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1920U -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1920U
CN219131920U CN202223403577.6U CN202223403577U CN219131920U CN 219131920 U CN219131920 U CN 219131920U CN 202223403577 U CN202223403577 U CN 202223403577U CN 219131920 U CN219131920 U CN 219131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optical axis
axis sliding
ro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35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年富
钟其明
周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UFOO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ozhi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ozhi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ozhi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35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1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1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1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包括两个安装座、4根光轴滑竿、8个固定座、1个上层放置平台、1个下层放置平台和1个安装板,光轴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之间,每根所述光轴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机构,其中4个滑块机构与安装板均匀分布固定,所述下层放置平台安装在安装板的上侧面,另外4个滑块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框架,所述的上层放置平台设置在安装框架的顶部,所述下层放置平台能够穿设过安装框架的框体,两个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安装框架和安装板与电机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配合改进为滚动配合,进一步降低了平台滑移的摩擦力,同时降低滑动摩擦出现的磨损情况提高光轴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平台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背景技术
用于工件打磨的车间内,因工件打磨过程中会有由金属粉尘、碎屑等粉尘物质落在设备上,目前用于搬运移动工件的平台多采用光轴滑块作为移动平台的滑移和支撑架,当工件打磨时产生的粉尘落在光轴表面时,滑块在光轴上移动,会对光轴造成磨损,同时光轴磨损后滑块与光轴之间的摩擦力会变大,导致平台移动不顺畅。
另外目前的搬运平台多为单平台设置,在一个平台工件放置满后,需要将当前工件处理完成后,在继续放置工件到平台上,因此在平台完成工件搬运完成的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为空闲状态,通过搬运机器或人工搬运工件时,会有空闲的情况,且在放置工件到平台上时,下移工序的设备也会处于空闲状态,导致设备会出现中断的情况,不利于流水线快速作业,其效率过于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包括两个安装座、4根光轴滑竿、8个固定座、1个上层放置平台、1个下层放置平台和1个安装板,4根光轴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之间,且4跟光轴滑杆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且该两根光轴滑杆位于外侧两根光轴滑杆的上方,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8个固定座分别安装在4根光轴滑杆的端部,光轴滑杆通过固定座与安装座固定,每根所述光轴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机构,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上的4个滑块机构与安装板均匀分布固定,所述的下层放置平台安装在安装板的上侧面,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上的4个滑块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框架,所述的上层放置平台设置在安装框架的顶部,所述下层放置平台能够穿设过安装框架的框体,
所述滑块机构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光轴滑杆的截面直径,所述滑块上以通孔的圆周均分设置有三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通孔相切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轴承,3个所述轴承位于通孔内的外圈表面之间形成的圆切直径与光轴滑杆匹配,光轴滑杆的表面抵触于3个轴承的外圈表面,一所述安装槽位于光轴滑杆的正上方,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轴承外圈抵触光轴滑杆的最高处表面;
其中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减速机和主动齿轮,另一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安装框架靠近其中一安装座设置,所述安装板靠近另一安装座设置,所述安装框架的下侧面和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分别对应于同步带处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同步带锁紧固定,且两个夹持机构分别位于同步带的两侧,通过同步带带动安装框架和安装板同步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安装从动齿轮的安装座上设置有松紧机构,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松紧机构上,所述松紧机构包括安装架、调节座、松紧螺栓、抵触螺栓和定位座,所述调节座上与同步带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腰型孔,所述定位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且定位座位于调节座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端,所述松紧螺栓设置有两个,两个松紧螺栓分别设置在调节座的两个调节腰型孔内,调节座通过两个松紧螺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抵触螺栓设置两个,两个抵触螺栓均水平设置在定位座上,且两个抵触螺栓的螺杆尾部均朝向调节座抵触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安装在调节座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夹持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安装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端侧面与夹持板配合,所述同步带位于连接板与夹持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夹持板通过多个紧固螺钉进行锁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放置平台与安装框架之间和所述下层放置平台与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每个放置平台处的调节机构均设置4个,4个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相应放置平台的4个角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调节杆、限位螺母一、限位螺母二和紧固螺母,所述安装板上对应于每个调节机构处分别设置有穿孔一和穿孔二,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放置平台的固定连接,螺杆的下端穿设过穿孔一后位于安装板的下侧面,所述调节杆的上端穿设过穿孔二后与放置平台的下侧面抵触,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螺杆位于安装板下侧面的一端上,所述限位螺母一和限位螺母二分别安装在调节杆上位于安装板的上下两侧面处;
