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7079U -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7079U
CN219067079U CN202223466374.1U CN202223466374U CN219067079U CN 219067079 U CN219067079 U CN 219067079U CN 202223466374 U CN202223466374 U CN 202223466374U CN 219067079 U CN219067079 U CN 219067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ribs
reinforcement
side plate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6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雪
黄毅轩
胡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6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7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7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7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具有边梁的电池包和具有边梁或电池包的车辆,所述边梁包括梁主体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配置成结构强度高于所述梁主体的结构强度,所述加强件嵌设于所述梁主体上,且所述梁主体和所述加强件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的边梁,可以将加强件设置在边梁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Description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边梁、具有该边梁的电池包和具有该边梁或该电池包的车辆。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增长,但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改善和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2011年我国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专项,明确提出纯电驱动是国家战略。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许多传动燃油车平台直接通过将发动机结构更换为动力电池包结构,将汽车动力源由燃油更换为电池。当前社会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即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道路。而作为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包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性能,通常动力电池包需要由壳体进行包裹密封,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边梁与车辆进行固定。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边梁除了用于与车辆固定外,还承载着车辆受到撞击时抵抗柱碰力的作用,现有的边梁是由若干型材焊接而成,而型材边梁为抵抗柱碰的力,型腔的壁厚需要在满足电池包级别的壁厚上继续加厚,因此整个电池包的重量也会加重,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电池包减重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可以将加强件设置在边梁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前述的电池包的边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电池包的边梁或前述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的边梁,所述边梁包括梁主体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配置成结构强度高于所述梁主体的结构强度,所述加强件嵌设于所述梁主体上,且所述梁主体和所述加强件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的边梁,可以将加强件设置在边梁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边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梁主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加强件嵌入到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梁主体包括第一侧板部和第一翻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用于包覆电池,所述第一翻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部上背离电池包的一侧;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侧板部和第二翻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与所述第一侧板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板部与所述第一翻板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部的上侧面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靠近电池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表面低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台阶,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边板和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边板与所述第一底板相连,并沿所述第一底板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底板的背离电池的一侧围绕出槽;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一边板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边板相连,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翻板部包括第二底板、第二边板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边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并沿所述第二底板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下侧围绕出槽,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二边板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边板相连,且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分为第二横向筋条和第二纵向筋条,所述第二横向筋条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纵向筋条沿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横向筋条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的数量比不小于3/10;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的数量比不大于2/3;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的厚度比不小于1/5;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的厚度比不大于2/1。
可选地,在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边梁的长度比不小于10%。
可选地,在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边梁的长度比不大于50%。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边梁。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梁主体为满焊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为挤出成型,且所述加强件的至少一个出模方向与电池包的碰撞受力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为铸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和电池,所
