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0000U -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0000U
CN219190000U CN202223584325.8U CN202223584325U CN219190000U CN 219190000 U CN219190000 U CN 219190000U CN 202223584325 U CN202223584325 U CN 202223584325U CN 219190000 U CN219190000 U CN 21919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mechanism
shaft workpiece
convex plate
shaft
steer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43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倍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o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o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o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ong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43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0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涉及轴工件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内腔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调头机构,所述调头机构顶部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二号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半圆盘随之转动,半圆盘弧形侧面的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上方的凸板转动,从而带动与凸板顶部固定的转向柱转动,套设在转向柱上的转向板随之转动,当半圆盘转动180°后凸板一侧凸起部分会被挡块挡住,当半圆盘平侧面接触上方凸板时,凸板会下落一定距离,实现了凸板与转向板的间歇性180°旋转,省去人工取下轴工件将其调头二次装配加工,保证了轴工件的二次装夹精度,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工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在对轴类工件进行装配加工时,工件的一端加工完后,对工件另一端需要调换夹紧处,然后继续加工,两端加工需要保证相对一致性,才能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目前采用的是人工手动换向或机器人换向夹紧,导致工件二次装夹,无法保证工件的装夹精度,从而无法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内腔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调头机构,所述调头机构顶部安装有夹持机构;
所述调头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的移动箱,所述移动箱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至所述移动箱另一侧,所述转轴一端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转轴一侧位于所述移动箱内腔转动连接有半圆盘,所述移动箱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底部固定有凸板,所述转向柱底部位于所述凸板上方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凸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向柱外壁,所述转向柱贯穿所述移动箱至顶部,所述转向柱另一侧套设有转向板,所述移动箱内腔一侧安装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半圆盘弧面一侧与所述凸板底部均安装有若干组橡胶颗粒。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主体一侧的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螺纹丝杆,所述一号螺纹丝杆外壁套设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顶部与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向板上表面两侧的两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固定座一侧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侧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的活动腔槽,所述活动腔槽上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杆贯穿于所述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转动环同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螺纹丝杆,所述二号螺纹丝杆一侧安装有三号电机,所述二号螺纹丝杆外壁套设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与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装配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二号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半圆盘随之转动,半圆盘弧形侧面的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上方的凸板转动,从而带动与凸板顶部固定的转向柱转动,套设在转向柱上的转向板随之转动,当半圆盘转动180°后凸板一侧凸起部分会被挡块挡住,当半圆盘平侧面接触上方凸板时,凸板会下落一定距离,实现了凸板与转向板的间歇性180°旋转,省去人工取下轴工件将其调头二次装配加工,保证了轴工件的二次装夹精度,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头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00、底座主体;200、滑动组件;300、调头机构;400、夹持机构;
110、滑槽;120、装配箱;
210、一号电机;220、一号螺纹丝杆;230、一号滑块;
310、移动箱;320、转轴;330、二号电机;340、半圆盘;350、凸板;360、转向柱;370、固定环;380、弹簧;390、挡块;3910、转向板;
410、固定座;420、转动环;430、转动轴;440、转动杆;450、转动块;460、固定块;470、二号螺纹丝杆;480、三号电机;490、二号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如图1至6所示,包括底座主体100,底座主体100内腔安装有滑动组件200,底座主体100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调头机构300,调头机构300顶部安装有夹持机构400;
操作人员将轴工件安装在夹持机构400上固定后,通过滑动组件将移动箱310移动至装配箱120一侧,当轴工件一端装配加工完后,通过调头机构300实现对轴工件的转向,保证两端加工的相对一致性,保证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调头机构300包括滑动连接于底座主体100上表面的移动箱310,移动箱31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320,转轴320贯穿至移动箱310另一侧,转轴320一端安装有二号电机330,转轴320一侧位于移动箱310内腔转动连接有半圆盘340,移动箱310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柱360,转向柱360底部固定有凸板350,转向柱360底部位于凸板350上方固定有固定环370,固定环370和凸板350之间安装有弹簧380,弹簧380套设在转向柱360外壁,转向柱360贯穿移动箱310至顶部,转向柱360另一侧套设有转向板3910,移动箱310内腔一侧安装有挡块390。
当对轴类工件进行装配加工时,工件的一端加工完后,开启二号电机330带动转轴320转动,半圆盘340随之转动,半圆盘340弧形侧面的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上方的凸板350转动,从而带动与凸板350顶部固定的转向柱360转动,套设在转向柱360上的转向板3910随之转动,当半圆盘340转动180°后凸板350一侧凸起部分会被挡块390挡住,当半圆盘340平侧面接触上方凸板350时,凸板350会下落一定距离,实现了凸板350与转向板3910的间歇性180°旋转,省去人工取下轴工件将其调头二次装配加工,保证了轴工件的二次装夹精度,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请着重参阅图4所示,半圆盘340弧面一侧与凸板350底部均安装有若干组橡胶颗粒。
半圆盘340弧面一侧与凸板350底部均安装有若干组橡胶颗粒,增加半圆盘340弧面一侧与凸板350底部的摩擦力。
请着重参阅图1和2所示,滑动组件200包括安装在底座主体100一侧的一号电机210,一号电机210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螺纹丝杆220,一号螺纹丝杆220外壁套设有一号滑块230,一号滑块230顶部与移动箱310固定连接。
