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9994U -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9994U
CN209819994U CN201822105795.9U CN201822105795U CN209819994U CN 209819994 U CN209819994 U CN 209819994U CN 201822105795 U CN201822105795 U CN 201822105795U CN 209819994 U CN209819994 U CN 209819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ayer
heat
heating plat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057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
任伟
常见虎
何仁庶
王红娟
施红玉
盛庆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057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9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9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9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提供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在电加热板上沿着设定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区域,沿着设定方向上多个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该种电加热板,其由于采用板状的结构形式,其加热形式为面加热,因此加热温度均匀。此外,由于沿着设定方向上多个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渐变,因此应用于给蒸发器加热时,可以避免蒸发器局部温度过高。并且,电加热板可以方便安装至蒸发器和箱胆之间,其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Description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以冰箱为例,制冷设备的蒸发器2化霜除冰时采用的加热器1都是管式加热器1的形式,加热器1为钢管加热器1,安装在蒸发器2底部。工作时,加热器1同时向四周传递热量,而冰箱化霜退出条件是以传感器的温度为时间基准,为保证化霜效果,传感器一般装配在蒸发器2上距离加热器1较远的进口位置。
加热器1工作时,热量以管式加热器1加热的方式,自下而上辐射,直至传感器达到设定温度,冰箱才会退出化霜模式,这样就导致蒸发器2下部的铝管、翅片、冷媒等局部温度过高。如表1所测数据:
化霜退出时,蒸发器下部温度>40℃,造成热量损失。
现有加热器的缺点包括:管式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不均匀;加热器整体温度固定,加热过程中导致蒸发器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热量损失;加热器空间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热器加热温度不均匀,存在热量损失,以及加热器空间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板,在所述电加热板上沿着设定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区域,沿着所述设定方向上多个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热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层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层之间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加热膜,且不同所述加热区域的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网格分布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该种电加热板,其由于采用板状的结构形式,其加热形式为面加热,因此加热温度均匀。此外,由于沿着设定方向上多个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渐变,因此应用于给蒸发器加热时,可以避免蒸发器局部温度过高。并且,电加热板可以方便安装至蒸发器和箱胆之间,其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置在箱胆内的蒸发器,在所述箱胆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上述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一侧与所述箱胆的内表面相对,另一侧与所述蒸发器相对,且从上至下多个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为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包括第二导电发热层、第二绝缘导热层和第二绝缘隔热层,所述第二绝缘导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加热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二绝缘隔热层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有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均小于所述加热盘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蒸发器和加热器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制冷设备内部加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电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电加热板的加热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电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四中电加热板及加热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四中电加热板和箱胆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四中电加热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加热器;2、蒸发器;3、箱胆;4、电加热板;401、第一绝缘导热层;402、导热胶层;403、石墨烯加热膜;404、第一绝缘隔热层;6、加热盘;7、加热区域;8、卡扣;9、卡槽;10、电源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板4。其中,电加热板4上沿着设定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区域7,且沿着设定方向上多个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该种电加热板4,其由于采用板状的结构形式,其加热形式为面加热,因此加热温度均匀。此外,由于沿着设定方向上多个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渐变,因此应用于给蒸发器2加热时,可以避免蒸发器2局部温度过高。并且,电加热板4可以方便安装至蒸发器2和箱胆3之间,其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电加热板4可以采用云母电加热板4、陶瓷电加热板4或者后续实施例当中提到的结构形式,并且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3中,实施例一的电加热板4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401,在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热层404。该种电加热板4一侧导热一侧隔热,可在实现单面加热的同时避免对电加热板4附件的其它安装结构造成热损坏。
此外,第一导电发热层可以采用任意能实现导电发热的材质。例如,第一导电发热层的材质可以采用石墨烯,此时第一导电发热层也即石墨烯加热膜403。通过将石墨烯加热膜403通电,进而电能转化成石墨烯加热膜403的热能。当第一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加热膜403的时候,由于石墨烯加热膜403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原子厚度,所以可以控制电加热板4的厚度。通过实践发现,采用石墨烯加热膜403作为第一导电发热层的时候,电加热板4的厚度可以做到3mm以内。
因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而用电加热板4对蒸发器2进行化霜过程中会有水分,所以需要在该石墨烯制备的第一导电发热层外设置保护结构,也即以上提到的第一绝缘隔热层404和第一绝缘导热层401。
其中,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导热层401之间,以及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隔热层404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402粘接。其中,导热胶层402在实现导热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导热层401之间,以及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隔热层404之间的可靠连接。
其中,导热胶层402可以采用耐高温的高温导热胶,进而保证电加热板4的结构可靠性,防止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导热层401之间,以及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隔热层404之间发生结构脱离。
为了实现多个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沿着设定方向上逐渐增加,当第一导电发热层采用石墨烯加热膜403的时候,不同加热区域7的石墨烯加热膜403的网格分布不同,进而使得不同加热区域7当中的石墨烯加热膜403的电阻分布不同。
图4当中电加热板4上分布有两种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膜403,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电加热板4上还可以分布任意多种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膜403。此外,不同电阻的石墨烯加热膜403之间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接入不同的电路当中。
