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345U - 一种电子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345U
CN219139345U CN202223224821.2U CN202223224821U CN219139345U CN 219139345 U CN219139345 U CN 219139345U CN 202223224821 U CN202223224821 U CN 202223224821U CN 219139345 U CN219139345 U CN 219139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ump
oil pump
ro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48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园园
罗力成
刘小康
李通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englong Automotive Powertrai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englong Automotive Powertrai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englong Automotive Powertrai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englong Automotive Powertrai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48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盖、壳体、底座、油泵转子和电机组件,泵盖和壳体之间形成泵腔,油泵转子安装在泵腔内,泵盖上设有连通泵腔的进油口,壳体和底座之间形成有电机腔,电机组件安装在电机腔内,壳体上设有连通泵腔与电机腔的冷却通道,电机组件包括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壳体穿入在泵腔内,泵盖上设有转动连接驱动轴的第一转动部,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驱动轴的第二转动部,油泵转子的内转子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且内转子位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本技术方案的电子油泵,能够为驱动轴和油泵内转子提供可靠支撑,避免驱动轴出现偏磨,油泵内转子出现晃动,提高油泵转子运转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子油泵被大量运用于汽车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中,并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要求。
电子油泵因负载来源于油泵,尤其是在油压较大的工况下,故在油泵转子即负载的两端给于支撑才是最为可靠的方案,其中公告号为CN2167419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盖和电机壳体,泵盖和电机壳体之间形成泵腔,泵腔包括高压腔和低压腔,泵盖上设有进油口;电机壳体上开设有供驱动轴穿设的轴孔,电机壳体上开设有连通高压腔与轴孔的高压油通道,电机壳体上还开设有连通低压腔与电机内部的低压月形腔,油液从进油口流入低压腔,随着油泵内外转子的转动,油液从高压腔通过高压油通道再从轴孔流入电机内部进行油冷后,再通过低压月形腔回到低压腔,循环往复。该电子油泵中,一个球轴承加一个单滑动轴承为驱动轴提供转动连接,其中球轴承位于电机壳体下方的轴承座上,使驱动轴靠近油泵内转子的一端悬空,由此无法为油泵的内转子提供可靠支撑,容易使油泵内转子出现晃动,从而降低油泵转子运转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油泵,能够为油泵的内转子提供可靠支撑,避免油泵内转子出现晃动,提高油泵转子运转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盖、壳体、底座、油泵转子和电机组件,所述泵盖和壳体之间形成泵腔,所述油泵转子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的进油口,所述壳体和底座之间形成有电机腔,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与电机腔的冷却通道,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穿入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第一转动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第二转动部,所述油泵转子的内转子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内转子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泵盖上设置第一转动部和在壳体上设置第二转动部,使驱动轴稳定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内,且内转子位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防止驱动轴靠近油泵内转子的一端悬空,避免驱动轴因长时间受油压负载而出现偏磨问题,同时内转子得到可靠的支撑,避免因大油压负载导致内转子出现晃动,提高油泵转子运转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泵盖上的第一轴孔,所述驱动轴与第一轴孔的内周壁贴合,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轴孔,所述驱动轴与第二轴孔的内周壁贴合,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轴孔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转动连接结构简单,提高驱动轴分别与泵盖和壳体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沿轴向与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滑动连接。通过采用驱动轴分别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滑动连接,方便驱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
优选的,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有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转子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靠近电机转子的一端悬空。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电机腔内,提高电机定子安装的稳定性,电机转子同轴过盈压装在驱动轴上,提高电机转子与驱动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驱动轴靠近电机转子的一端悬空,使壳体下方取消轴承座,减少支撑结构零件,使整体结构紧凑,方便电子油泵小型化的发展,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壳体朝泵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泵盖连接后形成所述泵腔,所述壳体朝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后形成所述电机腔,所述电机定子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容置槽和第二轴孔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电机转子的轴线和电机定子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避免电机转子转动偏心,提高电机输出性能,同时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均设置在壳体上,使壳体一体集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有效保证泵腔和电机腔的同轴度,提高油泵转子和电机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控制所述电机组件运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电机组件之间通过PIN针电性连接,所述PIN针上端位于所述电机腔内且与所述电机定子的绕组电性连接,所述PIN针下端位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与PIN针之间设有用于灌封间隙的灌封槽,所述灌封槽位于PIN针的上下两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控制器有效电性连接电机组件,同时设置两侧的灌封槽,通过在灌封槽内注入密封胶,使PIN针与底座之间的间隙被双面密封,避免电机腔内的油液漏出,提高电子油泵密封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还装有后盖,所述后盖上设有连通底座内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上端设置有防水透气膜。