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7644U -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7644U
CN219077644U CN202223606771.4U CN202223606771U CN219077644U CN 219077644 U CN219077644 U CN 219077644U CN 202223606771 U CN202223606771 U CN 202223606771U CN 219077644 U CN219077644 U CN 219077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rods
holes
supporting
granular produ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7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德文
谭正
苏嘉丽
邱依凡
袁增辉
宁保林
卢嘉乐
王新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tandard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7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7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7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7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药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包括机架、输袋机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出料机构、移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在现有袋装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托料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块、竖杆,使两条支撑杆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料袋中部以下位置的承托,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药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背景技术
兽药经过配置、造粒后形成大小不一的颗粒,颗粒经过筛分工序后得到符合产品粒径的颗粒产品,然后需对颗粒产品进行装袋、封口,才能用于销售。现有的袋装设备如公开号为CN 110356603 A的中国专利,其包括输袋装置、开袋装置、移动机构、粗灌装装置、封袋装置、整形装置和出料装置。输袋装置用于输送空袋至料袋进料工位;开袋装置用于将空料袋的袋口打开;移动机构用于将位于料袋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装置处,待开袋装置将空料袋的袋口打开后,将料袋再移动至粗灌装装置处;封袋装置用于对灌装完成的料袋进行封口;整形装置用于对封口后的料袋进行整形;出料装置用于将整形后的料袋输离袋装设备。上述设备通过上述各个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当灌装如1KG重量的颗粒产品时,现有的移动机构只夹持料袋的上部,对于料袋的下部缺乏支撑,料袋容易因为重量较大发生移位,移位后的料袋进入封袋装置、整形装置后,不能以正确的位置进行封装,容易产生次品。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灌装后料袋的下部缺少支撑,容易发生移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方的输袋机构、依次设置在机架内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输袋机构用于输送空料袋至进料工位;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进行开袋,将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进行灌装,将灌装后的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进行封口,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进行整平,将整平后的料袋移动至出料机构进行下料;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杆上;四条所述竖杆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用于供所述支杆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中设置有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一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用于供所述竖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中设置有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二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中均插接有连杆,四条所述连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固接;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的侧壁抵接。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机构和所述灌装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开袋检测机构,所述开袋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料袋的袋口开袋成功与否,且所述开袋检测机构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检测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连接两个夹片上端的弹性件、与所述灌装机构连接且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气缸、以及与气缸的输出端铰接的两块连接片;两块所述连接片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夹片的中部连接。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机构上还设置有吹袋机构,所述吹袋机构为开口朝向下方的喷嘴。
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灌装机构和所述封袋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拉平机构,所述拉平机构用于将料袋的袋口拉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通过在现有的袋装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托料机构,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安装块、四条竖杆,使得两条支撑杆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料袋中部以下的位置的承托,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袋检测机构的右视图;其中,左图为两个夹片闭合时的示意图;右图为两个夹片打开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输袋机构、20-取袋机构、30-夹袋机构、40-开袋机构、41-吹袋机构、50-开袋检测机构、51-夹片、52-弹性件、53-气缸、54-连接片、55-连接臂、60-灌装机构、70-拉平机构、80-封袋机构、90-整形机构、100-出料机构、110-移动机构、120-托料机构、1211-支杆、1212-第一安装块、12121-第一开槽、12122-第一安装孔、12123-第一锁杆、1213-竖杆、1214-第二安装块、12141-第二开槽、12142-第二安装孔、12143-第二锁杆、12144-第二螺母、12145-通孔、12146-螺杆、1215-连杆、12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方的输袋机构10、依次设置在机架内的开袋机构40、灌装机构60、封袋机构80、整形机构90、以及出料机构100;所述输袋机构10用于输送空料袋至进料工位;还包括移动机构110,所述移动机构110用于将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40进行开袋,将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