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2184U -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2184U
CN219152184U CN202223338667.1U CN202223338667U CN219152184U CN 219152184 U CN219152184 U CN 219152184U CN 202223338667 U CN202223338667 U CN 202223338667U CN 219152184 U CN219152184 U CN 219152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assembly
clamping
pipe
hollow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8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晓明
谢湘峰
李永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8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2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2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2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中空管套组件,中空管套组件的前端具有可供管件插入其内部的插管端口,中空管套组件上设置有能够在管件插入其内部后将管件夹紧的管夹组件,中空管套组件内设置有能够与管件的插入端抵接以限定管件的最大插入深度的限位件,限位件连接有能够驱动其沿着中空管套组件的轴向移动的深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限位件的位置,进而调节管件的最大插入深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生产管翅式换热器的主要原材料是铜管和散热翅片,生产换热器的过程中,需要对铜管进行加工,比如胀管、绕弯、切割或打孔,加工铜管的过程中,需要将铜管的端部夹紧固定。
为了将铜管的端部夹紧固定,公开号为CN 201609740 U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铜管端头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利用伺服电机来驱动丝杆,再通过丝杆螺母配合来推动滑动板来前后滑动,则滑动板管套带动管夹头的张开或闭合,使管夹头可以松开或夹紧铜管。这样的夹紧装置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夹头夹住铜管后,铜管的插入深度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要调整铜管的插入深度;第二、在管件加工完成后,若要实现自动化卸料,只能在夹紧装置的外部采用相应的动力装置将铜管向外拔出,这样对拔出动力的方向精准度要求较高,同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当拔出的方向与夹紧装置的轴线存在偏差时,则可能导致拔出铜管的过程中将铜管刮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整铜管的插入深度的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中空管套组件,所述中空管套组件的前端具有可供管件插入其内部的插管端口,所述中空管套组件上设置有能够在管件插入其内部后将管件夹紧的管夹组件,所述中空管套组件内设置有能够与管件的插入端抵接以限定管件的最大插入深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有能够驱动其沿着中空管套组件的轴向移动的深度调节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可在中空管套组件上绕着中空管套组件的轴线转动的旋拧杆,所述中空管套组件与限位件之间设置有轴向导向结构,所述旋拧杆与所述限位件螺纹连接以使所述旋拧杆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沿着中空管套组件的轴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旋拧杆的后端外露在中空管套组件之外,所述旋拧杆的外露部分具有可供外部的工具驱动其转动的棱柱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轴向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套组件内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键槽,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导向套且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键槽滑动配合的滑动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旋拧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中空管套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中空管套组件转动时带着所述管夹组件、旋拧杆和限位件一起转动,所述旋拧杆和限位件均为中空管状且二者的内孔相互连通,所述中空管套组件内设置有可在其中轴向移动的卸料活塞,所述旋拧杆的后端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进气孔,通过进气孔通入高压气体时驱动所述卸料活塞向前移动以将中空管套组件内的管件顶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卸料活塞上设置有能够将其前部的空间与其后部的空间导通的泄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卸料活塞的前部设置有能够插入管件内部的管芯支撑件,所述管芯支撑件具有与管件的内侧壁贴合的圆饼状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旋转接头包括接头套管、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接头套管内的连接件,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接头套管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导通的周向槽,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超前的盲孔,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盲孔和所述周向槽导通的导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连接件和接头套管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中空管套组件的上还设置有能够由外部的动力装置驱动而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套组件的外侧壁上的皮带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限位件的位置,进而调节管件的最大插入深度。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可以采用旋转接头外接气源的方式开卸下管件,需要将管件卸下时,通过旋转接头的进气孔通入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进入中空管套组件内部后会驱动卸料活塞向前移动,即可将中空管套组件内的管件顶出,实现自动卸料。
