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0567U -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 Google Patents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0567U
CN219170567U CN202223437389.5U CN202223437389U CN219170567U CN 219170567 U CN219170567 U CN 219170567U CN 202223437389 U CN202223437389 U CN 202223437389U CN 219170567 U CN219170567 U CN 219170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processing
groove
die core
app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73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浪涛
丘永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0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0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该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加工模仁,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且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还具有外观加工面,外观加工面邻接第一镶件槽,其中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该模仁组件还包括标识镶件,标识镶件嵌设于第一镶件槽,其中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该模仁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标识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Description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产品上的LOGO(商标标识)通常为高光面。对应地,应用于加工产品的模仁上需要设计同样为高光面的LOGO。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640901.2、公开号为CN11179144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具制作带有标识的耳机插头的方法,其中该专利申请揭示了模具包括有模具本体和设置于模具本体内的型腔。型腔的内壁面具有高光面61的标识凸起部60。利用标识凸起部60在耳机插头的外模71上形成凹槽状标识701,凹槽状标识701的内底面为对应的高光面702。
由于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该专利申请中标识凸起部60端面的高光面61容易刮伤,这就需要对标识凸起部60端面进行抛光修模,然而在对标识凸起部60端面进行抛光修模时容易损伤标识凸起部60周围的型腔内壁面,导致抛光修模作业的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仁组件。该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加工模仁,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且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还具有外观加工面,外观加工面邻接第一镶件槽,其中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该模仁组件还包括标识镶件,标识镶件嵌设于第一镶件槽,其中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该模仁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标识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模仁组件还包括:加工镶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标识镶件与加工镶件择一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当加工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时,第一端与连接结构连接,第二端的端面与外观加工面相切,用于在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加工出外观加工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标识镶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5端与连接结构连接,第四端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模仁组件还包括:
抛光模仁,开设有第二镶件槽,且抛光模仁的表面还具有抛光面;其中,抛光面邻接第二镶件槽;标识镶件选择性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或第二镶件槽;当标识镶件嵌设于第二镶件槽时,第四端的端面与抛光面相切,用于对第四端的端面进行抛光。
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模仁组件定义有预定方向,第一镶件槽沿预定方
向延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标识镶件;以及第二限位件,与第一加工模仁可拆卸链接,其中第一加工模仁与第二限位件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件固定标识镶件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还包括:止挡块,夹设于第一加工模仁5与第二限位件之间;其中,止挡块开设有止挡槽,止挡槽具有槽口和槽底,槽
口相对槽底远离外观加工面,第一限位件嵌设于止挡槽且抵接槽底,标识镶件通过槽口抵接第二限位件,使得第一加工模仁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固定标识镶件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止挡块还开设有螺纹孔;模仁组件还包括:螺栓,0能够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以通过螺栓带动止挡块远离第一加工模仁,使得标识镶件从第一镶件槽中脱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模仁背离外观加工面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第一镶件槽连通,且连接结构嵌设于固定槽;模仁组件还包括:
密封件,设于第一加工模仁背离外观加工面的一侧,且密封件围设于固定槽的5外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模仁组件定义有预定方向,第一镶件槽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一镶件槽在预定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第一槽口邻接外观加工面,标识镶件自第二槽口嵌入第一镶件槽;其中,第一槽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槽口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镶件槽的槽壁相对预定方向倾斜设置;其中,第一镶件槽的槽壁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0.3°。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加工治具。该加工治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阐述的模仁组件;以及第二加工模仁,与模仁组件的第一加工模仁对接形成型腔,其中产品在型腔中加工成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具有外观加工面,该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换言之,本申请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二者配合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以及商标标识。
