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0101U -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0101U
CN219140101U CN202320116410.7U CN202320116410U CN219140101U CN 219140101 U CN219140101 U CN 219140101U CN 202320116410 U CN202320116410 U CN 202320116410U CN 219140101 U CN219140101 U CN 219140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ipelines
ring
mounting groove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64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水枝
林奇新
余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lifu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lifu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lifu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lifu Rubber &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64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0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0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0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密封圈密封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相邻两管路,两管路的端部夹设形成一呈环形安装槽,在管路的径向方向上,安装槽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管路的轴向方向上,两管路在安装槽的两侧对称地分别设有一呈环形的定位槽,密封圈套设在两管路外,密封圈的内壁上突设有呈环形的密封部、夹紧部,密封部嵌合在安装槽内,两夹紧部分别嵌合在两定位槽内,连接器套设在密封圈外,连接器的内壁抵推压紧部将密封部挤压至安装槽内,密封部具有将两管路沿轴向往两边推动的趋势,而两夹紧部对两管路进行了限位,因此安装槽的内壁对密封部具有向内的挤压力,使得密封部能够紧密地密封在安装槽内,提高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管或者液压管道的密封结构中通常采用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管道密封连接器作为液体或气体长距离输送的传输工具被广泛的使用。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相邻两根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在一起,而两根管道之间的连接部位则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钢管的端面设置有台阶面,两根钢管对接在一起,密封圈设置在台阶面上并夹在两根钢管之间,两个连接罩壳扣合在一起并连接在两根钢管的外部,以此连接并密封两根钢管。然而这种结构在装配时两根钢管没有对密封圈形成挤压,使得密封圈紧密地贴合两根钢管的连接处,无法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更佳的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上突设有呈环形的密封部、夹紧部,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方向上,密封部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夹紧部在所述密封部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还突设有呈环形的压紧部,且所述压紧部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密封部的外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部呈外圈大内圈小的等腰梯形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圈设有呈环形的加强圈,且所述加强圈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部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平行于所述密封圈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压紧部呈弧形向外突出的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密封部和两所述夹紧部之间的两连接部;所述呈弧形向外突出的压紧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所述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相邻两管路,两所述管路的端部夹设形成一呈环形安装槽,在所述管路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安装槽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所述管路的轴向方向上,两所述管路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称地分别设有一呈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两所述管路外,所述密封部嵌合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两所述夹紧部分别嵌合在两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连接器套设在所述密封圈外,且所述连接器的内壁抵推所述压紧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内设有呈环形的容置槽,且在所述容置槽的轴向方式上,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为平面;所述密封圈嵌合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抵推所述压紧部,所述连接器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端还分别套设在两所述管路外。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两所述夹紧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所述定位槽之间的最小间距。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圈中,密封圈用于密封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相邻两管路。例如,两管路的端部夹设形成一呈环形安装槽,在管路的径向方向上,安装槽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管路的轴向方向上,两管路在安装槽的两侧对称地分别设有一呈环形的定位槽。密封圈用于套设在两管路外,密封部嵌合于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密封部用于密封两管路的连接处,两夹紧部分别嵌合于两定位槽内,两夹紧部在管路的轴向上对两管路进行限位。连接器套设于密封圈外,对密封圈进行保护,并连接固定两管路。连接器的内壁抵推压紧部,将密封部挤压至安装槽内,由于密封部和安装槽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密封部具有将两管路沿轴向往两边推动的趋势,而两夹紧部对两管路进行了限位,因此安装槽的内壁对密封部具有向内的挤压力,使得密封部能够紧密地密封在安装槽内,贴紧两管路的连接处,提高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密封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密封圈;11、密封部;12、夹紧部;13、压紧部;14、连接部;15、加强圈;2、管路;21、安装槽;22、定位槽;3、连接器;31、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密封圈的剖视图。
密封圈1用于密封采用连接器3进行连接的相邻两管路2。密封圈1的内壁上突设有呈环形的密封部11、夹紧部12,在密封圈1的径向方向上,密封部11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密封圈1的轴向方向上,夹紧部12在密封部11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密封圈1的外壁上还突设有呈环形的压紧部13,且压紧部13在密封圈1的径向上位于密封部11的外侧。
两管路2的端部夹设形成一呈环形安装槽21,在管路2的径向方向上,安装槽21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管路2的轴向方向上,两管路2在安装槽21的两侧对称地分别设有一呈环形的定位槽22。
