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900U - 一体化通风窗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通风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8900U
CN219138900U CN202223155355.7U CN202223155355U CN219138900U CN 219138900 U CN219138900 U CN 219138900U CN 202223155355 U CN202223155355 U CN 202223155355U CN 219138900 U CN219138900 U CN 219138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window
outer frame
fan
mounting groov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53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萍
刘诗雅
李丽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uang Xinfe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uang Xinfe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uang Xinfe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uang Xinfeng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53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8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8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8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通风窗包括:外框组件、叶片组件、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板,外框组件为由至少三条外框条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并在框型结构内形成通风窗口;叶片组件安装在通风窗口处;外框组件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板的固定结构,以使风机板能够被固定安装在通风窗口处,在通风窗安装时减少风机安装机构的安装工序,方便通风窗的安装,并形成具有风机安装位的整体的通风窗,方便风机的安装,能够同时满足主动通风、过滤、隔水等功能,使用更为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体化通风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通风窗。
背景技术
通风窗一般安装在相对封闭空间的门体、墙体或柜体上,用于内外通风,为了提高通风的效率,还需配置风机,风机一般设置于通风窗口处,用于吸入外部空气或排出内部空气,目前,风机一般是通过配置安装架进行安装,安装架通过螺钉等固定安装在门体或柜体上,需安装完通风窗后再将安装架安装在与通风窗对应的位置,最后装上风机,需在现场调整安装,安装效率较低,且需要对通风窗进行维护时,拆装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通风窗,能够方便通风窗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包括:外框组件、叶片组件、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板,所述外框组件为由至少三条外框条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并在所述框型结构内形成通风窗口;所述叶片组件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外框组件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板的固定结构,以使所述风机板能够被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通风窗安装时减少风机安装机构的安装工序,方便通风窗的安装,并形成具有风机安装位的整体的通风窗,能够同时满足主动通风、过滤、隔水等功能,使用更为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条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外框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所述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所述风机板的边缘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将所述风机板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所述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以形成与所述叶片组件对应的定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的后侧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的前方间隔设置有凸台,所述后挡板与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凸台的前方,且所述凸台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边缘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第一插装槽,相邻的所述外框条通过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插装槽的第一角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底部为第一凹型结构,所述第一凹型结构处配置有能够穿入至所述第一插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角连接件连接的销钉或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板配置有能够与所述风机板连接的螺钉或铆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板的后侧为第二凹型结构,以容纳所述螺钉或所述铆钉的头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板配置有高于所述凸台的标识槽,所述螺钉或所述铆钉经所述标识槽穿入所述后挡板并连接至所述风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处配置有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条的密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有第二插装槽,相邻的所述外框条通过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二插装槽的第二角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装槽与所述密封槽均朝前开口且二者的开口大致持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有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条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位于所述外框组件下部的所述外框条的所述前面板开设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排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配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够调整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板与所述叶片组件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2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板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拉铆螺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的下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框条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框组件100、第一安装槽101、第二安装槽102、后挡板103、第二凹型结构103a、凸台104、第一凹型结构104a、连接段105、第一插装槽106、标识槽107、外框条110、前面板120、密封槽121、第二插装槽122、安装孔123、排水孔124、密封条130、第一角连接件140、第二角连接件150;
