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1999U -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1999U
CN219071999U CN202223501639.7U CN202223501639U CN219071999U CN 219071999 U CN219071999 U CN 219071999U CN 202223501639 U CN202223501639 U CN 202223501639U CN 219071999 U CN219071999 U CN 21907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frame
pulling force
building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16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贺蕊
顾冉
栗志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insu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insu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insu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insu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16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针对现有的拉力调节需要专人进行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所述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的右侧焊接有拉力健身框;拉力健身框内部右侧的顶端转动套接有双蜗杆,双蜗杆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啮合有蜗轮,蜗轮的轴心处与拉力健身框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表面的右端铰接有传动杆,拉力健身框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利用收卷轮带动起重机构便能进行拉力锻炼了,并且拉力的调节无需将手伸入设备内部,也无需装配调节配重块,只需转动双蜗杆便可,降低了拉力调节的难度,降低拉力调节过程中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体育健身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便是其中的一种,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利用拉力进行锻炼,例如,申请号为20202018818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体育健身用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调节拉力的强度是通过调节配重块的数量来实现的,而在健身房内,配重块的数量往往要求健身教练或设备维护人员来调节,这是因为配重块自身较重,加上其在狭小的设备内部,非专业人士需要将手伸入设备内部进行调节,在这过程中容易出现夹伤或配重块没有固定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拉力调节需要专人进行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包括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所述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的右侧焊接有拉力健身框;
拉力健身框内部右侧的顶端转动套接有双蜗杆,双蜗杆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啮合有蜗轮,蜗轮的轴心处与拉力健身框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表面的右端铰接有传动杆,拉力健身框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表面右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传动杆的左端铰接;
移动板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收卷轮,收卷轮的内部缠绕有钢丝绳,收卷轮的表面栓接有起重机构,双蜗杆通过蜗轮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移动板可以带动收卷轮和钢丝绳移动,利用收卷轮带动起重机构便能进行拉力锻炼了,并且拉力的调节无需将手伸入设备内部,也无需装配调节配重块,只需转动双蜗杆便可,降低了拉力调节的难度,降低拉力调节过程中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凸轮和滑架;
凸轮的后侧与收卷轮的表面栓接,凸轮的右端与滑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滑架的左端与拉力健身框内部的顶端铰接,起重机构还包括与滑架栓接的起重组件。
进一步地,收卷轮可以带动凸轮向左移动,从而调节凸轮右端与滑架底部的接触位置,利用杠杆原理,凸轮与滑架的接触位置越向左带动滑架向上转动的力道需要更大,滑架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转动设置,保障滑架转动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起重组件包括传动绳和拉力配重块;
滑架的右端与传动绳的顶端栓接,传动绳的底端与拉力配重块的顶端栓接,拉力配重块的表面与拉力健身框的内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滑架可以带动传动绳向上移动,传动绳带动拉力配重块向上移动,拉力配重块通过滑轨与拉力健身框滑动设置,对拉力配重块进行引导,让拉力配重块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拉力配重块可以通过传动绳对滑架的右端施加向下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双蜗杆的表面栓接有手轮,手轮的右侧贯穿拉力健身框右侧的开口。
进一步的,手轮可以转动双蜗杆转动,手轮的表面开设凹凸纹,增加转动手轮的阻力,避免打滑,方便使用者转动手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并位于收卷轮的左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轮,限位轮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限位轮用于对收卷轮的左侧进行限位,避免钢丝绳从收卷轮的内部跑出,方便钢丝绳带动收卷轮转动,保障结构传动的顺畅。
