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740U -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3740U
CN219163740U CN202320226502.0U CN202320226502U CN219163740U CN 219163740 U CN219163740 U CN 219163740U CN 202320226502 U CN202320226502 U CN 202320226502U CN 219163740 U CN219163740 U CN 219163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ion source
heat
source terminal
linear evaporation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65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海超
赵军
文炯敦
陈浩
崔晶植
冯利凯
彭勃
轩景泉
尹恩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x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x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x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x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65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3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3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3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涉及导热结构领域,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包括设置于线性蒸发源端子与冷却结构之间的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片及第一弹性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热片,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能适用于真空环境中较小空间的热传导,在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升温过程中,两所述第一导热片及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将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结构,以达到降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温度的效果,减少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热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背景技术
OLED屏幕具有功耗低、成品质量轻、屏幕视角大、响应速度快、屏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等领域。
在OLED屏幕的生产过程中,真空蒸镀工艺是关键工艺之一,真空蒸镀使用的线性蒸发源。现有线性蒸发源在真空环境中,当需要更高温度时,其热辐射及热传导作用会导致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温度升高,使得电源线、电源线与加热丝的连接位置的温度升高,由于线性蒸发源端子所处位置的空间较小,无法使用带有冷却管路的降温结构,从而使得加热丝电源线的绝缘层存在破损的风险,加热丝与电源线焊接点存在脱焊风险,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且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包括:设置于线性蒸发源端子与冷却结构之间的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片及第一弹性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热片,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片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片靠近所述冷却结构的一侧,所述卡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卡条与所述冷却结构相互匹配,以使所述冷却结构卡接于各所述卡条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板及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热板与所述第一隔热板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热板为双层隔热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板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截面积,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截面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热组件,所述第二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结构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热组件包括:第二导热片及第二弹性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二导热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包括上述的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性蒸发源系统,包括上述的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设置于线性蒸发源端子上,所述第一导热组件设置于线性蒸发源端子与冷却结构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片及第一弹性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热片,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使得所述第一导热组件能适用于真空环境中较小空间的热传导,实用性强,在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升温过程中,两所述第一导热片及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将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结构,以达到降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温度的效果,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第一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另一角度的侧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第二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隔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的隔热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线性蒸发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导热组件;110-第一导热片;111-折弯部;120-第一弹性导热件;130-卡条;200-第二导热组件;210-第二导热片;220-第二弹性导热件;300-连接件;400-隔热组件;410-第一隔热板;420-第二隔热板;500-连接头;600-电源连接线;700-加热结构;710-加热丝;800-冷却结构;810-开口;900-线性蒸发源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组件100、第二导热组件200、连接件300及隔热组件400。所述连接件300与冷却结构800连接,所述连接件300上设置有线性蒸发源端子900。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800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800上。所述隔热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远离所述连接件300的一侧。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包括:第一导热片110及第一弹性导热件120。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热片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所述第一导热片110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800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110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与所述冷却结构800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结构800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片110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的一侧。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片110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为弹片,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沿所述第一导热片110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为V形弹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为导热材质。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上靠近所述冷却结构800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条130。所述卡条130沿所述第一导热片1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条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条13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卡条130沿所述第一导热片110的宽度方向排布,两个所述卡条130与所述冷却结构800靠近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一端相互匹配,以使得所述冷却结构800卡接于两所述卡条130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条130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0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之间,所述连接件300为连接板,所述连接件300的两端与所述冷却结构800连接,所述连接件300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的一侧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0为不锈钢材质。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片110远离所述卡条130的一端为折弯部111。所述折弯部111向靠近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一侧弯曲。
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组件200包括:第二导热片210及第二弹性导热件220。所述第二导热片21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片210之间存在第二间距,远离所述冷却结构800的所述第二导热片210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片210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800上。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导热片21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连接两所述第二导热片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0位于所述第二导热片210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的一侧。所述冷却结构800所述第二导热片210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第一间距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为弹片,多个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沿所述第二导热片210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导热片210为不锈钢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为W形弹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为弹簧。
请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组件400包括:第一隔热板410及第二隔热板420。所述第一隔热板410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所述第一隔热板410贴合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远离所述连接件300的一端。所述第二隔热板420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所述第二隔热板420与所述第一隔热板410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420贴合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靠近两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板410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截面积,以使得所述第一隔热板410能完全盖住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远离所述连接件300的一端,能为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隔绝一部分热量,有利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板420为双层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420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截面积,以使得所述第二隔热板420能完全盖住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靠近两所述第一导热组件100的一侧。
在真空蒸镀过程中,由于热辐射作用,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温度会升高,所述第一隔热板410与所述第二隔热板420能为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隔绝一部分热量,有利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降温。所述第一导热片110将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结构800上,所述第二导热片210将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结构800上,能有效降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的温度,减少了安全隐患。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120使得所述第一导热片110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及所述冷却结构800上,适用于真空环境中较小空间的热传导,实用性强,且所述冷却结构800卡接于两所述卡条130之间,增强了所述第一导热片110与所述冷却结构800的贴合度,进一步保证了热传导的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请参阅图6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上设置有连接头500及电源连接线600。所述连接头500为所述电源连接线600与加热丝710的连接头。所述电源连接线60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5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丝71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板420位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远离所述电源连接线600的一侧。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蒸发源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性蒸发源系统还包括:加热结构700及冷却结构800。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800上。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连接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与所述冷却结构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结构800上设置有开口810。所述开口810位于所述冷却结构800的中间端。所述第二导热片210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220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开口810的底壁上。所述开口810的侧壁卡接于两所述卡条13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结构700设置于两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900之间,所述加热结构700中的所述加热丝710与所述连接头500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线性蒸发源端子与冷却结构之间的第一导热组件,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片及第一弹性导热件;
所述第一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所述第一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热片,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片上设置有卡条;
所述卡条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片靠近所述冷却结构的一侧,所述卡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卡条与所述冷却结构相互匹配,以使所述冷却结构卡接于各所述卡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隔热组件;
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板及第二隔热板;
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隔热板与所述第一隔热板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板为双层隔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截面积,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热组件;
所述第二导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结构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组件包括:第二导热片及第二弹性导热件;
所述第二导热片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所述第二弹性导热件连接两所述第二导热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片与所述线性蒸发源端子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导热片抵接于所述冷却结构上。
9.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10.一种线性蒸发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蒸发源端子的导热结构。
CN202320226502.0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Active CN219163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6502.0U CN21916374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6502.0U CN21916374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3740U true CN219163740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6502.0U Active CN21916374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3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6936Y (zh) 加热器
CN219163740U (zh)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CN207398252U (zh) 电池结构
CN203193916U (zh) 波纹散热条
US4304291A (en) Heat exchanger for a convector heater
CN104716285A (zh) 一种可加热电池箱
CN212367549U (zh) 石墨烯发热板
CN114850811A (zh) 散热器的加工方法
CN209819994U (zh)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CN209763252U (zh) 传热结构
CN108598330B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102307401A (zh)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2178883U (zh)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10091843U (zh) 一种高电压用的ptc热敏电阻及其组件
CN201507987U (zh) 板式碳纤维暖器
CN207149664U (zh) 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9572099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5910869U (zh) 超薄散热模组
CN219068466U (zh) 一种耐温型印制电路板
CN220710583U (zh) 电芯采样系统、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06562U (zh)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18735045U (zh) 有效防止折弯的pi电热膜
CN219107782U (zh) 一种高导热pcb电路板
CN210781397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ptc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