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264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83264U CN219083264U CN202223276315.8U CN202223276315U CN219083264U CN 219083264 U CN219083264 U CN 219083264U CN 202223276315 U CN202223276315 U CN 202223276315U CN 219083264 U CN219083264 U CN 2190832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n
- wiring
- mounting plate
- fa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风口;至少两个风机,所有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风口之间具有间距;走线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在风机和第一风口之间设置走线结构,将风机的走线设置在走线结构内进行固定,克服现有技术中中隔板的线槽的深度过小而无法可靠固定风机走线的问题,有效的提高风管机的可靠性,而且走线结构位于风机和第一风口之间,使得风机的走线可以暴露在第一风口处,从而在拆装风机的走线时可以直接在第一风口处进行操作,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中隔板的一侧结构进行拆卸的问题,有效的降低风机的拆装复杂度和风管机的检修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机是空调的一种,风管机内设置有风机以实现气体的驱动,风机上设置有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风管机的中隔板的厚度方向上开设线槽,电机的走线设置在线槽内以实现固定。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风量会采用多个风机的形式,由于每个风机均需要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因此风管机内的走线数量变多、长度变长,中隔板上的线槽的深度无法满足对增多的走线进行固定,会导致电机线易搅浑、难固定、容易下垂而影响风机工作的问题,造成风管机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的走线无法可靠固定而造成风管机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走线结构对风机的走线进行固定以提高可靠性的风管机。
一种风管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风口;
至少两个风机,所有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至少一个所述风机的走线经过所述走线结构。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有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上;
所述风机支架位于所述间距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槽构成所述走线结构。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上,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开口。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位于所述风机支架靠近所述顶板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的部分上。
相邻两个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分隔板上形成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槽和所述第二走线槽共同构成所述走线结构。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开口。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位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顶板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的部分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风口,所述风机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且在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
所有所述风机依次连接,所有所述风机可同时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切换,所有所述风机的转动轴线共线。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有所述风机在所述壳体内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电器盒,所述电器盒位于所有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过线孔,所有所述风机的走线均通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电器盒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走线槽内和/或所述第二走线槽内设置有阻碍结构。
所述风机为混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在风机和第一风口之间设置走线结构,将风机的走线设置在走线结构内进行固定,克服现有技术中中隔板的线槽的深度过小而无法可靠固定风机走线的问题,有效的提高风管机的可靠性,而且走线结构位于风机和第一风口之间,使得风机的走线可以暴露在第一风口处,从而在拆装风机的走线时可以直接在第一风口处进行操作,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中隔板的一侧结构进行拆卸的问题,有效的降低风机的拆装复杂度和风管机的检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第一风口;2、风机;3、风机支架;31、第一走线槽;12、第二风口;13、顶板;14、底板;4、分隔板;41、第二走线槽;5、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风管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风口11;至少两个风机2,所有所述风机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风机2与所述第一风口11之间具有间距;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至少一个所述风机2的走线经过所述走线结构。在风机2和第一风口11之间设置走线结构,将风机2的走线设置在走线结构内进行固定,克服现有技术中中隔板的线槽的深度过小而无法可靠固定风机2走线的问题,有效的提高风管机的可靠性,而且走线结构位于风机2和第一风口11之间,使得风机2的走线可以暴露在第一风口11处,从而在拆装风机2的走线时可以直接在第一风口11处进行操作,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中隔板的一侧结构进行拆卸的问题,有效的降低风机2的拆装复杂度和风管机的检修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风机支架3,所述风机支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有所述风机2均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3上;所述风机支架3位于所述间距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走线槽31,所述第一走线槽31构成所述走线结构。风机支架3用于对风机2进行支撑,使得风机2可以可靠地在壳体1内部进行工作。当风机2的出风方向可以改变时,风机支架3还能够风机2在壳体1内部的可靠转动,从而保证风机2的出风方向可调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风口12,所述风机2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且在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11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11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1包括顶板13、底板14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且所述第一风口1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风口12位于所述底板14上。也即第一风口11构成风管机的侧风口,第二风口12构成风管机的下风口,当风机2处于第一朝向时,风管机的气流为侧进风下出风,当风管机进行制热时,控制风机2处于第一朝向,能够快速的将热风吹向地面而实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风机2处于第二朝向时,风管机的气流为下进风侧出风,当风管机进行制冷时,控制风机2处于第二朝向,可以实现瀑布式制冷的目的。
可选的,所有所述风机2依次连接,所有所述风机2可同时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切换,所有所述风机2的转动轴线共线。
所有风机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进行并列排布,从而减少壳体1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少风管机对吊顶高度的占用。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有所述风机2在所述壳体1内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保证所有风机2的转动一致,从而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其中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风机支架3上。
其中风机支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风机支架3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实现对所有风机2的两点支撑,保证风机2的安装可靠。
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11,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3上,所述第一走线槽3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当需要将风机2的走线安装到第一走线槽31或者使走线离开第一走线槽31内时,可以将第一安装板拆下,使第一走线槽31暴露,从而可以直接对走线进行操作,有效的降低风机2的拆装复杂度和风管机的检修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一走线槽31的开口。利用第一安装板进一步限制走线离开第一安装槽,保证走线的安装可靠。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31位于所述风机支架3靠近所述顶板13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14的部分上。也即将走线设置在第一风口11的上方或者下方,从而避免走线位于第一风口11的通风面积内而影响风机2的工作及风机2的进风,保证风管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风机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分隔板4上形成第二走线槽41,所述第一走线槽31和所述第二走线槽41共同构成所述走线结构。利用分隔板4对风机2的进出风进行分隔,避免风机2之间气流产生影响而影响风管机的换热效率,保证风管机的可靠性。同时第二走线槽41可以对风机2之间的走线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提高走线的固定效果。
