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6357U -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6357U
CN219166357U CN202222630290.0U CN202222630290U CN219166357U CN 219166357 U CN219166357 U CN 219166357U CN 202222630290 U CN202222630290 U CN 202222630290U CN 219166357 U CN219166357 U CN 219166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main body
nasopharyngeal
laryngoscop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02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文彤
倪鑫
王蓬鹏
董国庆
唐力行
杨小健
张薇
肖潇
韩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6302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6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6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6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便于实现手柄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从而使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易于更换。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轴向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齿轮;主体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中,且所述主体管的内部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引件设于所述牵拉齿条的前端,所述牵引件的自由端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内壁上;支撑轴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或脱离。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耳鼻喉科中鼻咽喉部检查及手术治疗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背景技术
鼻咽喉镜作为一种医疗检测用仪器,可以进入人体天然通道对人体鼻咽喉部进行病变检查,甚至治疗。目前,鼻咽喉镜主要包括手柄组件与插入部,其插入部用于插入人体鼻咽喉部进行检查或治疗,手柄组件通过内部牵拉件控制插入部实现弯曲、转动等操作。
其中,或受限于手柄组件一体结构,或受限于手柄组件内部结构限制,不便于实现手柄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致使鼻咽喉镜的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不易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便于实现手柄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从而使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易于更换。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柄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轴向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齿轮;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中,且所述主体管的内部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可弯曲镜管,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管的前端上,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前端设有可视光学元件;
所述牵拉齿条通过牵引件与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轴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或脱离。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支撑轴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支撑轴的末端设于所述轴座上,且抵接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上。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设于所述开口中,位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对应所述开口处设有限位压板,所述镜管控制旋钮上具有第二轴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的第二轴孔在周向上卡接,而在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二轴孔可移动;
所述限位压板上对应所述第二轴孔设有第三轴孔,所述支撑轴的首端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并从所述第三轴孔伸出。
可选地,所述主体管内设有牵拉齿条限位轨道,所述牵拉齿条滑设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中。
可选地,所述牵拉齿条包括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至少有部分分别滑设于对应的牵拉齿条限位轨道中,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抵接于所述手柄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主体管的后端卡接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中。
可选地,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设有凸起插接部23,所述手柄的内壁在圆周方向上设有预定长度的凹槽面,所述主体管通过所述凸起插接部23插接于所述凹槽面中与所述手柄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视光学元件包括:CMOS摄像头,所述凸起插接部23上设有与所述CMOS摄像头电连接的数据/供电接口,位于所述主体管的凹槽面段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数据接口设有贯通结构;
当数据/供电线穿过所述贯通结构插接于所述数据/供电接口中时,至少用于对主体管与手柄相互之间进行固定限位。
可选地,所述可视光学元件为棱镜、平面镜组、或CMOS摄像头。
可选地,所述可弯曲镜管包括:前管段及后管段,所述前管段与后管段分别包括内软管、蛇骨状结构体及胶皮层,在所述内软管外圆周面上缠绕有蛇骨状结构体,在所述蛇骨状结构体的外侧包裹有所述胶皮层;