密封圈1套设在两管路2外,密封部11嵌合在安装槽21内,并与安装槽21的形状相适配,两夹紧部12分别嵌合在两定位槽22内,连接器3套设在密封圈1外,且连接器3的内壁抵推压紧部13,将密封部11挤压至安装槽21内,由于密封部11和安装槽21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密封部11具有将两管路2沿轴向往两边推动的趋势,而两夹紧部12对两管路2进行了限位,因此安装槽21的内壁对密封部11具有向内的挤压力,使得密封部11能够紧密地密封在安装槽21内,贴紧两管路2的连接处,提高了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11呈外圈大内圈小的等腰梯形结构。安装槽21呈与密封部11相适配的等腰梯形结构。安装槽21的内壁对密封部11挤压力分布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1设有呈环形的加强圈15,且加强圈15的至少部分位于密封部11内,利用加强圈15加强密封部11的结构强度。连接器3的内壁抵推压紧部13将密封部11挤压至安装槽21内时,基于密封部11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的设计,能够使得密封部11与安装槽21的内壁贴合的更紧密。加强圈15可以是钢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密封圈1的材质特性,密封部11无法被挤压的过多。在平行于密封圈1轴线的截面上,压紧部13呈弧形向外突出的结构,压紧部13的弧形顶点位于密封圈1径向上的最外端,并且由内至外压紧部13的体积逐渐减小,因此密封部11的被挤压时的体积收缩不会过大,但足以密封贴合安装槽21的内壁,避免密封结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1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密封部11和两夹紧部12之间的两连接部14。呈弧形向外突出的压紧部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连接部14,确保密封部11在轴向上均能够收到压紧部13向内的推力,同时连接器3的内壁在抵推压紧部13时还能够使连接部14紧密地贴合在管路2的外壁上,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3内设有呈环形的容置槽31,且在容置槽31的轴向方式上,容置槽31的内周壁为平面。密封圈1嵌合在容置槽31内,使得连接器3能够更好的保护密封圈1。容置槽31的内周壁抵推压紧部13,连接器3于容置槽31的两端还分别套设在两管路2外,进一步提高连接器3对两管路2的固定效果。
连接器3可以是两个半圆形的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的两侧均采用螺栓锁紧,或者两个连接件的一侧铰接,另一侧采用螺栓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夹紧部12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定位槽22之间的最小间距,以补偿制造精度误差,避免密封圈1无法安装到两管路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11具有将两管路2沿轴向往两边推动的趋势,因此两夹紧部12之间的最小间距位置仍可以贴合于两定位槽22之间的最小间距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上突设有呈环形的密封部、夹紧部,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方向上,密封部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夹紧部在所述密封部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还突设有呈环形的压紧部,且所述压紧部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密封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呈外圈大内圈小的等腰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有呈环形的加强圈,且所述加强圈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密封圈轴线的截面上,所述压紧部呈弧形向外突出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密封部和两所述夹紧部之间的两连接部;所述呈弧形向外突出的压紧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所述连接部。
6.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的相邻两管路,两所述管路的端部夹设形成一呈环形安装槽,在所述管路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安装槽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在所述管路的轴向方向上,两所述管路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称地分别设有一呈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两所述管路外,所述密封部嵌合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两所述夹紧部分别嵌合在两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连接器套设在所述密封圈外,且所述连接器的内壁抵推所述压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内设有呈环形的容置槽,且在所述容置槽的轴向方式上,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为平面;所述密封圈嵌合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抵推所述压紧部,所述连接器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端还分别套设在两所述管路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紧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所述定位槽之间的最小间距。
CN202320116410.7U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Active CN219140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6410.7U CN219140101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6410.7U CN219140101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0101U true CN21914010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6410.7U Active CN219140101U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0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2160B2 (en) Pipe clamp inner seal
CN103363207A (zh) 卡套式管接头
US11193611B2 (en) Pipe coupling apparatus
US5829793A (en) Self-restrained adapter system for connecting plastic pipe system to metallic pipe system
CN113983252B (zh) 一种钢丝网增强复合管用高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19140101U (zh) 一种密封圈及密封结构
CA2458710C (en) Improved pipe clamp inner seal
CN217108728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法兰端口的对接构件
CN214534944U (zh) 一种高强度嵌套式套管
JPH054632Y2 (zh)
GB2293422A (en) A method of joining a conduit to a second conduit and a seal
CN218935571U (zh) 一种方便拼接的波纹管组件
CN219734489U (zh) 一种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
KR200308856Y1 (ko) 다층 수밀 강화용 패킹
CN214368493U (zh) 一种塑料管道专用的新型卡箍连接结构
CN215488117U (zh) 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道
CN220727413U (zh) 快速连接弯头及其连接结构
CN218236485U (zh) 一种新型自锚式管道接口
CN219866737U (zh) 用于管道对接的密封圈
CN220320552U (zh) 一种管道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管中管结构
KR200302177Y1 (ko) 나선관용 이음구 연결장치
KR100597262B1 (ko) 나선관용 이음구 연결장치
CN217108620U (zh) 一种用于石油管道的防脱接箍
CN212107359U (zh) 一种水管连接用密封橡胶圈
CN210600664U (zh) 异径管连接处抢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