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1141U -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1141U
CN219091141U CN202221596452.7U CN202221596452U CN219091141U CN 219091141 U CN219091141 U CN 219091141U CN 202221596452 U CN202221596452 U CN 202221596452U CN 219091141 U CN219091141 U CN 219091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kettle
liquid outlet
opening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64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陈文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ingcha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ingcha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ingcha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ingcha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64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1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1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1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包括:固定模组、冷却模组、出液模组;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结晶釜、进液管和搅拌机构;所述结晶釜通过隔板分为上层的冷却腔和下层的吸热腔;所述搅拌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的上方;所述输液管竖直贯穿所述结晶釜上表面;所述冷却模组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循环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液模组包括出液机构和恒温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结晶釜的吸热腔内的冷却水,经过负压降温,并且能够二次风冷快速降温,从而保持低温状态吸收冷却腔内浓缩液的热量,使冷却水一直吸收热量,从而保持降温效率和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降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背景技术
结晶釜是物料混合反应后,需要降温的结晶设备,其关键环节在于结晶釜内夹层面积的大小,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现有技术多采用循环水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法,但是该降温方法效率低,效果有限且时间长,影响了结晶釜内浓缩液的降温效率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结晶釜冷却技术降温效率低,效果有限且时间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包括:
固定模组、冷却模组、出液模组;
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结晶釜、进液管和搅拌机构;所述结晶釜通过隔板分为上层的冷却腔和下层的吸热腔;所述搅拌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的上方,且所述搅拌机构下端贯穿所述结晶釜上表面,所述搅拌机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内;所述进液管竖直贯穿所述结晶釜上表面,且所述进液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内;所述进液管避让所述搅拌机构;
所述冷却模组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循环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顶部的位置,所述循环机构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另一侧,且所述循环机构低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和所述循环机构之间的位置;
所述出液模组包括:出液机构和恒温室;所述恒温室相对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另一侧,所述出液机构对应所述恒温室的两侧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传动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竖直设置;所述传动轴竖直设置;所述传动轴上端与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结晶釜表面开设有避让所述传动轴的避让孔位,所述避让孔位与所述传动轴相契合;所述传动轴下端通过孔位,并延伸至所述冷却腔内部;所述搅拌叶片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下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保温室、连通管和真空泵;
所述保温室设在所述结晶釜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顶部的位置,且所述保温室朝向所述结晶釜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贯穿所述结晶釜侧壁至所述吸热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通过所述保温室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保温室连通;
所述真空泵相对于所述结晶釜设在所述保温室另一侧;所述保温室朝向所述真空泵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真空泵抽气端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保温室的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循环出液管;
所述水泵竖直设在所述结晶釜下方,且所述水泵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水泵的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循环出液管竖直设在所述水泵上方;所述循环出液管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的顶部开口连通,且所述循环出液管的上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结晶釜的顶部位置,并贯穿所述结晶釜的侧壁至所述吸热腔内部;
所述保温室底部开口设置;所述保温室的底部开口通过循环进液管与所述水泵的侧壁的所述进液口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支架、固定架和若干风机;
所述固定架内部空心设置;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循环进液管上,且靠近所述保温室的位置;若干所述风机均匀设在所述固定架侧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所述风机嵌设在所述固定架的所述孔位上,且若干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均分别朝向所述循环进液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出液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和出液管;
所述结晶釜内的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恒温室顶部位置设有开口;所述进液电磁阀设在所述隔板的开口处;所述恒温室朝向所述结晶釜的侧壁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隔板的所述开口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恒温室的顶部开口连通;
