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175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03175U CN219103175U CN202320078270.9U CN202320078270U CN219103175U CN 219103175 U CN219103175 U CN 219103175U CN 202320078270 U CN202320078270 U CN 202320078270U CN 219103175 U CN219103175 U CN 219103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duct
- outlet
- air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机壳,设有主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连通主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风道连通主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机壳底部,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一出风口上方;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机壳内并与主进风口相对设置;第一风机组件,设于第一风道,用于在制热模式下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经由第一风道朝向第一出风口流动;以及第二风机组件,设于第二风道,用于在制冷模式下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经由第二风道朝向第二出风口流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都能够提升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种类繁多,包括分体挂式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等。对于普通的分体挂式空调和中央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在制热模式下,热风自上向下吹,会引起用户头部位置先暖而脚部位置持续冰凉,给用户造成极差的体验,还会加重感冒的风险;对于普通的移动空调,出风口离地面较近,在制冷模式下,冷风聚集在地面,会造成用户脚冷头热的极差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能够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都能够提升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
机壳,设有主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
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主进风口相对设置;
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在制热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一风道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以及
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在制冷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贯流风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向下流动;
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贯流风轮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贯流风轮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二风道向上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顶侧设有挡板,所述凹陷区的底侧呈敞开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凹陷区的后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风道壳,所述风道壳与所述机壳的面板相对设置,所述面板设有所述主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主进风口的上下两侧,所述风道壳设有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顶侧、左侧或者右侧的至少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面板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下层腔室和上层腔室,所述室内侧换热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均设于所述下层腔室,所述空调器的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上层腔室,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风道的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设有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和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新风风道,所述第三风机组件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设有加湿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第三风机组件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能够选择从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出风,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并且第一出风口位于机壳底部,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风机组件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换热后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第一出风口向下吹往地面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并且在制热模式运行的初期,可以使第二风机组件也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运行时可进一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快速升温。第二出风口的位置相对较高,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风机组件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换热后产生冷风,冷风由第二出风口吹出,使得冷风聚集于室内较高的位置空间,避免冷空气聚集在地面而引起用户脚冷头热的槽糕体验;并且由于冷空气较重,会逐渐自上向下扩散,使用户头部处于凉爽状态,达到极致的制冷体验,有效提升制冷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5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空调器 | 111 | 凹陷区 |
10 | 机壳 | 12 | 隔板 |
101 | 主进风口 | 20 | 室内侧换热器 |
102 | 第一出风口 | 31 | 第一风机组件 |
103 | 第二出风口 | 311 | 第一贯流风轮 |
104 | 第三出风口 | 312 | 第一驱动电机 |
105 | 室外新风口 | 32 | 第二风机组件 |
106 | 加湿进风口 | 321 | 第二贯流风轮 |
107 | 室内送风口 | 322 | 第二驱动电机 |
108 | 室外进风口 | 40 | 导风板 |
109 | 室外出风口 | 50 | 风道壳 |
110 | 第一风道 | 60 | 空气处理模块 |
120 | 第二风道 | 70 | 室外侧换热器 |
130 | 第三风道 | 80 | 室外侧风机 |
140 | 室外侧风道 | 90 | 压缩机 |
11 | 面板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100。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0、室内侧换热器20、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所述机壳10设有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所述机壳10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所述第一风道110连通所述主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所述第二风道120连通所述主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03;所述第一出风口102位于所述机壳10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103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的上方;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0设于所述机壳10内,并与所述主进风口1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1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10,用于在制热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一风道110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流动;所述第二风机组件32设于所述第二风道120,用于在制冷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二风道120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103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内部形成用于安装室内侧换热器20、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的安装空间,机壳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矩形体、圆柱体或者其他异形结构等。为了能够高效利用室内空间,可选地,机壳10设置为形状大体规则的矩形体,以便将空调器100靠墙安装。例如,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空调器100安装于窗沿下方位置(例如北方家庭中暖气片的安装位置),使得该空调器100的安装位置相较于传统的移动空调要高,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壁挂式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要低。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100包括但不限于整体式空调器或者分体式空调器,当该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时,机壳10、室内侧换热器20、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构成空调器100的室内机部分。
