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9627U -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9627U
CN219119627U CN202223528186.7U CN202223528186U CN219119627U CN 219119627 U CN219119627 U CN 219119627U CN 202223528186 U CN202223528186 U CN 202223528186U CN 219119627 U CN219119627 U CN 219119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elastic strip
reinforcing
improv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81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81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9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9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9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包括多个设置于铸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螺柱,所述螺柱内具有螺槽,所述柔性电路板靠近螺柱一侧表面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表面与每个螺槽入口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存件槽孔,且每个所述存件槽孔内均设有多个折边,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存件槽孔内的折边来增大施加于螺帽表面的力,使得操作者在解决了螺丝防脱的前提下还省去了増加另外的垫圏的操作,其具体实施时,直接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内即可,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且由于存件槽孔与螺槽对应,故而每个螺丝都会受到多个力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背景技术
背光为铝铸件方式的显示屏模组,为了拆卸方便,显示屏的FPC(柔性电路板)采用机械螺丝固定于铸件背面的螺孔上面(参照图1)。但采用机械螺丝拧固往往在振动可靠性后会存在一定松脱的风险。
针对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螺丝加点胶,或在螺丝与FPC之间増加防滑垫圏(不局限于防滑垫圏,也可以是其他部件等软性材料)的方式来预防松脱,但是加胶的螺丝钉,多拧一两次往往失去防滑的效果,而例如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820017018.6的专利文献一种FPC插座固定装置,其便是在钢片与FPC之间安装软性材料的方法去预防松脱。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安装软性材料去预防松脱,但是在遇到小口径的螺孔时还是存在局限性,因为,小口径的螺孔就需要匹配对应尺寸的软性材料,若是直接匹配大尺寸的软性材料,在螺丝拧紧后,螺帽就会对螺孔周边的软性材料施加压力,从而出现螺帽将螺孔周边的软性材料切开的情况,但是选择对应尺寸的软性材料,其操作较为繁琐,容易出现软性材料对不准螺孔的情况,且由于螺孔较小操作时甚至还会出现漏贴的现象,也就是说,在遇到小口径的螺孔时,容易出现与螺孔匹配的软性材料对准较难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遇到小口径的螺孔时,容易出现与螺孔匹配的软性材料对准较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包括
多个设置于铸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螺柱,所述螺柱内具有能够引导螺丝螺旋进入直至螺帽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螺槽,所述柔性电路板靠近螺柱一侧表面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表面与每个螺槽入口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存件槽孔,且每个所述存件槽孔内均设有多个折边,所述折边能够抵住螺帽表面,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所述折边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
优选地,多个所述折边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折边包括弹性条,所述弹性条上设有固定端和翘起端,所述弹性条的固定端与存件槽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条的翘起端朝着远离螺槽一侧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的固定端表面与存件槽孔的入口边缘齐平。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表面与螺槽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大于螺丝直径,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小于螺帽直径。
优选地,所述弹性条的表面设有加强件,所述螺帽表面与加强件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台。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设于弹性条表面的弧形条,所述弧形条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内的方向螺旋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多个设于弹性条表面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引导凸台滑上摩擦块表面的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存件槽孔内的折边来增大施加于螺帽表面的力,使得操作者在解决了螺丝防脱的前提下还省去了増加另外的垫圏的操作,其具体实施时,直接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内即可,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且由于存件槽孔与螺槽对应,故而每个螺丝都会受到多个力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存件槽孔内的折边,来提高螺丝拆卸次数,也就是说可反复多次拆卸螺丝,且还不会出现螺丝松脱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螺丝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螺柱侧视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贯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弹性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弧形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柱;2-螺槽;3-存件槽孔;4-折边;6-补强板;
41-弹性条;51-贯穿孔;
