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1342U - 一种电蚀防护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蚀防护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1342U
CN219181342U CN202320418200.3U CN202320418200U CN219181342U CN 219181342 U CN219181342 U CN 219181342U CN 202320418200 U CN202320418200 U CN 202320418200U CN 219181342 U CN219181342 U CN 219181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r
mounting
ring
clamp
conductiv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82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山
李建勇
王秀芝
李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rse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rse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rse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rse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82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1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1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1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蚀防护环,其包括安装环,安装环套设于电机输出轴,安装环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环的每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导电纤维簇,导电纤维簇一端从安装环的安装孔伸出安装环的内周壁,导电纤维簇能够抵触于安装于安装环内侧的电机输出轴。本申请具有将电机的轴电流导出并放电到空气中,减少电机的输出轴的电蚀损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蚀防护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蚀防护环。
背景技术
电机变频技术,作为降低能耗的一种有效途径,逐渐被认同并推广,变频技术采用变频驱动器(VFD)运行的交流电利用脉宽调制(PWM)控制电机转速,此时三相输出电压矢量和不为零,也就意味着会在电机轴上通过电容感应产生共模电压,电机轴、电机壳、电机轴承形成电气回路产生轴电流,引起电火花加工(EDM)凹坑、电腐蚀斑点和凹槽损伤,所有变频器的交流和直流电机轴承都有可能产生此故障,无论电机机身大小或功率大小如何。电蚀已经成为电机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而且前期不易察觉,逐渐电机振动和噪音变大,终导致意外停机。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碳刷和电机轴保持接触,或电机选用绝缘轴承。
针对上述现有的用于解决电机轴承发生电蚀的方案,发明人发现碳刷方案本身存在磨损,磨掉的粉末会对电机的防护要求和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碳刷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如果碳刷出现机械故障,很短时间内高频轴电流就会对轴承造成损伤。也有的方案中采用绝缘轴承,其缺点是价格昂贵,在机械性能方面往往还不能满足设备工况要求,即使绝缘轴承可以避免电机免受电腐蚀影响,但其驱动设备因为缺少保护,造成核心关联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以外停机事故,此时变频技术节省的能耗成本远远不能弥补生产及安全方面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将电机的轴电流导出并放电到空气中,减少电机的输出轴的电蚀损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蚀防护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蚀防护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蚀防护环,包括安装环,安装环套设于电机输出轴,安装环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环的每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导电纤维簇,导电纤维簇一端从安装环的安装孔伸出安装环的内周壁,导电纤维簇能够抵触于安装于安装环内侧的电机输出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用户将多个导电纤维簇分别插入安装环的多个安装孔内,使导电纤维簇一端从安装环的安装孔内伸出到安装环内,之后用户将安装环套到电极输出轴上,使导电纤维簇抵触到电极的输出轴上,电机工作时电机轴、电机壳、电机轴承形成电气回路产生的轴电流通过电机的输出轴流入多个导电纤维簇中,在导电纤维簇中形成回路并经由导电纤维簇向空气中放电将电流导出,起到减少电蚀保护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安装环外侧设置有壳体,开设有安置槽,安装环能够卡接于壳体的安置槽内,壳体对应自身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轴孔,壳体的轴孔与安装环同轴设置,壳体的轴孔的直径长度小于安装环的内径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用户将导电纤维簇安装完毕后将安装环卡入壳体的安装槽内,使壳体的轴孔与安装环同轴设置,用户将安装环和壳体安装到电机的输出轴上,使电机的输出轴抵触于壳体的轴孔位置处,壳体起到保护安装环和导电纤维簇的作用,防止导电纤维簇从安装环内脱落。
可选的,每个所述导电纤维簇外侧均套接有卡箍,卡箍抵紧在对应的导电纤维簇外侧,卡箍能够卡接于安装环对应的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卡箍起到固定导电纤维簇的作用,防止导电纤维簇散开,用户通过卡箍将多个导电纤维箍紧从而形成导电纤维簇,并通过卡箍将导电纤维簇卡紧在安装环的安装孔内,便于用户安装导电纤维簇。
可选的,所述卡箍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环的安装孔靠近安装环内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的横截面积小于安装环的安装孔靠近安装环的外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能够抵接于安装环对应的安装孔内靠近安装环的内周壁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安装孔靠近安装环外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大于其靠近安装环内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便于用户向安装环的安装孔内安装卡箍和导电纤维簇,卡箍抵接于安装环对应的安装孔内靠近安装环内周壁位置处,并使导电纤维簇从安装孔内伸出到安装环内。
