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6983U -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6983U
CN219076983U CN202223586608.6U CN202223586608U CN219076983U CN 219076983 U CN219076983 U CN 219076983U CN 202223586608 U CN202223586608 U CN 202223586608U CN 219076983 U CN219076983 U CN 219076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trip
window body
sub
ball
sky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66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陈志伟
倪耀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66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6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6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6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包括左窗体和右窗体,左窗体和右窗体对齐设置且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远离或接近,左窗体和右窗体上分别设有子密封条和母密封条,子密封条和母密封条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子密封条和母密封条上下错位设置且随左窗体和右窗体的运动紧密贴合或自动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开式汽车天窗的运动带动错位设置的子母密封条相互贴合或分离,以中心的嵌球结构为主,左端的波浪形凹凸结构和右端的平翘结构为辅,形成三道有效的防尘防水结构,实现天窗的密封功能,且不影响对开式天窗的运动,端部的电磁铁设置进一步加强密封,特殊的密封条构造极大加强了天窗位置车内与车外的隔绝,效果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作为现今家庭普及的一种交通工具,备受青睐。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对汽车的功能或结构进行改进,以此形成卖点吸引人们消费。汽车天窗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无数家庭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汽车天窗位于汽车的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还能开阔视野,目前主流天窗是前后开启叠放的模式,天窗基本只能做到半开,无法满足人们的用车需求。
如CN217944868U公开的一种对开天窗及汽车,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两侧窗体相对靠近和分离,实现对开式天窗的打开和关闭,不仅降低了天窗的生产成本,还满足了人们全开天窗的需求。
但是这种对开式天窗仅通过两条简单的密封条实现天窗应有的防水防尘,远不及大部分现有车辆的密封措施,更不说很多现有车型还存在漏风漏水的现象,目前市面上没有针对这种对开式天窗的防水防尘的密封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包括左窗体和右窗体,所述左窗体和所述右窗体对齐设置且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远离或接近,
所述左窗体和所述右窗体上分别设有子密封条和母密封条,所述子密封条和所述母密封条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所述子密封条和所述母密封条上下错位设置且随所述左窗体和所述右窗体的运动紧密贴合或自动分离。
一种方式,所述子密封条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母密封条。
一种方式,所述子密封条的右端固定设于所述右窗体的左端边缘,所述母密封条的左端固定设于所述左窗体的右端边缘。
一种方式,所述母密封条顶面与所述子密封条底面之间存在缝隙。
一种方式,所述子密封条的底部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凸球件,所述凸球件通过小垫件连接至所述子密封条底面。
一种方式,所述子密封条的底部中心设有嵌球件,所述嵌球件通过大垫件连接至所述子密封条底面。
一种方式,所述子密封条的底部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所述子密封条的底部右端设有内嵌的电磁铁。
一种方式,所述母密封条的顶面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凹球槽,所述凸球件一一对应地嵌入所述凹球槽。
一种方式,所述母密封条的顶面中心设有嵌球槽,所述嵌球件嵌入所述嵌球槽。