411-加强件;412-凸台;4111-弧形条;4112-摩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在遇到小口径的螺孔时,容易出现与螺孔匹配的软性材料对准较难的现象。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应用于穿过式固相萃取。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7,所述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具体包括:
多个设置于铸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螺柱1,螺柱1内具有能够引导螺丝螺旋进入直至螺帽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螺槽2,柔性电路板靠近螺柱1一侧表面设有补强板6,补强板6的表面与每个螺槽2入口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存件槽孔3,且每个存件槽孔3内均设有多个折边4,折边4能够抵住螺帽表面,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存件槽孔3内的折边4来增大施加于螺帽表面的力,使得操作者在解决了螺丝防脱的前提下还省去了増加另外的垫圏的操作,其具体实施时,直接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即可,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且由于存件槽孔3与螺槽2对应,故而每个螺丝都会受到多个力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存件槽孔3内的折边4,来提高螺丝拆卸次数,也就是说可反复多次拆卸螺丝,且还不会出现螺丝松脱现象(是因为折边4相较于软性材料使用寿命更长,且不会轻易活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3,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包括
多个设置于铸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螺柱1,螺柱1内具有能够引导螺丝螺旋进入直至螺帽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螺槽2,柔性电路板靠近螺柱1一侧表面设有补强板6,补强板6的表面与每个螺槽2入口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存件槽孔3,且每个存件槽孔3内均设有多个折边4,折边4能够抵住螺帽表面,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存件槽孔3内的折边4来增大施加于螺帽表面的力,使得操作者在解决了螺丝防脱的前提下还省去了増加另外的垫圏的操作,其具体实施时,直接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即可,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且由于存件槽孔3与螺槽2对应,故而每个螺丝都会受到多个力的限制。
多个折边4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如此设置是为了使折边4在接触螺帽时,不会出现折边4的翘起方向与螺丝旋入方向相反,导致折边4抵住螺帽表面后,旋转的螺帽会施加给折边4抵住侧一个剐蹭力,使得折边4抵住侧出现弯曲翘起现象,同时螺帽下降时的难度也增大了。
针对实施例1中的折边4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折边4包括弹性条41,弹性条41上设有固定端和翘起端,弹性条41的固定端与存件槽孔3内壁固定连接,弹性条41的翘起端朝着远离螺槽2一侧倾斜设置。
以图5为例,本实用新型中,存件槽孔3包括与螺槽2对应的存孔以及多个用于容纳折边4的件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条41的翘起端可抵住螺帽表面。
以图5为例,当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时,一旦螺帽接触了翘起端,由于折边4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设置,故而螺帽会推着翘起端逐渐朝着存件槽孔3一侧逐渐倾斜下降(若是折边4设置方向与螺丝螺旋进入方向相反,则翘起端会受到来自螺帽的剐蹭里,不仅容易导致折边4弯曲,同时还会使螺丝旋入难度增大),直至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为止,此时弹性条41会被螺帽压入存件槽孔3内。
优选的,弹性条41的固定端表面与存件槽孔3的入口边缘齐平。
如此设置是为了使弹性条41被压入存件槽孔3后,弹性条41不会受到影响,若是弹性条41较薄于存件槽孔3的槽深,也就代表弹性条41的强度是低于补强板6的,也就是说加工弹性条41使需要二次加工,而不是与补强板6一体成型,而这就会使弹性条41强度不足,若是弹性条41较厚于存件槽孔3的槽深,就容易出现螺帽表面无法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
优选的,柔性电路板表面与螺槽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51。
如此设置是为了使柔性电路板表面存在有用于容纳螺丝进入螺槽2的区域,不会出现需要临时加工的现象。
优选的,贯穿孔51的直径大于螺丝直径,贯穿孔51的直径小于螺帽直径。
如此设置是为了使螺丝通过贯穿孔51时不会对柔性电路板表面,尤其是贯穿孔51区域产生影响,同时贯穿孔51的直径小于螺帽直径,是为了使螺帽表面可以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弹性条41进一步优化,具体为,弹性条41的表面设有加强件411,螺帽表面与加强件411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台412。
凸台412的数目与加强件411的数目一一对应。
优选的,加强件411包括设于弹性条41表面的弧形条4111,弧形条4111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螺旋设置。
在多次拆卸时,弹性条41的弹性容易下降,也就是说弹性条41翘起时的高度不够,即折边4产生的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不够,故而提出一种优选方案,当螺帽表面将要接触弹性条41翘起端时,相较于弹性足够的弹性条41,螺帽表面会隔一段时间再按压弹性条41翘起端,而设置的弧形条4111,可以配合螺帽表面的凸台412,使得螺帽表面将要接触弹性条41翘起端时,螺帽表面的凸台412会先按压弹性条41翘起端,此时不会隔一段时间再按压,之后,螺帽表面的凸台412会逐渐与弧形条4111接触,使得弹性条41能够被压入更深的存件槽孔3(相应的可在铸件上设置一个与弹性条41对应的凹槽),也就是说通过弧形条4111来对翘起高度不够的量进行弥补,使得弹性条41的回弹力足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弹性条41进一步优化,具体为,加强件411还包括多个设于弹性条41表面的摩擦块4112,摩擦块41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引导凸台412滑上摩擦块4112表面的引导面。
实施例2针对的是正常的压力,但是长期的使用弹性下降的弹性条41对螺帽的限制还是会降低,也就是说,还是会出现螺丝脱离的现象,此时通过摩擦块4112和凸台412的配合,使得摩擦块4112能够对凸台412施加限制力,使得凸台412通过摩擦块4112时难度更大,即螺帽旋出时(螺丝旋入时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需要通过多个摩擦块4112的限制才能正常旋出,为了便于旋出相应的可在铸件上设置一个与弹性条41对应的凹槽。