60进行灌装,将灌装后的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80进行封口,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90进行整平,将整平后的料袋移动至出料机构100进行下料;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120,所述托料机构12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条支杆1211、每一条支杆121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121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1212上的竖杆1213、与对应竖杆1213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1214、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的支撑杆1216,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1216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1216的高度。
在实际应用时,多个空料袋水平地放置于输袋机构10上,输袋机构10逐一将空料袋朝机架的方向(后方)输送,机架上还设置有取袋机构20,取袋机构20包括转动臂、以及设置在转动臂上的吸盘,转动臂转动90°,使吸盘朝向下方,并下压吸盘,使吸盘吸附空料袋后再复位,此时空料袋从处于水平状态变幻成处于竖直状态,且袋口朝向上方;进料工位上的夹袋机构30从上方将空料袋夹持,取袋机构20对下一个空料袋进行吸取;随后移动机构110向左移动,并将被夹袋机构30夹持住的空料袋再次夹持,夹袋机构30复位,移动机构110则带动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40上,开袋机构40为四个可前后移动、左右移动的滑块和吸盘,位于左右的两个滑块相互靠近,即可对空料袋的袋口进行挤压,使得袋口被撑开;随后移动机构110将已经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60上,灌装机构60将颗粒产品灌装至空料袋中,移动机构110再次将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80中,通过热压的作用,将袋口进行热封;移动机构110再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90、出料机构100。此处应说明的是,移动机构110同时对多个料袋进行移动,使得每一个工位上均有对应的机构对料袋进行相应的工序。再次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机构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当移动机构110将料袋移动至托料机构120上时,位于后方的支撑杆1216能用于承托料袋中部靠下的位置,位于前方的支撑杆1216能用于承托料袋下部的位置,且由于两条支撑杆1216均为光滑的表面,其不会影响移动机构110带动料袋的再次移动;上述机构对料袋起到一定的承托效果,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121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杆1211上;四条所述竖杆1213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块1212和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上。上述设置使得支杆1211上的第一安装块1212能根据料袋的长度而调整两个第一安装块12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之间的间距。此外,亦可调节竖杆1213的伸出长度来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相差的高度。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1212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开槽12121,所述第一开槽12121与用于供所述支杆1211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2122连通,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1212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中设置有第一锁杆12123,所述第一锁杆12123穿过对应的第一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图中被遮挡)。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安装块1212能相对于支杆1211的任意位置进行滑动,且通过重新将第一螺母旋进第一锁杆12123,即可缩小第一开槽12121的槽宽,从而使第一安装块1212夹紧支杆1211,实现第一安装块1212的固定,从而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之间的间距。
请参阅图2,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二开槽12141,所述第二开槽12141与用于供所述竖杆1213穿过的第二安装孔12142连通,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中设置有第二锁杆12143,所述第二锁杆12143穿过对应的第二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12144。同样的,上述设置使得第二安装块1214能相对于竖杆1213的任意位置进行滑动,同样通过重新将第二螺母12144旋进第二锁杆12143,即可缩小第二开槽12141的槽宽,从而使第二安装块1214夹紧竖杆1213,实现第二安装块1214的固定,从而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之间的高度差。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通孔12145,四个所述通孔12145中均插接有连杆1215,四条所述连杆121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216的侧壁固接;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1214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通孔12145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12146,所述螺杆12146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1215的侧壁抵接。上述设置使得四条连杆1215均能相对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块1214的任意位置进行滑动,从而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之间的间距。具体操作如下:将螺杆12146旋松,将连杆1215拉出一定距离后,再重新旋紧螺杆12146,使螺杆12146的末端与连杆1215的侧壁抵接,实现连杆1215的固定,从而实现两条支撑杆1216的固定。在实际使用时,四个第一安装块1212的位置一般无需调节,调节连杆1215的位置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袋机构40和所述灌装机构60之间还设置有开袋检测机构50,所述开袋检测机构50用于检测料袋的袋口开袋成功与否,且所述开袋检测机构50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上述设置可实现不开袋不灌装、不封口的功能。当开袋检测机构50检测到料袋的袋口未打开时,则会将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信号传输至驱动源(位于机架的背面),控制驱动源停止,使得各机构均处于暂停状态;控制中心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排查问题。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袋检测机构50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51、连接两个夹片51上端的弹性件52、与所述灌装机构60连接且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气缸53、以及与气缸53的输出端铰接的两块连接片54;两块所述连接片54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臂55与对应的所述夹片51的中部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气缸53的输出端伸展/下压,带动连接片54、连接臂55下压,由于两个夹片51的上端通过弹性件52连接,使得两个夹片51能绕其上端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夹片51的下端张开,使插入料袋后的夹片51与料袋的内壁抵接;当气缸53的输出端收缩/上升时,带动夹片51绕其上端转动一定角度,使两片夹片51的下端闭合,驱动源带动开袋检测机构50上升,即带动开袋检测机构50从料袋的内部移出,以防止干涉料袋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52为弹簧。