装置可有效将浮渣去除,实现废水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中,阴阳电极板321与整流电源连接,提供直流电流0-500A,保证电解氧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翻板332、刮渣转动机331和排渣槽333,所述刮渣转动机331固定安装在电解气浮池3顶端,所述刮渣翻板332位于排渣区33内,所述刮渣转动机331的输出端与刮渣翻板332连接;所述排渣槽333位于刮渣翻板332下方所述刮渣翻板332右侧设置有出水调节器334,所述第二出水管335与出水调节器334连通。
本实用新型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翻板332、刮渣转动机331和排渣槽333,其中刮渣转动机331的输出端与刮渣翻板332连接,用于提供动力源,保证刮渣翻板332的顺利工作;刮渣翻板332可有效去除废水上的浮渣,排渣槽333可将浮渣排出;刮渣翻板332右侧的出水调节器334可用于调节废水排出的流速,保证刮渣效率。
所述PH调节池1内设置有第一曝气管11,所述预混池2内设置有第二曝气管21,所述PH调节池1左侧设置有风机接口4,所述第一曝气管11、第二曝气管21分别与风机接口4连通;所述PH调节池1左侧设置有进水管12。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第一曝气管11和第二曝气管21,第一曝气管11、第二曝气管21用于实现废水的搅拌混合,不仅可以保证PH调节过程、混凝过程中废水均匀流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风机接口4连接有风机,可保证第一曝气管11、第二曝气管21的顺利工作。
所述电解气浮池3内设置有第三曝气管311,所述第三曝气管311位于阴阳电极板321一侧,所述第三曝气管311一端位于阴阳电极板321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第三曝气管311,可通过第三曝气管311对电极板进行冲刷,保持电极板的活性,提高净化效率。
所述进水区31内还设置有布水管312,所述布水管312一端与第一出水管22连通,所述布水管312位于第三曝气管311、阴阳电极板321之间。
所述PH调节池1右侧底端设置有过水孔23,所述过水孔23两端分别与PH调节池1、预混池2连通。
所述进水区31底端还设置有排泥放空管313。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排泥放空管313,在阴阳电极板321电解氧化过程中,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沉淀至电解气浮池3,并由排泥放空管313排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中转站渗滤液通过进水管12进入PH调节池1,经过PH在线控制仪控制投加酸碱,将PH值控制在7.5-8左右,保持中性;废水通过过水孔23进入预混池2,在预混池2内投加混凝剂,集合水中细小悬浮物形成大的颗粒与废水,通过第一出水管22进入进水区31,再通过反应区32的阴阳电极板321,电解分解氧化废水的中的污染物质,同时有将难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电解过程中阴阳电板之间会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微小气泡与混凝形成的大颗粒相结合上浮,形成浮渣,通过刮渣转动机331带动刮渣翻板332去除浮渣,浮渣通过排渣槽333排出;比较重的颗粒物重力沉淀,又排泥放空管313定时抽排;废水再通过出水调节器334调节出水速度,由第二出水管335排出,进行废水的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装置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不仅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预混、PH调节效率,同时可以通过阴阳电极板321电解氧化,实现废水的过滤净化,便于操作人员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池(1)、预混池(2)和电解气浮池(3),所PH调节池(1)、电解气浮池(3)分别位于预混池(2)两侧,所述PH调节池(1)、预混池(2)和电解气浮池(3)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3)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排渣区(33)、反应区(32)和进水区(31),所述进水区(31)、反应区(32)和排渣区(33)依次连通;所述预混池(2)内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一出水管(22)一端与预混池(2)连通,另一端与进水区(31)连通;所述反应区(32)内固定设置有阴阳电极板(321),所述排渣区(33)内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电解气浮池(3)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335),所述第二出水管(335)与排渣区(3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翻板(332)、刮渣转动机(331)和排渣槽(333),所述刮渣转动机(331)固定安装在电解气浮池(3)顶端,所述刮渣翻板(332)位于排渣区(33)内,所述刮渣转动机(331)的输出端与刮渣翻板(332)连接;所述排渣槽(333)位于刮渣翻板(332)下方,所述刮渣翻板(332)右侧设置有出水调节器(334),所述第二出水管(335)与出水调节器(33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1)内设置有第一曝气管(11),所述预混池(2)内设置有第二曝气管(21),所述PH调节池(1)左侧设置有风机接口(4),所述第一曝气管(11)、第二曝气管(21)分别与风机接口(4)连通;所述PH调节池(1)左侧设置有进水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气浮池(3)内设置有第三曝气管(311),所述第三曝气管(311)位于阴阳电极板(321)一侧,所述第三曝气管(311)一端位于阴阳电极板(32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31)内还设置有布水管(312),所述布水管(312)一端与第一出水管(22)连通,所述布水管(312)位于第三曝气管(311)、阴阳电极板(32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1)右侧底端设置有过水孔(23),所述过水孔(23)两端分别与PH调节池(1)、预混池(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31)底端还设置有排泥放空管(3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39620.0U CN209890411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39620.0U CN209890411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90411U true CN209890411U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8999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39620.0U Active CN209890411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9041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5115A (zh) * | 2021-03-12 | 2021-06-29 | 南通寰宇博新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电催化氧化耦合生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
CN113461231A (zh) * | 2021-06-23 | 2021-10-01 |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系统 |
CN116354554A (zh) * | 2023-04-04 | 2023-06-30 | 宜兴市艾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用羟基絮凝复合床 |
CN116354554B (zh) * | 2023-04-04 | 2023-11-14 | 浙江埃克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用羟基絮凝复合床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20539620.0U patent/CN2098904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5115A (zh) * | 2021-03-12 | 2021-06-29 | 南通寰宇博新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电催化氧化耦合生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
CN113461231A (zh) * | 2021-06-23 | 2021-10-01 | 长沙工研院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系统 |
CN116354554A (zh) * | 2023-04-04 | 2023-06-30 | 宜兴市艾瑞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用羟基絮凝复合床 |
CN116354554B (zh) * | 2023-04-04 | 2023-11-14 | 浙江埃克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用羟基絮凝复合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6072B (zh) | 一种纳米催化电解絮凝气浮装置 | |
CN102050555B (zh)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0591629C (zh) | 一种高频脉冲电化学废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 |
CN201309849Y (zh) | 处理废水用电凝装置 | |
CN102603119A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10422913A (zh) | 一种电气浮结合电絮凝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设备 | |
CN102249501B (zh) | 一种发制品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9890411U (zh)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
CN202519115U (zh) | 一种纳米催化电解絮凝气浮装置 | |
CN201971667U (zh) | 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高压脉冲电凝设备 | |
KR20090047641A (ko) | 전기분해에 의한 폐수처리장치 | |
CN114084998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废水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 | |
CN205472824U (zh) | 一种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 |
CN111186966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 | |
CN210945262U (zh) | 一种化妆品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776684B (zh) |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方法 | |
CN214457451U (zh) | 一种一体式ec-ao-mbr的水处理设备 | |
CN108675405A (zh) | 一种三维电极脉冲式电化学洗衣废水回用装置 | |
CN210855619U (zh) |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电催化氧化耦合预处理装置 | |
CN105016537A (zh) | 一种推流式双电极电解气浮 | |
NL2024123B1 (en) | An electrochemic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process | |
CN203833745U (zh) | 一种推流式双电极电解气浮 | |
KR100435002B1 (ko) | 전해부상방법을 이용한 수처리 장치 및 그 운전방법 | |
CN201908025U (zh) | 基于纳米催化电解和膜技术的印染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装置 | |
CN216808439U (zh) | 一种用于含盐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的组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