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8767U -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8767U
CN219118767U CN202320086773.0U CN202320086773U CN219118767U CN 219118767 U CN219118767 U CN 219118767U CN 202320086773 U CN202320086773 U CN 202320086773U CN 219118767 U CN219118767 U CN 219118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ast
supporting
building floor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67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友群
庄钦涌
李展彬
曹荣旭
黄秋伟
陈舒琼
谢璧锋
杨振荣
殷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u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u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u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un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67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8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8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8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包括混凝土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本体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本体内部的模具管和设置在所述模具管内部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在此装置上设置了支撑组件,用户通过此支撑组件,可以由内而外的对模具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模具出现位置偏移,而影响施工精度的问题,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实现支撑板和限位环的连接,便于通过支撑板的移动带动模具移动,使模具脱模的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穿过楼板的地方预留的孔洞模具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及时拆除,否则将会导致预留孔洞模具因板面混凝土凝固成为一个整体而拆除困难甚至无法拆除。
经查公开(公告)号:CN208563985U,公开了楼板预留洞模具,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两端开口的不锈钢筒体和与不锈钢筒体顶部开口配合的筒盖,不锈钢筒体上部两侧设有提手”等技术方案,具有该模具操作简单,脱模更容易,不易变形,能重复使用等技术效果;
但是,上述装置无法对模具进行支撑,这样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可能出现模具受到混凝土的冲击,造成位置的部分移动,使得预留的孔洞位置和实际产生的孔洞位置产生偏移,给施工的精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可以由内而外的对模具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模具出现位置偏移,而影响施工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包括混凝土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本体上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本体内部的模具管和设置在所述模具管内部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外侧壁通过螺套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模具管的一端通过转轴C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模具管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D和所述支撑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呈弧形凸起状设置,该凸起的弧度和所述模具管内侧壁弯曲的弧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具管内侧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环,所述缓冲环的上表面和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环的下表面和所述支撑板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插杆,所述插杆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缓冲环,并贯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排列的两个限位杆,所述插杆位于所述限位杆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此装置上设置了支撑组件,用户通过此支撑组件,可以由内而外的对模具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模具出现位置偏移,而影响施工精度的问题,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实现支撑板和限位环的连接,便于通过支撑板的移动带动模具移动,使模具脱模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杆、转动杆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混凝土本体;
2、支撑组件;21、模具管;22、配重块;23、固定杆;24、支撑环;25、螺纹轴;26、滑块;27、导杆;28、转动杆;29、支撑板;
3、限位组件;31、限位环;32、缓冲环;33、固定板;34、插销;35、插杆;3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包括混凝土本体1。
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装置{公开(公告)号}:CN208563985U,公开了楼板预留洞模具,此专利中公开了混凝土,本申请文件中的混凝土本体1,采用此现有技术中同样的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此现有的不锈钢筒体,本申请进行进一步改进,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但是,上述装置无法对模具进行支撑,这样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可能出现模具受到混凝土的冲击,造成位置的部分移动,使得预留的孔洞位置和实际产生的孔洞位置产生偏移,给施工的精度带来一定的影响”,结合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申请文件上加入了支撑组件2和限位组件3。
进一步而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还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本体1上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本体1内部的模具管21和设置在模具管21内部的配重块22,配重块22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25,螺纹轴25的外侧壁通过螺套连接有滑块26,滑块26的外侧壁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导杆27,导杆2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8,转动杆28靠近模具管21的一端通过转轴C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9,支撑板29和模具管21接触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配重块2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24,配重块22和支撑环2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22和支撑环24固定连接,转动杆28远离支撑板29的一端通过转轴D和支撑环24转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29远离转动杆28的一侧呈弧形凸起状设置,该凸起的弧度和模具管21内侧壁弯曲的弧度一致。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配重管置于模具管21内,此时旋转手轮带动螺纹轴25旋转,螺纹轴25通过螺套带动滑块26移动,滑块26移动并带动导杆27的一端移动,由于转动杆28的一端和支撑环24转动连接,这样可以使导杆27带动转动杆28得另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29移动,支撑板29和模具管21内壁贴合,这样可以由内而外的对模具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模具出现位置偏移,而影响施工精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22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这样将配重块22置于模具管21内的中心位置,即可使三个支撑板29均与模具管21的内侧壁贴合,且在支撑板29和模具管21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对配重块22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支撑板29与模具管21的内侧壁贴合更紧密,提高支撑效果。