所述前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小于后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通过对鼻咽喉镜的手柄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在手柄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轴向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齿轮;将主体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上,且所述主体管的内部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通过所述镜管控制旋钮可以控制可弯曲镜管的姿态,例如向背侧或腹侧弯曲0°~115°,以进行鼻咽喉部位的检查、治疗等。由于主体管与手柄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撑轴在外力按压下设置为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或脱离,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主体管及其前端的可弯曲镜管时,只需要按压支撑轴,齿轮向支撑轴末端轴向移动,即可实现内部的牵拉齿条与齿轮等结构件脱离,进而可以将主体管从手柄上整体拆卸下来。当需要更换新的主体管及其前端可弯曲镜管时,仅需要将主体管内部的齿条插入手柄内部,再按压支撑轴,齿轮向支撑轴首端轴向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即更换完成。因此,本方案便于实现手柄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从而使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易于更换,从技术上有助于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朝一次性医疗器械耗材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咽喉镜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鼻咽喉镜一实施例手柄与主体管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主体管与手柄解锁分离过程中一实施例局部放大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主体管与手柄连接锁定过程中一实施例局部放大结构状态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3及图4中的圆形线条未局部放大视图的标识符,并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自身的结构或轮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为了更加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中描述了众多技术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其中的某些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另外,为了凸显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主旨,涉及的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手段、零部件及其应用等未作详细描述,但是,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适用于耳鼻喉科中鼻咽喉部检查及手术治疗中,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与病患接触的部分结构件易于更换,可以作为一次性医疗耗材使用,专人专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阻断病人之间的各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请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包括:手柄10、主体管20、可弯曲镜管30及牵引件(图中未示出)。
其中,所述手柄10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柄10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11,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轴向连接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上设有齿轮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的外轮廓面上还设有防滑部111,所述防滑部111为在所述外轮廓面设置的纹路或凸起或凹槽等。
所述主体管2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10的中空部中,且所述主体管20的内部与所述手柄10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20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21,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
所述可弯曲镜管3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管20的前端上,且与所述主体管20的内部连通,所述可弯曲镜管30的前端设有可视光学元件。所述可弯曲镜管30的外径可以为2~4mm。
所述牵拉齿条通过牵引件(图中未示意)与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内壁连接。具体为:所述牵引件设于所述牵拉齿条21的前端,所述牵引件的自由端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可弯曲镜管30的内壁上。所述牵引件可以为钢丝绳。
所述支撑轴12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12,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或脱离。
请参看图3或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上对应所述支撑轴的首端设有按钮,所述按钮套接于所述支撑轴的首端上。
请参看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所述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带动齿轮13轴向朝向支撑轴12的末端移动,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脱离。其中,支撑轴12的首端是指位于镜管控制旋钮的一端,其末端则是相对于首端而言的另一端。
请参看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所述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支撑轴12复位,带动齿轮13轴向朝向支撑轴12首端移动,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
在另一些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12也可以通过提拉的方式,将其提拉至初始位置,支撑轴12复位,以带动齿轮13轴向朝向支撑轴12首端移动与牵拉齿条21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可知,设置预定触发条件使牵拉齿条21与齿轮13在啮合状态与脱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主体管20与手柄10的内部结构件的分离与锁定,从而达到易于更换主体管20的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通过对鼻咽喉镜的手柄10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为:在手柄10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11,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轴向连接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上设有齿轮13;将主体管2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10上,且所述主体管20的内部与所述手柄10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20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21,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通过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可以控制可弯曲镜管30的姿态,例如可弯曲镜管30向背侧或腹侧弯曲0°~115°,以进行鼻咽喉部位的检查、治疗等。由于主体管20与手柄10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撑轴12在外力按压下设置为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12,所述牵拉齿条21与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或脱离,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主体管20及其前端的可弯曲镜管30时,只需要按压支撑轴12,齿轮13向支撑轴12末端轴向移动,即可实现内部的牵拉齿条21与齿轮13等结构件脱离,进而可以将主体管20从手柄10上整体拆卸下来。当需要更换新的主体管20及其前端可弯曲镜管30时,仅需要将主体管20内部的齿条插入手柄10内部,再按压支撑轴12,齿轮13向支撑轴12首端轴向移动,齿轮13与齿条啮合即更换完成。