以实施例1举例说明,使用时,以图5为例,拧紧螺丝作顺时针方向运动,而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时,一旦螺帽接触了翘起端,由于折边4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设置,故而螺帽会推着翘起端逐渐朝着存件槽孔3一侧逐渐倾斜下降(若是折边4设置方向与螺丝螺旋进入方向相反,则翘起端会受到来自螺帽的剐蹭里,不仅容易导致折边4弯曲,同时还会使螺丝旋入难度增大),直至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为止,此时弹性条41会被螺帽压入存件槽孔3内,且弹性条41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当在显示模组作振动运动时,螺丝会作顺时针或是逆时针运动。螺丝顺时针运动自然会更紧。螺丝逆时针运动时(就是松脱的运动)。由于拧紧后的螺帽表面受到来自弹性条41的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故拧紧后的螺丝不易向逆时针方运动,即不易松脱。且折边与不锈钢补强是一体成型的,员工组装无需另外的増加垫圏的操作动作,不遗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存件槽孔3内的折边4来增大施加于螺帽表面的力,使得操作者在解决了螺丝防脱的前提下还省去了増加另外的垫圏的操作,其具体实施时,直接将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即可,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且由于存件槽孔3与螺槽2对应,故而每个螺丝都会受到多个力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存件槽孔3内的折边4,来提高螺丝拆卸次数,也就是说可反复多次拆卸螺丝,且还不会出现螺丝松脱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设置于铸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螺柱(1),所述螺柱(1)内具有能够引导螺丝螺旋进入直至螺帽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螺槽(2),所述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螺柱(1)一侧表面设有补强板(6),所述补强板(6)的表面与每个螺槽(2)入口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存件槽孔(3),且每个所述存件槽孔(3)内均设有多个折边(4),所述折边(4)能够抵住螺帽表面,当螺帽表面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时,所述折边(4)会产生垂直于螺帽表面的推力和平行于螺帽表面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边(4)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依次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4)包括弹性条(41),所述弹性条(41)上设有固定端和翘起端,所述弹性条(41)的固定端与存件槽孔(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条(41)的翘起端朝着远离螺槽(2)一侧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41)的固定端表面与存件槽孔(3)的入口边缘齐平。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表面与螺槽(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51)的直径大于螺丝直径,所述贯穿孔(51)的直径小于螺帽直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41)的表面设有加强件(4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表面与加强件(411)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台(41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11)包括设于弹性条(41)表面的弧形条(4111),所述弧形条(4111)沿螺丝螺旋进入螺槽(2)内的方向螺旋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11)还包括多个设于弹性条(41)表面的摩擦块(4112),所述摩擦块(41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引导凸台(412)滑上摩擦块(4112)表面的引导面。
CN202223528186.7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Active CN219119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186.7U CN21911962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8186.7U CN21911962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9627U true CN21911962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5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8186.7U Active CN21911962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9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0748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module having front and back cover
CN2862160Y (zh) 电源供应器锁固结构
US7909530B2 (en) Connection hardware for wooden building
CN219119627U (zh) 一种提高螺丝紧固性的补强机构
CN101615661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1869785A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807513Y (zh) 连接装置
RU2596152C2 (ru) Карточ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US10495910B1 (en) Display device
CN1809258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203552127U (zh) 具有快拆功能的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US20070170626A1 (en) Panel positioning device
KR100494171B1 (ko) 회로기판의 설치구조
CN2810106Y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CN215298744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固定结构
TW20052950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13482174B (zh) 板材连接结构及板材
CN210316109U (zh) 连接组件及整体卫浴
CN219196454U (zh) 一种高性能易安装预制镂空板
CN219225806U (zh) 一种应用于推车设备上的显示装置
CN215412411U (zh) 截止阀及空调室外机
CN211600131U (zh) 一种用于安装显示设备的安装组件及显示组件
CN215868488U (zh) 定位装置及显示屏
CN216377080U (zh) 玻璃面板安装结构及电梯轿厢
JPH10140724A (ja) 鋼製床材固定金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