机壳10设有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其中,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的形状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方形、圆形、长条形或者其他异形孔等。为了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机壳10内,可选地,主进风口101处可设有进风格栅,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处可设有出风格栅或者导风板40。
机壳10内还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对机壳10自身结构进行设计,以使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一体成型于机壳10;或者也可以在机壳10内设置分隔件或者风道壳50以构设出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机壳10内设有与主进风口101相对的室内侧换热器20,在空调运行时,室内侧换热器20可与由主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制冷或者制热的目的。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具体可以沿上下方向布置,也可沿左右方向布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第二出风口103位于第一出风口102的上方即可。第一风道110内设有第一风机组件31,第二风道120内设有第二风机组件32,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均可独立运行。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的其中一者处于运行状态,另一者处于非运行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均处于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贯流风机、离心风机等,只要能够驱动气流按照预设风道流动即可。
如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102位于机壳10的底部,使得由第一出风口102吹出的风更靠近室内下方空间;第二出风口103位于第一出风口102的上方,使得由第二出风口103吹出的风更靠近室内上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口102位于机壳10的底部,具体可以将第一出风口102设于机壳10的底面、底部前侧面、底部左侧面或者底部右侧面等位置。可选地,第一出风口102设于机壳10的底部前侧面板11上,从而能够实现正面出风,以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同样地,第二出风口103可设于机壳10的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或者顶面等位置。可选地,第二出风口103设于机壳10的前侧面板11上,从而能够实现正面出风,以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
以下针对该空调器100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可将该空调器100安装于窗沿下方位置。
请参照图5和图8,在制热模式时,第一风机组件31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32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一风机组件31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0换热后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第一风道110后由第一出风口102吹出。热风向下吹往地面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此外,为了实现快速制热效果,在制热模式运行的初期,可以使第二风机组件32也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32运行时可进一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快速升温。
请参照图5和图9,在常规制冷模式时,第二风机组件32处于运行状态,第一风机组件31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32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0换热后产生冷风,冷风通过第二风道120后由第二出风口103吹出。第二出风口103的位置相对较高,使得冷风聚集于室内较高的位置空间,避免冷空气聚集在地面而引起用户脚冷头热的槽糕体验;并且由于冷空气较重,会逐渐自上向下扩散,使用户头部处于凉爽状态,达到极致的制冷体验,有效提升制冷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能够选择从第一出风口102和/或第二出风口103出风,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并且第一出风口102位于机壳10底部,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风机组件31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0换热后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02向下吹往地面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并且在制热模式运行的初期,可以使第二风机组件32也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32运行时可进一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快速升温。第二出风口103的位置相对较高,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风机组件32驱动气流自主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0换热后产生冷风,冷风由第二出风口103吹出,使得冷风聚集于室内较高的位置空间,避免冷空气聚集在地面而引起用户脚冷头热的槽糕体验;并且由于冷空气较重,会逐渐自上向下扩散,使用户头部处于凉爽状态,达到极致的制冷体验,有效提升制冷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
请参照图5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1包括第一贯流风轮311和第一驱动电机3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贯流风轮311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110向下流动;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组件32包括第二贯流风轮321和第二驱动电机32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贯流风轮321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二风道120向上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组件31和第二风机组件32的风轮均可采用贯流风轮,可实现大风量超静音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均沿横向延伸设置,第一风道110位于第二风道120的下方,第一风道110呈自上向下朝向第一出风口102弯曲延伸的弧形风道,第二风道120呈自下向上朝向第二出风口103弯曲延伸的弧形风道。第一贯流风轮311横向布置于第一风道110内,第二贯流风轮321横向布置于第二风道120内。第一驱动电机312设于第一贯流风轮311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12驱动第一贯流风轮311转动,进而第一贯流风轮311能够将气流沿第一风道110向下甩出至第一出风口102,以实现向下出风。第二驱动电机322设于第二贯流风轮321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22驱动第二贯流风轮321转动,进而第二贯流风轮321能够将气流沿第二风道120向上甩出至第二出风口103,实现向上出风。
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第二出风口103处的气流方向,如图1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导风板40,所述导风板4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03处。具体地,导风板40可通过枢轴与机壳10或者风道壳50转动连接,枢轴连接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导风板40转动,进而能够对第二出风口103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例如,在制冷模式下,可将导风板40调节至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从而使得第二出风口103处的冷风能够沿着导风板40向上吹出至更远的位置。另外,在制热模式初期,也可将导风板40调节至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迅速升温。此外,当不需要由第二出风口103出风时,还可将导风板40调节至关闭第二出风口103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升制热效果,如图2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底部设有凹陷区111,所述凹陷区111的顶侧设有挡板,所述凹陷区111的底侧呈敞开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02设于所述凹陷区111的后侧壁。如此,在制热模式下,热风从第一出风口102吹出,由于凹陷区111顶侧挡板的止挡作用,使得热风能够尽可能地从凹陷区111的底侧敞口处向下流动,以使热空气聚集在室内靠近地面的位置,然后逐步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最终暖遍全身。