可选的,安装环的每个安装孔内均固接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能够抵触于对应的卡箍靠近安装环的内周壁的一端,限位弹簧为对应的卡箍施加使其向远离安装环的内周壁的方向滑移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用户将卡箍安装到安装环对应的安装孔内,卡箍安装过程中压缩限位弹簧,随后用户将安装环卡入壳体的安置槽内,此时限位弹簧对卡箍施加使其向远离安装环内周壁方向滑移的作用力,从而使卡箍抵紧在壳体的安置槽位置处,阻止电蚀防护环安装到电极的输出轴上后由于电极震颤导致安装环和壳体分离。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周壁套设有绝缘防护环,绝缘防护环能够覆盖壳体的外周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绝缘防护环起到保护壳体外周壁的作用,避免用户操作和更换电蚀防护环时未完全释放的电荷发生静电对用户造成伤害。
可选的,所述壳体对应自身轴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圈,弹性橡胶圈沿壳体的轴孔内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弹性橡胶圈抵触于设置在壳体的轴孔,起到缓冲壳体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抵触位置处的作用,减少电机的输出轴工作过程中发生径向震颤造成电机输出轴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安装孔内插接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用户通过固定螺栓将壳体安装到电机上,便于用户安装电蚀防护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导电纤维簇、卡箍、安装环、安装孔、壳体、安置槽和轴孔的设计,能够通过导电纤维簇将电机输出轴上形成的轴电流放电发散到空气中,减少电蚀对电机输出轴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
2.壳体、安置槽、限位弹簧、安装环和安装孔的设计,能够起到保护安装环,避免导电纤维簇从安装环内脱落的作用,同时能够使安装环稳定的安装到壳体的安置槽内,阻止电机工作过程中震颤导致安装环和壳体分开;
3.壳体、固定孔、轴孔、弹性橡胶圈和固定螺栓的设计,能够便于用户将壳体安装到电机上,同时起到缓冲电机的输出轴工作过程中发生径向的振动造成电机输出轴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安置槽;12、轴孔;13、弹性橡胶圈;14、固定孔;15、固定螺栓;2、安装环;21、安装孔;22、限位弹簧;23、导电纤维簇;24、卡箍;3、绝缘防护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蚀防护环,参照图1和图2,包括安装环2和壳体1,壳体1开设有安置槽11,安装环2能够卡接于壳体1的安置槽11内,壳体1对应自身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轴孔12,壳体1的轴孔12与安装环2同轴设置,壳体1的轴孔12的孔径长度小于安装环2的内径的长度,壳体1的轴孔1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圈13,弹性橡胶圈13沿壳体1的轴孔12的轮廓设置,弹性橡胶圈13能够抵触于安装于壳体1和安装环2内的电机的输出轴。
用户使用时,用户将安装环2卡接于壳体1的安装槽内,随后用户将安装环2套到电机的输出轴上,使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环2和壳体1的轴孔12,并使弹性橡胶圈13抵触于电机的输出轴,壳体1起到固定和保护安装环2的作用,弹性橡胶圈13抵触于电机的输出轴,起到缓冲电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震动导致输出轴与壳体1的轴孔12位置处发生的碰撞,进一步起到保护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
参照图1-图3,安装环2外周壁开设有六个安装孔21,六个安装孔21沿安装环2的外周壁呈圆周阵列设置。安装环2的每个安装孔21靠近安装环2的内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小于其靠近安装环2的外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每个安装环2的安装孔21内均固接有限位弹簧22,限位弹簧22的轴向沿对应的安装环2的安装孔21的轴向设置。每个安装环2的安装孔21内均插接有导电纤维簇23,导电纤维簇23能够从安装环2对应的安装孔21伸出安装环2的内周壁,导电纤维簇23由导电耐磨材料制成,并在导电纤维中添加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化学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纤维。每个导电纤维簇23外侧均套接有卡箍24,卡箍24抵紧在对应的导电纤维簇23外侧,将多个导电纤维箍紧。每个安装环2的安装孔21内的限位弹簧22,导电纤维簇23能够抵触于安装在安装环2内的电机的输出轴。卡箍24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靠近安装环2内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24的横截面积小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靠近安装环2的外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24能够抵接于安装环2对应的安装孔21内靠近安装环2的内周壁位置处。卡箍24一端能够抵触于对应的限位弹簧22,限位弹簧22能够对卡箍24施加使其向远离安装环2的内周壁方向移动的作用力。
用户使用时,用户将电蚀防护环安装到电机的输出轴上,使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安装环2内,并使多个导电纤维簇23抵触于电机的输出轴,电机工作时电机轴、电机壳、电机轴承形成电气回路产生的轴电流通过电机的输出轴流入六个导电纤维簇23中,在导电纤维簇23中形成回路并经由导电纤维簇23向空气中放电将电流导出,起到减少电蚀保护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导电纤维簇23由耐磨材料制成,能够避免电机输出轴转动过程导致产生粉屑影响电机的工作,同时避免粉尘发生静电。用户将电蚀防护环安装到电机的输出轴上,在安装环2的每个安装孔21内的限位弹簧22推动卡箍24,使卡箍24抵紧在壳体1的安置槽11位置处,从而起到将安装环2固定在壳体1的安置槽11内的作用,防止由于电机工作的震颤导致安装环2从壳体1的安置槽11内脱落。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远离安装环2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固定孔14,四个固定孔14绕壳体1的轴孔12呈圆周阵列设置,壳体1的每个固定孔14内均插接有固定螺栓15,固定螺栓15的螺帽能够抵触于壳体1远离安装环2一侧。壳体1的外周壁套设有绝缘防护环3,绝缘防护环3能够覆盖壳体1的外周壁设置。