通过设置通气孔,保证底座内腔中的空气流通,使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因腔内气体热胀冷缩而导致控制器失效,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膜,避免外部水、油和固体污染物进入底座内腔,避免控制器短路失效。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呈折弯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通气孔的两端不在同一轴线上,减少外部水、油和固体污染物对防水透气膜的直接冲击,提高防水透气膜的寿命。
优选的,所述电机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实时监控电机腔内油液的温度,从而检测整个电驱润滑系统的油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油泵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盖;11、进油口;12、第一轴孔;2、壳体;21、冷却通道;22、第二轴孔;3、底座;31、灌封槽;32、后盖;33、通气孔;4、油泵转子;41、内转子;42、外转子;5、电机组件;51、驱动轴;52、电机转子;53、电机定子;6、PIN针;7、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9、防水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盖1、壳体2、底座3、油泵转子4和电机组件5,所述油泵转子4包括相互啮合的内转子41和外转子42,所述电机组件5包括驱动轴51、电机转子52和电机定子53,所述泵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泵腔,所述油泵转子4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1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的进油口11,所述壳体2和底座3之间形成有电机腔,所述电机组件5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壳体2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与电机腔的冷却通道21,所述电子油泵工作时,油液从进油口11进入泵腔内,再通过冷却通道21进入电机腔内,用于电机腔内电机组件5的冷却,提高电机工作性能。
为避免驱动轴51因长时间受油压负载而出现偏磨问题,所述驱动轴51贯穿所述壳体2穿入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1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1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轴孔12,所述壳体2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1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二轴孔22,所述油泵转子4的内转子41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51上,且所述内转子4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由此防止驱动轴51靠近油泵内转子41的一端悬空,避免因大油压负载导致内转子41出现晃动,提高内转子41转动的稳定性。所述驱动轴51分别与第一轴孔12和第二轴孔22间隙配合,利于所述驱动轴51转动的同时使油液进入间隙内,提高驱动轴51转动的顺畅性,降低摩擦损耗。所述油泵转子4的内转子41过盈压装在所述驱动轴51上。
为了方便驱动轴51转动连接在第一轴孔12和第二轴孔22内,所述驱动轴51沿轴向与所述第一轴孔12和第二轴孔22滑动连接。
为了提高电机组件5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电机定子5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转子52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驱动轴51上。同时所述驱动轴51靠近电机转子52的一端悬空,使壳体2下方取消轴承座,减少支撑结构零件,使整体结构紧凑,方便电子油泵小型化的发展,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使电机转子52、内转子41、电机定子5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壳体2朝泵盖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泵盖1连接后形成所述泵腔,所述壳体2朝底座3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后形成所述电机腔,所述电机定子53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容置槽和第二轴孔22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51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22内,由此使电机转子52的轴线和电机定子5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避免电机转子52转动偏心,提高电机输出性能。同时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均设置在壳体2上,使壳体2一体集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有效保证泵腔和电机腔的同轴度,提高油泵转子4和电机组件5工作的稳定性。
为了可靠控制电机组件5运作,所述底座3的内腔安装有控制所述电机组件5运作的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和电机组件5之间通过PIN针6电性连接,所述PIN针6上端位于所述电机腔内且与所述电机定子53的绕组电性连接,所述PIN针6下端位于所述底座3的内腔且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底座3与PIN针6之间设有用于灌封间隙的灌封槽31,所述灌封槽31位于PIN针6的上下两侧,由此在PIN针6安装入底座3后,通过在两侧灌封槽31内注入密封胶,使PIN针6与底座3之间的间隙被密封,避免电机腔内的油液漏出,提高电子油泵密封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控制器8的可靠性,所述底座3下还装有后盖32,所述后盖32上设有连通底座3内腔的通气孔33,同时所述通气孔33的上端设置有防水透气膜9,所述防水透气膜9粘接在后盖32上,由此避免外部水、油和固体污染物进入底座3内腔,避免控制器8短路失效,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33呈折弯结构,由此使通气孔33的两端不在同一轴线上,减少外部水、油和固体污染物对防水透气膜9的直接冲击,提高防水透气膜9的寿命。