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配合调节机构的设置结构与安装板上的设置结构相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与光轴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套设在光轴滑杆的外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为水平面设置,所述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柱与安装螺纹孔配合对安装板与滑块之间进行固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对应于通孔的轴线向设置有环形两排3个配合的轴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包括滚动轴承、轴杆和固定螺母,滚动轴承固定在轴杆上,所述滑块上针对每个安装槽处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滚动轴承置于安装槽内,且轴杆远离滚动轴承的一端伸入安装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动配合改进为滚动配合,进一步降低了平台滑移的摩擦力,同时降低滑动摩擦出现的磨损情况提高光轴的使用寿命;
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对放置平台进行高度调节,方便放置平台的使用。
通过上下层放置平台的设置,能够实现一个放置平台运行时,另一个放置平台继续进行工件放置或搬运,提高设备之间的联动效率。
通过电机、减速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同步带的配合设置,实现移动平台的电动,降低了人工操作移动平台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尽说明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块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块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块机构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夹持机构处配合的俯视图。
图中:1、滑块;2、光轴滑杆;3、通孔;4、安装槽;5、水平面;6、安装螺纹孔;7、滚动轴承;8、轴杆;9、固定螺母;10、安装座;11、固定座;12、放置平台;13、安装板;14、螺杆;15、调节杆;16、限位螺母一;17、限位螺母二;18、紧固螺母;19、缓冲套;20、电机;21、减速机;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同步带;25、安装架;26、调节座;27、松紧螺栓;28、抵触螺栓;29、定位座;30、连接板;31、夹持板;32、红外对管传感器;33、挡片;34、上层放置平台;35、安装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包括两个安装座10、4根光轴滑竿、8个固定座11、1个上层放置平台3412、1个下层放置平台12和1个安装板13,4根光轴滑杆2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10之间,且4跟光轴滑杆2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2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且该两根光轴滑杆2位于外侧两根光轴滑杆2的上方,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2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8个固定座11分别安装在4根光轴滑杆2的端部,光轴滑杆2通过固定座11与安装座10固定,每根所述光轴滑杆2上均设置有两个滑块1机构,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2上的4个滑块1机构与安装板13均匀分布固定,所述的下层放置平台12安装在安装板13的上侧面,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2上的4个滑块1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框架35,所述的上层放置平台3412设置在安装框架35的顶部,所述下层放置平台12能够穿设过安装框架35的框体,
所述滑块1机构包括一滑块1,所述滑块1上设置有一通孔3,所述通孔3的孔径大于光轴滑杆2的截面直径,所述滑块1上以通孔3的圆周均分设置有三个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与通孔3相切连通,所述安装槽4内安装有轴承,3个所述轴承位于通孔3内的外圈表面之间形成的圆切直径与光轴滑杆2匹配,光轴滑杆2的表面抵触于3个轴承的外圈表面,一所述安装槽4位于光轴滑杆2的正上方,安装在安装槽4内的轴承外圈抵触光轴滑杆2的最高处表面;
其中一安装座10上设置有电机20、减速机21和主动齿轮22,另一安装座10上设置有从动齿轮23,所述电机20的转轴与减速机21连接,减速机2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2连接,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4,所述安装框架35靠近其中一安装座10设置,所述安装板13靠近另一安装座10设置,所述安装框架35的下侧面和所述安装板13的下侧面分别对应于同步带24处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同步带24锁紧固定,且两个夹持机构分别位于同步带24的两侧,通过同步带24带动安装框架35和安装板13同步移动。
通过上下层放置平台12的设置,能够实现两个平台独立使用,同时也能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实现一个放置平台12运行时,另一个放置平台12继续进行工件放置或搬运,提高设备之间的联动效率;
通过3个轴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3点与光轴滑杆2表面接触的滚动移动结构,使得移动平台安装到滑块1上,滑块1上的轴承与光轴滑杆2实现滚动移动,进一步降低了滑块1移动的摩擦力,使得移动平台平移更为顺畅;通过滑动配合改进为滚动配合,进一步降低了平台滑移的摩擦力,同时降低滑动摩擦出现的磨损情况提高光轴的使用寿命,通过电机20带动同步带24运行,使得同步带24带动安装板13往复移动,实现移动平台电动运行。
为避免电机20过度运行导致移动平台撞击到两侧的安装座10,在两侧安装座10上分别设置一红外对管传感器32,并在安装板13底部设置两个挡片33,当移动平台通过电机20带动靠近一安装座10时,一侧的挡片33对红外对管传感器32进行红外线阻挡,使得触发停机信号,使得电机20停止运行,当电机20带动移动平台超另一侧安装座10移动时,当移动平台靠近另一侧安装座10,另一侧的挡片33对该安装座10上的红外对管传感器32进行红外线阻挡,使得触发停机信号,使得电机20停止运行,避免了移动平台通过电机20带动运行时出现对两侧安装座10撞击的情况。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用于安装从动齿轮23的安装座10上设置有松紧机构,所述从动齿轮23安装在松紧机构上,所述松紧机构包括安装架25、调节座26、松紧螺栓27、抵触螺栓28和定位座29,所述调节座26上与同步带24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腰型孔,所述定位座29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5上,且定位座29位于调节座26朝向主动齿轮22的一侧端,所述松紧螺栓27设置有两个,两个松紧螺栓27分别设置在调节座26的两个调节腰型孔内,调节座26通过两个松紧螺栓27安装在安装架25上,所述抵触螺栓28设置两个,两个抵触螺栓28均水平设置在定位座29上,且两个抵触螺栓28的螺杆14尾部均朝向调节座26抵触设置,所述从动齿轮23转动安装在调节座26上。
