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274U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热泵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03274U CN219103274U CN202320077749.0U CN202320077749U CN219103274U CN 219103274 U CN219103274 U CN 219103274U CN 202320077749 U CN202320077749 U CN 202320077749U CN 219103274 U CN219103274 U CN 219103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 outdoor
- air outlet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410 Micro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02 de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88 decontamin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58 micro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708 Sodium hypochlor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SUKJFIGYRHOWBL-UHFFFAOYSA-N sodium hypochlorite Chemical compound [Na+].Cl[O-] SUKJFIGYRHOW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整体式热泵空调,该整体式热泵空调包括:机壳,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室内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外出风口送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降低空调安装难度,节省安装成本,并提升制热模式下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热泵空调。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面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一些国家都设定了碳中和目标。热泵空调具有运行成本低廉、不需要大量维护、可同时作为制热和制冷的解决方案、制热效率高、碳排放极低、不会危害电网稳定和需求端极具灵活性等优点。因此,发展热泵空调是同时解决能源危机和达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途径。
相关技术中,分体式热泵空调和中央热泵空调都带有庞大而笨重的室外机组,需要专业人员安装,某些场景的室外机组还需要高空作业,安装难度大、安装成本高。另外一些置于室内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与室内换热的相关部件通常设于机壳内靠上的位置,在制热模式下,热风从上往下吹,会给用户带来头暖脚冷的极差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整体式热泵空调,旨在降低安装难度,节省安装成本,同时能够提升制热模式下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包括:
机壳,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
室内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
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外出风口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面板和背板,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均设于所述面板,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均设于所述背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包括室外侧换热器和室外侧风机,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外侧风机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外进风口经由所述室外侧换热器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室外侧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换热部相对所述第一换热部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还包括室外侧风道壳,所述室外侧风道壳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的室外侧风道,所述室外侧风机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包括室内侧换热器和室内侧风机,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内侧风机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室内侧换热器朝向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还包括室内侧风道壳,所述室内侧风道壳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侧风机设于所述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
所述室内侧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
所述室内侧风机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一风道导向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导向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机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设有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和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新风风道,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设有加湿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和所述壳体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和压缩机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室内侧换热组件设于第一腔室,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第二腔室,从而形成将室内侧换热组件和室外侧换热组件集成于同一机壳内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在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安装于室内即可,无需进行室外机的安装,无需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连接较长的管道,可简化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节约安装成本。并且整个空调均安装于室内,可避免室外机安装于室外而对邻居产生噪音干扰。并且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下方,使得室内侧换热组件更靠近机壳的下方设置,如此,在制热模式时,空气由室内进风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内并经过室内侧换热组件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吹向室内,吹出的热风更靠近室内空间的下方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式热泵空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整体式热泵空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整体式热泵空调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整体式热泵空调去掉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整体式热泵空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室外侧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空气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空气处理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体式热泵空调100。