并且,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标识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换言之,本申请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二者为分体结构,如此允许将标识镶件从第一加工模仁上取下以单独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能够在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过程中降低第一加工模仁的外观加工面损伤的风险,因而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加工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加工治具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产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模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M区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模仁组件N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M区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加工镶件与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抛光模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7所示模仁组件P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工治具;11型腔;20模仁组件;21第一加工模仁;211第一镶件槽;2111第一槽口;2112第二槽口;2113槽壁;212外观加工面;213固定槽;22标识镶件;221第三端;222第四端;223限位孔;23连接结构;231第一限位件;232第二限位件;233止挡块;2331止挡槽;24加工镶件;241第一端;242第二端;25抛光模仁;251第二镶件槽;252抛光面;26密封件;27第一模框;28第一模板;31第二加工模仁;32第二模板;40产品;41外观面;42商标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模仁LOGO抛光修模作业的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仁组件。该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加工模仁,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且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还具有外观加工面,外观加工面邻接第一镶件槽,其中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该模仁组件还包括标识镶件,标识镶件嵌设于第一镶件槽,其中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该模仁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标识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加工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加工治具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产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加工治具10应用于加工成型产品40,例如加工治具10可以是注塑治具等。具体地,加工治具10包括模仁组件20,模仁组件20包括第一加工模仁21。加工治具10还包括第二加工模仁31。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加工模仁31对接形成型腔11,其中产品40在型腔11中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工治具10还包括第一模框27以及第一模板28,第一加工模仁21、第一模框27以及第一模板28依次层叠设置。加工治具10还包括第二模板32,第二加工模仁31以及第二模板32层叠设置。并且,如图3所示,产品40具有外观面41以及邻接外观面41的商标标识42(即LOGO)。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图4是本申请模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M区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模仁组件N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模仁组件20进行阐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模仁21开设有第一镶件槽211,且第一加工模仁21的表面还具有外观加工面212,外观加工面212邻接第一镶件槽211。其中,外观加工面212用于在产品40上加工出外观面41。
可选地,外观加工面212可以是诸如火花纹等纹面,可以通过放电加工等方式在第一加工模仁21的表面加工出外观加工面212。可以理解的是,产品40的外观面41与外观加工面212的纹理对应。当产品40在型腔11中成型时,产品40的表面接触外观加工面212而形成对应的外观面41,即产品40的外观面41同样为纹面。
模仁组件20还包括标识镶件22。标识镶件22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其中标识镶件22用于在产品40上加工出商标标识42。标识镶件22的一个端面为高光面,当产品40在型腔11中成型时,产品40的表面接触标识镶件22端部的高光面而形成对应的商标标识42,即商标标识42同样为高光面。标识镶件22的端面与产品40的商标标识42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以在产品40上加工出所需的商标标识42。本实施例第一加工模仁21和标识镶件22二者配合在产品40上加工出外观面41以及商标标识42。模仁组件20还包括连接结构23。标识镶件22通过连接结构23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
本实施例第一加工模仁21和标识镶件22二者为分体结构,如此允许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加工模仁21上取下以单独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能够在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过程中降低第一加工模仁21的外观加工面212损伤的风险,因而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模仁通常采用LOGO与纹面一体的设计,在对LOGO表面进行抛光修模时容易造成纹面损伤,导致抛光修模作业的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并且,模仁上LOGO的棱边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通常会存在自然的圆角,这导致最终成型产品40上的LOGO棱边同样具有圆角,即最终成型产品40的外观质量较低。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设计互为分体结构的第一加工模仁21和标识镶件22,允许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加工模仁21上取下以单独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并且,方便在第一加工模仁21上的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口棱边加工利角以及在标识镶件22的棱边加工利角,尽可能避免最终成型产品40的商标标识42的棱边形成圆角,将在下文进行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慢走丝工艺切割形成标识镶件22。