如图5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10内的风道壳50,所述风道壳50与所述机壳10的面板11相对设置,所述面板11设有所述主进风口101、所述第一出风口10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03,所述第二出风口103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分别位于所述主进风口101的上下两侧,所述风道壳50设有所述第一风道110和所述第二风道120,所述第二风道120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10的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的前侧设有面板11,面板11可根据需要设计为一整块板体,也可设置为多块板体,例如,面板11可包括上下分体设置的两块板体,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均设于位于下侧的面板11的板体上。通过将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均设于面板11上,能够实现正面进风和正面出风。并且机壳10的面板11一般面积比较大,使得主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更大的尺寸,以提升进风量和出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冷和制热效果。另外,传统的空调器的进风口大多设置在机壳的顶面,容易聚集灰尘和杂物,并且还会污染和损坏进风口处的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主进风口101设于机壳10的面板11上,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避免污染和损坏室内侧换热器20。机壳10内设有风道壳50,风道壳50构设出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在装配时,可直接将风道壳50安装于机壳10内靠近面板11的位置,同时风道壳50还可用于安装室内侧换热器20。可选地,室内侧换热器20呈与主进风口101相对设置的板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请参照图1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104,所述机壳10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120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4连通的第三风道130,所述第二风机组件32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二风道120及所述第三风道130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104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出风口104设于机壳10的侧部,具体可以是机壳10的顶侧部,左侧部或者右侧部,只要保证能够由第三出风口104实现侧向出风即可。此处的侧向出风是指出风方向与机壳10的面板11大体位于同一平面,而不是直接从面板11正面出风。例如,如图10所示,在无风感制冷模式时,第一风机组件31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二风机组件32处于运行状态,室内气流由主进风口101进入经过室内换热组件换热后形成冷风,冷风经由第二风道120进入第三风道130,最后从机壳10侧部的第三出风口104吹出。通过第三出风口104可实现侧面出风,吹出的冷风能够沿着墙面流动形成康达效应,避免冷风直吹人体,从而实现只有凉感而没有风感的无风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第三出风口104处设有出风格栅。
此外,现有的空调器为了避免冷风直吹人体,一般都是通过调节出风口处的导风板40角度,实现小角度出风。此种方式会引起导风板40处冷凝水凝结、出风不畅、冷气回流、制冷变差和带有冷凝水的冷风吹拂墙面带来的发泡和发霉等缺点。而本方案的空调器100通过在机壳10侧部设置第三出风口104,实现无风感效果,无需将导风板40调整至小角度,可很好地解决导风板40调整至小角度而引起的上述诸多问题。
为了能够在制冷模式下达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道130位于所述第二风道120的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104设于所述机壳10的顶侧、左侧或者右侧的至少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风道130和第三出风口104的位置设置地相对较高,在无风感制冷模式下,冷风能够由第三出风口104向侧部吹出,并且位于室内空间较高的位置,再逐步向下扩散。可选地,机壳10的顶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三出风口104,可增大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面积,同时还能够实现三侧同时出风。机壳10顶侧、左侧和右侧的第三出风口104可以相互独立间隔开,也可以相互连通。可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三出风口104自机壳10的顶侧沿左右方向延伸至机壳10的左右两侧后并向下弯折延伸,以尽可能地增大出风面积。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面板11内侧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所述面板11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风道130。如此,通过隔板12与面板11配合即可形成第三风道130,无需复杂的结构和零部件,就可以很容易改变冷气的出风方向,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可选地,面板11与隔板12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以便于拆卸和安装。可选地,面板11的侧缘设有朝向隔板12翻折的翻边,第三出风口104设于面板11的翻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内设有相互分隔的下层腔室和上层腔室,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0、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1和所述第二风机组件32均设于所述下层腔室,所述空调器100的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上层腔室。
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器100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省去了在室外安装室外机,可有效降低难度,同时也省去安装时需要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连接较长的管道。具体地,机壳10还设有室外进风口108和室外出风口109,机壳10内还设有连通室外进风口108和室外出风口109的室外侧风道140,室外侧换热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由室外进风口108进入室外侧风道140并换热后由室外出风口109送出。其中,室外侧换热组件包括室外侧换热器70和室外侧风机80。可选地,空调器100的压缩机90也设于上层腔室,压缩机90和室外侧风机80分别设于室外侧换热器70的两侧,整体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风道130位于所述机壳10与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三出风口104位于所述第三风道130的周侧。
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器100相较于普通的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而言整体高度更高,并室外侧换热组件布置于机壳10的上层腔室内,整体位置较高。将第三风道130布置于机壳10与室外侧换热组件相对的位置,能够充分利用机壳10的上方空间,并且使得第三风道130及第三出风口104的位置能够设置地更高,第三出风口104位于第三风道130的周侧,更有利于在无风感制冷模式下,冷风从更高的位置侧向出风,然后自上向下扩散,达到头部先凉的无风感制冷效果,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4和图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还设有室外新风口105和室内送风口107,所述机壳10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60,所述空气处理模块60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105和所述室内送风口107连通的新风风道,所述第三风机组件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105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107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气处理模块60还可实现新风功能。具体地,机壳10设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室外新风口105,以及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室内送风口107。为了便于与室外环境连通,可选地,室外新风口105设于机壳10的背板,当空调器100紧靠墙面安装后,只需要在墙面上对应室外新风口105的位置开设孔洞,就能够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无需再设置新风管道,可简化安装步骤。可选地,室内送风口107设于机壳10的面板,实现正向出风。在新风模式下,第三风机组件处于运行状态,室外新鲜空气可由室外新风口105沿着新风风道流动并从室内送风口107吹出至室内,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可选地,室外新风口105或者新风风道或者室内送风口107设有净化组件,通过净化组件可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提升空气质量。