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127U -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127U
CN219192127U CN202223094689.8U CN202223094689U CN219192127U CN 219192127 U CN219192127 U CN 219192127U CN 202223094689 U CN202223094689 U CN 202223094689U CN 219192127 U CN219192127 U CN 219192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llision
side wall
plat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46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雪平
杨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46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该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总成,吸能盒的前端与前防撞梁的一端相连,吸能盒的后端与前纵梁总成相连,前防撞梁上设有第一碰撞吸能结构,吸能盒上设有第二碰撞吸能结构,第一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设置在前防撞梁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吸能板,第一吸能板与前防撞梁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第二吸能板与吸能盒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第二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吸能盒内的一个第二吸能板。该车身前部结构可以增强前防撞梁的抗弯折能力,扩大吸能盒的吸能空间,避免纵梁大幅度形变危及乘员安全。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目前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车身安全系数一直是消费者的关注焦点。为减少车体在碰撞过程中的损伤,保护驾驶员和乘客,车身前部碰撞缓冲区受创时的塌陷必须可控,保证吸能充分,变形平稳。
在现有技术中,车身前端常设置前防撞梁和吸能盒作为车身碰撞的第一层防护。在MPDB实车测试中,前防撞梁作为保证汽车被动碰撞安全的关键部件,其抗弯能力不足会出现断裂,会导致汽车受力部件碰撞变形吸能不可控,纵梁前端吸能空间不足,会造成纵梁后部变形大,危及乘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解决前防撞梁本体的抗弯能力不强,纵梁吸能空间不足致使车体出现大幅度形变,危及乘员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总成,所述吸能盒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的一端相连,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总成相连,所述前防撞梁上设有第一碰撞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盒上设有第二碰撞吸能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碰撞吸能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吸能板;
所述第一吸能板与所述前防撞梁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上的引导筋。
优选地,所述引导筋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碰撞吸能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吸能板;
所述第二吸能板与所述吸能盒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碰撞吸能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吸能盒上的压溃筋。
优选地,所述压溃筋包括第一压溃筋和/或第二压溃筋;
所述第一压溃筋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上;
所述第二压溃筋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前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内板、前纵梁外板、衬板和加强件总成;
所述衬板的前侧与所述吸能盒后端相连,所述前纵梁内板与前纵梁外板装配于所述衬板的后侧;
所述加强件总成的一端搭接于所述前纵梁外板的外侧,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强件总成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衬板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总成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设有加强凸起;
所述第一加强件上设有与所述加强凸起相配的装配孔;
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装配孔套设于第二加强件的外侧;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与第二加强件的一端重叠,共同搭接于前纵梁外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加强件的另一端分别装配在所述衬板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文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上述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中,前防撞梁装配于车身最前部,其两端通过吸能盒连接前纵梁总成。