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4133U -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4133U
CN219084133U CN202222718711.5U CN202222718711U CN219084133U CN 219084133 U CN219084133 U CN 219084133U CN 202222718711 U CN202222718711 U CN 202222718711U CN 219084133 U CN219084133 U CN 21908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vehicle
tunnel
emission monitoring
monito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87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作标
刘志强
苏征宇
夏立爽
黄香健
王丹
江河滨
朱光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Nantian Expressway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Nantian Expressway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Nantian Expressway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filed Critical Guangxi Nantian Expressw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87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4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其中,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用于手动输入维修耗材信息的人工输入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连接。所述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利用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确定车辆的车型和重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数据确定车辆的碳排放系数;同时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监测隧道的电能消耗量数据,并通过所述人工输入模块人工录入耗材信息,从而得到全面的隧道碳排放量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十分严峻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个行业均在追求低碳排放。对于公路交通而言,隧道是十分重要的工程设施,尤其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隧道在公路中的占比也较高。这种情况下,对隧道运营中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公路交通碳排放技术中,重点关注对象是车辆的碳排放量,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301406U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碳排放计算装置,包括用于油耗数据采集的油耗采集器、用于行驶里程数据采集的里程数采集器、用于车辆耗电量采集的耗电量采集器、用于发动机转速数据采集的发动机转速采集器和用于车辆行驶速度采集的车速采集器,其根据油耗数据、行驶里程数据、车辆耗电量、发动机转速与车辆行驶速度综合计算车辆的功率以及能耗,然后根据车辆的尾气排放标准系数推算出一定范围内的碳排放。
除了上述精确测量碳排放指标的方法,现有技术亦公开了针对不同车辆类型的碳排放系数,只要确定车辆的类型,即可对其行驶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但是上述针对车辆的交通碳排放如应用于隧道,其并未将隧道的基础设施等考虑在内,无法对隧道的碳排放量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隧道的碳排放监测装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全面、准确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其中,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所述车辆检测器和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内;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用于手动输入维修耗材信息的人工输入模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与所述隧道内的用电设备连接;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连接。
所述车辆称重装置采用不停车称重装置。
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口处的地面上。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通信连接。
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车辆检测器采用高清双雷达微波车检器。
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还包括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
所述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隧道入口处的第一摄像机和第一车牌识别装置,以及安装在隧道出口处的第二摄像机和第二车牌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可对公路隧道运营期基础设施碳排放以及隧道通行车辆碳排放进行全面监控,其中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所述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的检测数据可确定车辆类型,从而获得车辆的碳排放系数;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用于手动输入维修耗材信息的人工输入模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与所述隧道内的用电设备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接收隧道内用电数据以及维修耗材信息数据,从而计算出电能消耗和维修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还包括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从而确定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时间,为进一步精确计算车辆的碳排放数值提供依据。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2-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3-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4-车辆检测器;5-不停车称重装置;6-电能质量监测装置;7-人工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其中,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所述车辆检测器和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内,所述车辆检测器采用高清双雷达微波车检器;所述车辆称重装置采用不停车称重装置,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口处的地面上。所述车辆检测器用于识别车辆的车型;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用于测试车辆的重量。
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用于手动输入维修耗材信息的人工输入模块,所述维修耗材包括隧道日常养护维修过程中使用的水泥、水、油、汽等能源消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与所述隧道内的用电设备连接。
所述碳排放监测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分别与所述车辆检测器、车辆称重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与人工输入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数据处理单元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接收所述车辆检测器和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传递的信息,根据车型与车辆重量确定车辆的碳排放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存储有同车型不同载运重量下的碳排放系数数据库,以及耗材碳排放系数数据库。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利用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确定车辆的车型和重量,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数据确定车辆的碳排放系数,并根据隧道长度计算出车辆的碳排放量。同时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监测隧道的电能消耗量数据,并通过所述人工输入模块人工录入耗材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电能消耗量数据和耗材信息数据计算出隧道的基础设施碳排放量,从而得到全面的隧道碳排放量数据。
除了上述实时方式中的车辆车型与重量检测,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设置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所述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隧道入口处的第一摄像机和第一车牌识别装置,以及安装在隧道出口处的第二摄像机和第二车牌识别装置,为了提升识别精度,优选所述车牌识别装置的车牌识别抓拍图像像素不低于500万;所述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像素不低于200万。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一摄像机、第一车牌识别装置用于对车辆的图像及车牌号进行识别,记录车辆进入隧道的时间;并利用第二摄像机、第二车牌识别装置对车辆的图像及车牌号进行识别,记录车辆行驶出隧道的时间。车辆行驶出隧道的时间减去车辆进入隧道的时间即为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时间。隧道内的车辆行驶时长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为进一步精准确定车辆在隧道内的碳排放量提供依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
其中,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器和车辆称重装置,所述车辆称重装置采用不停车称重装置,所述车辆检测器和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内;
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用于手动输入维修耗材信息的人工输入模块,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与所述隧道内的用电设备连接;
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停车称重装置安装在隧道口处的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和所述基础设施碳排放监测单元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检测器采用高清双雷达微波车检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车辆碳排放监测单元还包括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驶时长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隧道入口处的第一摄像机和第一车牌识别装置,以及安装在隧道出口处的第二摄像机和第二车牌识别装置。
CN202222718711.5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Active CN21908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8711.5U CN2190841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8711.5U CN2190841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4133U true CN21908413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8711.5U Active CN21908413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4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7415B (zh) 基于移动列车振动信号的隧道损伤检测管理系统
CN102360525B (zh) 基于判别分析的快速道路实时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方法
CN108335377B (zh)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道路巡查车辆业务自动考核的方法
CN111325978B (zh) 一种高速公路车辆异常行为的全程监测警示系统和方法
CN102759347B (zh) 一种高铁接触网在线巡检装置、巡检方法以及其检测系统
CN208422108U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交通情况调查装置
CN107221196A (zh) 车辆驾驶风险评估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5752B (zh) 一种参数自动拟合的动态汽车衡计量方法
CN105115605A (zh) 轨道列车红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448384B (zh) 一种高速公路危险交通行为识别方法
CN101882374A (zh) 一种车辆行程分布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5019513A (zh) 一种交通碳排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0658209A (zh) 一种随车道路缺陷智能快速检测方法
CN115527364B (zh) 一种基于雷视数据融合的交通事故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9816994A (zh) 基于全区间测速的公路车辆全自动超速监测系统
CN112466144A (zh) 一种路网交通态势管控系统
CN219084133U (zh) 一种隧道碳排放监测系统
CN117409584A (zh) 基于碳中和的新型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685466A (zh) 车辆超载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超载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9752590B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动公交能耗估计方法
CN11106304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路径拟合系统
CN101458872A (zh) 一种机动车速度的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4708546A (zh) 一种基于智慧灯杆边缘计算网关的道路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700264B (zh) 基于etc收费数据的高速公路路段行程速度计算方法
CN112950059B (zh) 智能车路系统监控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用测试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