因安装要求,同步带24无法直接安装到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之间,因此通过设置一松紧机构,使得对从动进行调节,在调节从动齿轮23距离后,将同步带24安装,然后通过移动调节座26,使得从动齿轮23对同步带24进行拉紧配合后,通过调节松紧螺栓27和抵触螺栓28,使得调节座26在安装架25上进行固定和限位,使得同步带24始终在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之间紧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30和夹持板31,所述连接板30的上端与安装板13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30的下端侧面与夹持板31配合,所述同步带24位于连接板30与夹持板31之间,所述连接板30与夹持板31通过多个紧固螺钉进行锁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上层放置平台3412与安装框架35之间和所述下层放置平台12与安装板13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每个放置平台12处的调节机构均设置4个,4个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相应放置平台12的4个角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14、调节杆15、限位螺母一16、限位螺母二17和紧固螺母18,所述安装板13上对应于每个调节机构处分别设置有穿孔一和穿孔二,所述螺杆14的上端与放置平台12的固定连接,螺杆14的下端穿设过穿孔一后位于安装板13的下侧面,所述调节杆15的上端穿设过穿孔二后与放置平台12的下侧面抵触,所述紧固螺母18设置在螺杆14位于安装板13下侧面的一端上,所述限位螺母一16和限位螺母二17分别安装在调节杆15上位于安装板13的上下两侧面处;
所述安装框架35的顶部配合调节机构的设置结构与安装板13上的设置结构相同。
在使用时,根据搬运平台所需高度,然后在放置平台12上放置一水平尺,然后通过松开紧固螺母18,再将限位螺母一16和限位螺母二17进行调节,使得调节杆15位于安装板13上侧的一端杆长伸长或缩短,通过工具对调节杆15位于安装板13上侧的杆长进行测量,当杆长调节到符合搬运平台所需高度后,通过限位螺母一16和限位螺母二17对调节杆15进行固定,依次将4个调节杆15均进行调节完成后,通过紧固螺母18将螺杆14进行锁紧,使得放置平台12与安装板13之间进行限位固定,保证放置平台12不出现松动的情况。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座11上与光轴滑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套19,所述缓冲套19套设在光轴滑杆2的外侧。
当搬运平台往复移动时,容易对安装座10两侧进行撞击,通过缓冲套19的设置,搬运平台移动到安装座10侧处时,通过缓冲套19的缓冲,能够避免滑块1与固定座11之间出现碰撞损坏。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滑块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5设置,所述的水平面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螺纹孔6,所述安装板13通过固定螺柱与安装螺纹孔6配合对安装板13与滑块1之间进行固定。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滑块1上对应于通孔3的轴线向设置有环形两排3个配合的轴承,通过两排分别由3个轴承配合的轴承移动机构,实现滑块1的承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滑块1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重量。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轴承包括滚动轴承7、轴杆8和固定螺母9,滚动轴承7固定在轴杆8上,所述滑块1上针对每个安装槽4处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滚动轴承7置于安装槽4内,且轴杆8远离滚动轴承7的一端伸入安装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9进行紧固。
通过本技术方案,通过滑动配合改进为滚动配合,进一步降低了平台滑移的摩擦力,同时降低滑动摩擦出现的磨损情况提高光轴的使用寿命;
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对放置平台12进行高度调节,方便放置平台12的使用。
通过上下层放置平台12的设置,能够实现一个放置平台12运行时,另一个放置平台12继续进行工件放置或搬运,提高设备之间的联动效率。
通过电机20、减速机21、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以及同步带24的配合设置,实现移动平台的电动,降低了人工操作移动平台的劳动强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安装座、4根光轴滑竿、8个固定座、1个上层放置平台、1个下层放置平台和1个安装板,4根光轴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之间,且4跟光轴滑杆均为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且该两根光轴滑杆位于外侧两根光轴滑杆的上方,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之间为同一水平设置,8个固定座分别安装在4根光轴滑杆的端部,光轴滑杆通过固定座与安装座固定,每根所述光轴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滑块机构,位于中间的两根光轴滑杆上的4个滑块机构与安装板均匀分布固定,所述的下层放置平台安装在安装板的上侧面,位于外侧的两根光轴滑杆上的4个滑块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框架,所述的上层放置平台设置在安装框架的顶部,所述下层放置平台能够穿设过安装框架的框体,
所述滑块机构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光轴滑杆的截面直径,所述滑块上以通孔的圆周均分设置有三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通孔相切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轴承,3个所述轴承位于通孔内的外圈表面之间形成的圆切直径与光轴滑杆匹配,光轴滑杆的表面抵触于3个轴承的外圈表面,一所述安装槽位于光轴滑杆的正上方,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轴承外圈抵触光轴滑杆的最高处表面;