商标标识42的外部轮廓线即为切割线,即第一加工模仁21上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口、标识镶件22的端面以及商标标识42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及尺寸。不同切割线的连接处为圆角以顺滑连接,其中该圆角的半径最小为0.15mm。例如使用直径为0.25mm的细丝切割形成标识镶件22,能够在切割线的连接处切割出最小圆角,该最小圆角的半径即为0.15mm。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M区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加工镶件与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加工模仁21和标识镶件22为分体结构的设计,在切割形成标识镶件22后,第一加工模仁21上对应形成第一镶件槽211。如若直接对第一加工模仁21的表面进行放电加工以形成外观加工面212,会使得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口(即下述的第一槽口2111)棱边形成圆角,并最终导致产品40的商标标识42的棱边形成圆角。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模仁组件20还包括加工镶件24。加工镶件2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41和第二端242。标识镶件22与加工镶件24择一通过连接结构23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当加工镶件24通过连接结构23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时,第一端241与连接结构23连接,第二端242的端面与外观加工面212相切,用于在第一加工模仁21的表面加工出外观加工面212。
标识镶件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第三端221与连接结构23连接,第四端222用于在产品40上加工出商标标识42,即用于加工商标标识42的高光面即为第四端222的端面。加工镶件24的第二端242的端面形状及尺寸与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形状及尺寸相同。并且,标识镶件22以及加工镶件24二者与连接结构23的连接方式一致,下文以标识镶件22与连接结构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例进行阐述。
在第一加工模仁21上加工外观加工面212的过程中,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镶件槽211中取出,而将加工镶件24嵌入第一镶件槽211。加工镶件24的第二端242的端面与外观加工面212相切。当外观加工面212为曲面时,第二端242的端面为对应的曲面,且第二端242的端面与外观加工面212光滑连接;而当外观加工面212为平面时,第二端242的端面为对应的平面,且第二端242的端面与外观加工面212保持平齐。如此一来,在对第一加工模仁21的表面进行放电加工以形成外观加工面212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口棱边形成圆角,即保证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口棱边为利角。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抛光模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加工模仁21和标识镶件22为分体结构的设计,当需要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时,如若直接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容易导致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棱边形成圆角,并最终导致产品40的商标标识42的棱边形成圆角。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模仁组件20还包括抛光模仁25。抛光模仁25开设有第二镶件槽251,且抛光模仁25的表面还具有抛光面252。抛光面252邻接第二镶件槽251。标识镶件22选择性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或第二镶件槽251。当标识镶件22嵌设于第二镶件槽251时,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与抛光面252相切,用于对第四端222的端面进行抛光。
在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过程中,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加工模仁21的第一镶件槽211中取出,而将标识镶件22嵌入抛光模仁25的第二镶件槽251。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与抛光面252相切。当抛光面252为曲面时,第四端222的端面为对应的曲面,且第四端222的端面与抛光面252光滑连接;而当抛光面252为平面时,第四端222的端面为对应的平面,且第四端222的端面与抛光面252保持平齐。如此一来,在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棱边形成圆角,即保证标识镶件22的第四端222的端面棱边为利角。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标识镶件与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结构23进行阐述。
在一实施例中,模仁组件20定义有预定方向(如图7中箭头Z所示,下同),第一镶件槽211沿预定方向延伸。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加工模仁31沿预定方向进行对接,并且标识镶件22沿预定方向嵌入第一镶件槽211。
连接结构23包括第一限位件231和第二限位件232。第一限位件231穿设于标识镶件22,例如第一限位件231可以是销钉等。第二限位件232与第一加工模仁21可拆卸链接。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限位件23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件231固定标识镶件22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具体地,将标识镶件22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标识镶件22上开设有限位孔223,第一限位件231穿设于限位孔223中。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限位件23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件231固定标识镶件22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而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能够限制标识镶件22,以固定标识镶件22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如此将标识镶件22固定于第一加工模仁21。