实施例二
和实施例一相同之处实施例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二仅仅就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进行描述。实施例二当中,电加热板4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401。该种电加热板4可以实现双面加热,进而其安装位置和实施例一当中的电加热板4有所不同。
实施例二当中,第一导电发热层与第一绝缘导热层401之间采用导热胶层402粘接。进而,第一导电发热层双侧的第一绝缘导热层401均可以实现可靠有效的固定。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电加热板4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导电发热层外侧并将第一导电发热层包裹起来的保护套。在满足绝缘、导热且耐高温难燃的前提下,该保护套可以采用任意材质。
其中,第一导电发热层上设置有两个电源端子10,进而可以通过电源端子10和外界电连接。
其中,第一导电发热层上形成平面分布的热场。电能在保护套内迅速转化成远红外线,形成辐射发热区域,达到加热效果。
为了满足以上功能,保护套可以采用PCB板、PC板或其他具有该功能的板材拼装得到。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置在箱胆3内的蒸发器2,在箱胆3和蒸发器2之间设置有实施例一当中提到的电加热板4,电加热板4的一侧与箱胆3的内表面相对,另一侧与蒸发器2相对,且从上至下多个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由于以上实施例一当中提到的电加热板4为面加热的形式,比冰箱上现有的管式加热器1温度分布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并且,由于蒸发器2表面的霜层分布不均匀,下部霜层厚,上部霜层薄,且加热化霜过程中,热气上升;因此蒸发器2的上部和下部在化霜过程中所需的热量是不同的。而本实施例四当中,从上至下多个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实现加热电板的上、下两种不同温度的热场,进而避免过多的热量加热到铝管、翅片、冷媒等地造成无用的热量损失。
其中,电加热板4跟蒸发器2之间可以直接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进而在实现更加均匀的加热方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加热效率。
图6中,蒸发器2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为加热盘6。
其中,加热盘6包括第二导电发热层、第二绝缘导热层和第二绝缘隔热层,第二绝缘导热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发热层靠近蒸发器2的一侧,第二绝缘隔热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发热层远离蒸发器2的一侧。此时,加热盘6也即采用了实施例一当中电加热板4相同的结构原理。
由于箱胆3的材质一般不耐高温,本实施例四当中第二导电发热层远离蒸发器2的一侧设置第二绝缘隔热层,可以防止箱胆3受高温变形。
实施例四当中,第二导电发热层可以为石墨烯加热膜403,进而同样可以实现对加热盘6厚度的控制,防止占用制冷设备的内部空间。
并且,第二导电发热层与第二绝缘导热层之间,以及第二导电发热层与第二绝缘隔热层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402粘接。其中,导热胶层402不仅可以保证加热盘6结构的可靠稳定性,还可以实现良好的导热。此处的导热胶层402同样可以采用耐高温的高温导热胶。
其中,由于加热盘6设置在蒸发器2的下方,并且距离蒸发器2的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保证对蒸发器2底部化霜充分,电加热板4上所有加热区域7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均小于加热盘6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
图6中,虽然显示电加热板4和蒸发器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但是应当理解,电加热板4的两侧可以分别贴着蒸发器2和箱胆3内表面设置。
本实施例四的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空调和热水器等。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在箱胆3和/或蒸发器2上设置有卡接件,进而电加热板4通过卡接件固定。
请参见图7,卡接件为设置在箱胆3上的卡槽9,电加热板4的底部伸入卡槽9当中并固定。在此基础上,电加热板4的上端可以倚靠在箱胆3上并固定。
请参见图8,卡接件为设置在蒸发器2上的卡扣8,电加热板4的边缘通过卡扣8固定至蒸发器2上。当然卡扣8的结构形式、数量以及具体分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只要能够实现电加热板4的固定即可。
此外,卡扣8还可以设置在箱胆3上,进而通过卡扣8将电加热板4固定至箱胆3上。其中,只要固定电加热板4的边缘,就可以将电加热板4固定至箱胆3上。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加热板上沿着设定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区域,沿着所述设定方向上多个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层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导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层之间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加热膜,且不同所述加热区域的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网格分布不同。
7.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设置在箱胆内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胆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一侧与所述箱胆的内表面相对,另一侧与所述蒸发器相对,且从上至下多个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为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包括第二导电发热层、第二绝缘导热层和第二绝缘隔热层,所述第二绝缘导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加热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发热层与所述第二绝缘隔热层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层粘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加热区域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均小于所述加热盘的单位面积发热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CN201822105795.9U 2018-12-14 2018-12-14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09819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5795.9U CN209819994U (zh) 2018-12-14 2018-12-14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5795.9U CN209819994U (zh) 2018-12-14 2018-12-14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9994U true CN209819994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05795.9U Active CN209819994U (zh) 2018-12-14 2018-12-14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9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623A (zh) * 2020-08-27 2020-1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风冷冰箱变加热功率除霜装置与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6623A (zh) * 2020-08-27 2020-1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风冷冰箱变加热功率除霜装置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871B (zh) 半导体制冷冰箱及其冷端换热装置
CN101292125A (zh) 用于热电应用的换热器
CN209819994U (zh) 电加热板及制冷设备
CN207763128U (zh) 散热器及空调
CN207994414U (zh) 密闭式设备柜用散热装置和气体绝缘开关柜
CN110265367A (zh) 一种中功率逆变器单管散热结构
CN206639831U (zh) 一种电池温控装置
CN209819992U (zh) 制冷设备
CN210832609U (zh) 一种带通风散热的冷热可切换自助餐炉
CN104344641B (zh) 半导体制冷冰箱及其热端换热装置
CN209819993U (zh) 制冷设备
CN209399639U (zh) 制冷设备
CN108449813A (zh) 一种表面不带电的ptc发热组件
CN102885583A (zh) 一种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3136189U (zh) Ptc热管加热器
CN218495485U (zh) 一种蒸发器组件以及冰箱
CN217063675U (zh) 一种拥有光伏板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10863626A (zh) 墙暖板
CN111707043A (zh) 一种用于冰箱除霜除冰的面状加热装置
CN217402948U (zh) 一种风冷冰箱、冰柜用除霜器及风冷冰箱、冰柜
CN220035991U (zh) 一种自发热采暖地砖
CN203489570U (zh) 一种加热器
CN219163740U (zh)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系统
CN207968992U (zh) 一种热效率高的实用型电热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