请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整体式热泵空调100包括机壳10、室内侧换热组件20和室外侧换热组件30。所述机壳10设有室内进风口101、室内出风口102、室外进风口103和室外出风口104,所述机壳10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所述第一腔室105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01和所述室内出风口102,所述第二腔室106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103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04,所述第一腔室105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06的下方;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20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05,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内进风口101进入所述第一腔室105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102送出;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30,设于所述第二腔室106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103进入所述第二腔室106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外出风口104送出。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室内侧换热组件20、室外侧换热组件30和压缩机40的安装空间。机壳10内部构造出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室内侧换热组件20设于第一腔室105内,室外侧换热组件30设于第二腔室106内,使得室内侧换热组件20和室外侧换热组件30相互隔开,互不干扰。具体地,所述机壳10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底盘13、中隔板14和顶板,所述底盘13与所述中隔板1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05,所述中隔板14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室106,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20安装于所述底盘13,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30和压缩机40安装于所述中隔板14。压缩机40将室内侧换热组件20与室外侧换热组件30连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当空调运行时,室内空气可由室内进风口101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并经过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102吹出至室内;室外空气可由室外进风口103进入到第二腔室106并经过换热后从室外出风口104吹出至室外;以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功能。为了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机壳10内,可选地,室内进风口101和/或室外进风口103设有进风格栅,室内出风口102和/或室外出风口104设有出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壳10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105和第二腔室106,室内侧换热组件20设于第一腔室105,室外侧换热组件30设于第二腔室106,从而形成将室内侧换热组件20和室外侧换热组件30集成于同一机壳10内的整体式热泵空调100,在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安装于室内即可,无需进行室外机的安装,无需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连接较长的管道,可简化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节约安装成本。并且整个空调均安装于室内,可避免室外机安装于室外而对邻居产生噪音干扰。并且第一腔室105位于第二腔室106的下方,使得室内侧换热组件20更靠近机壳10的下方设置,如此,在制热模式时,空气由室内进风口101进入到第一腔室105内并经过室内侧换热组件20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102吹向室内,吹出的热风更靠近室内空间的下方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
在实际应用时,该整体式热泵空调100可安装于窗沿下方位置(例如北方家庭中暖气片的安装位置),使得整体式热泵空调100的安装位置相较于传统的移动空调要高,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壁挂式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要低。如此,在制热模式下,热风能够更靠近地面位置吹出,进而自地面向上逐步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
另外相关技术中,整体式空调的室内进风口一般设于机壳的顶面,受到纤薄机身的限制,不仅进风面积极小,而且进风格栅极容易进灰尘和杂物,污染和损坏换热器翅片。在本实施例中,整体式热泵空调100的室内侧换热组件20靠近机壳10的下方布置,可避免将室内进风口101布置于机壳10的顶面,而引起进风面积极小,进风格栅极容易进灰尘和杂物,污染和损坏室内侧换热器21翅片的缺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包括相对设置的面板11和背板12,所述室内进风口101和所述室内出风口102均设于所述面板11,所述室外进风口103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04均设于所述背板12。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进风口101和室内出风口102均设于面板11,可实现正面进风和正面出风。并且机壳10的面板11一般面积比较大,使得室内进风口101和室内出风口102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更大的尺寸,以提升进风量和出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冷和制热效果。室外进风口103和室外出风口104均设于背板12,当整体式热泵空调100紧靠墙面安装后,只需要在墙面上对应室外进风口103和室外出风口104的位置开设孔洞,就能够与室外环境相连通,可简化安装步骤。
请参照图5至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30包括室外侧换热器31和室外侧风机32,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1与所述室外出风口104相对设置,所述室外侧风机32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外进风口103经由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1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104流动。当室外侧风机32转动时能够驱动室外空气由室外进风口103进入,并经由室外侧换热器31换热后从室外出风口104吹出。其中,室外侧风机3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贯流风机等。可选地,室外侧风机32采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轮和驱动离心风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室外侧风机32采用离心风机,能够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从而气流的90°转弯,以便更好地适配室外进风口103和室外出风口104的布置位置。