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中的至少一个为上5述中的边梁;所述电池支撑与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通过应用前述的电池包的边梁,可以将加强件设置在边梁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中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或上述中的电池包。
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通过应用前述的电池包的边梁或前述的电池包,可
以将加强件设置在边梁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边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自上而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自下而上)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包1000,边梁100,第一边梁100a,第二边梁100b,梁主体10,第一段10a,第二段10b,第一侧板部11,台阶11a,第一翻板部12,加强件20,第二侧板部21,第一底板211,第一边板212,第一加强筋213,第二翻板部22,第二底板221,第二边板222,第二加强筋223,第二横向筋条2231,第二纵向筋条22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和具有该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的车辆,可以将加强件20设置在边梁100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100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1000的重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边梁100可包括梁主体10和加强件20,加强件20配置成结构强度高于梁主体10的结构强度,加强件20可嵌设于梁主体10上,且梁主体10和加强件20沿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连接。换言之,当加强件20嵌设在梁主体10上时,可以提高边梁100的结构强度,以实现对电池包1000的保护。因此,可以将加强件20设置在边梁100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100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1000的重量。
其中,梁主体10和加强件20沿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换言之,在沿边梁100的长度方向上,加强件20可以嵌设在梁主体1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的至少一处;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加强件20嵌设分别梁主体10的前部、中部和后部,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地,电池包1000一般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位置,当车辆发生前后碰撞时,由于车辆前后具有一定的溃缩空间,因此,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包1000一般不会受到损坏,但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车辆侧面的形变空间较少,电池包1000会发生损坏,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根据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上的柱碰点可以将加强件20设置在边梁100上,例如,柱碰点位于边梁100的中部,加强件20可以对应的嵌设在梁主体10的中部,以提高边梁100中部抵抗柱碰的能力,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电池包1000的柱碰点受到撞击,由于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较高,因此可以降低电池包1000损坏的风险,避免电池包1000挤压变形,导致电池包1000内部短路发生起火爆炸等危害。
另外,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增加边梁的整体厚度,以提高边梁的结构强度,但在加强边梁的同时,会导致电池包的重量增加;而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在边梁100的梁主体10上嵌设加强件20,以便于根据边梁100的柱碰点,增加边梁100的结构强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边梁100的整体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件20可以仅设置在柱碰点,相比而言可以减轻边梁100的重量。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可以将加强件20设置在边梁100的柱碰点上,以提高边梁100的结构强度,同时可减轻电池包1000的重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梁主体10包括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其中,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可以沿梁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之间可具有间隙,可以根据边梁100柱碰点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的长度,以使间隙可以与柱碰点重合,随后可将加强件20嵌入到间隙内,并使加强件20与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根据边梁100柱碰点的位置来对边梁100进行结构加强,从而可以提高边梁100在柱碰点的抵抗能力。
当然,梁主体10可以是连续的一段,并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梁主体1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凹槽,其中,安装凹槽可以根据边梁100的柱碰点位置加工制造而成,随后可以将加强件20嵌入安装凹槽中,从而可以提高边梁100柱碰点的结构强度,以降低电池包1000形变短路的风险。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梁主体10可包括第一侧板部11和第一翻板部12,第一侧板部11用于包覆电池,第一翻板部12连接于第一侧板部11上背离电池包1000的一侧;加强件20包括第二侧板部21和第二翻板部22,第二侧板部21与第一侧板部11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第二翻板部22与第一翻板部12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在提高边梁100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电池包1000的结构强度,以及电池包1000与车辆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边梁100可以设置在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上,并通过梁主体10中的第一侧板部11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配合连接,以包覆电池于电池包1000内,且第二侧板部21可与第一侧板部11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因此,第二侧板部21与第一侧板部11可以同时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配合连接,提高电池包1000的结构强度,实现电池的包覆;另外,梁主体10中的第一翻板部12上可以设置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可以将电池包1000安装在车辆上,实现电池包1000的安装,且第二翻板部22可与第一翻板部12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因此,也可以在第二翻板部22上设置连接机构,从而可提高电池包1000与车辆的连接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部11的上侧面可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可设于第二表面的靠近电池的一侧,且第一表面低于第二表面,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台阶11a,第二侧板部21的上侧面分别与第一侧板部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齐平。因此,可提高电池包1000的密封性能。