第三、装入管件的过程中,卸料活塞后方的空间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管件会推着卸料活塞一起向后移动直至限位件所在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卸料活塞后方的气体能够从卸料活塞上的泄气孔排出,可避免因卸料活塞后方的气压过高而无法将管件装入到位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入管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卸料活塞将管件顶出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限位件的深度调节结构原理图;
图5是旋拧杆的后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中空管套组件2,中空管套组件2的前端具有可供管件3插入其内部的插管端口,中空管套组件2上设置有能够在管件3插入其内部后将管件3夹紧的管夹组件4,中空管套组件2内设置有能够与管件3的插入端抵接以限定管件3的最大插入深度的限位件5,限位件5连接有能够驱动其沿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向移动的深度调节装置。
中空管套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中空管套组件2的上还设置有能够由外部的动力装置驱动而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可以是设置在中空管套组件2的外侧壁上的皮带槽231、也可以是齿轮、链轮等装置。中空管套组件2转动时带着管夹组件4、旋拧杆61和限位件5以及管件3一起转动,便于对管件3进行胀管、切割或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可在中空管套组件2上绕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线转动的旋拧杆61,中空管套组件2与限位件5之间设置有轴向导向结构,旋拧杆61与限位件5螺纹连接以使旋拧杆61转动时能够驱动限位件5沿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旋拧杆61的后端外露在中空管套组件2之外,旋拧杆61的外露部分具有可供外部的工具驱动其转动的棱柱段611,棱柱段611呈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或六棱柱形。轴向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中空管套组件2内的导向套62,导向套6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键槽621,限位件5贯穿导向套62且限位件5上设置有与键槽621滑动配合的滑动键51。旋拧杆61和限位件5均为中空管状且二者的内孔相互连通,旋拧杆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限位件5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调节管件3的最大插入深度的方法如下:在停机状态下,采用扳手夹住棱柱段611,驱动旋拧杆61转动,即可驱动限位件5在中空管套组件2内轴向移动,调节完成后,在螺纹结构的自锁作用下,限位件5与中空管套组件2保持相对固定。
上述的方案中,采用的是手动调节的方式调整限位件5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方案中,也可以在旋拧杆61上设置皮带槽231或齿轮等结构,通过外部的动力装置自动地驱动旋拧杆61转动。
进一步地,中空管套组件2内设置有可在其中轴向移动的卸料活塞7,旋拧杆61的后端连接有旋转接头8,旋转接头8上设置有进气孔801,通气孔可以外接高压气源,需要将管件3卸下时,可以开启高压气源的阀门,通过进气孔801通入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进入中空管套组件2内部后会驱动卸料活塞7向前移动,进而将中空管套组件2内的管件3顶出。
卸料活塞7的前部设置有能够插入管件3内部的管芯支撑件71,管芯支撑件71具有与管件3的内侧壁贴合的圆饼状支撑部711,采用这样的设计,能够在管件3的内部给管件3提供支撑,在加工管件3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管件3变形。
更进一步地,卸料活塞7上设置有能够将其前部的空间与其后部的空间导通的泄气孔701。装入管件3时,高压气源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卸料活塞7后方的空间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装入管件3的过程中,管件3会推着卸料活塞7一起向后移动直至限位件5所在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卸料活塞7后方的气体能够从泄气孔701排出,可避免因卸料活塞7后方的气压过高而无法将管件3装入到位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6,旋转接头8包括接头套管81、可转动地安装在接头套管81内的连接件82,进气孔801设置在接头套管81的外侧壁上,连接件8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气孔801导通的周向槽802,连接件82上设置有开口超前的盲孔803,连接件8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将盲孔803和周向槽802导通的导气孔804。为了实现密封,连接件82和接头套管81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83。
为了便于生产组装,中空管套组件2采用多个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该中空管套组件2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管套头部21、管套主体22、皮带轮23、旋拧杆安装套组件24,管套主体22内活动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牵引管25。
