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7193U - 轨道车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7193U
CN219077193U CN202222778230.3U CN202222778230U CN219077193U CN 219077193 U CN219077193 U CN 219077193U CN 202222778230 U CN202222778230 U CN 202222778230U CN 219077193 U CN219077193 U CN 21907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eel frame
axle
rail
clamp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82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跃
张锐
龙金平
李东良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yuzh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ngyuzh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ngyuzh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ngyuzh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82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平台驱动载具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达到在更大的平台载荷情况下令整体轨道车在直线运动和弯道寻迹两种状态下均同时能稳定运行。AR平台与乘客平台采用带驱动电机的回转支承连接,该回转支承能够提供乘客平台回转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观光效果。

Description

轨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平台驱动载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形弯道观光平台项目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长的轨道长度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大。目前,在现场空间大小受限的情况下,减小弯道的转弯半径从而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平台的载客数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方向。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观光平台设备的驱动方式大多是采用后轮车桥加单电机驱动的后置后驱方式驱动设备,弯道转弯半径需大于3米,且承重能力为1.5吨左右,载客人数最多8人次。无法满足大载重量的同时,轨道的转弯半径也受到限制。
现有的观光平台驱动载具均存在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包括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与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与车体钢架连接,所述车体钢架向所述轨道车中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连接,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与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均包括动力夹轨车桥,所述动力夹轨车桥包括花键传动轴,所述花键传动轴安装在所述动力夹轨车桥上,所述动力夹轨车桥上连接有动力车桥钢架,差速器、驱动电机及减速机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上并与所述动力夹轨车桥连接,动力车桥钢架两侧安装有驱动轮组,导向轮组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上,所述花键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及驱动轮组连接以传递驱动力矩,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超越离合器,AR平台与所述车体钢架连接,所述AR平台上连接有乘客平台。
优选的,所述AR平台上连接有第二回转支承,所述乘客平台与所述第二回转支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车桥钢架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差速器、驱动电机及减速机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上。
优选的,所述差速器为斜齿轮差速器。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通过轴孔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上。
优选的,所述花键传动轴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差速器及驱动轮组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圆弧齿型同步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差速器的输入轴。
优选的,与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所述动力夹轨车桥连接的所述动力车桥钢架及/或所述车体钢架上设置有电箱。
优选的,所述电箱内放置有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元件。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的间距能够调节。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在更大的平台载荷情况下令整体轨道车在直线运动和弯道寻迹两种状态下均同时能稳定运行。AR平台与乘客平台采用带驱动电机的回转支承连接,该回转支承能够提供乘客平台回转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观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 2、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
31、动力夹轨车桥 32、花键传动轴
33、动力车桥钢架 34、差速器
35、驱动电机
41、驱动轮组 42、导向轮组
5、车体钢架 6、第一回转支承
7、第二回转支承 8、AR平台 9、乘客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包括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与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与车体钢架5连接,所述车体钢架5向所述轨道车中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6连接,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与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均包括动力夹轨车桥31,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包括花键传动轴32,所述花键传动轴32安装在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上,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上连接有动力车桥钢架33,差速器34、驱动电机35及减速机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并与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差速器34、驱动电机35及减速机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所述螺栓可以采用10.8级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差速器34加工时可以采用CNC机床加工,并在无尘无油环境装配,确保零件安装精度。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两侧安装有驱动轮组35,优选的,所述驱动轮组35可以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到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导向轮组42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42通过深沟球轴承组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所述花键传动轴32与所述差速器34及驱动轮组41连接以传递驱动力矩,所述花键传动轴32能够调整所述驱动轮组41的轮距,增大的轮距能够增强所述AR平台8在通过弯道时的稳定性以及所述乘客平台9单独运行时的稳定性。所述驱动电机35与所述差速器34的输入轴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35可以通过圆弧齿型同步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差速器34的输入轴,并通过差速原理将驱动力合理分配到驱动轮上,满足所述轨道车在直行和沿轨道转弯时候左右两侧的驱动轮各自需要的驱动力。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的驱动电机35上安装有超越离合器,AR平台8与所述车体钢架5连接,所述AR平台8上连接有乘客平台9。优选的,所述车体钢架5可以采用30*30*2材质的Q235方管拼接成型,外加材质Q235的平面板整体焊接,从而保证钢结构的强度,焊接时,所述车体钢架5可以采用嵌套焊接的方式,即在12号工字钢焊接大梁的基础上,加宽外形尺寸并在工字钢侧壁嵌套仿形钢板,以增加竖直方向承重能力,从而能够搭载重量更大的AR平台8。
优选的,所述AR平台8上连接有第二回转支承7,所述乘客平台9与所述第二回转支承7连接。