一种方式,所述母密封条的顶面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所述母密封条的顶面右端设有内嵌的铁质件,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吸附所述铁质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子母密封条接触部分中心的大尺寸嵌球件和嵌球槽结构实现插嵌式的密封,有效保证了基础的密封效果;子母密封条接触部分左侧的波浪形凸球件和凹球槽以多且小的插嵌式结构进行初步缓冲,不仅提高了密封效果还缓解了嵌球件和嵌球槽的密封压力;子母密封条接触部分右侧的平翘结构有效形成蓄势缓冲段,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同时也为子母密封条的贴合和分离进行导向辅助,保证天窗的正常对开;子母密封条端部的电磁铁和铁质件,通过通断电手段进行两者所在密封件端部的吸合,灵活方便,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条的隔绝效果;垫件的设计使得两个密封条的接触面存在多段互相隔绝的间隙,不仅是有利于缓冲密封条对接时发生的物理变形,使整个过长更加柔和顺滑,也有利于贴合后形成小压差,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汽车天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条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条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左窗体;20、右窗体;30、子密封条;31、凸球件;32、小垫件;33、嵌球件;34、大垫件;40、母密封条;41、凹球槽;42、嵌球槽;50、电磁铁;60、铁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密封条依托于天窗结构设置。天窗结构为对开式天窗,包括左窗体10和右窗体20,左窗体10和右窗体20左右对齐地设置在车窗位置的导轨结构上,并配有专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两侧天窗单独或同步地相对远离或靠近,实现基础的对开式天窗启闭,整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不作赘述。
密封条结构包括子密封条30和母密封条40,子密封条30和母密封条40的位置可以对调,只要满足二者可以上下错位设置且对左窗体10和右窗体20的运动紧密贴合或自动分离即可,子密封条30和母密封条40均为高弹性的橡胶材质,或者其他满足具有一定弹性且不能被电磁铁50吸附的材质均可。
以一种可行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子密封条30设置的高度大于母密封条40,具体可以最终实现二者的接触面平行贴合或适量的挤压贴合即可。
子密封条30的右端固定设于右窗体20的左端边缘,母密封条40的左端固定设于左窗体10的右端边缘。
子密封条30的底部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小尺寸凸球件31,这些凸球件31的截面整体形成波浪形的起伏结构,凸球件31通过小垫件32连接至子密封条30底面。子密封条30的底部中心设有大尺寸的嵌球件33,嵌球件33通过大垫件34连接至子密封条30底面。优选的大垫件34和小垫件32的厚度相同,宽度不同。子密封条30的底部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即整体翘起弧度不大,但有足够的宽度。该段平弧面的底部右端设有内嵌的电磁铁50。
母密封条40的顶面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小尺寸凹球槽41,其位置和尺寸与凸球件31一一对应,凸球件31可以对应地、紧密地嵌入凹球槽41内。母密封条40的顶面中心设有嵌球槽42,嵌球件33可以对应地、紧密地嵌入嵌球槽42内。母密封条40的顶面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优选的子密封条30和母密封条40的上翘角度和上翘长度等尺寸均相同,即两种密封条的右端为平行的状态,二者存在缝隙不贴合。母密封条40的顶面右端设有内嵌的铁质件60。子密封条30的电磁铁50通电后可以吸附母密封条40的铁质件60。
电磁铁50和铁质件60的位置可以互换。由于大垫件34和小垫件32的存在,母密封条40与子密封条30底面之间存在缝隙,但也有紧密贴合的部分,即紧密贴合的部分和缝隙间隔设置,密封条之间处于特殊的贴合状态。凸球件31、子密封条30、小垫件32和小垫件32可以通过开模手段生产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工作原理:左窗体10和右窗体20相对同步靠近时,两种密封条的右端平行相错,母密封条40的翘起段最先与子密封条30的凸球件31接触并被下压,由于翘起段的特殊结构,下压过程会存在一种导向,翘起段被不断下压直至与直径更大的嵌球件33接触被下压到最低处。这个过程中由于翘起段被下压,母密封条40整体的凹球槽41一段与凸球件31一段基本不存在挤压摩擦,是错开的。直至嵌球件33运动到嵌球槽42位置,母密封条40整体回弹,凸球件31对应进入凹球槽41,两种密封条的翘起端对齐,此时通电,电磁铁50吸附铁质件60。密封条结构按自左向右的方向依次呈如下状态:凸球件31一一紧密地嵌入凹球槽41,密封条结构接触面的左端为独立缝隙、凸球件31紧密嵌入凹球槽41这两种结构交替的截面状态;中心两侧为独立缝隙,中间是嵌球件33紧密嵌入嵌球槽42的截面状态;右侧是翘起趋势的缝隙,最右端是紧密贴合的截面状态。
中心嵌球件33和嵌球槽42是整个密封结构的基础部分,其保证了最主要的密封效果。左侧的波浪形凸球件31和凹球槽41多且小的插嵌式结构是中心结构的前置缓冲,缓解了中心结构的结构压力,同时还提高了密封效果。右侧的翘起结构可以形成有效的蓄势缓冲段,如果有液体或灰尘透过前两道密封结构,也可以在这一段进行积蓄,不会直接进入车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最右端的磁吸结构,可以灵活吸附和分离,这一段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隔绝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条的隔绝效果。垫件产生的缝隙可以使下压过程更加柔和顺滑,后续的缝隙和贴合间隔设置,也可以形成内部的小压差,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垫件产生的缝隙,等间距设置的凸球件31和凹球槽41以及最后的翘起段都是为了缓解密封条形变压力进行的设计,可以减少组件因必要的下压形变产生的损耗。