管夹组件4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比如采用一个可缩胀的管状夹头,管状夹头的一端设置有多条轴向的缩胀槽,每两个缩胀槽之间形成一块弹片,在管套头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推顶斜面,在弹片的外侧壁上设置承推斜面,通过动力装置拉动管状夹头轴向移动时,推顶斜面顶压在承推斜面上,即可使弹片向内缩以将其中的管件3夹紧。除此以外,管夹组件4可以采用与车床上的三爪卡盘类似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中空管套组件(2),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的前端具有可供管件(3)插入其内部的插管端口,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上设置有能够在管件(3)插入其内部后将管件(3)夹紧的管夹组件(4),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内设置有能够与管件(3)的插入端抵接以限定管件(3)的最大插入深度的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连接有能够驱动其沿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向移动的深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可在中空管套组件(2)上绕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线转动的旋拧杆(61),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与限位件(5)之间设置有轴向导向结构,所述旋拧杆(61)与所述限位件(5)螺纹连接以使所述旋拧杆(61)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5)沿着中空管套组件(2)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杆(61)的后端外露在中空管套组件(2)之外,所述旋拧杆(61)的外露部分具有可供外部的工具驱动其转动的棱柱段(6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内的导向套(62),所述导向套(6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键槽(621),所述限位件(5)贯穿所述导向套(62)且限位件(5)上设置有与所述键槽(621)滑动配合的滑动键(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杆(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5)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转动时带着所述管夹组件(4)、旋拧杆(61)和限位件(5)一起转动,所述旋拧杆(61)和限位件(5)均为中空管状且二者的内孔相互连通,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内设置有可在其中轴向移动的卸料活塞(7),所述旋拧杆(61)的后端连接有旋转接头(8),所述旋转接头(8)上设置有进气孔(801),通过进气孔(801)通入高压气体时驱动所述卸料活塞(7)向前移动以将中空管套组件(2)内的管件(3)顶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活塞(7)上设置有能够将其前部的空间与其后部的空间导通的泄气孔(7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活塞(7)的前部设置有能够插入管件(3)内部的管芯支撑件(71),所述管芯支撑件(71)具有与管件(3)的内侧壁贴合的圆饼状支撑部(7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8)包括接头套管(8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接头套管(81)内的连接件(82),所述进气孔(801)设置在所述接头套管(81)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件(8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801)导通的周向槽(802),所述连接件(82)上设置有开口超前的盲孔(803),所述连接件(8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盲孔(803)和所述周向槽(802)导通的导气孔(804)。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套组件(2)的上还设置有能够由外部的动力装置驱动而绕着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结构。
CN202223338667.1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Active CN219152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8667.1U CN21915218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8667.1U CN21915218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2184U true CN219152184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8667.1U Active CN21915218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2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24924B2 (ja) 帯状体に結合されたねじをねじこむのに用いるねじまわし装置
US548241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ly clamping a drill motor to a drill plate
US6902159B2 (en) Sealed pin locating and clamping apparatus
US6367138B1 (en) Power installation tool for helical coil inserts
JP2006505415A5 (zh)
JP5714556B2 (ja) 穿孔装置のクランプ装置及びエア駆動ドリル装置
US20070252344A1 (en) Intermediary Bushing for a Chu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0232619U (zh) 珩磨加工中心
CN219152184U (zh)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CN107363602A (zh) 一种炮塔铣床快换刀柄系统
CN109648379B (zh) 一种具有工件掉头功能的机床
CN115847138A (zh) 一种可用于装夹换热器铜管的圆柱棒料定位装夹装置
CN218533088U (zh) 一种加工螺纹的刀头
CN108296725B (zh) 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内涨加工方法
CN113477815B (zh) 一种管片式散热器自动穿管加工装置
CN109227141B (zh) 半自动管端加工机
CN215147064U (zh) 一种拉杆拉紧装置
US5960686A (en) Alignment pin for tube squaring machine
JPH042728Y2 (zh)
CN114160688B (zh) 胀管设备及胀管装置、方法
JP2859504B2 (ja) 複合加工装置
CN220532692U (zh) 一种防止铜管开裂的成型装置
CN220698059U (zh) 一种扩管器
JPH09314435A (ja) スピンドルの自動チャック開閉機構
CN108015367A (zh) 管件内外螺纹同步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