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003U -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003U
CN219115003U CN202223547578.8U CN202223547578U CN219115003U CN 219115003 U CN219115003 U CN 219115003U CN 202223547578 U CN202223547578 U CN 202223547578U CN 219115003 U CN219115003 U CN 219115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frame
plate
arc
suppor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7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hengxin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hengxin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hengxin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hengxin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75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印网版拉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丝网框架,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设有与所述丝网框架对应的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铰接板,四个所述铰接板底端均设有对丝网进行拉伸的弧形推动板,所述弧形推动板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设有两个用以对所述限位框架进行驱动的“L”型支撑架,通过限位框架、铰接板和弧形推动板的配合使用,无需利用人工将丝网的四个边进行一一固定,避免利用多个夹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操作非常简单,并且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印网版拉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丝网印刷时,需要先对丝网进行固定在框架上,随后在对框架上固定的丝网进行印刷,通常使用拉网机等装置对丝网与框架进行固定,利用拉网机拉动丝网展开,随后使用夹紧装置对丝网的边缘进行固定,便于框架与展开固定的丝网进行固定,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通常利用人工将丝网的四个边进行一一固定,每一个丝网边利用多个夹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操作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以提高对丝印网版拉网后与框架固定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丝网框架,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设有与所述丝网框架对应的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铰接板,四个所述铰接板底端均设有对丝网进行拉伸的弧形推动板,所述弧形推动板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设有两个用以对所述限位框架进行驱动的“L”型支撑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底座内安装对支撑板进行驱动的升降机,所述丝网框架与所述支撑板顶端接触。
当丝网被展开固定后,升降机通过支撑板带动丝网框架向上滑动,从而使丝网框架的顶端高度能够超过支撑底座顶端的高度,使丝网框架能够与丝网进行紧密的接触,便于涂胶或电焊等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推动板内壁,所述铰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以对所述弧形推动板进行推动的弹簧。
铰接板利用两个弹簧对弧形推动板进行弹性挤压,从而使弧形推动板对丝网进行挤压向外推动,弧形推动板利用两个弹簧对丝网提高挤压力度,使弧形推动板对丝网向外推动展开时更加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框架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支撑底座顶端接触,所述限位框架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对应所述铰接板侧壁接触。
防滑垫增加了限位框架与丝网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限位框架能够对丝网的限位更加稳定,防止丝网发生位移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L”型支撑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皮带转动连接。
实现了对限位框架上等组件的支撑和驱动提供动力来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框架、铰接板和弧形推动板的配合使用,无需利用人工将丝网的四个边进行一一固定,避免利用多个夹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操作非常简单且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11、放置槽;12、支撑板;13、升降机;2、丝网框架;3、限位框架;31、铰接板;32、弧形推动板;33、伸缩杆;34、弹簧;35、防滑垫;36、限位块;4、“L”型支撑架;41、丝杆;42、传动轴;43、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壁滑动连接有丝网框架2,支撑底座1顶端设有与丝网框架2对应的限位框架3,限位框架3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铰接板31,四个铰接板31底端均设有对丝网进行拉伸的弧形推动板32,弧形推动板32与支撑底座1顶端滑动连接,支撑底座1顶端设有两个用以对限位框架3进行驱动的“L”型支撑架4。
本实施方案中:支撑底座1为装置各组件进行支撑和限位,丝网框架2为对丝网进行固定使用的框架,放置槽11为对丝网框架2进行放置的空间,并且,放置槽11与限位框架3的位置对应,放置槽11对丝网框架2进行滑动导向,防止丝网框架2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使丝网框架2能够与限位框架3进行配合使用,丝网放置于限位框架3与支撑底座1的之间,限位框架3的内壁与丝网框架2外壁尺寸对应,使限位框架3能够对丝网框架2上安装的丝网进行的准去的限位,便于安装后进行切割多余的丝网边料,两个“L”型支撑架4对限位框架3进行支撑和带动,从而使限位框架3能够实现垂直方向上下运动,限位框架3通过四个边的铰接板31对丝网进行接触并挤压,铰接板31带动弧形推动板32与丝网接触挤压,并且弧形推动板32为弧形设计,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能够应对铰接板31的旋转,随后限位框架3带动铰接板31垂直向下移动,铰接板31带动对应弧形推动板32向下移动,弧形推动板32受到支撑底座1的限位,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带动铰接板31向上翻转,同时,弧形推动板32始终与丝网进行接触,弧形推动板32向外侧水平方位进行位移,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能够在对丝网进行挤压时带动丝网向外推动,通过四个铰接板31与四个弧形推动板32的配合使用,使装置能够同时对丝网的四个边进行挤压推动,进而使丝网得到展开,随后限位框架3底端与丝网接触,从而使限位框架3能够对丝网进行限位,此时,丝网框架2向上滑动,从而使丝网框架2与展开固定后的丝网进行接触和安装固定,无需利用人工将丝网的四个边进行一一固定,避免利用多个夹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操作非常简单,并且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适应目前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放置槽11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底座1内安装对支撑板12进行驱动的升降机13,丝网框架2与支撑板12顶端接触;支撑板12为对丝网框架2进行支撑带动的装置,升降机13为对支撑板12进行垂直方向的驱动,并且,支撑板12带动丝网框架2保持水平状态,防止丝网框架2发生倾斜的情况,当丝网被展开固定后,控制升降机13工作,升降机13推动支撑板12向上滑动,支撑板12推动丝网框架2向上滑动,从而使丝网框架2的顶端高度能够超过支撑底座1顶端的高度,从而使丝网框架2能够与丝网进行紧密的接触,便于安装固定,当放置新的丝网框架2时,控制两个“L”型支撑架4向上滑动将丝网框架2放置进放置槽11内即可,简单方便。