因此,本方案便于实现手柄10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从而使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易于更换,从技术上有助于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朝一次性医疗器械耗材方向发展。
为了便于实现牵拉齿条21与齿轮13之间啮合状态的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0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支撑轴12设有轴座(图中未示意出),所述轴座上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支撑轴的末端设于所述轴座上,且抵接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上。
具体为:所述轴座上设有第一轴孔(图中未示意出),在所述第一轴孔内设有复位弹性件(图中未示意出),所述支撑轴12的末端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内,且抵接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上。这样,在解除按压力之后,所述复位弹性件复位伸长,反向推动支撑轴12轴向移动,带动齿轮13自动与牵拉齿条21啮合,进而便于自动实现手柄10与主体管20的内部结构件之间的装配。
请继续参看图1至4所示,具体的,所述手柄10的侧壁设有开口14,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设于所述开口14中,位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朝向所述开口14的方向、对应所述开口14处设有限位压板15,用于防止镜管控制旋钮11的轴向浮动,避免其从支撑轴12上脱离。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上具有第二轴孔,所述支撑轴12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的第二轴孔在周向上卡接,而在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二轴孔可移动;所述限位压板15上对应所述第二轴孔设有第三轴孔,所述支撑轴12的首端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并从所述第三轴孔伸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轴12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11的第二轴孔在周向上卡接,而在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二轴孔可移动,当操作鼻咽喉镜时,通过旋转镜管控制旋钮11,可以带动支撑轴12在周向上一起转动,从而使牵拉齿条21相对支撑轴12上的齿轮13移动,以通过牵引件牵引可弯曲镜管30旋转、俯仰等,调整可弯曲镜管30的姿态。
进一步地,请参看图3或图4所示,所述主体管20内设有牵拉齿条限位轨道22,所述牵拉齿条21滑设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22中。这样,可以对牵拉齿条2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以保证可弯曲镜管30的姿态控制效果。
请继续查看图3或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拉齿条21包括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至少有部分分别滑设于对应的牵拉齿条限位轨道22中,通过并行设置两根牵拉齿条21,可以进一步提升可弯曲镜管30的姿态控制效果。
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22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意出),所述第二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22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抵接于所述手柄10的内壁上。
在齿轮13轴向移动复位与牵拉齿条21啮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齿轮13的齿顶与牵拉齿条21齿顶相对,而导致齿轮13与牵拉齿条21啮合干涉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的无齿侧分别设置弹性件,使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在限位轨道外的部分的间距可在齿轮13挤压外力作用自适应调节,以解决存在的干涉现象导致的啮合失效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鼻咽喉镜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看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体管20的后端卡接于所述手柄10的中空部中。
具体的,所述主体管20的下端设有凸起插接部23,所述手柄10的内壁在圆周方向上设有预定长度的凹槽面,所述主体管20通过所述凸起插接部23插接于所述凹槽面中与所述手柄1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电子鼻咽喉镜,其内部需要布设线缆,用于供电或数据传输;另外,主体管20与手柄10连接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光学元件包括:CMOS摄像头,所述凸起插接部23上设有与所述CMOS摄像头电连接的数据/供电接口(图中未示意出),位于所述主体管20的凹槽面段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数据接口设有贯通结构。
当数据/供电线穿过所述贯通结构插接于所述数据/供电接口中时,至少用于对主体管20与手柄10相互之间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改进结构,将供电/数据传输实现方式与主体管20和手柄10之间的加强固定限位合二为一,设计巧妙,不仅可以保证线缆供电或数据传输的需要,还可以加强主体管20与手柄10的连接可靠性。
所述可视光学元件为棱镜、平面镜组(指的多个平面镜组合形成的光路系统)、或CMOS摄像头,用于与外部的光学处理系统(由于非本实施例的改进所在,为凸显本实用新型创新主旨,就不具体赘述该技术特征)配合观察到病患鼻咽喉部位的状况。
所述可弯曲镜管30可以在外力牵拉下旋转、弯曲以改变其自身的姿态。所述可弯曲镜管30包括:前管段及后管段,所述前管段与后管段分别包括内软管、蛇骨状结构体及胶皮层,在所述内软管外圆周面上缠绕有蛇骨状结构体,在所述蛇骨状结构体的外侧包裹有所述胶皮层;
所述前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小于后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
这样,通过将主体管20的前、后管段设置不同间距密度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可以使前、后管段的刚性及柔韧性有所差异,使前管段的刚性相对于后管端的刚性小,柔韧性却大,当通过控制牵拉齿条21牵引可弯曲镜管30的前端时,由于主体管20的前管段相对于后管段柔软,较容易受牵引弯曲,使得操作省力。
其中,蛇骨状结构体有时也称为“蛇骨”,因其结构类似蛇的骨节而得名。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前管段与后管段的长度比为1:6~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曲镜轴向并行还可设置照明通道、器械通道与介质注入通道,所述照明通道、器械通道、介质注入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可视光学元件周围,且各通道之间相互隔离。
所述照明通道中可以设置光导纤维用于照明;所述器械通道,可用于通过该通道伸入其它医疗器械,例如组织钳、血管钳等。介质注入通道,可以作为清洗或消炎液体注入通道,还可以作为人体内液体吸取通道等。