当两个夹片51的下端处于闭合状态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弹簧具有恢复其形变的趋势,从而使夹片51的下端快速撑开。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袋机构40上还设置有吹袋机构41,所述吹袋机构41为开口朝向下方的喷嘴。开袋机构40开袋的同时,吹袋机构41向料袋吹气,把料袋完全吹开,以便于灌装时颗粒产品全部落入料袋内。具体的,上述气体可为氮气,或空气。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装机构60和所述封袋机构80之间还设置有拉平机构70,所述拉平机构70用于将料袋的袋口拉平。拉平机构70的结构组成与上述的开袋机构40的结构组成一致,开袋机构40使料袋向中部挤压,拉平机构70使料袋向左右两边拉平,从而使料袋的袋口位置更加平整,便于封口牢固、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袋装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托料机构120,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安装块1212、四条竖杆1213,使得两条支撑杆1216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料袋中部以下的位置的承托,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限定第一安装块1212能相对于支杆1211滑动,第二安装块1214能相对于竖杆1213滑动,能调节两条支撑杆1216之间的间距和高度差。设置连杆1215和螺杆12146,实现连杆1215位置相对于第二安装块1214变化。设置开袋检测机构50,实现不开袋不管装、不封口的功能。设置夹片51、气缸53、弹性件52等零部件,用于使夹片51的下端闭合或打开。设置吹袋机构41用于将料袋的袋口完全吹开。设置拉平机构70用于将料袋的袋口拉平,以便于封口牢固、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方的输袋机构、依次设置在机架内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输袋机构用于输送空料袋至进料工位;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进行开袋,将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进行灌装,将灌装后的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进行封口,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进行整平,将整平后的料袋移动至出料机构进行下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杆上;四条所述竖杆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用于供所述支杆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中设置有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一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用于供所述竖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中设置有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二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中均插接有连杆,四条所述连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固接;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的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和所述灌装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开袋检测机构,所述开袋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料袋的袋口开袋成功与否,且所述开袋检测机构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检测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连接两个夹片上端的弹性件、与所述灌装机构连接且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气缸、以及与气缸的输出端铰接的两块连接片;两块所述连接片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夹片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上还设置有吹袋机构,所述吹袋机构为开口朝向下方的喷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构和所述封袋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拉平机构,所述拉平机构用于将料袋的袋口拉平。
CN202223606771.4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Active CN219077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771.4U CN21907764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771.4U CN21907764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7644U true CN219077644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771.4U Active CN21907764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7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77644U (zh)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CN105083637A (zh)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的给袋装置
JP2892592B2 (ja) 袋詰め包装機における袋の開口保持装置
CN204895982U (zh)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的给袋装置
CN217895132U (zh) 一种抗菌凝胶灌装装置
CN216103129U (zh) 一种环保型吨袋包装设备灌装装置
CN209832797U (zh) 一种制袋机用压料装置
CN213324089U (zh) 一种茶叶包装机的整形机构
CN210417164U (zh) 散面装袋自动包装机
CN212290580U (zh) 一种撑袋模具及撑袋装置
CN109823631B (zh) 一种一体化肥料生产系统
CN218907890U (zh) 一种山梨糖醇包装产线用倒袋装置
CN212125715U (zh) 一种聚乙烯树脂生产用包装装置
CN22109149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压簧的装袋机压袋装置
CN220243751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封口机构
CN217496703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灌装装置
CN112047120A (zh) 一种易碎餐盘码垛托盘夹具及夹取方法
JPH10211907A (ja) 製茶包装装置
CN215608100U (zh) 一种vsd负压引流瓶悬挂固定架
CN220536116U (zh) 一种可真空充氮包装设备
CN219295819U (zh) 一种气泡袋开袋设备
CN212710337U (zh) 一种代餐粉生产包装用热缩膜机出料机构
CN209337086U (zh) 盐袋自动撑口机构
CN219790979U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收包装置
CN214139197U (zh) 装袋热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