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5179U -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5179U
CN219095179U CN202223284652.1U CN202223284652U CN219095179U CN 219095179 U CN219095179 U CN 219095179U CN 202223284652 U CN202223284652 U CN 202223284652U CN 219095179 U CN219095179 U CN 219095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damping
supporting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46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迎丽
李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Ruibao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Ruib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Ruibao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Ruib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46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5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5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5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包括外壳、支板、减震柱和底板,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支板,支板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柱。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量主要分布在支板上,通过弹性柱能够多左右的晃动力起到一定的减缓,支板通过四侧的三角形支撑块进行支撑,通过支撑块下方支撑板上的支撑弹簧对震动力进行缓冲,通过支撑板内的卡块插入支撑弹簧的缝隙中,防止支撑弹簧持续的进行回弹工作,提高减震效果,通过外壳底部的减震柱加强减震效果,在减震柱进行减震被压缩时,通过活动框对减震柱进行稳定,防止减震柱产生严重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的地面运动往往受运动路况限制,当机器人在崎岖地面运动时,车体容易产生颠簸、甚至侧翻,从而对车体内部的精密元件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内部精密元件损坏。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的通过设置减震弹簧或者液压减震装置的方式来达到减震效果,传统的减震弹簧设置减震效果不够明显,液压减震装置虽然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但机构本身结构复杂、重量大、制作成本较高。
经检索,申请号CN202121977886.7,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框架,底座与框架之间设置有四个竖杆,竖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框架和底座固定连接,四个竖杆分别位于底座的四个角位置。压板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底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该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支板和弹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量主要分布在支板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而且利用了力的分散原理,结构较为简单和实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使用传统的减震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安装板位于滚轴的外侧,安装板与滚轴之间限位结构,导致安装板在滚轴的外侧是活动的,起不到支撑的效果,使得在机器人安装后,支板收到作用力下压,安装板在滚轴外侧滚动,向外侧移动,无法起到作用,为此,提出一种减震稳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包括外壳、支板、减震柱和底板,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表面开有插孔一,所述支板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设置有插块,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内弹簧,所述减震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开有与插块对应的插孔二,所述插孔二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插块的端部开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有供支撑弹簧活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块与外壳之间通过插孔二活动连接,限位块为钩形设计,插块与插孔二之间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活动连接,且限位块为弹性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支撑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压帽,支撑弹簧通过弹簧压帽与外壳螺纹连接,支撑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卡块,卡块为T形设计,卡块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述支板的四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为三角形设计,支撑块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板左右两侧的支撑块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与支撑块和外壳活动连接,活动板与插块之间通过固定板和弹性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减震柱,且与减震柱螺纹连接,减震柱采用丁基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一种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减震柱贯穿内弹簧和活动框,内弹簧的上端与减震柱插接,内弹簧的底端与活动框固定连接,减震柱通过固定块与底板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量主要分布在支板上,通过活动板两侧的插块与外壳插接,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位置进行稳固,通过弹性柱能够多左右的晃动力起到一定的减缓,支板通过四侧的三角形支撑块进行支撑,通过支撑块下方支撑板上的支撑弹簧对震动力进行缓冲,通过支撑板内的卡块插入支撑弹簧的缝隙中,防止支撑弹簧持续的进行回弹工作,提高减震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底部的减震柱加强减震效果,在减震柱进行减震被压缩时,通过活动框对减震柱进行稳定,防止减震柱产生严重形变,使得整体的减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B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支板;3、插孔一;4、支撑块;5、活动板;6、固定板;7、弹性柱;8、插块;9、减震柱;10、活动框;11、固定块;12、底板;13、内弹簧;14、插孔二;15、限位块;16、限位槽;17、支撑板;18、支撑弹簧;19、活动槽;2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包括外壳1、支板2、减震柱9和底板12,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支板2,支板2的表面开有插孔一3,支板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4,支撑块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柱7,弹性柱7的一端设置有插块8,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柱9,减震柱9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框10,活动框10的内部设置有内弹簧13,减震柱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
进一步的,外壳1的内侧开有与插块8对应的插孔二14,插孔二14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5,插块8的端部开有与限位块15对应的限位槽16。
支撑块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8,支撑板17的底部开有供支撑弹簧18活动的活动槽19,活动槽19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20。
插块8与外壳1之间通过插孔二14活动连接,便于插块8与外壳1的连接,限位块15为钩形设计,插块8与插孔二14之间通过限位块15和限位槽16活动连接,且限位块15为弹性材质,通过限位块15和限位槽16提高插块8与插孔二14连接的牢固性。