请参照图5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1呈三角形设置。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室外侧换热器31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换热部311和第二换热部312,所述室外侧风机32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3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换热部312相对所述第一换热部311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104倾斜设置。如此,使得室外侧风机32吹出的风能够完全平行于第一换热部311的翅片吹过,然后被挤压着吹过室外侧换热器31的第二换热部312后从室外出风口104吹出,可有效提升换热效率。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30还包括室外侧风道壳33,所述室外侧风道壳33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103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04的室外侧风道34,所述室外侧风机32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34,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1位于所述室外侧风道34的出风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室外侧风道壳33,能够便于室外侧风机32的安装,同时室外侧风道壳33构设出室外侧风道34,可对气流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室外侧风机32能够驱动气流沿室外侧风道34导向至室外侧换热器31,以保证换热效率。可选地,室外侧风机32采用离心风机,室外侧风道壳33采用与离心风机适配的蜗壳。室外侧风道壳33具有与室外进风口103对应并连通的风道进风口,以及与室外侧换热器31的侧面相对的风道出风口,风道出风口与室外侧换热器31的侧面形状相适配,以保证由风道出风口吹出的风能够全部经过室外侧换热器31进行换热。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室外侧风道壳33的风道出风口与室外侧换热器31的第一换热部311相对设置,第一换热部311呈矩形板状设置,风道出风口呈与第一换热部311形状相适配的矩形口。
如图4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20包括室内侧换热器21和室内侧风机22,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1与所述室内进风口101相对设置,所述室内侧风机22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101经由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1朝向所述室内出风口102流动。当室内侧风机22转动时能够驱动室内空气由室内进风口101进入,并经由室内侧换热器21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102吹出。其中,室内侧风机2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贯流风机等。可选地,室内侧风机22采用贯流风机,可实现大风量和超静音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20还包括室内侧风道壳23,所述室内侧风道壳23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01和所述室内出风口102的室内侧风道24,所述室内侧风机22设于所述室内侧风道24,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1位于所述室内侧风道24的进风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室内侧风道壳23,能够便于室内侧风机22的安装,同时室内侧风道壳23构设出室内侧风道24,可对气流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室内进风口101进入的气流经由室内侧换热器21换热后可在室内侧风机22的驱动下沿室内侧风道24导向至室内出风口102。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出风口102包括第一出风口1021和第二出风口1022,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位于所述机壳10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1022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的上方;所述室内侧风道24包括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的第一风道241,以及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0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022的第二风道242;所述室内侧风机2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道241的第一风机2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道242的第二风机222,所述第一风机221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一风道241导向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所述第二风机222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二风道242导向至所述第二出风口10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21位于机壳10的底部,使得由第一出风口1021吹出的风更靠近室内下方空间;第二出风口1022位于第一出风口1021的上方,使得由第二出风口1022吹出的风更靠近室内上方空间。第一风机221具体可包括第一风轮和驱动第一风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风机222可包括第二风轮和驱动第二风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可选地,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均采用贯流风轮。
以下针对该整体式热泵空调100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可将该整体式热泵空调100安装于窗沿下方位置。
在制热模式时,第一风机221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222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一风机221驱动气流自室内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1换热后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第一风道241后由第一出风口1021吹出。热风向下吹往地面位置,由于热空气比较轻,会逐渐自下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且暖气会逐步向上扩散,最终暖遍全身,提升用户在制热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达到极致的制热体验。此外,为了实现快速制热效果,在制热模式运行的初期,可以使第二风机222也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风机222运行时可进一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快速升温。
在常规制冷模式时,第二风机222处于运行状态,第一风机221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二风机222驱动气流自室内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并与室内侧换热器21换热后产生冷风,冷风通过第二风道242后由第二出风口1022吹出。第二出风口1022的位置相对较高,使得冷风聚集于室内较高的位置空间,避免冷空气聚集在地面而引起用户脚冷头热的槽糕体验;并且由于冷空气较重,会逐渐自上向下扩散,使用户头部处于凉爽状态,达到极致的制冷体验,有效提升制冷模式下的体感舒适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第二出风口1022处的气流方向,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式热泵空调100还包括导风板60,所述导风板6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022处。具体地,导风板60可通过枢轴与机壳10或者室内侧风道壳23转动连接,枢轴连接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导风板60转动,进而能够对第二出风口1022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例如,在制冷模式下,可将导风板60调节至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从而使得第二出风口1022处的冷风能够沿着导风板60向上吹出至更远的位置。另外,在制热模式初期,也可将导风板60调节至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以向上吹出大量的热风,使室内空间迅速升温。