其中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电机、减速机和主动齿轮,另一安装座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安装框架靠近其中一安装座设置,所述安装板靠近另一安装座设置,所述安装框架的下侧面和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分别对应于同步带处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同步带锁紧固定,且两个夹持机构分别位于同步带的两侧,通过同步带带动安装框架和安装板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从动齿轮的安装座上设置有松紧机构,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松紧机构上,所述松紧机构包括安装架、调节座、松紧螺栓、抵触螺栓和定位座,所述调节座上与同步带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腰型孔,所述定位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且定位座位于调节座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端,所述松紧螺栓设置有两个,两个松紧螺栓分别设置在调节座的两个调节腰型孔内,调节座通过两个松紧螺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抵触螺栓设置两个,两个抵触螺栓均水平设置在定位座上,且两个抵触螺栓的螺杆尾部均朝向调节座抵触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安装在调节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夹持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安装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端侧面与夹持板配合,所述同步带位于连接板与夹持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夹持板通过多个紧固螺钉进行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放置平台与安装框架之间和所述下层放置平台与安装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每个放置平台处的调节机构均设置4个,4个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相应放置平台的4个角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调节杆、限位螺母一、限位螺母二和紧固螺母,所述安装板上对应于每个调节机构处分别设置有穿孔一和穿孔二,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放置平台的固定连接,螺杆的下端穿设过穿孔一后位于安装板的下侧面,所述调节杆的上端穿设过穿孔二后与放置平台的下侧面抵触,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螺杆位于安装板下侧面的一端上,所述限位螺母一和限位螺母二分别安装在调节杆上位于安装板的上下两侧面处;
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配合调节机构的设置结构与安装板上的设置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与光轴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套设在光轴滑杆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为水平面设置,所述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柱与安装螺纹孔配合对安装板与滑块之间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对应于通孔的轴线向设置有环形两排3个配合的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滚动轴承、轴杆和固定螺母,滚动轴承固定在轴杆上,所述滑块上针对每个安装槽处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滚动轴承置于安装槽内,且轴杆远离滚动轴承的一端伸入安装孔内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紧固。
CN202223403577.6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Active CN219131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577.6U CN21913192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577.6U CN21913192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1920U true CN21913192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2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3577.6U Active CN219131920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1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6550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制造加工的折弯装置
CN203854062U (zh) 数控卧式带锯机
CN111360683A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批量抛光生产线
CN111451918A (zh) 非接触式抛光装置
CN219131920U (zh) 一种往复式零件搬运平台
CN112536648B (zh) 适用于曲轴及非标轴类实体表面的磁粒研磨机及方法
CN210418156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调偏机构
CN210452188U (zh) 用于冲压模具的自动刃磨总成
CN219293659U (zh) 一种同步带移动机构
CN109775300B (zh) 上料用丝杆顶送装置
CN219130780U (zh) 一种大型伸缩补偿节法兰车加工用垫块
CN220921981U (zh) 一种上下层往复上料机构
CN111015382B (zh) 一种负倒棱磨制机床
CN115319364A (zh) 一种钢结构件焊接用焊枪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12311581U (zh) 一种配套于薄壁滑动轴承外圆磨床的送料装置
CN219426369U (zh) 一种易于更换砂轮的平面磨床
CN213201126U (zh) 一种链板式上料料仓
CN217750542U (zh) 一种电气机械设备用气动夹具
CN220548013U (zh)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加工设备
CN217433924U (zh) 一种针对带球头特征工件磨削磨床的支撑定位组件
CN110376521A (zh) 一种车用驱动电机测试台架的电机夹持装置
CN21497955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旋转式工作台
CN219320132U (zh) 一种玻璃平整度检测设备
CN219170252U (zh) 一种直联式龙门加工中心传动装置
CN21918931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龙门加工中心滑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No. 12-626, Zhenxing North Road, Yishi Town, Yishi Village,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604

Patentee after: Ninghai Xin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Department

Address before: Floor 1, Building 4, No. 988 Tongxing Village, Xinjie Street,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Mozhi Robo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42 Lianyi Road, Suoqian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UFOO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626, Zhenxing North Road, Yishi Town, Yishi Village, Ninghai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604

Patentee before: Ninghai Xin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