具体地,在第一侧板部11的上侧面形成有台阶11a,该台阶11a可以用于安装密封条,在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连接时,第一侧板部11的上侧面可以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连接配合,以使电池包1000组装成型,此时可以在台阶11a上安装密封条,以提高电池包1000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部21的上侧面分别与第一侧板部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齐平,换言之,第二侧板部21的上侧面可以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可以设置在第四表面靠近电池的一侧,且第三表面低于第四表面,以在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之间形成台阶11a,其中,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可以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可以沿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在边梁100上形成台阶11a,该台阶11a可以用于密封条的安装,也就是说,当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连接时,设置在下壳体上的边梁100可以与电池包1000的上壳体配合连接,此时可以在边梁100的台阶11a上安装密封条,以提高电池包1000的密封性能。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板部21包括第一底板211、第一边板212和第一加强筋213,第一边板212与第一底板211相连,并沿第一底板211的周向延伸,且在第一底板211的背离电池的一侧围绕出槽;第一加强筋213设于第一边板212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底板211和第一边板212相连,且第一加强筋213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因此,可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并当加强件20嵌设在梁主体10上时,可提高边梁100柱碰点的抵抗能力。
具体地,第一边板212可与第一底板211连接,并沿第一底板211的周向延伸,使第一底板211背离电池的一侧围绕出第一槽,以使第一侧板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可提高加强件20的强度。另外,可在第一槽内设置第一加强筋213,第一加强筋213分别与第一底板211和第一边板212相连接,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其次,设置在第一槽中的第一加强筋213可以与加强件20的受力方向平行,以提高加强件20抵抗撞击的能力。
另外,第一边板212沿第一底板211周向延伸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二翻板部22连接,以使第一边板212和第二翻板部22之间可以围绕出第一槽,并在第一槽中可以设置第一加强筋213,加强筋可以在连接第一底板211和第一边板212的同时,与第二翻板部22连接,从而可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加强件20可以位于边梁100的柱碰点上,以抵抗外部冲击,避免电池包1000形变发生短路,导致电池包1000起火爆炸。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板部22可包括第二底板221、第二边板222和第二加强筋223,第二边板222与第二底板221相连,并沿第二底板221的周向延伸,且在第二底板221的下侧围绕出槽,第二加强筋223设于第二边板222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二底板221和第二边板222相连,且第二加强筋223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因此,可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并当加强件20嵌设在梁主体10上时,可提高边梁100柱碰点的抵抗能力。
具体地,第二边板222可与第二底板221连接,并沿第二底板221的周向延伸,可在第二底板221的下侧围绕出第二槽,以使第二侧板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可提高加强件20的强度。另外,可在第二槽内设置第二加强筋223,第二加强筋223分别与第二底板221和第二边板222相连接,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其次,设置在第二槽中的第二加强筋223可以与加强件20的受力方向平行,以提高加强件20抵抗撞击的能力。
另外,第二边板222沿第二底板221周向延伸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二翻板部22连接,以使第二边板222和第一翻板部12之间可以围绕出第二槽,并在第二槽中可以设置第二加强筋223,加强筋可以在连接第二底板221和第二边板222的同时,与第二翻板部22连接,从而可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加强件20可以位于边梁100的柱碰点上,以抵抗外部冲击,避免电池包1000形变发生短路,导致电池包1000起火爆炸。
其次,多个第二加强筋223包括纵横排布的多个,例如,多个第二加强筋223中的一部分可以与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且多个第二加强筋223的另一部分可以与多个第二加强筋223的一部分垂直,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又如,多个第二加强筋223中的一部分可以与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第二加强筋223中的另一部分可以沿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加强筋223分为第二横向筋条2231和第二纵向筋条2232,第二横向筋条2231沿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纵向筋条2232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因此,可以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以实现边梁100的结构加强。
结合前述实施例,第二横向筋条2231和第二纵向筋条2232分别为多个,且纵横交错排布;具体地,边梁100的受力方向与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垂直,因此,多个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延伸方向与边梁100的受力方向平行,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可以起到抵御撞击的作用,同时多个第二横向筋条2231可以分别多个第二纵向筋条2232,从而可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并当加强件20嵌设在梁主体10上的柱碰点时,可降低电池包1000形变的风险,避免电池包1000短路后起火爆炸。
其中,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可不小于3/10,和/或,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可不大于2/3,换言之,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第二纵向筋条2232与受力方向平行,可以使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大于第二横向筋条2231的数量,以提高边梁100抵抗撞击的能力,且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可以不小于3/10,以使多个第二横向筋条2231可以分别连接多个第二纵向筋条2232,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边梁100柱碰点抵抗撞击的能力,另外,为了在提高边梁100抵抗能力的同时,避免电池包1000的重量过重,可使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不大于2/3。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可小于3/10,以使电池包1000轻量化,或者,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可大于2/3,以提高加强件20在边梁100的长度方向上抵抗撞击的能力。