为了检测整个电驱润滑系统的油温,所述电机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7,由此能实时监控电机腔内油液的温度,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7为NTC温度传感器,所述NTC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还包括为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所述驱动轴51间隙配合,方便驱动轴51的安装。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油泵,包括泵盖(1)、壳体(2)、底座(3)、油泵转子(4)和电机组件(5),所述泵盖(1)和壳体(2)之间形成泵腔,所述油泵转子(4)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1)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的进油口(11),所述壳体(2)和底座(3)之间形成有电机腔,所述电机组件(5)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壳体(2)上设有连通所述泵腔与电机腔的冷却通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5)包括有驱动轴(51),所述驱动轴(51)贯穿所述壳体(2)穿入在所述泵腔内,所述泵盖(1)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1)的第一转动部,所述壳体(2)上设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51)的第二转动部,所述油泵转子(4)的内转子(41)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51)上,且所述内转子(4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泵盖(1)上的第一轴孔(12),所述驱动轴(51)与第一轴孔(12)的内周壁贴合,所述驱动轴(5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孔(12)内,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二轴孔(22),所述驱动轴(51)与第二轴孔(22)的内周壁贴合,所述驱动轴(5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轴孔(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1)沿轴向与所述第一轴孔(12)和第二轴孔(2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5)还包括有电机转子(52)和电机定子(53),所述电机定子(5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转子(52)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驱动轴(51)上,所述驱动轴(51)靠近电机转子(52)的一端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朝泵盖(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泵盖(1)连接后形成所述泵腔,所述壳体(2)朝底座(3)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底座(3)连接后形成所述电机腔,所述电机定子(53)同轴过盈压装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容置槽和第二轴孔(22)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51)同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内腔安装有控制所述电机组件(5)运作的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和电机组件(5)之间通过PIN针(6)电性连接,所述PIN针(6)上端位于所述电机腔内且与所述电机定子(53)的绕组电性连接,所述PIN针(6)下端位于所述底座(3)的内腔且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所述底座(3)与PIN针(6)之间设有用于灌封间隙的灌封槽(31),所述灌封槽(31)位于PIN针(6)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下还装有后盖(32),所述后盖(32)上设有连通底座(3)内腔的通气孔(33),所述通气孔(33)的上端设置有防水透气膜(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33)呈折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7)。
CN202223224821.2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子油泵 Active CN219139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821.2U CN219139345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子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821.2U CN219139345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子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345U true CN21913934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4821.2U Active CN219139345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子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7513B2 (en) Electric-motor-driven liquid pump
EP1674728B1 (en) Motor-mounted internal gear pump
US9062677B2 (en) Compressor
KR101319054B1 (ko) 전동 컴프레서
US6758656B2 (en) Multi-stage internal gear/turbine fuel pump
RU2005125705A (ru) Увлажняющий роторный циркуляционный насос
CN103075351A (zh) 具有密封电机的电动水泵
EP1754889B1 (en) Air pump
CN101960146B (zh) 具有电线保持器的压缩机
CN219139345U (zh) 一种电子油泵
CN111130289B (zh) 高效节能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CN208619376U (zh) 双泵头磁力泵
CN208226777U (zh) 电动执行机构及连续可变升程动力系统
CN106080761A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与液压转向泵集成机构
CN112943631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散热的电子水泵
KR101456597B1 (ko) 전동식 워터 펌프의 모터 접속 구조
CN220015479U (zh) 一种无外壳的电子油泵
CN2886146Y (zh) 一种新型脱硫泵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10422960U (zh) 一种隔膜泵
CN216554440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节能自吸泵
CN219549680U (zh) 一种换向阀驱动结构和换向阀
CN219875272U (zh)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斯特林制冷机
CN105986994B (zh) 一种24v采用无刷电机的内置控制器甲醇外接式燃油泵
CN209083505U (zh) 一种往复压缩机螺杆式轴头泵
CN219176583U (zh) 一种分流离心式电子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