整个密封条结构都在加强对开式天窗的接触面部分的密封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包括左窗体(10)和右窗体(20),所述左窗体(10)和所述右窗体(20)对齐设置且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远离或接近,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窗体(10)和所述右窗体(20)上分别设有子密封条(30)和母密封条(40),所述子密封条(30)和所述母密封条(40)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所述子密封条(30)和所述母密封条(40)上下错位设置且随所述左窗体(10)和所述右窗体(20)的运动紧密贴合或自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密封条(30)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母密封条(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密封条(30)的右端固定设于所述右窗体(20)的左端边缘,所述母密封条(40)的左端固定设于所述左窗体(10)的右端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密封条(40)顶面与所述子密封条(30)底面之间存在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密封条(30)的底部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凸球件(31),所述凸球件(31)通过小垫件(32)连接至所述子密封条(30)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密封条(30)的底部中心设有嵌球件(33),所述嵌球件(33)通过大垫件(34)连接至所述子密封条(30)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密封条(30)的底部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所述子密封条(30)的底部右端设有内嵌的电磁铁(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密封条(40)的顶面左端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凹球槽(41),所述凸球件(31)一一对应地嵌入所述凹球槽(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密封条(40)的顶面中心设有嵌球槽(42),所述嵌球件(33)嵌入所述嵌球槽(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密封条(40)的顶面右端为上翘的平弧面结构,所述母密封条(40)的顶面右端设有内嵌的铁质件(60),所述电磁铁(50)通电后吸附所述铁质件(60)。
CN202223586608.6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Active CN219076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6608.6U CN2190769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6608.6U CN2190769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6983U true CN21907698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6608.6U Active CN2190769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6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9951A (en) Magnetic window seal assembly
US20040020131A1 (en) Slider window assembly
US20030213179A1 (en) Slider window assembly
US7155862B2 (en) Sliding closure panel assembly
US5345719A (en) Sealing system or movable dual pane glass
CN219076983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用密封条结构
CN104553699B (zh) 车用天窗的挡风结构
CN210195586U (zh) 一种机械压杆式平移门密封结构
CN201192978Y (zh) 一种车用天窗护板结构
CN211974771U (zh) 一种可靠密封式地铁屏蔽门转换装置
CN109094336A (zh) 车门和车辆
CN212307085U (zh) 一种防水袋
CN204252712U (zh) 一种汽车前车窗玻璃导轨的安装结构
CN210439884U (zh) 电动开启窗
CN210283859U (zh) 一种汽车天窗滑轨结构
CN20620726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商用车抗震尾灯
CN2409077Y (zh) 改良的汽车窗帘轨道
CN110435691A (zh) 一种提高轨道车辆外风挡气密性的方法及轨道车辆外风挡
CN220114429U (zh) 一种车窗、车门和车辆
CN1775552A (zh) 新型磁粉泳动式书写板
CN2535523Y (zh) 平面密闭推拉窗
CN215332443U (zh) 一种智能门及柜体设备
CN203832205U (zh) 一种天窗的软轴传动机构
CN215435937U (zh) 车用推拉窗及车辆
CN203651419U (zh) 一种汽车顶盖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