进一步的,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可不小于1/5;和/或,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可比不大于2/1。换言之,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由于纵向筋条与受力方向平行,可以使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横向筋条2231的厚度尺寸,以提高边梁100抵抗撞击的能力,且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可以不小于1/5,以使多个第二横向筋条2231的结构强度提高,从而可提高加强件20的结构强度,另外,为了在提高边梁100抵抗能力的同时,避免电池包1000的重量过重,可使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不大于2/1。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可小于1/5,以使电池包1000轻量化,或者,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可大于2/3,以提高加强件20在边梁100的长度方向上抵抗撞击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边梁100的长度方向上,加强件20与边梁100的长度可比不小于10%,因此,可以保证嵌设在边梁100上的加强件20可以覆盖柱碰点,并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加强件20可以提高边梁100在柱碰点的抵抗撞击能力,降低电池包1000形变的风险,避免电池包1000短路发生起火爆炸。
进一步的,在边梁100的长度方向上,加强件20与边梁100的长度比可不大于50%,使得在提高边梁100柱碰点抵抗撞击能量的同时,可避免电池包1000的重量过重,实现电池包1000的轻量化。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对边梁100的整体加强,本实用新型可针对电池包边梁100的柱碰点进行加强,相比而言,重量更轻。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0中包括至少两个边梁100,以提高电池包1000左右两侧在柱碰点的抵抗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20与梁主体10为满焊连接,以在边梁100与电池包1000上壳体配合连接时,可提高电池包1000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20可为挤出成型,且加强件20的至少一个出模方向与电池包1000的碰撞受力方向相同,换言之,在加强件20上至少一个面与电池包1000碰撞受力的方向相同,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安装在边梁100柱碰点上的加强件20可以抵抗来自外部的冲击,以减少电池包1000形变的发生,避免电池包1000短路发生起火爆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20为铸件,换言之,可通过浇注等方式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以使加强件20成型,从而可以降低加强件20的生产制造成本。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包1000,电池包1000包括第一边梁100a、第二边梁100b和电池,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相对设置,且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边梁100;电池支撑与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之间。具体地,电池包1000可以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可以设置在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上,且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可以设置在电池包1000垂直于边梁100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撞击电池包边梁100的柱碰点时,加强件20可以抵抗外部的撞击,以减少电池包1000形变的发生,避免电池包1000短路发生起火爆炸。
另外,电池可以设置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之间,并通过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的配合作用,使电池可以支撑在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之间,提高电池在电池包1000内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电池包1000可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1000。其中,电池包1000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并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上的柱碰点嵌设有加强件20,通过加强件20可以抵抗来自外部的撞击,以减少电池包1000形变的发生,避免电池发生短路、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可在电池包边梁100的柱碰点处使用铸件(即加强件20),而铸件(即加强件20)本身比铝型材强度高。同时,铸件(即加强件20)内又分布着多根加强筋。使其结构强度更高。在电池包型材边梁100的柱碰点处采用铸件(即加强件20)。完全可以满足电池包1000的柱碰需求。同时,型材边梁100其他非柱碰点处则可以适当减弱结构强度。型腔内部壁厚和型腔内部加强筋可适当减薄,从而减轻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铸件(即加强件20)焊接位置,可根据整车柱碰点的不同进行调换。要求铸件(即加强件20)占边梁100总长度的10%~50%,同时要求铸件(即加强件20)数量在电池包1000中至少两个。在此范围内,可实现铸件(即加强件20)拼焊型材边梁100的方案优点最大化。既满足了柱碰点的强度需求;同时由于非柱碰点处型腔壁厚或者型腔加强筋的减薄,减轻电池包1000下壳体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铸件(即加强件20)里面分布多根加强筋,与受力方向平行的加强筋(即第二纵向筋条2232)起到抵抗柱碰力的作用。与受力方向垂直的加强筋(即第二横向筋条2231)主要用于加强整个铸件(即加强件20)结构强度。第二纵向筋条2232和第二横向筋条2231的数量比可为3/10~2/3,厚度比为1/5~2/1。其中,当电池包1000受到撞击时,哪个方向承受柱碰力多,则哪个方向的加强筋数量多。在上述实施例中,边梁100的受力方向(受力方向与边梁100的长度方向垂直)承受柱碰力较多,因此加强筋多沿受力方向延伸。同时,铸件(即加强件20)拼焊边梁100沿边框轮廓线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图均不存在中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铸件(即加强件20)形状根据电池包边梁100进行仿形设计。要求铸件(即加强件20)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是型材边梁100在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的80%~120%。边梁100的上侧面有安装密封条的台阶11a及上壳体安装孔,上壳体安装孔下方为实块,铸件(即加强件20)内部有加强筋,下方有整车安装点。铸件(即加强件20)的焊接选择满焊。保证电池包1000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电池包边梁100的挤出方向是与受力(即柱碰力)方向垂直的,因此其抵抗柱碰力能力较弱。而铸件(即加强件20)的至少一个出模方向与受力方向平行,使其抵抗柱碰力的能力大大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电池包1000受撞击时,铸件(即加强件20)会受到长度方向的柱碰力,而铸件(即加强件20)内分布的多种密集加强筋。使其结构强度能够抵抗柱碰力。加强筋也可换为其他加强结构。如:加强圆柱等,能加强铸件(即加强件20)结构强度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因柱碰是额外需求,例如,5kg边梁100就可以满足电池包1000的强度要求,但因为有柱碰需求。因此电池包1000边梁100需要加上柱碰的筋。因型材边梁100是一体挤出加工,型材每做一根加强筋,长度需要整个边梁100。边梁100的重量因此会升为8kg左右。但实际上需要加强筋的部位只有柱碰点附近,非柱碰点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结构强度。因此可通过柱碰点换为铸件(即加强件20),铸件(即加强件20)增加筋的数量,达到抵抗柱碰力的要求,同时铸件(即加强件20)尺寸小,占边梁100的重量小。