铰接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33,两个伸缩杆3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弧形推动板32内壁,铰接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以对弧形推动板32进行推动的弹簧34;铰接板31通过两个伸缩杆33对弧形推动板32进行支撑,并且,铰接板31利用两个弹簧34对弧形推动板32进行弹性挤压,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对丝网进行挤压向外推动,弧形推动板32利用两个弹簧34对丝网提高挤压力度,使弧形推动板32对丝网向外推动展开时更加稳定。
限位框架3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5,防滑垫35与支撑底座1顶端接触,限位框架3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限位块36,限位块36与对应铰接板31侧壁接触;限位框架3通过防滑垫35与丝网进行接触,防滑垫35增加了限位框架3与丝网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限位框架3能够对丝网的限位更加稳定,防止丝网发生位移的情况,并且,限位块36对铰接板31进行限位,防止铰接板31下压时发生反向翻转。
两个“L”型支撑架4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41,两个丝杆41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2,两个传动轴42通过传动皮带43转动连接;“L”型支撑架4通过对应的丝杆41的进行支撑带动,并且,两个丝杆41均贯穿支撑底座1,丝杆41与支撑底座1内壁滑动连接,传动轴42安装于支撑底座1的内部,两个传动轴42通过传动皮带4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两个丝杆41能够通过对应“L”型支撑架4带动限位框架3进行垂直方向的位移,其中一个传动轴42通过外部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对丝印网版进行拉网安装框架时,将丝网框架2放置于放置槽11内壁,此时丝网框架2的顶端低于支撑底座1的顶端高度,随后将丝网放置在支撑底座1与限位框架3之间,随后控制传动轴42旋转,传动轴42通过传动皮带43带动另一个传动轴42旋转,使两个丝杆41能够通过对应“L”型支撑架4带动限位框架3进行垂直向下位移,限位框架3带动铰接板31垂直向下移动,铰接板31带动对应弧形推动板32向下移动,弧形推动板32受到支撑底座1的限位,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带动铰接板31向上翻转,同时,弧形推动板32始终与丝网进行接触,弧形推动板32向外侧水平方位进行位移,从而使弧形推动板32能够在对丝网进行挤压时带动丝网向外推动,从而使丝网的四边能够向外展开,保持平整,随后限位框架3底端与丝网接触,从而使限位框架3能够对丝网进行限位,控制升降机13工作,升降机13推动支撑板12向上滑动,支撑板12推动丝网框架2向上滑动,从而使丝网框架2的顶端高度能够超过支撑底座1顶端的高度,从而使丝网框架2能够与丝网进行紧密的接触,便于安装固定,无需利用人工将丝网的四个边进行一一固定,避免利用多个夹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操作非常简单,并且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适应目前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壁滑动连接有丝网框架(2),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设有与所述丝网框架(2)对应的限位框架(3),所述限位框架(3)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铰接板(31),四个所述铰接板(31)底端均设有对丝网进行拉伸的弧形推动板(32),所述弧形推动板(32)与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设有两个用以对所述限位框架(3)进行驱动的“L”型支撑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1)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底座(1)内安装对支撑板(12)进行驱动的升降机(13),所述丝网框架(2)与所述支撑板(12)顶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33),两个所述伸缩杆(3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推动板(32)内壁,所述铰接板(31)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以对所述弧形推动板(32)进行推动的弹簧(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3)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5),所述防滑垫(35)与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接触,所述限位框架(3)侧壁均匀分布有四个限位块(36),所述限位块(36)与对应所述铰接板(31)侧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型支撑架(4)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41),两个所述丝杆(41)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2),两个所述传动轴(42)通过传动皮带(43)转动连接。
CN202223547578.8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Active CN219115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7578.8U CN219115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7578.8U CN219115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003U true CN219115003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7578.8U Active CN219115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3006A (zh) 一种电机传动性能批量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9115003U (zh) 一种丝印网版用拉网机构
CN10258222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双模式印刷装置
CN211997963U (zh) 一种电机定子硅钢卷自动放卷装置
CN110434271B (zh) 一种电子模块支架铆钉装置
CN210619296U (zh) 一种用于输送制药板的传输装置
CN219086779U (zh) 一种电力电缆改造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9295455U (zh) 一种通信网络信号维护设备
CN22008501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功率输出试验设备
CN221022770U (zh) 一种双管加工的丝印加工设备
CN220854175U (zh) 一种用于轴承实验的夹取装置
CN219381100U (zh) 一种手机玻璃盖板开孔设备
CN218662797U (zh) 桌面型滚贴转盘机
CN218823258U (zh) 一种橡胶制品取样设备
CN218706510U (zh) 一种板材送料机
CN219152848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管件放置架
CN22008686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桥架装置
CN218907756U (zh) 一种异形曲面板自动贴膜装置
CN217021867U (zh) 一种印刷机的网架自动升降机构
CN2202103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21050902U (zh) 一种废料收集装置
CN215723053U (zh) 一种led灯带自动安装设备
CN218707032U (zh) 一种机械加工上料装置
CN212244878U (zh) 一种pcb板加工用下料装置
CN220616336U (zh) 一种采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全自动贴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