优选的,所述差速器34为斜齿轮差速器。所述斜齿轮差速器采用荷载满足15kw的斜齿轮差速器,所述斜齿轮差速器与所述花键传动轴32配合,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成品叉车车桥,使得轨道车能够至少通过转弯半径为2米的弯道。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42通过轴孔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
优选的,所述花键传动轴32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差速器34及驱动轮组35连接。
优选的,与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的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连接的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及/或所述车体钢架5上设置有电箱。
优选的,所述电箱内放置有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元件。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42的间距能够根据轨道的宽度调节。所述导向轮组42夹在导向轨道外侧,使得轨道车在运行中与导向轨道贴合,从而使轨道车的乘客平台9能够按照设计的路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与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的所述导向轮组42的数量均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在运行时,当整体轨道车的运动趋势为直线运动时,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轮组的转速略高于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轮组的转速,所述超越离合器呈关闭状态,此时前端、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电机均做有效功,轨道车的运动为四轮驱动状态。当整体轨道车的运动趋势为弯道寻迹时,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轮组的转速略低于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轮组的转速,所述超越离合器呈时关时开状态,此时后端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电机全时做有效功,前端夹轨车桥总成的驱动电机仅提供前端夹轨车桥总成寻迹导向所需要的驱动力,轨道车的运动为前轮导向后轮驱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通过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与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两组动力夹轨车桥总成的方案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组动力夹轨车桥的方案,从而实现了四轮驱动,可以满足至少搭载2吨共计12人次乘客的需求。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能够达到在更大的平台载荷情况下令整体轨道车在直线运动和弯道寻迹两种状态下均同时能稳定运行。AR平台与乘客平台采用带驱动电机的回转支承连接,该回转支承能够提供乘客平台回转的自由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观光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与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与车体钢架(5)连接,所述车体钢架(5)向所述轨道车中部延伸并与第一回转支承(6)连接,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与所述后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2)均包括动力夹轨车桥(31),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包括花键传动轴(32),所述花键传动轴(32)安装在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上,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上连接有动力车桥钢架(33),差速器(34)、驱动电机(35)及减速机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并与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连接,动力车桥钢架(33)两侧安装有驱动轮组(41),导向轮组(42)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所述花键传动轴(32)与所述差速器(34)及驱动轮组(41)连接以传递驱动力矩,所述驱动电机(35)与所述差速器(34)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的驱动电机(35)上安装有超越离合器,AR平台(8)与所述车体钢架(5)连接,所述AR平台(8)上连接有乘客平台(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AR平台(8)上连接有第二回转支承(7),所述乘客平台(9)与所述第二回转支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差速器(34)、驱动电机(35)及减速机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34)为斜齿轮差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42)通过轴孔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传动轴(32)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差速器(34)及驱动轮组(4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5)通过圆弧齿型同步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差速器(34)的输入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前端动力夹轨车桥总成(1)的所述动力夹轨车桥(31)连接的所述动力车桥钢架(33)及/或所述车体钢架(5)上设置有电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内放置有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42)的间距能够调节。
CN202222778230.3U 2022-10-21 2022-10-21 轨道车 Active CN21907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8230.3U CN219077193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轨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8230.3U CN219077193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轨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7193U true CN21907719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8230.3U Active CN219077193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轨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38718B1 (en) Integrated steering drive axle for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7035188B (zh) 超薄型agv车辆搬运器
CN111906805B (zh) 电力机车轮驱单元装配机械手
US5910060A (en) Transmission
CN205292782U (zh) 一种原地转向及横向行驶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转向装置
CN105313953A (zh) 具备独立转向和轮边驱动的汽车单轮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573932A (zh) 低地板车辆的车桥组件
CN219077193U (zh) 轨道车
CN211252845U (zh) Agv全向双轮差速模块
CN101434261A (zh) 四驱双转向橡胶磁轮工作车
CN109178022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新轮轨高速列车系统
US20130139626A1 (en) Power-economizing, integral electric vehicle drive mechanism with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apable of multiplying the torque of the electric motor at low speeds
CN216185450U (zh) 一种底盘四驱四转转向系统
CN115635985A (zh) 轨道车
CN206664683U (zh) 一种对角轮驱动的万向底盘
CN112727206B (zh) 一种充气大轮胎外夹式汽车搬运器及使用方法
CN214356360U (zh) 基于车辆驱动桥的大型隧道台车
CN200939823Y (zh) 单电机前置前驱电动四轮车
CN207617487U (zh)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
CN112811117A (zh) 一种四向行走背负式滚筒车
CN111591264A (zh) 一种差速转向汽车搬运机器人
CN211568084U (zh) 一种新型电驱动转向轮组
CN110281700A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车桥及铁水运输车
CN214492895U (zh) 一种四驱差动式异形轨迹轨道行走车装置
CN216546424U (zh) 一种挪车机器人用稳定性强的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