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11,所述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走线槽4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当需要将风机2的走线安装到第二走线槽41或者使走线离开第二走线槽41内时,可以将第一安装板拆下,使第二走线槽41暴露,从而可以直接对走线进行操作,有效的降低风机2的拆装复杂度和风管机的检修难度。
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二走线槽41的开口。利用第一安装板进一步限制走线离开第二安装槽,保证走线的安装可靠。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31位于所述分隔板4靠近所述顶板13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14的部分上。也即将走线设置在第一风口11的上方或者下方,从而避免走线位于第一风口11的通风面积内而影响风机2的工作及风机2的进风,保证风管机的可靠性。
所述分隔板4上设置有消音孔,通过设置消音孔能够在气流经过分隔板4时实现一定程度的降噪效果。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电器盒5,所述电器盒5位于所有所述风机2的一侧,所述电器盒5上设置有过线孔,所有所述风机2的走线均通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电器盒5连接。靠近电器盒5的风机2的走线可以直接通过过线孔连入电器盒5内,而远离电器盒5的风机2的走线需要绕过第一风口11,因此其必须依次经过走线结构进行固定,才能够通过过线孔连入电器盒5内。如图1所示,风机2的数量为四个,电器盒5位于壳体1的左侧,因此,左侧的两个风机2的走线直接连入电器盒5,而右侧的两个风机2的走线则需要依次经过第一走线槽31和第二走线槽41后通过过线孔连入电器盒5内。
优选的,电器盒5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每个风机2的走线均对应一个接线端子,在拆卸第一安装板后,接线端子也会暴露,此时可以直接将走线由接线端子上拆下。
所述第一走线槽31内和/或所述第二走线槽41内设置有阻碍结构。优选的,阻碍结构优选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橡胶刷条,两个橡胶刷条的刷毛交错设置,走线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穿过两个橡胶刷条实现走线的固定。
所述风机2为混流风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风口(11);
至少两个风机(2),所有所述风机(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风机(2)与所述第一风口(11)之间具有间距;
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至少一个所述风机(2)的走线经过所述走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
风机支架(3),所述风机支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有所述风机(2)均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3)上;
所述风机支架(3)位于所述间距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走线槽(31),所述第一走线槽(31)构成所述走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11),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风机支架(3)上,所述第一走线槽(3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一走线槽(31)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31)位于所述风机支架(3)靠近所述顶板(13)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14)的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风机(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分隔板(4)上形成第二走线槽(41),所述第一走线槽(31)和所述第二走线槽(41)共同构成所述走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风口(11),所述分隔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走线槽(4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封闭所述第二走线槽(41)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顶板(13)和底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所述第一走线槽(31)位于所述分隔板(4)靠近所述顶板(13)的部分上和/或靠近所述底板(14)的部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风口(12),所述风机(2)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且在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11)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第一风口(11)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2)作为所述风管机的进风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风机(2)依次连接,所有所述风机(2)可同时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切换,所有所述风机(2)的转动轴线共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有所述风机(2)在所述壳体(1)内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电器盒(5),所述电器盒(5)位于所有所述风机(2)的一侧,所述电器盒(5)上设置有过线孔,所有所述风机(2)的走线均通过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电器盒(5)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顶板(13)、底板(14)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13)和所述底板(14)之间,且所述第一风口(1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风口(12)位于所述底板(1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槽(31)内和/或所述第二走线槽(41)内设置有阻碍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为混流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6315.8U CN2190832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风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6315.8U CN2190832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风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83264U true CN219083264U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639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76315.8U Active CN219083264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风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83264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76315.8U patent/CN2190832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525185A (ja) | モジュール式ルーフトップ空調システム構成 | |
CN1140465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US5775125A (en) | Integrated air conditioner | |
JP5315115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CN109611952B (zh) | 一种空调柜机 | |
CN209763291U (zh) | 一种空调柜机 | |
CN219083264U (zh) | 风管机 | |
CN107366960B (zh) | 一种具有分区送风功能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及送风方法 | |
CN214009455U (zh) | 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 | |
JP2006525182A (ja) | モジュール式バス空調機用の蒸発器部 | |
JP200830936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0017601B (zh) | 风暖换气一体机 | |
KR101399081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3572286B2 (ja) | 天井吊り形空気調和機 | |
JP3228282B2 (ja) | 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 | |
CN218669846U (zh) | 风机组件、吹风装置、晾衣机 | |
CN110762824A (zh) |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 |
CN219390043U (zh) | 壳体结构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处理设备 | |
CN219868284U (zh) | 新风机 | |
JPH06257817A (ja) | カセット形天井設置用換気ユニット | |
CN218913269U (zh) | 风机、风管机室内机和风管机 | |
CN221005233U (zh)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
JP3302058B2 (ja) | 天井吊り形空気調和機 | |
CN21903683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685348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