支撑块4与支撑板17螺纹连接,支撑弹簧18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压帽,支撑弹簧18通过弹簧压帽与外壳1螺纹连接,通过弹簧压帽稳定支撑弹簧18的底端,支撑弹簧18的上端与支撑板17螺纹连接,活动槽19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卡块20,卡块20为T形设计,卡块20为橡胶材质,通过卡块20可卡柱进入活动槽19内的支撑弹簧18。
支板2的四侧均设置有支撑块4,支撑块4为三角形设计,支撑块4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已知三角形的结构最为稳定,因此支撑块4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得对支板2的支撑效果更好,支板2左右两侧的支撑块4设置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与支撑块4和外壳1活动连接,活动板5与插块8之间通过固定板6和弹性柱7连接。
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减震柱9,且与减震柱9螺纹连接,减震柱9采用丁基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一种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减震柱9的减震效果好,减震柱9贯穿内弹簧13和活动框10,内弹簧13的上端与减震柱9插接,内弹簧13的底端与活动框10固定连接,通过内弹簧13使得在减震柱9进行减震被压缩时,通过活动框10内部的内弹簧13进行二次减震,提高减震效果,减震柱9通过固定块11与底板12螺纹连接,通过底板12对减震柱9的底部位置进行稳定,提高整体稳定性。
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重量主要分布在支板2上,通过插孔3与支板2插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放入的同时,支板2两侧的活动板5向两侧移动,活动板5通过固定板6上弹性柱7端部的插块8插入外壳1内侧的插孔二14中,弹性柱7为弹性材质,比如聚氨酯材料,在弹性柱7的弹性作用下,弹性柱7被挤压,将插块8顶在插孔二14中,将活动板5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外侧,且通过弹性柱7能够多左右的晃动力起到一定的减缓,使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安装位置更稳定,支板2通过四侧的支撑块4进行支撑,通过三角形设计的支撑块4支撑的更加稳定,支撑块4安装在支撑板17上,在支撑块4受到震动力时,支撑板17在支撑弹簧18的作用下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支撑弹簧18进行减震压缩时,在支撑板17底部的活动槽19内移动,通过活动槽19内的卡块20插入支撑弹簧18的缝隙中,对支撑弹簧18的端部进行稳定,防止支撑弹簧18持续的进行回弹工作,提高减震效果,由于卡块20的材料,使得卡块20在卡住支撑弹簧18的同时能够被压缩,防止对支撑弹簧18造成损坏。
通过外壳1底部的减震柱9加强减震效果,通过减震柱9的材质提高减震效果,在减震柱9进行减震被压缩时,通过活动框10对减震柱9进行稳定,防止减震柱9产生严重形变,且通过活动框10内部的内弹簧13在减震柱9形变时进行二次减震,提高减震效果,通过底板12对减震柱9的底部位置进行稳定,提高整体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进行改进的,因此,关于现有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已公开的结构和功能未进行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包括外壳(1)、支板(2)、减震柱(9)和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支板(2),所述支板(2)的表面开有插孔一(3),所述支板(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柱(7),所述弹性柱(7)的一端设置有插块(8),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柱(9),所述减震柱(9)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框(10),所述活动框(10)的内部设置有内弹簧(13),所述减震柱(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开有与插块(8)对应的插孔二(14),所述插孔二(14)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插块(8)的端部开有与限位块(15)对应的限位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8),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开有供支撑弹簧(18)活动的活动槽(19),所述活动槽(19)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8)与外壳(1)之间通过插孔二(14)活动连接,限位块(15)为钩形设计,插块(8)与插孔二(14)之间通过限位块(15)和限位槽(16)活动连接,且限位块(15)为弹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与支撑板(17)螺纹连接,支撑弹簧(18)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压帽,支撑弹簧(18)通过弹簧压帽与外壳(1)螺纹连接,支撑弹簧(18)的上端与支撑板(17)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槽(19)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卡块(20),卡块(20)为T形设计,卡块(20)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2)的四侧均设置有支撑块(4),支撑块(4)为三角形设计,支撑块(4)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板(2)左右两侧的支撑块(4)设置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与支撑块(4)和外壳(1)活动连接,活动板(5)与插块(8)之间通过固定板(6)和弹性柱(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减震柱(9),且与减震柱(9)螺纹连接,减震柱(9)采用丁基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一种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减震柱(9)贯穿内弹簧(13)和活动框(10),内弹簧(13)的上端与减震柱(9)插接,内弹簧(13)的底端与活动框(10)固定连接,减震柱(9)通过固定块(11)与底板(12)螺纹连接。
CN202223284652.1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Active CN219095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652.1U CN219095179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652.1U CN219095179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5179U true CN219095179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4652.1U Active CN219095179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5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8501B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建筑减震装置
CN208122858U (zh) 一种隧道工程用保护架
CN101797926B (zh) 转向架
CN219095179U (zh)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减震装置
CN211113158U (zh) 摩擦型高阻尼橡胶桥梁减震支座
CN111895034A (zh) 一种附带阻尼的三维变刚度限位隔震装置
CN218619772U (zh) 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构
CN217419978U (zh) 一种增加建筑抗震能力的防护结构
CN21338969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养护桥梁简支梁施工结构
CN212744850U (zh) 一种新型液压减震器
CN213927836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0428302U (zh) 一种适用于工控机的减震硬盘放置框架
CN209795626U (zh) 皮卡车后栏板内板
CN210332854U (zh) 一种反击锤式粉碎机
CN207674034U (zh) 一种采矿机用减震座
CN218625226U (zh) 变频器减震固定安装架
CN218149027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房建安全装置
CN214171681U (zh) 一种农业机械的减震装置
CN217002885U (zh) 一种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18440366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减振器
CN220726960U (zh) 一种强承载力的减震器座
CN218316131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用微动悬架
CN216973817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CN2100828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悬挂装置
CN214565417U (zh) 一种便携式体育器械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