优选的,所述拉力健身框底部的左侧开设通口,钢丝绳的底端贯穿拉力健身框的通口。
进一步的,拉力健身框的通口方便钢丝绳向下延伸出去,方便使用者拉动钢丝绳,拉力健身框整体呈L型结构,方便结构的传动。
有益效果:
双蜗杆通过蜗轮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移动板可以带动收卷轮和钢丝绳移动,利用收卷轮带动起重机构便能进行拉力锻炼了,并且拉力的调节无需将手伸入设备内部,也无需装配调节配重块,只需转动双蜗杆便可,降低了拉力调节的难度,降低拉力调节过程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的起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的移动板立体示意图。
图中:1、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2、起重机构;21、凸轮;22、滑架;23、传动绳;24、拉力配重块;3、拉力健身框;4、双蜗杆;5、蜗轮;6、传动杆;7、移动板;8、收卷轮;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包括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1,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1的右侧焊接有拉力健身框3;
拉力健身框3内部右侧的顶端转动套接有双蜗杆4,双蜗杆4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啮合有蜗轮5,蜗轮5的轴心处与拉力健身框3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5表面的右端铰接有传动杆6,拉力健身框3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表面右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传动杆6的左端铰接;
移动板7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收卷轮8,收卷轮8的内部缠绕有钢丝绳9,收卷轮8的表面栓接有起重机构2,使用者需要进行拉力调节时,可以带动双蜗杆4转动,双蜗杆4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双蜗杆4转动的平稳性,双蜗杆4表面顶端和底端的齿纹走向相反,双蜗杆4可以带动两个蜗轮5反向转动,蜗轮5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蜗轮5转动的平稳性,蜗轮5和传动杆6之间呈偏心结构,蜗轮5可以带动传动杆6向左移动,传动杆6可以带动移动板7向左移动,移动板7通过滑轨与拉力健身框3滑动设置,对移动板7进行引导,让移动板7可以平稳的左右移动,移动板7可以带动收卷轮8向左移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钢丝绳9向左移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起重机构2向左移动,利用杠杆原理,调节拉力,钢丝绳9的底端栓接拉环,使用者通过拉环向下拉动钢丝绳9,钢丝绳9可以带动收卷轮8逆时针转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起重机构2转动,进行拉力锻炼,双蜗杆4通过蜗轮5可以带动传动杆6转动,传动杆6通过移动板7可以带动收卷轮8和钢丝绳9移动,利用收卷轮8带动起重机构2便能进行拉力锻炼了,并且拉力的调节无需将手伸入设备内部,也无需装配调节配重块,只需转动双蜗杆4便可,降低了拉力调节的难度,降低拉力调节过程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起重机构2包括凸轮21和滑架22;
凸轮21的后侧与收卷轮8的表面栓接,凸轮21的右端与滑架22的底部滑动连接,滑架22的左端与拉力健身框3内部的顶端铰接,起重机构2还包括与滑架22栓接的起重组件,收卷轮8可以带动凸轮21向左移动,从而调节凸轮21右端与滑架22底部的接触位置,利用杠杆原理,凸轮21与滑架22的接触位置越向左带动滑架22向上转动的力道需要更大,滑架22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滑架22转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中,起重组件包括传动绳23和拉力配重块24;
滑架22的右端与传动绳23的顶端栓接,传动绳23的底端与拉力配重块24的顶端栓接,拉力配重块24的表面与拉力健身框3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架22可以带动传动绳23向上移动,传动绳23带动拉力配重块24向上移动,拉力配重块24通过滑轨与拉力健身框3滑动设置,对拉力配重块24进行引导,让拉力配重块24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拉力配重块24可以通过传动绳23对滑架22的右端施加向下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双蜗杆4的表面栓接有手轮,手轮的右侧贯穿拉力健身框3右侧的开口,手轮可以转动双蜗杆4转动,手轮的表面开设凹凸纹,增加转动手轮的阻力,避免打滑,方便使用者转动手轮。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7的表面并位于收卷轮8的左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轮,限位轮的数量为三个,限位轮用于对收卷轮8的左侧进行限位,避免钢丝绳9从收卷轮8的内部跑出,方便钢丝绳9带动收卷轮8转动,保障结构传动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中,拉力健身框3底部的左侧开设通口,钢丝绳9的底端贯穿拉力健身框3的通口,拉力健身框3的通口方便钢丝绳9向下延伸出去,方便使用者拉动钢丝绳9,拉力健身框3整体呈L型结构,方便结构的传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双蜗杆4、蜗轮5和传动杆6替换为电推杆、电推杆输出端凸轮滑动连接的齿盘和齿盘底部齿牙啮合的齿条,齿条的左端与移动板7连接,电推杆通过齿盘可以带动齿条移动,方便齿条带动移动板7移动,无需手动操作,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但是电推杆相对于双蜗杆4,其带动移动板7移动的精度较低,并且电推杆的使用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都较高,因此,本申请优选为双蜗杆4、蜗轮5和传动杆6。