此外,当不需要由第二出风口1022出风时,还可将导风板60调节至关闭第二出风口1022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升制热效果,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底部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顶侧设有挡板,所述凹陷区的底侧呈敞开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021设于所述凹陷区的后侧壁。如此,在制热模式下,热风从第一出风口1021吹出,由于凹陷区顶侧挡板的止挡作用,使得热风能够尽可能地从凹陷区的底侧敞口处向下流动,以使热空气聚集在室内靠近地面的位置,然后逐步向上扩散,以使用户时刻保持脚部位置的暖和,并最终暖遍全身。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108,所述机壳10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242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8连通的第三风道107,所述第二风机222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101经由所述第二风道242及所述第三风道107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108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出风口108设于机壳10的侧部,具体可以是机壳10的顶侧部,左侧部或者右侧部,只要保证能够由第三出风口108实现侧向出风即可。此处的侧向出风是指出风方向与机壳10的面板11大体位于同一平面,而不是直接从面板11正面出风。例如,在无风感制冷模式时,第一风机221组件处于非运行状态,第二风机222组件处于运行状态,室内气流由室内进风口101进入经过室内侧换热器21换热后形成冷风,冷风经由第二风道242进入第三风道107,最后从机壳10侧部的第三出风口108吹出。通过第三出风口108可实现侧面出风,吹出的冷风能够沿着墙面流动形成康达效应,避免冷风直吹人体,从而实现只有凉感而没有风感的无风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第三出风口108处设有出风格栅。
此外,现有的空调器为了避免冷风直吹人体,一般都是通过调节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角度,实现小角度出风。此种方式会引起导风板处冷凝水凝结、出风不畅、冷气回流、制冷变差和带有冷凝水的冷风吹拂墙面带来的发泡和发霉等缺点。而本方案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机壳10侧部设置第三出风口108,实现无风感效果,无需将导风板60调整至小角度,可很好地解决导风板60调整至小角度而引起的上述诸多问题。
为了能够在制冷模式下达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道107位于所述第二风道242的上方,所述第三出风口108设于所述机壳10的顶侧、左侧或者右侧的至少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风道107和第三出风口108的位置设置地相对较高,在无风感制冷模式下,冷风能够由第三出风口108向侧部吹出,并且位于室内空间较高的位置,再逐步向下扩散。可选地,机壳10的顶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三出风口108,可增大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面积,同时还能够实现三侧同时出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的面板11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面板11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风道107。如此,通过隔板与面板11配合即可形成第三风道107,无需复杂的结构和零部件,就可以很容易改变冷气的出风方向,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可选地,面板11与隔板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以便于拆卸和安装。可选地,面板11的侧缘设有朝向隔板翻折的翻边,第三出风口108设于面板11的翻边上。
请参照图1、图2、图7、图9和图1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还设有室外新风口109和室内送风口110,所述机壳10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50,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包括壳体51和设于所述壳体51内的风机组件56,所述壳体51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和所述室内送风口110连通的新风风道501,所述风机组件56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109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110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气处理模块50还可实现新风功能。具体地,机壳10设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室外新风口109,以及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室内送风口110。为了便于与室外环境连通,可选地,室外新风口109设于机壳10的背板12,当空调紧靠墙面安装后,只需要在墙面上对应室外新风口109的位置开设孔洞,就能够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无需再设置新风管道,可简化安装步骤。可选地,室内送风口110设于机壳10的面板11,实现正向出风。在新风模式下,风机组件56处于运行状态,室外新鲜空气可由室外新风口109沿着新风风道501流动并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出至室内,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还设有加湿进风口111,所述壳体51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111与所述室内送风口110连通的加湿风道502,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502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风机组件56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111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110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室内环境加湿时进入加湿模式,在加湿模式时,风机组件56处于运行状态,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室内气流可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到加湿风道502,并通过加湿组件进行加湿处理后从室内送风口110送出,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其中,加湿组件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向加湿风道502释放一定的加湿液即可,例如可采用湿膜加湿或者雾化加湿等。该空气处理模块50可将新风功能与加湿功能集成于一体,使得空调室内机同时具备新风功能和加湿功能。并且新风风道501和加湿风道502共用一个风机组件56,可有效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和重量,有利于空调室内机的空间利用和体积小型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20和所述壳体51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5,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30和压缩机40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06。如此设置,整体布局更为紧凑,能够充分利用机壳20内部的空间,有利于空调的空间利用和小型化。并且空气处理模块50的壳体51与室内侧换热组件并排布置于第一腔室105内,使得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出的风口(如室内进风口101、室内出风口102、室内送风口103、加湿进风口111)能够更为集中布置于机壳10的下方位置,整体布局更为紧凑。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空气处理模块50包括设于壳体51顶部的水箱522时,可将水箱522布置于第二腔室106内,以充分利用第二腔室106内的空间,进一步提升结构紧凑性。可选地,水箱522和压缩机40分别位于室外侧换热组件30的相对两侧。