用户使用时,用户在壳体1的每个固定孔14内插入固定螺栓15,用户通过固定螺栓15将壳体1固定在电机上,从而起到安装壳体1的作用。壳体1外周壁的绝缘防护环3起到避免用户操作和更换电蚀防护环时未完全释放的电荷发生静电对用户造成伤害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蚀防护环的实施原理为:用户将六个导电纤维簇23分别安装到安装环2的六个安装孔21内,每个导电纤维簇23外测的卡箍24均将对应的导电纤维簇23卡紧,防止导电纤维簇23散开,导电纤维簇23通过安装环2的安装孔21穿过安装环2的内周壁。卡箍24抵接于安装环2对应的安装孔21内的限位弹簧22,限位弹簧22为对应的卡箍24施加使其向安装环2外周壁方向滑移的作用力。随后用户将安装环2卡入壳体1的安置槽11内,壳体1起到保护安装环2和避免导电纤维簇23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内掉落的作用。进而在限位弹簧22的作用下使卡箍24抵紧在壳体1的安置槽11位置处,从而避免电机工作过程中振动导致安装环2从壳体1内脱落。之后用户将安装环2和壳体1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使多个导电纤维簇23抵触于电机的输出轴,电机工作时电机轴、电机壳、电机轴承形成电气回路产生的轴电流通过电机的输出轴流入六个导电纤维簇23中,在导电纤维簇23中形成回路并经由导电纤维簇23向空气中放电将电流导出,起到减少电蚀保护电机的输出轴的作用。之后用户通过四个固定螺栓15将壳体1安装到电机上。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环(2),安装环(2)套设于电机输出轴,安装环(2)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安装环(2)的每个安装孔(21)内均设置有导电纤维簇(23),导电纤维簇(23)一端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伸出安装环(2)的内周壁,导电纤维簇(23)能够抵触于安装于安装环(2)内侧的电机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外侧设置有壳体(1),开设有安置槽(11),安装环(2)能够卡接于壳体(1)的安置槽(11)内,壳体(1)对应自身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轴孔(12),壳体(1)的轴孔(12)与安装环(2)同轴设置,壳体(1)的轴孔(12)的直径长度小于安装环(2)的内径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纤维簇(23)外侧均套接有卡箍(24),卡箍(24)抵紧在对应的导电纤维簇(23)外侧,卡箍(24)能够卡接于安装环(2)对应的安装孔(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24)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靠近安装环(2)内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24)的横截面积小于安装环(2)的安装孔(21)靠近安装环(2)的外周壁位置处的横截面积,卡箍(24)能够抵接于安装环(2)对应的安装孔(21)内靠近安装环(2)的内周壁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安装环(2)的每个安装孔(21)内均固接有限位弹簧(22),限位弹簧(22)能够抵触于对应的卡箍(24)靠近安装环(2)的内周壁的一端,限位弹簧(22)为对应的卡箍(24)施加使其向远离安装环(2)的内周壁的方向滑移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壁套设有绝缘防护环(3),绝缘防护环(3)能够覆盖壳体(1)的外周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对应自身轴孔(12)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圈(13),弹性橡胶圈(13)沿壳体(1)的轴孔(12)内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蚀防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4),固定孔(14)内插接有固定螺栓(15)。
CN202320418200.3U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电蚀防护环 Active CN219181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200.3U CN2191813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电蚀防护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8200.3U CN2191813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电蚀防护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1342U true CN219181342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1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8200.3U Active CN219181342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电蚀防护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1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9317B2 (en) Grounding brush system for mitigating electrical current on rotating shafts
CN212462299U (zh) 一种可在线维护的轴接地环
CN212063784U (zh) 保护轴承的电机端盖导电刷结构
CN219181342U (zh) 一种电蚀防护环
CN105522446A (zh) 一种超声纵扭振动磨削装置
JP2009044830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7589448B2 (en) Automotive alternator having flexible bearing cover
CN112186975B (zh) 一种电机轴电流消除结构及电机
KR20070034503A (ko) 축상 베어링
US7259494B2 (en) Vehicular alternator with a pair of dissimiliar metal alloy collector rings
CN208461624U (zh) 一种水冷汽车发电机
CN103831704A (zh) 一种滑环变级调压在线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86430U (zh) 永磁直流电动机
AU2013322982B2 (en) Segmented rotor for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4039444B (zh) 一种电机及车辆
CN217590432U (zh) 电机端盖组件、电机及电动滑板车
CN110768453A (zh) 一体化超声电机自动平衡装置
CN216929813U (zh) 一种关于降低发电机感应电压的接地装置
CN216086339U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轴承防电腐蚀结构
CN109500735A (zh) 一种双砂轮电主轴
CN210225194U (zh) 隔火花电机
KR102573281B1 (ko) 모터 샤프트 접지 장치
CN210863795U (zh) 一种局部放电传感器固定装置
CN117559700B (zh) 一种防尘电机
CN219760764U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防电腐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