叶片组件200;
风机板300、风口301、铆钉310、拉铆螺母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通风窗一般安装在相对封闭空间的门体、墙体或柜体上,用于内外通风,为了提高通风的效率,还需配置风机,风机一般设置于通风窗口处,用于吸入外部空气或排出内部空气,在相关技术中,风机一般是通过配置安装架进行安装,安装架通过螺钉等固定安装在门体或柜体上,需安装完通风窗后再将安装架安装在与通风窗对应的位置,最后装上风机,需在现场调整安装,安装效率较低,且需要对通风窗进行维护时,拆装也较为麻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能够集成风机安装结构的一体化通风窗。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通风窗,包括外框组件100、叶片组件200、及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板300,外框组件100为由至少三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并在框型结构内形成通风窗口;叶片组件200安装在通风窗口处;外框组件100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板300的固定结构,以使风机板300能够被固定安装在通风窗口处,将风机板300与外框组件100组合形成整体结构,在通风窗安装时减少风机安装机构的安装工序,方便通风窗的安装。
且通过上述结构,形成具有风机安装位的整体的通风窗,方便风机的安装,能够同时满足主动通风、过滤、隔水等功能,使用更为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组件100为由四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相邻的外框条110可通过插接件、铆钉、螺钉等进行连接。
能够想到的是,在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下,外框组件100可为由三条、五条等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外框条110的第一安装槽101,第一安装槽101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安装槽101位于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风机板300的边缘插入第一安装槽101内以将风机板300安装在通风窗口处,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外框组件100组装时可同时完成对风机板300的定位,
具体的,通过上述结构,在外框组件100围闭组装时,即可将风机板300围闭安装在通风窗口处,风机板300上具有风机安装位及风口301,通风窗安装至柜体时,可直接形成风机安装位,安装人员直接安装风机至风机安装位即可,减少了风机安装机构的安装工序及位置调整工序,简化通风窗的安装工序,且也能够提高风机安装的位置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板300上具有风机安装位及风口301,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位时,风机的进风侧或出风侧与风口301对应,在实际使用时,风机可在通风窗安装完成后再安装至风机板300上,或,风机可在通风窗的组装工序中即安装在风机板300上,均能够达到简化通风窗安装工序的效果。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还可为卡装连接、扣装连接、螺钉连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板300为金属板件,并通过机加工形成风口301,风口301与风机对应配置,以用于进出风。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102,第二安装槽102位于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以形成与叶片组件200对应的定位结构,实现叶片组件200的安装固定。
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外框组件100为由四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两侧的外框条110的第二安装槽102形成与叶片组件200的端部对应的滑槽结构,上部或下部的外框条110未安装时,叶片组件200可通过该滑槽结构滑动装入外框组件100内,最后装入上部或下部的外框条110,对叶片组件200的上、下方向进行定位,即可完成叶片组件200的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组件200有多个叶片自上往下叠加形成,叶片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与两侧的外框条110的第二安装槽102可滑动配合,以便于安装固定叶片组件200。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两端也可通过螺钉或铆钉连接至两侧的外框条110,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位于外框组件100下部的外框条110的前面板120开设有连接至第二安装槽102的排水孔124,以排出经叶片组件200流下的水。
具体的,位于下部的外框条110的第二安装槽102形成与叶片组件200对应的集水槽,排水孔124连通至第二安装槽102的前侧壁,经叶片组件200流下或滴落的水收集在该集水槽处,并最终经排水孔124排出,避免集水过多。
能够想到的是,当通风窗外装时,排水孔124也可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02的底部,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的后侧设置有后挡板103,后挡板103的前方间隔设置有凸台104,后挡板103与凸台104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101,第二安装槽102位于凸台104的前方,且凸台104高于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凸台104能够形成挡水结构,减少水进入第一安装槽101或穿过通风窗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风机板300用于安装风机,风机为用电设备,具有一定的防水要求,位于下部的外框条110的第二安装槽102形成与叶片组件200对应的集水槽,经叶片组件200流下或滴落的水收集在该第二安装槽102处,将凸台104设置为高于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使得第二安装槽102溢出的水不易越过凸台104进入第一安装槽101或通风窗的后面,提高防护效果。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安装槽101靠近第二安装槽102的一侧设置挡水板、排水孔等结构,也可提高防护效果。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04与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边缘之间通过连接段105连接,连接段10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靠近第一安装槽101的一侧连接,形成第一挡水台阶,连接段105的另一端与凸台104连接,形成第二挡水台阶,以提高挡水的效果。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105的端部连接位设置有加强筋109,以增强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板300与叶片组件200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25cm,以保证风机与叶片组件200之间能够形成足够的进风腔或排风腔,以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通过连接段105及凸台104使第二安装槽102与第一安装槽101之间形成大于或等于25cm的间隔距离,从而使得组装后的通风窗,风机板300与叶片组件200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25cm,在风机板300与叶片组件200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积的负压腔或正压腔,以提高空气通过叶片组件200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板300与叶片组件200之间的间隔设置为25cm、30cm、35cm均可达到较好的进出风效果。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04内设置有第一插装槽106,相邻的外框条110通过插入至对应的第一插装槽106的第一角连接件140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外框条110。