由于水箱522设于机壳10的上方空间,如此只需要在机壳10的顶部开设与水箱522连通的加水口,就能够很方便地对水箱522进行加水。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51内还设有出风风道503,所述新风风道501的出风端和所述加湿风道502的出风端均通过所述出风风道503与所述室内送风口110连通,所述风机组件56设于所述出风风道503;所述壳体51设有与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对应并连通的第一通风口,以及与所述加湿进风口109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51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打开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关组件对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可实现对室外新风口109和加湿进风口111的开关状态的控制,使得室外新风口109和加湿进风口111的其中一者能够单独开启,或者两者同时开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当需要实现新风功能时,开关组件控制室外新风口109打开并控制加湿进风口111关闭,当风机组件56运行时,室外新风能够由室外新风口109进入到新风风道501,并经由出风风道503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当需要实现加湿功能时,开关组件控制室外新风口109关闭并控制加湿进风口111打开,当风机组件56运行时,室内空气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到加湿风道502内并经过加湿组件进行加湿后输送至出风风道503,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提升室内空气湿度;当需要同时实现新风和加湿功能时,开关组件控制室外新风口109和加湿进风口111均打开,当风机组件56运行时,室外新风由室外新风口109进入新风风道501及出风风道503,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室内空气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到加湿风道502内并经过加湿组件进行加湿后输送至出风风道503,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提升室内空气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具有新风模式、加湿模式、新风加湿模式和新风预混模式;所述加湿组件具有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502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状态,及停止加湿的非加湿状态;
在所述新风模式,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打开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并关闭所述加湿进风口111,所述加湿组件处于所述非加湿状态;
在所述加湿模式,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打开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并关闭所述室外新风口109,所述加湿组件处于所述加湿状态;
在所述新风加湿模式,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和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均打开,所述加湿组件处于所述加湿状态;
在所述新风预混模式,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和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均打开,所述加湿组件处于所述非加湿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风机组件56运行时,通过开关组件对室外新风口109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加湿组件在加湿状态和非加湿状态之间的切换,能够使空气处理模块50在新风模式、加湿模式、新风加湿模式和新风预混模式等多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传统的空气处理模块的新风风道和加湿风道相互独立,当其中一个风道利用时,另一个风道处于闲置状态,风道的利用率较低,增加用户的重复投资成本。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各个风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道501与所述加湿风道502相连通,所述新风风道501与所述加湿风道502的连通部位位于所述出风风道503的上游。如此,在任何模式下,任何一个功能单独运行或者协同运行,气流从室外新风口109和加湿进风口111的其中一个风口进入后均能够分为两路分别进入新风风道501和加湿风道502,再在出风风道503汇合后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出,使得所有风道均处于利用当中,提升了风道的利用率,降低了用户的重复投资成本。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1的背面上方位置设有与室外新风口109对应并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壳体51的右侧设有与加湿进风口111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风口,壳体51的前侧底部位置设有与室内送风口110对应并连通的第三通风口,壳体51内靠近左侧的位置设有新风风道501,壳体51内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加湿风道502,出风风道503位于新风风道501和加湿风道502之间,新风风道501靠近室外新风口109的部位通过向右延伸的旁通通道与加湿风道502连通。
以新风模式和加湿模式为例。在新风模式时,室外新风口109打开,加湿进风口111关闭,加湿组件处于非加湿状态,风机组件56处于运行状态;此时,室外空气由室外新风口109进入新风风道501后能够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由新风风道501输送至出风风道503,另一路进入加湿风道502后再进入出风风道503,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10送出至室内,实现新风功能。在加湿模式时,室外新风口109关闭,加湿进风口111打开,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风机组件56处于运行状态;此时室内空气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加湿风道502后能够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由加湿风道502输送至出风风道503,另一路进入新风风道501后再进入出风风道503,最后从室内送风口110送出至室内,实现加湿功能。
请参照图9和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521、水箱522和水流开关523,所述湿膜521设于所述加湿风道502内,所述水箱522设于所述壳体51外并位于所述湿膜521的上方,所述水箱52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加湿风道502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水流开关523设于所述出液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液口。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组件包括湿膜521、水箱522和水流开关523。湿膜521可通过支架安装于加湿风道502内,为了能够对流经的气流起到更好的加湿效果,湿膜521与加湿进风口111相对设置。水箱522用于存储加湿液,其中加湿液具体可以是水或者消毒液(如次氯酸钠),以下主要以水为例。水箱522设于壳体51外,使得水箱522的形状和体积不受壳体51的限制,能够尽可能地将水箱522的体积设计得更大,以提升水箱522的存储容量,减小用户补充加湿液的频次。并且水箱522位于湿膜521的上方,水箱522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当出液口打开时,水箱522内的加湿液在重力作用下就可向下流出并浸润湿膜521,无需在水箱522内再设置水泵,可节约成本。出液口处设有水流开关523,当水流开关523打开出液口时,加湿组件处于加湿状态,当水流开关523关闭出液口时,加湿组件处于非加湿状态,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加湿组件在加湿状态和非加湿状态之间的切换。
例如,在加湿模式和新风加湿模式时,水流开关523打开出液口,水箱522内的水自出液口向下流动并浸润湿膜521,室内空气从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加湿风道502内,在通过湿膜521后能够带出湿膜521上的水分,以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处理。