并且,第二限位件232与第一加工模仁21可拆卸链接,例如第二限位件23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一加工模仁21可拆卸链接。当需要拆卸标识镶件22时,解除第二限位件232与第一加工模仁21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允许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镶件槽211中且沿预定方向取出,如此将标识镶件22从第一加工模仁21上取下,进而能够单独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22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23还包括止挡块233。止挡块233夹设于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限位件232之间。其中,止挡块233开设有止挡槽2331。止挡槽2331具有槽口2332和槽底2333,槽口2332相对槽底2333远离外观加工面212。第一限位件231嵌设于止挡槽2331且抵接止挡槽2331的槽底2333,标识镶件22通过止挡槽2331的槽口2332抵接第二限位件232,使得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限位件232配合固定标识镶件22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止挡块233抵接于第一加工模仁21,第一限位件231抵接止挡槽2331的槽底2333,即止挡块233通过第一限位件231限制标识镶件22朝向外观加工面212移动。第二限位件232固定于第一加工模仁21,标识镶件22抵接第二限位件232,即第二限位件232限制标识镶件22朝远离外观加工面212的方向移动,如此使得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二限位件232配合固定标识镶件22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模仁组件20可以省去止挡块233,取而代之的是第一限位件231直接抵接第一加工模仁21,使得第一加工模仁21限制标识镶件22朝向外观加工面212移动。
更进一步地,止挡块233还开设有螺纹孔2334。模仁组件20还包括螺栓(未图示)。螺栓能够与螺纹孔2334螺纹配合,以通过螺栓带动止挡块233远离第一加工模仁21,使得标识镶件22从第一镶件槽211中脱出。
当需要拆卸标识镶件22时,将螺栓拧入止挡块233上的螺纹孔2334中,螺栓与螺纹孔2334螺纹配合使得二者相对固定。通过抓持螺栓,即可带动止挡块233远离第一加工模仁21,使得标识镶件22从第一镶件槽211中脱出。举例而言,图12示例性地展示了止挡块233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334的情况,该两个螺纹孔2334分别位于止挡槽2331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标识镶件22的端面为高光面,因此在拆卸标识镶件22时不能直接敲击标识镶件22的端面。为方便安装和拆卸标识镶件22,本实施例设置止挡块233。当需要拆卸标识镶件22时,通过螺栓带动止挡块233远离第一加工模仁21,标识镶件22通过第一限位件231抵接止挡槽2331的槽底2333,使得标识镶件22能够随止挡块233一起远离第一加工模仁21,使得标识镶件22从第一镶件槽211中脱出。进一步地,止挡块233上还设置有连通止挡槽2331的槽结构,标识镶件22不仅嵌设于止挡槽2331中,还嵌设于该槽结构中。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3是图4所示模仁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展示了图4所示模仁组件20的背面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模仁21背离外观加工面21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213,固定槽213与第一镶件槽211连通,且连接结构23嵌设于固定槽213。第一镶件槽211与固定槽213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在安装标识镶件22的过程中,标识镶件22自固定槽213嵌入第一镶件槽211,且随标识镶件22嵌入第一镶件槽211,连接结构23嵌入固定槽213并形成限位,使得标识镶件22安装到位。具体地,随连接结构23嵌入固定槽213,上述的止挡块233抵接固定槽213的槽底而形成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模仁组件20还包括密封件26。密封件26设于第一加工模仁21背离外观加工面212的一侧,且密封件26还围设于固定槽213的外周,以在固定槽213的外周形成密封。如此一来,标识镶件22的高光面位于其远离连接结构23的端部,密封件26能够防止油污通过固定槽213以及第一镶件槽211渗透至标识镶件22的高光面。
进一步地,密封件26具体是夹设于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一模框27之间,密封件26密封第一加工模仁21与第一模框27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密封。并且,密封件26可以是密封胶圈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4是图7所示模仁组件P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镶件槽211为通槽,具体是第一镶件槽211在预定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槽口2111和第二槽口2112。第一槽口2111邻接外观加工面212,并且标识镶件22自第二槽口2112嵌入第一镶件槽211,即第一镶件槽211通过第二槽口2112与上述的固定槽213连通。
本实施例第一镶件槽211的第一槽口2111的面积小于第二槽口2112的面积。换言之,本实施例第二槽口2112较大,一方面能够方便标识镶件22通过第二槽口2112而嵌入第一镶件槽211,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标识镶件22端部的高光面与第二槽口2112的边缘磕碰的风险,有利于降低标识镶件22的高光面损伤的风险。
进一步地,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2113相对预定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第一镶件槽211的第一槽口2111的面积小于第二槽口2112的面积。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2113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θ小于0.3°,例如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2113与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0.1°、0.2°等。换言之,本实施例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2113相对预定方向具有较小的倾斜角度,在增大第二槽口2112的基础上,第一镶件槽211的槽壁2113的倾斜角度不至于过大,有利于保证标识镶件22稳定、可靠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211之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具有外观加工面,该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换言之,本申请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二者配合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以及商标标识。
并且,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标识镶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第一镶件槽。换言之,本申请第一加工模仁和标识镶件二者为分体结构,如此允许将标识镶件从第一加工模仁上取下以单独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能够在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过程中降低第一加工模仁的外观加工面损伤的风险,因而有利于降低对标识镶件进行抛光修模的难度以及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工模仁,开设有第一镶件槽,且所述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还具有外观加工面,所述外观加工面邻接所述第一镶件槽,其中所述外观加工面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外观面;
标识镶件,嵌设于所述第一镶件槽,其中所述标识镶件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以及