具体的,外框组件100为由四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凸台104、第一插装槽106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角连接件140为一直角件,其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条外框条110的第一插装槽106内,第一角连接件140可为塑料件或五金件。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04的底部为第一凹型结构104a,第一凹型结构104a处配置有能够穿入至第一插装槽106内并与第一角连接件140连接的销钉或螺钉,通过销钉或螺钉提高第一角连接件140与外框条110的连接强度,销钉或螺钉的头部能够部分或完全置入第一凹型结构104a内,以减少外框组件100外侧的外凸结构,减少对外框组件100安装时的影响。
具体的,第一凹型结构104a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外框条110通过铝材挤出成型。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挡板103配置有能够与风机板300连接的螺钉或铆钉310,以进一步将风机板300固定在外框组件100,提高连接的紧凑性,不易产生振动,能够有效降低噪音。
具体的,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若风机板300与外框组件100之间配合较为松动,风机板300与外框组件100之间较易产生振动噪音,通过螺钉或铆钉310将风机板300与外框组件100紧配后,风机板300紧固至通风窗及柜体等大整体结构内,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噪音。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挡板103的后侧为第二凹型结构103a,以容纳螺钉或铆钉310的头部,以减少外框组件100外侧的外凸结构,减少对外框组件100安装时的影响。
具体的,第二凹型结构103a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外框条110通过铝材挤出成型。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挡板103配置有高于凸台104的标识槽107,螺钉或铆钉310经标识槽107穿入后挡板103并连接至风机板300。
具体的,后挡板103设置为高于凸台104,标识槽107为一较浅的长形槽并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标识槽107设置为高于凸台104,用于标识螺钉或铆钉310的穿入位置,减少螺钉或铆钉310穿入凸台104的情况发生。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前面板120处配置有密封条130。
具体的,前面板120为安装配合面,安装时紧贴柜体或柜门,密封条130被挤压在前面板120与柜体或柜门之间,提高密封的效果,减少水进入柜体内的情况发生。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20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条130的密封槽121。
具体的,密封槽121与密封条130的底部匹配,并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用时,密封条130的底部置入密封槽121内,以定位密封条130,减少其出现移位的情况发生,密封条130的顶部凸出于前面板120,通风窗安装于柜体或柜门上时,密封条130的顶部的凸起部分被压缩,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条130也可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至前面板120。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前面板120设置有第二插装槽122,相邻的外框条110通过插入至对应的第二插装槽122的第二角连接件150连接。
具体的,外框组件100为由四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第二插装槽122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角连接件150为一直角件,其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条外框条110的第二插装槽122内,即可连接相邻的两条外框条110。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装槽122与密封槽121均朝前开口且二者的开口大致持平,以使前面板120能够紧贴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等。
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第二插装槽122的开口处向前延伸设置有凸棱,以与密封槽121的开口大致持平,安装时,密封条130被压缩在密封槽121内,密封槽121的开口抵压在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等上,第二插装槽122的开口处的凸棱也顶压在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等上,从而避免通风窗与杯安装物之间产生间隙或减少该间隙。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前面板120设置有安装孔123,外框组件100可通过螺钉配合安装孔123安装至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等。
具体的,螺钉穿过安装孔123连接至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等上即可将通风窗固定安装至被安装物上,或,可在被安装物如柜体、柜门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螺柱,螺柱穿过安装孔123后与螺母连接,也可将通风窗固定安装至被安装物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23设置于第二插装槽122的底部。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装孔123也可安装在前面板120的其它位置,在此不作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102内配置有调节件(图中未示出),调节件能够调整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宽度,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叶片组件200。
具体的,调节件可通过螺钉、卡装结构等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02内的一侧,从而减少第二安装槽102的实际开口宽度,以适配不同规格的叶片组件200。