当操作人员将轴工件安装在夹持机构400上后,开启一号电机210,带动一号螺纹丝杆220转动,套设在一号螺纹丝杆220上的一号滑块230随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箱310在底座主体100上表面滑动,带动轴工件移动至装配箱120一侧进行装配。
请着重参阅图1所示,底座主体100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10。
底座主体100上表面开设有的滑槽110,为一号滑块230滑动提供滑动空间。
请着重参阅图5和6,夹持机构400包括安装在转向板3910上表面两侧的两组固定座410,固定座41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20,固定座410一侧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转动轴430,转动轴43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40,转动杆440贯穿转动环420,转动环420侧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的活动腔槽,活动腔槽上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450,转动杆440贯穿于转动块450。
操作人员将轴工件安装在两组固定座410之间,通过二号滑块490带动转动环420转动,带动转动杆440绕着转动轴430转动,三组转动杆440另一端对轴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轴工件的固定,同时也可对不同尺寸的轴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请着重参阅图5和6所示,固定座410位于转动环420同一侧安装有固定块460,固定块460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螺纹丝杆470,二号螺纹丝杆470一侧安装有三号电机480,二号螺纹丝杆470外壁套设有二号滑块490,二号滑块490与转动环420固定连接。
操作人员通过开启三号电机480带动二号螺纹丝杆470转动,从而使得二号滑块490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环420转动,实现对轴工件的夹持固定。
请着重参阅图1所示,底座主体100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装配箱120。
为轴工件进行加工场所。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轴工件安装在夹持机构400上固定后,通过滑动组件将移动箱310移动至装配箱120一侧,当轴工件一端装配加工完后,通过调头机构300实现对轴工件的转向,通过开启二号电机330带动转轴320转动,半圆盘340随之转动,半圆盘340弧形侧面的转动通过摩擦带动上方的凸板350转动,从而带动与凸板350顶部固定的转向柱360转动,套设在转向柱360上的转向板3910随之转动,当半圆盘340转动180°后凸板350一侧凸起部分会被挡块390挡住,当半圆盘340平侧面接触上方凸板350时,凸板350会下落一定距离,实现了凸板350与转向板3910的间歇性180°旋转,省去人工取下轴工件将其调头二次装配加工,保证了轴工件的二次装夹精度,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包括底座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00)内腔安装有滑动组件(200),所述底座主体(100)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调头机构(300),所述调头机构(300)顶部安装有夹持机构(400);
所述调头机构(300)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00)上表面的移动箱(310),所述移动箱(31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320),所述转轴(320)贯穿至所述移动箱(310)另一侧,所述转轴(320)一端安装有二号电机(330),所述转轴(320)一侧位于所述移动箱(310)内腔转动连接有半圆盘(340),所述移动箱(310)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柱(360),所述转向柱(360)底部固定有凸板(350),所述转向柱(360)底部位于所述凸板(350)上方固定有固定环(370),所述固定环(370)和所述凸板(350)之间安装有弹簧(380),所述弹簧(380)套设在所述转向柱(360)外壁,所述转向柱(360)贯穿所述移动箱(310)至顶部,所述转向柱(360)另一侧套设有转向板(3910),所述移动箱(310)内腔一侧安装有挡块(3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盘(340)弧面一侧与所述凸板(350)底部均安装有若干组橡胶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00)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主体(100)一侧的一号电机(210),所述一号电机(210)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螺纹丝杆(220),所述一号螺纹丝杆(220)外壁套设有一号滑块(230),所述一号滑块(230)顶部与所述移动箱(3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00)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向板(3910)上表面两侧的两组固定座(410),所述固定座(41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20),所述固定座(410)一侧安装有三组等距分布的转动轴(430),所述转动轴(430)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40),所述转动杆(440)贯穿所述转动环(420),所述转动环(420)侧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的活动腔槽,所述活动腔槽上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450),所述转动杆(440)贯穿于所述转动块(4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0)位于所述转动环(420)同一侧安装有固定块(460),所述固定块(460)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螺纹丝杆(470),所述二号螺纹丝杆(470)一侧安装有三号电机(480),所述二号螺纹丝杆(470)外壁套设有二号滑块(490),所述二号滑块(490)与所述转动环(4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00)上表面一侧安装有装配箱(120)。
CN202223584325.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Active CN21919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4325.8U CN2191900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4325.8U CN2191900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0000U true CN219190000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4325.8U Active CN2191900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0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20A (zh) 带行星传动与定位装置的刀架转台
TWI445590B (zh) 角度調整機構
CN116372233A (zh) 一种长花键轴的加工机床
CN219190000U (zh) 一种轴工件装配用自动调头机构
CN114043455B (zh) 小型工业用桌面机械臂及其底座、机器人
CN110586999B (zh) 一种轮盘零件大面铣削加工设备
CN112475945A (zh) 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
CN111687654A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异型工件角度调整装置
CN114273972B (zh) 基于蜗轮蜗杆副与齿轮复合传动的两片齿式分度工作台
CN113386015B (zh) 一种多轴运动与串联机械手复合驱动四反镜抛光机床
CN211761084U (zh) 一种快速拆装电磁阀用固定工装
JPH0448A (ja) 運動機構
CN112828363A (zh) 一种基座回转式铣平机
CN111618642A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JP2001038503A (ja) 加工ヘッド装置
CN215059387U (zh) 一种自动化检测用的中空旋转平台
CN219837471U (zh) 一种桌面型雕刻机用旋转模组
CN219152409U (zh) 一种玻璃镜片用多弧度倒边装置
CN218905390U (zh) 一种平面并联机器人
CN114871833B (zh) 一种应用于动力刀塔上可翻转工件的装置
KR100579073B1 (ko) 복합가공기의 b축 인덱스 장치
CN114055193B (zh) 一种数控机床双驱调速转台
CN220840223U (zh) 一种交错型滑块的电动夹爪
CN114986333B (zh) 一种复杂结构箱体自动回转分度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69723U (zh) 一种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