所述恒温室相对于所述结晶釜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出液管水平且靠近所述恒温室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所述恒温室的底部开口通过所述出液电磁阀与所述出液管一端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搅拌电机、所述真空泵、所述风机、所述水泵、所述出液电磁阀、所述进液电磁阀均与所述工控主机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结晶釜的吸热腔内的冷却水,经过负压降温,并且能够二次风冷快速降温,从而保持低温状态吸收冷却腔内浓缩液的热量,使冷却水一直吸收热量,从而保持降温效率和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透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结晶釜;2、进液管;3、搅动电机;4、传动轴;5、搅动叶片;6、第一连接管;7、保温室;8、连通管;9、真空泵;10、风机;11、循环进液管;12、水泵;13、循环出液管;14、进液电磁阀;15、恒温室;16、出液电磁阀;17、出液管;18、支架;19、冷却腔;20、吸热腔;21、固定架;22、第二连接管;2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包括:
固定模组、冷却模组、出液模组;
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结晶釜1、进液管2和搅拌机构;所述结晶釜1通过隔板23分为上层的冷却腔19和下层的吸热腔20;所述搅拌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的上方,且所述搅拌机构下端贯穿所述结晶釜1上表面,所述搅拌机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所述进液管2竖直贯穿所述结晶釜1上表面,且所述进液管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所述进液管2避让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冷却腔19内的浓缩液,使冷却腔19内浓缩液温度均匀;所述隔板2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吸热腔20吸收冷却腔19内热量;
所述冷却模组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循环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1顶部的位置,所述循环机构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另一侧,且所述循环机构低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和所述循环机构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冷却机构用于负压冷却排除的高温冷却水;所述循环机构用于将冷却好的冷却水再次排入结晶釜1内的吸热腔20;所述第二冷却机构用于风冷负压冷却后从保温室排出的冷却水;
所述出液模组包括:出液机构和恒温室15;所述恒温室15相对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另一侧,所述出液机构对应所述恒温室15的两侧设置;所述出液机构分别用于控制冷却腔19内的浓缩液和恒温室15内的浓缩液排放。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3、传动轴4和搅拌叶片5;所述搅拌电机3竖直设在所述结晶釜1的上方;所述传动轴4设在所述搅拌电机3下方,且所述传动轴4上端与所述搅拌电机3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结晶釜1表面开设有避让所述传动轴4的避让孔位;所述传动轴4下端通过所述避让孔位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部;所述搅拌叶片5连接在所述传动轴4下端;所述搅拌电机3通过所述传动轴4带动所述搅拌叶片5搅拌浓缩液。
具体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6、保温室7、连通管8和真空泵9;
所述保温室7设在所述结晶釜1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1顶部的位置,且所述保温室7朝向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6一端贯穿所述结晶釜1侧壁至所述吸热腔20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管6另一端通过所述保温室7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保温室7连通;
所述真空泵9相对于所述结晶釜1设在所述保温室7另一侧;所述保温室7朝向所述真空泵9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真空泵9抽气端通过所述连通管8与所述保温室7的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真空泵9用于负压降温从吸热腔20排出的高温冷却水。
具体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水泵12和循环出液管13;
所述水泵12竖直设在所述结晶釜1下方,且所述水泵12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水泵12顶部的开口为出泵口;所述水泵12的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水泵12的一侧的进液口为进泵口;所述循环出液管13竖直设在所述水泵12上方;所述循环出液管13的下端与所述水泵12的顶部开口连通,且所述循环出液管13的上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结晶釜1的顶部位置,并贯穿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至所述吸热腔20内部;所述水泵12用于将冷却水从保温室7泵送到吸热腔20内;
所述保温室7底部开口设置;所述保温室7的底部开口通过循环进液管11与所述水泵12的侧壁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循环进液管11使用散热良好的管子。
具体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支架18、固定架21和均匀分布设在所述固定架21上的风机10;
所述固定架21内部空心设置;所述支架18设在所述固定架21内部;所述固定架21通过所述支架18固定在所述循环进液管11上,且靠近所述保温室7的位置;若干所述风机10均匀设在所述固定架21侧壁上;支架18和固定架21的组合为一镂空结构,一方面方便风机10的维护和使用,另一方面利于风机10本身的散热;风机10采用冷风风机;
具体的,所述固定架21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所述风机10嵌设在所述固定架21的所述孔位上,且若干所述风机10的进风口均分别朝向所述循环进液管11,并通过相应的导热介质与所述循环进液管11的外壁连接;所述风机10吸收循环进液管11内的高温冷却水散发的热量。
具体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22、进液电磁阀14、出液电磁阀16和出液管17;
所述结晶釜1内的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恒温室15顶部位置设有开口;所述进液电磁阀14设在所述隔板23的开口处;所述恒温室15朝向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隔板23的所述开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22与所述恒温室15的顶部开口连通;所述进液电磁阀14用于控制冷却腔19内的浓缩液进入恒温室15;
所述恒温室15相对于所述结晶釜1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出液管17水平且靠近所述恒温室15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所述恒温室15的底部开口通过所述出液电磁阀16与所述出液管17一端连通;所述出液电磁阀16用于控制合适温度浓缩液的排出。
具体的,所述搅拌电机3、所述真空泵9、所述风机10、所述水泵12、所述出液电磁阀16、所述进液电磁阀14均与所述工控主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
高温浓缩液从进液管2进入到结晶釜1内,工控主机控制水泵启动,水泵将冷却水从循环出液管13进入到结晶釜1的吸热腔20内,隔板2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冷却水吸收冷却腔19内高温浓缩液的热量;同时工控主机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搅拌电机3通过传动轴4带动搅拌叶片5搅动高温浓缩液,使浓缩液散热均匀;而后高温冷却水从第一连接管6排入到保温室7内,此时工控主机控制真空泵9启动,真空泵9通过连接管8抽取空气使保温室7内负压降温初步冷却高温冷却水,而后初步冷却后的水进入循环进液管11,经过风机10吸收循环进液管11内的水散发的热量,到达水泵12,然后继续泵送到吸热腔20内,重复以上步骤,使浓缩液温度下降;最后工控主机控制进液电磁阀14打开,冷却好的浓缩液通过第二连接管22进入恒温室15,最后工控主机控制出液电磁阀16打开,浓缩液通过出液管17排出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组、冷却模组、出液模组;