能够想到的是,调节件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02内,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叶片组件200选配不同的调节件,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板300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拉铆螺母320,以便于通过螺钉安装风机,且能够达到较高的连接强度。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在风机板300上直接加工形成螺纹孔,也可通过螺钉安装风机。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也可通过卡装机构安装至风机板300,在此不作详述。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框条110为铝型材,可通过挤出成型制成,并直接成型了外框条110上的各种结构。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外框条110也可为铸铁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外框条110的槽位或其它结构,也可设置为不沿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可通过铸造或机加工形成间断的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组件(100),所述外框组件(100)为由至少三条外框条(110)围闭而成的框型结构,并在所述框型结构内形成通风窗口;
叶片组件(200),所述叶片组件(200)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
风机板(300),用于安装风机;
其中,所述外框组件(100)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板(300)的固定结构,以使所述风机板(300)能够被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条(110)的第一安装槽(101),所述第一安装槽(101)沿所述外框条(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槽(101)位于所述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所述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所述风机板(300)的边缘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01)内以将所述风机板(300)安装在所述通风窗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条(110)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102),所述第二安装槽(102)位于所述通风窗口的边缘并朝向所述通风窗口的内侧开口,以形成与所述叶片组件(200)对应的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条(110)的后侧设置有后挡板(103),所述后挡板(103)的前方间隔设置有凸台(104),所述后挡板(103)与所述凸台(10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101),所述第二安装槽(102)位于所述凸台(104)的前方,且所述凸台(104)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104)内设置有第一插装槽(106),相邻的所述外框条(110)通过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插装槽(106)的第一角连接件(140)连接,所述凸台(104)的底部为第一凹型结构(104a),所述第一凹型结构(104a)处配置有能够穿入至所述第一插装槽(106)内并与所述第一角连接件(140)连接的销钉或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板(103)配置有能够与所述风机板(300)连接的螺钉或铆钉(310),所述后挡板(103)的后侧为第二凹型结构(103a),以容纳所述螺钉或所述铆钉(310)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位于所述外框组件(100)下部的所述外框条(110)的所述前面板(120)开设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102)的排水孔(12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槽(102)内配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够调整所述第二安装槽(102)的开口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条(110)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20),所述前面板(120)处配置有密封条(130),所述前面板(120)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条(130)的密封槽(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通风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板(300)与所述叶片组件(200)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25cm。
CN202223155355.7U 2022-11-25 2022-11-25 一体化通风窗 Active CN219138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355.7U CN219138900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体化通风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355.7U CN219138900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体化通风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8900U true CN21913890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5355.7U Active CN219138900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体化通风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8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7640B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138900U (zh) 一体化通风窗
CN101464036A (zh) 空调器室内机控制盒盖的安装结构
CN108692445B (zh) 底壳装配结构和空调器
CN116292352A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模组
CN213577758U (zh) 一种进风口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408337U (zh) 一体化通风窗及充电桩
CN212005991U (zh)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164670U (zh) 离心式换气扇
CN20981968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490263U (zh) 气水分离过滤器
CN219760842U (zh) 柜体装置及变频器
CN109579135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822436A (zh) 外框组件、过滤通风窗及一体化通风窗
CN20334940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6048189U (zh) 一种换气装置
CN215408095U (zh) 外窗框条及外窗框组件
CN218565574U (zh) 壁挂式空调内机
CN216199284U (zh) 一种风机的安装结构及风机组件
CN212179021U (zh) 天花机
CN217656274U (zh) 一种电箱结构
JP4219753B2 (ja) 電子装置
CN217235862U (zh) 香薰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7380328U (zh) 一种新风一体窗
CN112776561B (zh) 空调装配组件、驻车空调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