又例如,在新风模式和新风预混模式时,水流开关523关闭出液口,水箱522内的水不会输送至湿膜521,湿膜521保持干燥,此时即使有气流从加湿风道502通过,也不会被加湿。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也可省去在加湿风道502内设置湿膜521,而是直接在水箱522的出液口处设置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将水箱522内的加湿液雾化后喷出至加湿风道502内,也能够对加湿风道502内的气流进行加湿。
为了便于用户向水箱522内补充加湿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522的顶部设有加液口,以及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加液口的箱盖524,机壳10的顶部设有供箱盖524外露的开口。如此,用户只需要打开箱盖524,就能够很方便地从加液口处向水箱522内补充加湿液。在补液完成后,盖上箱盖524,可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到水箱522内造成污染。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的第一开关组件5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处的第二开关组件54,所述第一开关组件53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开关组件54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通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组件53和第二开关组件54,通过两套独立的开关组件分别对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进而能够实现对室外新风口109和加湿进风口111的开关状态的单独控制,控制更为简单方便。其中,第一开关组件53和第二开关组件54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风阀、百叶窗541、滑动门、旋转门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53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组件54的开度可调节。通过对第一开关组件53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室外新风口109的进风量进行控制,通过第二开关组件54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加湿进风口111的进风量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例如,在新风预混模式下,第一开关组件53打开室外新风口109,第二开关组件54打开加湿进风口111,第二开关组件54的开度可随着温度的变化幅度进行调节,使得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能够进行混合后由室内送风口110送出,以缓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避免室外空气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53包括设于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处的阀门531,以及与所述阀门531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532,所述第一驱动件532用于驱动所述阀门53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室外新风口109。其中,阀门531可通过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等方式安装于室外新风口109处,第一驱动件532用于驱动阀门531滑动或者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室外新风口109。可选地,第一驱动件532可采用步进电机,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54包括设于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处的百叶窗541,以及与所述百叶窗541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542,所述第二驱动件542用于驱动所述百叶窗54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具体地,百叶窗541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叶片,以及与叶片连接的连杆,第二驱动件542与连杆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542驱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多个叶片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加湿进风口111。通过第二驱动件542还可对百叶窗541的打开幅度进行控制。可选地,第二驱动件542采用步进电机,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为了能够实现净化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还包括净化组件,所述新风风道501、所述加湿风道502和所述出风风道503中的至少一个风道内设有所述净化组件。如此,当气流流经净化组件时,通过净化组件的净化处理后,再从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所述新风风道501、所述加湿风道502和所述出风风道503内均设有所述净化组件,从而可实现多重净化功能,以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如此,使得空气处理模块50能够将新风功能、加湿功能和净化功能集成于一体,集成度更高。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或杀菌件。通过滤件可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净化,过滤件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过滤网、过滤器等;通过杀菌件可对空气中的病菌进行消杀,杀菌件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杀菌紫外灯、臭氧发生器等。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新风风道501内的第一净化组件551,所述第一净化组件551与所述室外新风口109相对设置。室外空气经由室外新风口109进入新风风道501并通过第一净化组件551进行净化处理后再由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保证空气质量。第一净化组件551具体可包括过滤件(例如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加湿风道502内的第二净化组件552,所述第二净化组件552与所述加湿进风口111相对设置。室内空气经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加湿风道502并通过第二净化组件552进行净化处理后再由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保证空气质量。第二净化组件552具体可包括过滤件(例如过滤网)和杀菌件(例如杀菌紫外灯)。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包括设于加湿风道502内的湿膜521,可选地,第二净化组件552位于湿膜521的上游,使得加湿风道502内的气流先经过净化处理后再通过湿膜521,以防止对湿膜521造成污染。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出风风道503内的第三净化组件553,所述第三净化组件553与所述室内送风口110相对设置。进入出风风道503的空气通过第三净化组件553进行净化处理后再由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以保证空气质量。第三净化组件553具体可包括杀菌件(例如杀菌紫外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风道502内设有所述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处理模块50还具有内循环自净化模式,在所述内循环自净化模式,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打开所述加湿进风口111并关闭所述室外新风口109。