在MPDB实车测试中,测试车辆与台车以50%的重叠率相撞,碰撞过程中前防撞梁用于传导、分散碰撞力,将碰撞力有效地引向可以安全、高效吸收能量的汽车部件,同时前防撞梁处设置的第一碰撞吸能结构能够增加前防撞梁的刚度,使其有效的传导扩散碰撞力,增强前防撞梁的抗弯折能力;碰撞过程中吸能盒产生形变吸收碰撞力,吸能盒处设置的第二碰撞吸能结构能够适当的增加吸能盒刚度,在不影响吸能盒正常形变的情况下使吸能盒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力,加强对吸能盒所连接的前纵梁总成的防护,进而防止车身产生大幅度形变,确保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前部结构总览;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防撞梁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盒结构;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总成与吸能盒的连接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内板;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外板;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强件;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加强件。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前防撞梁;
2、吸能盒;
3、前纵梁总成;31、前纵梁内板;32、前纵梁外板;33、衬板;34、加强件总成;341、第一加强件;3411、装配孔;342、第二加强件;3421、加强凸起;
4、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1、第一吸能板;42、引导筋;
5、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1、第二吸能板;52、压溃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吸能盒2和前纵梁总成3,吸能盒2的前端与前防撞梁1的一端相连,吸能盒2的后端与前纵梁总成3相连,前防撞梁1上设有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吸能盒2上设有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本示例中,车身前部结构包括一个前防撞梁1、两个吸能盒2和两个前纵梁总成3。
每作为一示例,前防撞梁1装配于车身最前部,其两端通过吸能盒2连接前纵梁总成3,前防撞梁1在汽车遭受碰撞时最先受到冲击,在MPDB实车测试中,测试车辆与台车以50%的重叠率相撞,前防撞梁1用于传导、分散碰撞力,将碰撞力有效地引向可以安全、高效吸收能量的汽车部件。前防撞梁1处设置的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能够增加前防撞梁1的刚度,有效的将冲击力传导扩散,增强前防撞梁1的抗弯折能力。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防撞梁1呈弧形,吸能盒2与前防撞梁1的安装接触面也为弧形,且吸能盒2的Y向尺寸加大。与常规的前防撞梁1与吸能盒2相比,弧形的前防撞梁1能够更好地分散传递冲撞力,吸能盒2也能够吸收更强的冲击力。
作为一示例,两个吸能盒2对称地装配于前防撞梁1的两端,作为前防撞梁1与前纵梁总成3之间的缓冲吸能装置,即吸能盒2的前端与前防撞梁1的一端相连,吸能盒2的后端与前纵梁总成3相连。在MPDB实车测试中,测试车辆与台车均以50km/h的速度相向对撞,前防撞梁1可以吸收一部分冲撞力并将其传导至吸能盒2,使吸能盒2发生形变吸收能量,以此最大程度的保护前纵梁不受到伤害。设置于吸能盒2上的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可以增大吸能盒2的吸能能力,并引导吸能盒2的形变方向,更好的保护前纵梁总成3。
在MPDB实车测试中,测试车辆与台车各自以50km/h的速度相向行驶并以50%的重叠率相撞,碰撞过程中前防撞梁1用于传导、分散碰撞力,将碰撞力有效地引向可以安全、高效吸收能量的汽车部件,同时前防撞梁1处设置的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能够增加前防撞梁1的刚度,使前防撞梁1能够有效的传导扩散碰撞力,增强前防撞梁1的抗弯折能力;碰撞过程中吸能盒2产生形变吸收碰撞力,吸能盒2处设置的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能够适当的增加吸能盒2的刚度,在不影响吸能盒2正常形变的情况下使吸能盒2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力,加强对吸能盒2所连接的前纵梁总成3的防护,进而防止车身产生大幅度形变,确保乘员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吸能板41,每一第一吸能板41与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
作为一示例,第一吸能板41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的内部,连接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在前防撞梁1受到沿纵向方向的碰撞力时,前防撞梁1内部增设的沿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吸能板41,可以增强前防撞梁1的刚度,在抵御碰撞力时不容易出现凹陷,提高了前防撞梁1抗弯折的能力;而且,每一第一吸能板41与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可采用一较长的第一吸能板41沿横向方向贯穿前防接梁1的内部。
作为一示例,第一吸能板41垂直于前防撞梁1的前后侧壁架设。第一吸能板41垂直于前防撞梁1的前后侧壁,相比于其他设置方式更能抵御沿纵向方向的碰撞力,而在车辆事故中,汽车前部所遭受的冲击多为纵向方向的碰撞,该种设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抗弯折效果。
作为一示例,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可以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内的两个第一吸能板41,每一第一吸能板41与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以使前防撞梁1的横向截面为目字形截面。本示例中,两个第一吸能板41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内,并连接前防撞梁1的前后两侧壁,使其横向截面为目字形截面,该种设置方式在保证抗弯折效果的同时也能够节省板材,且加工简便,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上的引导筋42。
作为一示例,引导筋42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或者同时设置于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在前防撞梁1上设置沿竖直方向的引导筋42,可以传导作用力,分散受力点,缓解局部受力的情况,从而提升前防撞梁1的抗弯折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引导筋42设置在前防撞梁1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