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该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还包括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具管21内侧壁的限位环31,限位环31位于支撑板29的上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环31和支撑板29之间设置有缓冲环32,缓冲环32的上表面和限位环31固定连接,缓冲环32的下表面和支撑板29接触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环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固定板33,固定板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插销34,插销3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插杆35,插杆35由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环31和缓冲环32,并贯穿支撑板29的表面,并延伸至支撑板29的内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板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排列的两个限位杆36,插杆35位于限位杆36的下方。
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进行脱模操作的时候,通过用手握住支撑环24并向上移动,此时支撑环24通过固定杆23可带动配重块2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29向上移动,支撑板29顶住缓冲环32和限位环31,从而带动模具管21向上移动,当插杆35向上移动,卡接在位于上方的限位杆36上的时候,此时插杆35不与限位环31、缓冲环32和支撑板29接触,当插杆35的上方抵触在位于下方的限位杆36下方的时候,通过将插杆35同时贯穿限位环31、缓冲环32和支撑板29的表面,实现限位环31、缓冲环32和支撑板29的连接,使支撑板29对模具管21的带动更稳定,使模具脱模的效率更高。
工作流程: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配重管置于模具管21内,此时旋转手轮带动螺纹轴25旋转,螺纹轴25通过螺套带动滑块26移动,滑块26移动并带动导杆27的一端移动,由于转动杆28的一端和支撑环24转动连接,这样可以使导杆27带动转动杆28得另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29移动,支撑板29和模具管21内壁贴合,这样可以由内而外的对模具进行有效的支撑;当需要进行脱模操作的时候,通过用手握住支撑环24并向上移动,此时支撑环24通过固定杆23可带动配重块2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29向上移动,支撑板29顶住缓冲环32和限位环31,从而带动模具管21向上移动,利用插杆35实现限位环31、缓冲环32和支撑板29的连接,使支撑板29对模具管21的带动更稳定,使模具脱模的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包括混凝土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本体(1)上的支撑组件(2);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本体(1)内部的模具管(21)和设置在所述模具管(21)内部的配重块(22),所述配重块(22)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25),所述螺纹轴(25)的外侧壁通过螺套连接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的外侧壁通过转轴A转动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导杆(27),所述导杆(2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8),所述转动杆(28)靠近所述模具管(21)的一端通过转轴C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和所述模具管(21)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24),所述配重块(22)和所述支撑环(2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配重块(22)和所述支撑环(2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8)远离所述支撑板(29)的一端通过转轴D和所述支撑环(2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9)远离所述转动杆(28)的一侧呈弧形凸起状设置,该凸起的弧度和所述模具管(21)内侧壁弯曲的弧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具管(21)内侧壁的限位环(31),所述限位环(31)位于所述支撑板(29)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1)和所述支撑板(29)之间设置有缓冲环(32),所述缓冲环(32)的上表面和所述限位环(3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环(32)的下表面和所述支撑板(29)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角分布的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插销(34),所述插销(3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插杆(35),所述插杆(35)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限位环(31)和所述缓冲环(32),并贯穿所述支撑板(29)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9)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排列的两个限位杆(36),所述插杆(35)位于所述限位杆(36)的下方。
CN202320086773.0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Active CN219118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773.0U CN219118767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773.0U CN219118767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8767U true CN21911876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9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6773.0U Active CN219118767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8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6525A (zh) 预制管廊模具
CN206106057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
CN112297181B (zh) 一种混凝土井盖浇筑模具及其浇筑方法
CN107165191A (zh) 城市综合管廊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18767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建筑楼板管道预留洞模具
CN214834723U (zh) 一种墙体阴角混凝土浇灌定型装置
CN215150192U (zh) 一种用于管桩模具的清理装置
CN110984480B (zh) 一种预制柱主筋定位固定装置
CN110630022B (zh) 装配式墙板精确调整装置
CN115126240B (zh) 房建工程楼板放线测量孔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590702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混凝土预制件
CN116104314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外立墙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KR100475544B1 (ko) 고층건물의 콘크리트벽체 시공을 위한 거푸집 승강시스템
CN113431300B (zh) 一种建筑外立面混凝土装饰空心构造施工装置
CN112696018B (zh) 底板矮墙模自动校准控制方法
CN211074045U (zh) 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
CN211143123U (zh) 基准箱位移装置
CN111910688B (zh) 一种弧形基础梁后浇带隔断工具及实施方法
CN2199099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模板清理机构
CN111926711A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t型梁模板
CN21843844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的支撑装置
CN220486683U (zh) 一种混凝土雨污排水井现浇用模板结构
CN215406823U (zh) 新型建筑施工浇筑板结构
CN110645023A (zh) 隧道二次衬砌拱部防脱空纵向退管式带模注浆设备
CN117325282B (zh) 承重墙浇筑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