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启内循环自净化模式时,室外新风口109处于关闭状态,加湿进风口111处于打开状态,加湿组件处于非加湿状态,风机组件56处于运行状态。室内空气由加湿进风口111进入到加湿风道502,经过加湿风道502内的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处理,例如,加湿风道502内可设有滤网和杀菌紫外灯,通过净化组件过滤和消杀掉空气当中的尘埃微粒、微纤维和病菌后,可分两路进入新风风道501和加湿风道502,然后在风机组件56的作用下由出风风道503输送至室内送风口110,通过室内送风口110吹向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自净化功能。
在实际应用时,该整体式热泵空调100可安装于窗沿的下方位置,加湿进风口111距离地面的位置很近,能够很方便快捷地对室内空间的尘埃微粒、微纤维和病菌进行过滤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
室内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送出;
室外侧换热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换热后由所述室外出风口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面板和背板,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均设于所述面板,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均设于所述背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包括室外侧换热器和室外侧风机,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外侧风机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外进风口经由所述室外侧换热器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流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室外侧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换热部相对所述第一换热部朝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还包括室外侧风道壳,所述室外侧风道壳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的室外侧风道,所述室外侧风机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包括室内侧换热器和室内侧风机,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内侧风机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室内侧换热器朝向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还包括室内侧风道壳,所述室内侧风道壳内部构设出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侧风机设于所述室内侧风道,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
所述室内侧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道;
所述室内侧风机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一风道导向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导向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侧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机还用于在无风感模式下驱动气流自所述室内进风口经由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朝向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有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室外新风口和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新风风道,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在新风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室外新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有加湿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将所述加湿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用于对流经所述加湿风道的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还用于在加湿模式时驱动气流由所述加湿进风口朝向所述室内送风口流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体式热泵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组件和所述壳体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室外侧换热组件和压缩机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7749.0U CN219103274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7749.0U CN219103274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03274U true CN219103274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5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77749.0U Active CN219103274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03274U (zh) |
-
2023
- 2023-01-10 CN CN202320077749.0U patent/CN219103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4176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100628205B1 (ko) |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8954619B (zh) | 桌面空调 | |
CN108266800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577794U (zh) | 空调器 | |
CN21674460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706919A (zh) |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8006837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147609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288545B (zh) |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 |
CN113074417B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8087985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006834B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3944956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103274U (zh)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
CN219103235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8328535A (zh) | 整体式热泵空调 | |
CN21659194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9103175U (zh) | 空调器 | |
CN213955462U (zh) | 加湿装置、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器 | |
CN212511471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8328488A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6868674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 |
CN113864872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8328467A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