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结晶釜(1)、进液管(2)和搅拌机构;所述结晶釜(1)内部通过隔板(23)分为上层的冷却腔(19)和下层的吸热腔(20);所述搅拌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的上方,且所述搅拌机构下端贯穿所述结晶釜(1)上表面,所述搅拌机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所述进液管(2)竖直贯穿所述结晶釜(1)上表面,且所述进液管(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所述进液管(2)避让所述搅拌机构;
所述冷却模组包括:第一冷却机构、循环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1)顶部的位置,所述循环机构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另一侧,且所述循环机构低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和所述循环机构之间的位置;
所述出液模组包括:出液机构和恒温室(15);所述恒温室(15)相对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在所述结晶釜(1)另一侧,所述出液机构对应所述恒温室(15)的两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3)、传动轴(4)和搅拌叶片(5);
所述搅拌电机(3)竖直设在所述结晶釜(1)的上方;所述传动轴(4)设在所述搅拌电机(3)下方,且所述传动轴(4)上端与所述搅拌电机(3)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结晶釜(1)表面开设有避让所述传动轴(4)的避让孔位;所述传动轴(4)下端通过所述避让孔位延伸至所述冷却腔(19)内部;所述搅拌叶片(5)连接在所述传动轴(4)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6)、保温室(7)、连通管(8)和真空泵(9);
所述保温室(7)设在所述结晶釜(1)一侧且靠近所述结晶釜(1)顶部的位置,且所述保温室(7)朝向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6)一端贯穿所述结晶釜(1)侧壁至所述吸热腔(20)内,所述第一连接管(6)另一端通过所述保温室(7)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保温室(7)连通;
所述真空泵(9)相对于所述结晶釜(1)设在所述保温室(7)另一侧;所述保温室(7)朝向所述真空泵(9)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真空泵(9)抽气端通过所述连通管(8)与所述保温室(7)的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水泵(12)和循环出液管(13);
所述水泵(12)竖直设在所述结晶釜(1)下方,且所述水泵(12)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水泵(12)的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循环出液管(13)竖直设在所述水泵(12)上方;所述循环出液管(13)的下端与所述水泵(12)的顶部开口连通,且所述循环出液管(13)的上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结晶釜(1)的顶部位置,并贯穿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至所述吸热腔(20)内部;
所述保温室(7)底部开口设置;所述保温室(7)的底部开口通过循环进液管(11)与所述水泵(12)的所述进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支架(18)、固定架(21)和若干风机(10);
所述固定架(21)内部空心设置;所述支架(18)设在所述固定架(21)内部;所述固定架(21)通过所述支架(18)固定在所述循环进液管(11)上,且靠近所述保温室(7)的位置;若干所述风机(10)均匀设在所述固定架(21)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21)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所述风机(10)嵌设在所述固定架(21)的所述孔位上,且若干所述风机(10)的进风口均分别朝向所述循环进液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22)、进液电磁阀(14)、出液电磁阀(16)和出液管(17);
所述结晶釜(1)内的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恒温室(15)顶部位置设有开口;所述进液电磁阀(14)设在所述隔板(23)的开口处;所述恒温室(15)朝向所述结晶釜(1)的侧壁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隔板(23)的开口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22)与所述恒温室(15)的顶部开口连通;
所述恒温室(15)相对于所述结晶釜(1)的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出液管(17)水平且靠近所述恒温室(15)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所述恒温室(15)的底部开口通过所述出液电磁阀(16)与所述出液管(17)一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控主机,所述搅拌电机(3)、所述真空泵(9)、所述风机(10)、所述水泵(12)、所述出液电磁阀(16)、所述进液电磁阀(14)均与所述工控主机通信连接。
CN202221596452.7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Active CN219091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6452.7U CN21909114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6452.7U CN21909114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1141U true CN21909114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6452.7U Active CN21909114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1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0363C (zh) 四要素散热器
CN212106035U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液外循环装置
CN219091141U (zh) 一种通过负压快速降温浓缩液的蒸发器装置
CN213238093U (zh) 一种节能环保低温冷水机
CN219757072U (zh) 一种冷媒匀化分布的换热器
CN216600648U (zh) 具有散热装置的通信机柜
CN212457551U (zh) 一种液体冷却装置
CN215087014U (zh) 一种低温反应冷却水循环的装置
CN220606342U (zh) 一种水泵控制设备散热系统
CN219482436U (zh) 一种磁力搅拌冷却装置
CN214036014U (zh) 一种带有外置换热器的真空机组
CN219902837U (zh) 一种橡胶生产的橡胶密炼机
CN216390014U (zh) 一种片状激光放大器冷却装置
CN220397693U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空调外机
CN217761327U (zh) 水环式真空泵组件
CN220386280U (zh) 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用混合设备
CN220874273U (zh) 一种电力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设备
CN218393687U (zh) 一种溶剂染料智能控温缩合反应装置
CN21941809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通讯机箱
CN213540560U (zh) 一种柴油机循环冷却装置
CN220929623U (zh) 一种真空泵降温设备
CN217520086U (zh) 一种鸭爪腌制用物料冷却装置
CN219776404U (zh) 一种防冻方型横流式冷却塔
CN218764175U (zh) 一种牛奶罐自动清洗冷却机构
CN215170332U (zh) 一种船舶柴油机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