作为一示例,引导筋42可以单独地作为第一碰撞吸能结构4设置于前防撞梁1处,起到传导作用力,分散受力点,缓解局部受力情况的作用,提升前防撞梁1的抗弯折能力。
作为一示例,引导筋42可以与第一吸能板41同时设置在前防撞梁1处,引导筋42可以传导作用力,分散受力点,缓解局部受力情况;第一吸能板41可以增强前防撞梁1的刚度,二者结合起来,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前防撞梁1的抗弯折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吸能盒2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吸能板51,第二吸能板51与吸能盒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
作为一示例,如图3所示,第二吸能板5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吸能盒2内部,连接吸能盒2的上侧壁与下侧壁,通过在吸能盒2内部增设第二吸能板51,可以增强吸能盒2的刚度,增大其对于碰撞力的吸收能力,在经受较高速冲击的时候能够充分吸能,避免后方连接的前纵梁总成3发生剧烈形变。作为一示例,第二吸能板51垂直于吸能盒2的上下侧壁架设。第二吸能板51垂直于吸能盒2的上下侧壁,在适当的增强吸能盒2的刚度的同时更能节省板材,减少成本。
作为一示例,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可以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吸能盒2内的一个第二吸能板51,第二吸能板51与吸能盒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以使吸能盒2的纵向截面为倒日字形截面。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可以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吸能盒2内的两个第二吸能板51,第二吸能板51与吸能盒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以使吸能盒2的纵向截面为倒目字形截面。第二吸能板51在吸能盒2内竖直设置并连接吸能盒2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使吸能盒2的纵向截面呈倒日字形或倒目字形,当纵向截面设置为倒目字形时,更能适应Y向宽度较大的吸能盒2,进一步增加刚度,满足更大的吸能需求。综上,该种设置方式可适当的增强吸能盒2的强度,不影响其形变吸能功能,耗材少,制造成本低廉。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吸能盒2上的压溃筋52。
作为一示例,压溃筋52可单独地作为第二碰撞吸能结构5设置于吸能盒2的表面,在遭受外来碰撞力时,可引导吸能盒2沿压溃筋52的走向发生弯折,产生稳定可控的形变,顺利吸收碰撞能力。
作为一示例,压溃筋52可以与第二吸能板51同时设置在吸能盒2处,压溃筋52可以引导吸能盒2沿压溃筋52的走向发生弯折,使形变可控;第二吸能板51可以增强吸能盒2的刚度,在不影响吸能盒2顺利形变的情况下适当提升吸能能力,二者结合起来,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吸能盒2的吸能效应。
在一实施例中,压溃筋52包括第一压溃筋521和/或第二压溃筋522,第一压溃筋521沿横向方向设置在吸能盒2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上,第二压溃筋52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吸能盒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
作为一示例,压溃筋52在吸能盒2上的设置方向会影响到吸能盒2的形变方向,如图3所示,第一压溃筋521沿横向方向设置于吸能盒2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第二压溃筋52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吸能盒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在遭遇纵向方向上的碰撞力冲击时,压溃筋52处机械强度低,在遭遇冲击时最先发生形变,使吸能盒2沿压溃筋52的走向发生沿纵向方向上的形变,使的形变可控、统一,因此不容易出现因为吸能盒2两端受力不均导致吸能盒2向受力较大的一方弯折程度更高,使吸能盒2位置偏移影响前纵梁总成3的位置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前纵梁总成3包括前纵梁内板31、前纵梁外板32、衬板33和加强件总成34;衬板33的前侧与吸能盒2的后端相连,前纵梁内板31与前纵梁外板32装配于衬板33的后侧;加强件总成34的一端搭接于前纵梁外板32的外侧,另一端装配在衬板33的后侧。
作为一示例,前纵梁总成3连接在吸能盒2的后端,通过衬板33连接吸能盒2和前纵梁内板31和前纵梁外板32,吸能盒2与前纵梁的内外板分别与衬板33的前后两侧螺接,形成了可拆卸结构,在遭受冲击损坏时能够轻松拆卸更换吸能盒2,降低了维修成本。如图4所示,加强件总成34的一端搭接于前纵梁外板32的外侧,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衬板33的后侧,在前纵梁外板32处形成进一步的支撑防护,与衬板33协同,增加了受力面积,防止前纵梁外板32产生剧烈形变。
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总成34包括第一加强件341和第二加强件342,第二加强件342上设有加强凸起3421,第一加强件341上设有与加强凸起3421相配的装配孔3411,第一加强件341通过装配孔3411套设于第二加强件342的外侧,第一加强件341的一端与第二加强件342的一端重叠,共同搭接于前纵梁外板32的外侧,第一加强件341的另一端与第二加强件342的另一端分别装配在衬板33的后侧。