工作原理:使用者需要进行拉力调节时,手轮的表面开设凹凸纹,增加转动手轮的阻力,方便转动手轮,手轮可以带动双蜗杆4转动,双蜗杆4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双蜗杆4转动的平稳性,双蜗杆4表面顶端和底端的齿纹走向相反,双蜗杆4可以带动两个蜗轮5反向转动,蜗轮5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蜗轮5转动的平稳性,蜗轮5和传动杆6之间呈偏心结构,蜗轮5可以带动传动杆6向左移动,传动杆6可以带动移动板7向左移动,移动板7通过滑轨与拉力健身框3滑动设置,对移动板7进行引导,让移动板7可以平稳的左右移动,移动板7可以带动收卷轮8向左移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钢丝绳9向左移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凸轮21向左移动,从而调节凸轮21右端与滑架22底部的接触位置,利用杠杆原理,凸轮21与滑架22的接触位置越向左带动滑架22向上转动的力道需要更大,滑架22通过轴承与拉力健身框3转动设置,保障滑架22转动的平稳性,滑架22可以带动传动绳23向上移动,传动绳23带动拉力配重块24向上移动,拉力配重块24通过滑轨与拉力健身框3滑动设置,对拉力配重块24进行引导,让拉力配重块24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拉力配重块24可以通过传动绳23对滑架22的右端施加向下的压力,钢丝绳9的底端栓接拉环,使用者通过拉环向下拉动钢丝绳9,钢丝绳9可以带动收卷轮8逆时针转动,收卷轮8可以带动凸轮21的右端向上转动,凸轮21在滑架22底部滑动并向上顶起滑架22,进行拉力锻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包括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育健身仰卧起坐架(1)的右侧焊接有拉力健身框(3);
拉力健身框(3)内部右侧的顶端转动套接有双蜗杆(4),双蜗杆(4)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啮合有蜗轮(5),蜗轮(5)的轴心处与拉力健身框(3)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5)表面的右端铰接有传动杆(6),拉力健身框(3)内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表面右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传动杆(6)的左端铰接;
移动板(7)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收卷轮(8),收卷轮(8)的内部缠绕有钢丝绳(9),收卷轮(8)的表面栓接有起重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构(2)包括凸轮(21)和滑架(22);
凸轮(21)的后侧与收卷轮(8)的表面栓接,凸轮(21)的右端与滑架(22)的底部滑动连接,滑架(22)的左端与拉力健身框(3)内部的顶端铰接,起重机构(2)还包括与滑架(22)栓接的起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组件包括传动绳(23)和拉力配重块(24);
滑架(22)的右端与传动绳(23)的顶端栓接,传动绳(23)的底端与拉力配重块(24)的顶端栓接,拉力配重块(24)的表面与拉力健身框(3)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蜗杆(4)的表面栓接有手轮,手轮的右侧贯穿拉力健身框(3)右侧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表面并位于收卷轮(8)的左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轮,限位轮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健身框(3)底部的左侧开设通口,钢丝绳(9)的底端贯穿拉力健身框(3)的通口。
CN202223501639.7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Active CN21907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1639.7U CN21907199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1639.7U CN21907199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1999U true CN21907199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1639.7U Active CN21907199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1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1815B (zh) 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装置
CA2843983A1 (en) Gravity return rowing exercise device
WO2022007652A1 (zh) 一种能够调节训练难度的平衡训练仪
CN111111134A (zh) 攀爬机
CN212466981U (zh) 一种体操韧带训练装置
CN212416848U (zh) 一种踩踏式大腿肌肉康复锻炼装置
CN219071999U (zh) 一种体育健身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CN111617433B (zh) 一种训练健身阻力控制模块
CN211885114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组合式拉力健身装置
CN112206465A (zh) 一种便于调节重量的卧推保护装置
CN216258954U (zh) 一种用于心肺康复的有氧训练装置
CN217724440U (zh) 一种机械臂调节装置及健身系统
CN114618125B (zh) 一种田径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设备
CN213373524U (zh) 一种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112138326A (zh) 一种便于调整杠铃重量防滑落的卧推架
CN11284360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用辅助健身设备
CN212631612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CN113521653B (zh) 一种具有反转制动防护结构的腿部康复治疗用踩踏装置
CN212369524U (zh) 攀爬机
CN110917567B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康复锻炼装置
CN210145389U (zh) 一种坐式推肩训练器
CN111671618A (zh) 一种腿部肌肉按摩放松设备
CN112439165A (zh) 一种儿童康复训练用助木
CN215915557U (zh) 一种舞蹈训练中使用的韧带拉伸装置
CN208319500U (zh) 离合变幅型全自动四肢康复训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