根据上述公开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鼻咽喉镜,便于实现手柄10组件部分结构件的分离,从而使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使用过程中易于更换,从技术上有助于鼻咽喉镜部分结构件朝一次性医疗器械耗材方向发展,每次使用完之后,可以更换新的主体管20及可弯曲镜管30部分,进而可以降低病患之间检查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柄上设有镜管控制旋钮,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轴向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齿轮;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中,且所述主体管的内部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连通,在所述主体管内轴向设有牵拉齿条,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可弯曲镜管,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主体管的前端上,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前端设有可视光学元件;
所述牵拉齿条通过牵引件与所述可弯曲镜管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轴在外力按压下可轴向移动,按压所述支撑轴,所述牵拉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支撑轴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支撑轴的末端设于所述轴座上,且抵接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镜管控制旋钮设于所述开口中,位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对应所述开口处设有限位压板,所述镜管控制旋钮上具有第二轴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镜管控制旋钮的第二轴孔在周向上卡接,而在轴向上相对所述第二轴孔可移动;
所述限位压板上对应所述第二轴孔设有第三轴孔,所述支撑轴的首端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并从所述第三轴孔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内设有牵拉齿条限位轨道,所述牵拉齿条滑设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齿条包括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与第二牵拉齿条至少有部分分别滑设于对应的牵拉齿条限位轨道中,所述第一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牵拉齿条、位于所述牵拉齿条限位轨道外的部分的无齿侧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抵接于所述手柄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后端卡接于所述手柄的中空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设有凸起插接部,所述手柄的内壁在圆周方向上设有预定长度的凹槽面,所述主体管通过所述凸起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面中与所述手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光学元件包括:CMOS摄像头,所述凸起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CMOS摄像头电连接的数据/供电接口,位于所述主体管的凹槽面段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数据接口设有贯通结构;
当数据/供电线穿过所述贯通结构插接于所述数据/供电接口中时,至少用于对主体管与手柄相互之间进行固定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光学元件为棱镜、平面镜组、或CMOS摄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镜管包括:前管段及后管段,所述前管段与后管段分别包括内软管、蛇骨状结构体及胶皮层,在所述内软管外圆周面上缠绕有蛇骨状结构体,在所述蛇骨状结构体的外侧包裹有所述胶皮层;
所述前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小于后管段的蛇骨状结构体的骨节之间的间距密度。
CN202222630290.0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Active CN219166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0290.0U CN21916635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0290.0U CN21916635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6357U true CN219166357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0290.0U Active CN219166357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63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3698A (zh) * 2022-10-08 2023-01-0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CN116898387A (zh) * 2023-09-12 2023-10-2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镜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3698A (zh) * 2022-10-08 2023-01-0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CN115553698B (zh) * 2022-10-08 2024-03-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CN116898387A (zh) * 2023-09-12 2023-10-2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镜探装置
CN116898387B (zh) * 2023-09-12 2023-11-17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镜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66357U (zh)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JP3811291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4852551A (en) Contamination-free endoscope valves for use with a disposable endoscope sheath
JP4163438B2 (ja) 内視鏡
KR102190216B1 (ko) 착탈분리형 내시경
JP2012192080A (ja) 内視鏡装置
US11857162B2 (en) Endoscope
CN114343544A (zh) 一种前端可移动内窥镜
CN114699229B (zh) 输送器手柄和编织型网格支架输送器
CN115553698B (zh) 一种一次性鼻咽喉镜
CN215128274U (zh) 转向控制机构、内窥镜和医用检查装置
JP2000014628A (ja) 内視鏡
JPH07155283A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CN212415679U (zh) 一种一次性超细软性导管和电子内窥镜
US11571114B2 (en) Detachable endoscope
JPH10127567A (ja) 内視鏡
JP3806516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1227928A (zh) 注射装置、圈套器及医疗设备
CN110799082B (zh) 内窥镜
JP2007185381A (ja) 回転自走式内視鏡
CN110799083B (zh) 内窥镜
CN111265724A (zh) 一种腔镜用外挂式冲吸管及腔镜
JP5384892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補助具
CN111772557A (zh) 一种一次性超细软性导管和电子内窥镜
CN215128407U (zh) 一种尿道内窥装置及尿道扩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