作为一示例,第一加强件341套设于第二加强件342外,第一加强件341的一端与第二加强件342的一端重叠,共同焊接于前纵梁外板32的外侧,第一加强件341的另一端与第二加强件34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装配在衬板33的后侧,形成了协同防护,进一步扩大了对前纵梁外板32的支撑保护效果。装配孔3411与加强凸起3421匹配,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辅助定位,且增强了协同支撑防护效果,抗振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吸能盒2的Y向尺寸加大,其外侧边缘不能与前纵梁外板32共处一线,为充分承受冲击能力,扩大支撑面,使衬板33后方加强件总成34与前纵梁外板32之间形成一定安装夹角,令加强件总成34尤其是第一加强件341在衬板33的安装位置正对于吸能盒2的后方边缘处,从而使衬板33、前纵梁外板32与加强件总成34构成三角形支撑。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该种安装方式可以在增加吸能盒2尺寸,增强吸能能力的同时改善前纵梁外板32处的支撑状态,加大前纵梁总成3的前端的Y向尺寸,扩大支撑面,协同提升对前纵梁外板32的防护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总成,所述吸能盒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的一端相连,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总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上设有第一碰撞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盒上设有第二碰撞吸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吸能板;
每一所述第一吸能板与所述前防撞梁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上的引导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筋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前侧壁和/或后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碰撞吸能结构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吸能板;
每一所述第二吸能板与所述吸能盒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碰撞吸能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吸能盒上的压溃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筋包括第一压溃筋和/或第二压溃筋;
所述第一压溃筋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上;
所述第二压溃筋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吸能盒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内板、前纵梁外板、衬板和加强件总成;
所述衬板的前侧与所述吸能盒的后端相连,所述前纵梁内板与前纵梁外板装配于所述衬板的后侧;
所述加强件总成的一端搭接于所述前纵梁外板的外侧,与所述前纵梁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强件总成的另一端装配在所述衬板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总成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设有加强凸起;
所述第一加强件上设有与所述加强凸起相配的装配孔;
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装配孔套设于第二加强件的外侧;
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与第二加强件的一端重叠,共同搭接于前纵梁外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加强件的另一端分别装配在所述衬板的后侧。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CN202223094689.8U 2022-11-21 2022-11-21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9192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4689.8U CN219192127U (zh) 2022-11-21 2022-11-21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4689.8U CN219192127U (zh) 2022-11-21 2022-11-21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127U true CN21919212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4689.8U Active CN219192127U (zh) 2022-11-21 2022-11-21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560B (zh)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0834673B (zh) 车身总成、车辆、门槛梁加强组件
CN109204567B (zh)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12401376U (zh) 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9192127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1809466U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防撞性能的前防撞梁总成
AU2022424063A1 (en) Vehicle engine cabin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213862433U (zh) 地板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115257945A (zh) 一种前围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CN219382608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220948168U (zh) 汽车前纵梁及具有其的车架结构和汽车
CN103522968A (zh) 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49930U (zh) 一种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14451320U (zh) 侧碰吸能总成及车辆
CN213534851U (zh) 一种门槛支撑加强结构
CN216184959U (zh) 一种汽车偏置碰撞盒总成
CN219687450U (zh) 车身前部结构和汽车
CN220947893U (zh) 车架组件及具有该车架组件的汽车
CN215553599U (zh) 车身侧面碰撞的传力结构和车身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