连接结构,所述标识镶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第一镶件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仁组件还包括:
加工镶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标识镶件与所述加工镶件择一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第一镶件槽;当所述加工镶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第一镶件槽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外观加工面相切,用于在所述第一加工模仁的表面加工出所述外观加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镶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四端用于在产品上加工出商标标识;
所述模仁组件还包括:
抛光模仁,开设有第二镶件槽,且所述抛光模仁的表面还具有抛光面;
其中,所述抛光面邻接所述第二镶件槽;所述标识镶件选择性地嵌设于所述第一镶件槽或所述第二镶件槽;当所述标识镶件嵌设于所述第二镶件槽时,所述第四端的端面与所述抛光面相切,用于对所述第四端的端面进行抛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仁组件定义有预定方向,所述第一镶件槽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标识镶件;以及
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加工模仁可拆卸链接,其中所述第一加工模仁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所述标识镶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
止挡块,夹设于所述第一加工模仁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其中,所述止挡块开设有止挡槽,所述止挡槽具有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口相对所述槽底远离所述外观加工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嵌设于所述止挡槽且抵接所述槽底,所述标识镶件通过所述槽口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使得所述第一加工模仁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固定所述标识镶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块还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模仁组件还包括:
螺栓,能够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以通过所述螺栓带动所述止挡块远离所述第一加工模仁,使得所述标识镶件从所述第一镶件槽中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工模仁背离所述外观加工面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一镶件槽连通,且所述连接结构嵌设于所述固定槽;
所述模仁组件还包括:
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加工模仁背离所述外观加工面的一侧,且所述密封件围设于所述固定槽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仁组件定义有预定方向,所述第一镶件槽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镶件槽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邻接所述外观加工面,所述标识镶件自所述第二槽口嵌入所述第一镶件槽;
其中,所述第一槽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槽口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镶件槽的槽壁相对所述预定方向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镶件槽的槽壁与所述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0.3°。
10.一种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仁组件;以及
第二加工模仁,与所述模仁组件的第一加工模仁对接形成型腔,其中产品在所述型腔中加工成型。
CN202223437389.5U 2022-04-06 2022-12-21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Active CN2191705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29701 2022-04-06
CN202220782970 2022-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0567U true CN219170567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7389.5U Active CN219170567U (zh) 2022-04-06 2022-12-21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0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2280B2 (ja) 成形ワークの製造方法、バリ取り装置、金型
KR20050036793A (ko) 인덱서블 커팅 인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절삭 공구 및인덱서블 커팅 인서트의 제조 방법
CN110625411A (zh) 一种异形低刚性超塑舵面类零件加工方法
CN219170567U (zh) 模仁组件以及加工治具
CN108044856B (zh) 一种镶配结构防尘罩模具
CN210586949U (zh) 一种圆柱形闭式锻造模具的阴模紧固装置
JP6664294B2 (ja) 打抜型の製造方法
CN210651662U (zh) 一种镶嵌式光学模仁结构
CN209971413U (zh) 拼接式垫板注塑模具
CN105946144A (zh) 一种模芯组合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CN116001200A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方法及注塑模具
CN111136425A (zh)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壳体模具的异形长镶件的生产工艺
JPWO2009096219A1 (ja) 金型加工方法、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光学素子
KR100874977B1 (ko) 금형조립체
CN208497542U (zh) 一种模具
CN215431371U (zh) 一种金属零件冷镦模具
CN219004441U (zh) 一种分体胫骨托锻造模具
CN113275849B (zh) 汽车喇叭网面注塑模具的加工工艺
CN21453308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扰流片
EP3730273A1 (en) Injection mold for overmolding inserts in a workpiece and injection-molded workpiece having an insert
KR20110003333A (ko) 주형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15550565U (zh) 工具电极及加工设备
CN211105223U (zh) 汽车玻璃pur包边注塑密封槽型腔镶件安装结构
CN117817907A (zh) 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20995272U (zh) 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