净化组件具体可包括过滤网、紫外消毒灯、静电除尘模块、除甲醛模块等的其中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此外,为了能够实现加湿功能,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还设有加湿进风口106,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106与所述室内送风口107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60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第三风机组件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106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107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室内环境加湿时进入加湿模式,在加湿模式时,第三风机组件处于运行状态,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室内气流可由加湿进风口106进入到加湿风道,并通过加湿组件进行加湿处理后从室内送风口107送出,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其中,加湿组件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向加湿风道释放一定的加湿液即可,例如可采用湿膜加湿或者雾化加湿等。该空气处理模块60可将新风功能与加湿功能集成于一体,使得空调器100同时具备新风功能和加湿功能。并且新风风道和加湿风道共用一个第三风机组件,可有效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和重量,有利于空调器100的空间利用和体积小型化。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水箱和水流开关,所述湿膜设于所述加湿风道内,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壳体外并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加湿风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水流开关设于所述出水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水口。当需要对气流进行加湿时,水流开关打开出水口,水箱内的水向下流动并浸润湿膜,气流流经湿膜后即可被加湿。当不需要进行加湿时,只需要将出水口关闭即可。
可选地,加湿进风口106或者加湿风道内设有净化组件,通过净化组件可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提升空气质量。净化组件具体可包括过滤网、紫外消毒灯、静电除尘模块、除甲醛模块等的其中一者或者多者的组合。
可选地,空气处理模块60还包括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第一开关组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室外新风口105,第二开关组件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加湿进风口106。如此,当室外新风口105处于打开状态,加湿进风口106处于关闭状态,第三风机组件运行时,可单独实现新风功能;当室外新风口105处于关闭状态,加湿进风口106处于打开状态,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第三风机组件运行时,可单独实现加湿功能;当室外新风口105和加湿进风口106均处于打开状态,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第三风机组件运行时,可实现新风加湿功能。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风道设有净化组件,当室外新风口105处于关闭状态,加湿进风口106处于打开状态,加湿组件处于非加湿状态,第三风机组件运行时,室内气流自加湿进风口106进入加湿风道,并经由净化组件净化处理后从室内送风口107送出,可实现内循环自净化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设有主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
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主进风口相对设置;
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在制热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一风道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以及
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在制冷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贯流风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向下流动;
和/或,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贯流风轮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贯流风轮转动以使气流沿所述第二风道向上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顶侧设有挡板,所述凹陷区的底侧呈敞开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凹陷区的后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风道壳,所述风道壳与所述机壳的面板相对设置,所述面板设有所述主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主进风口的上下两侧,所述风道壳设有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主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的顶侧、左侧或者右侧的至少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面板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风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下层腔室和上层腔室,所述室内侧换热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和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均设于所述下层腔室,所述空调器的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上层腔室,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风道的周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有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和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新风风道,所述第三风机组件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有加湿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第三风机组件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8270.9U CN219103175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8270.9U CN219103175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03175U true CN219103175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6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78270.9U Active CN219103175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03175U (zh) |
-
2023
- 2023-01-10 CN CN202320078270.9U patent/CN2191031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4176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1129802Y (zh) | 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换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CN108954619B (zh) | 桌面空调 | |
CN201129804Y (zh) |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CN107726446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1212861A1 (zh) |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8006837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087985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006834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128426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72186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12318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103175U (zh) | 空调器 | |
CN201110602Y (zh) |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 |
US20220275950A1 (en) | Window air conditioner | |
CN118328467A (zh) | 空调器 | |
CN215336695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2252878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 |
CN219103274U (zh)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
KR20070030070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0128425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9103235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8328535A (zh)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
JP3900004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2050698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