具体地,由铸件(即加强件20)承受大部分的柱碰力,而边梁100其他部分承受柱碰力很小,因此型材壁厚可以适当减薄。壁厚减薄之后,整个边梁100的重量也随之下降。边梁100本身重量为8.704kg,壁厚减薄之后重量为5.531kg(5.531kg的边梁100,即可满足电池包1000的强度要求),铸件(即加强件20)重量为1.189kg。因此铸件(即加强件20)拼边梁100重量为5.531+1.189=6.72kg,相当于边梁100本身重量减少了大约23%的重量。因柱碰是额外需求,在保证电池包1000额外的柱碰力的同时,减少了23%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0拼焊边梁100的方案在保证边梁100在满足抵抗柱碰力的需求上,又减轻了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铸件(即加强件20)位置可调,根据整车柱碰点位置调换铸件(即加强件20)的位置。另外,因为柱碰是额外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筋的部位,只有柱碰点附近,因此在柱碰点处使用铸件(即加强件20),铸件(即加强件20)做的筋,比型材密集。此处满足抵抗柱碰力要求即可。
边梁100除了用于与车辆固定外,还承载着车辆受到撞击时抵抗柱碰力的作用,而在相关技术中,是通过增加边梁100型腔内部加强筋,或增加边梁100型腔的壁厚,来提高边梁100的结构强度。若采用型腔内部增加加强筋的方式,则加强筋需贯穿整根型材边梁100,而实际上电池包边梁100的非柱碰点处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拼焊电池包1000边梁100的方案,在电池包边梁100的柱碰点处使用铸件(即加强件20)。通过铸件(即加强件20),只需增加柱碰点处的结构强度,其余非柱碰点处强度可适当减弱。同时铸件(即加强件20)尺寸小,占的重量小。因此,此方案在满足了增加电池包1000的边梁100柱碰点强度的同时,减轻了电池包1000的下壳体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包括梁主体(10)和加强件(20),所述加强件(20)配置成结构强度高于所述梁主体(10)的结构强度,所述加强件(20)嵌设于所述梁主体(10)上,且所述梁主体(10)和所述加强件(20)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10)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所述第一段(10a)和所述第二段(10b)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加强件(20)嵌入到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段(10a)和所述第二段(10b)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10)包括第一侧板部(11)和第一翻板部(12),所述第一侧板部(11)用于包覆电池,所述第一翻板部(1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部(11)上背离电池包的一侧;
所述加强件(20)包括第二侧板部(21)和第二翻板部(22),所述第二侧板部(21)与所述第一侧板部(11)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翻板部(22)与所述第一翻板部(12)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部(11)的上侧面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靠近电池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表面低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台阶(11a),所述第二侧板部(21)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部(1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部(21)包括:
第一底板(211);
第一边板(212),所述第一边板(212)与所述第一底板(211)相连,并沿所述第一底板(211)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底板(211)的背离电池的一侧围绕出槽;
第一加强筋(213),所述第一加强筋(213)设于所述第一边板(212)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211)和所述第一边板(212)相连,且所述第一加强筋(213)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板部(22)包括:
第二底板(221);
第二边板(222),所述第二边板(222)与所述第二底板(221)相连,并沿所述第二底板(221)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底板(221)的下侧围绕出槽;
第二加强筋(223),所述第二加强筋(223)设于所述第二边板(222)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221)和所述第二边板(222)相连,且所述第二加强筋(223)包括纵横交错排布的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3)分为第二横向筋条(2231)和第二纵向筋条(2232),所述第二横向筋条(2231)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32)沿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不小于3/10;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数量比不大于2/3;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不小于1/5;和/或,所述第二横向筋条(2231)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32)的厚度比不大于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强件(20)与所述边梁的长度比不小于10%;
和/或,在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加强件(20)与所述边梁的长度比不大于50%;
和/或,所述电池包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边梁;
和/或,所述加强件(20)与所述梁主体(10)为满焊连接;
和/或,所述加强件(20)为挤出成型,且所述加强件(20)的至少一个出模方向与电池包的碰撞受力方向相同;
和/或,所述加强件(20)为铸件。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边梁(100a)和第二边梁(100b),所述第一边梁(100a)和所述第二边梁(100b)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梁(100a)和所述第二边梁(100b)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边梁;
电池,所述电池支撑与所述第一边梁(100a)和所述第二边梁(100b)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边梁;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3466374.1U 2022-12-23 2022-12-23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9067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6374.1U CN21906707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6374.1U CN21906707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7079U true CN21906707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6374.1U Active CN219067079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7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0843B (zh) 电池包防护框架及电池包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219067079U (zh) 电池包的边梁、电池包和车辆
CN211350756U (zh) 接插组件边梁单元、下壳体组件及其动力电池包
CN210707621U (zh) 用于汽车的铝合金扭力盒及汽车
CN217496273U (zh) 车身前端碰撞结构与汽车
CN214396955U (zh) 汽车、汽车车身及其前纵梁总成
CN112103425B (zh) 一种高机械性能的电池盒下壳体
CN209833346U (zh) 一种电动轻卡电池包的防侧撞装置
CN217496257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0842678U (zh) 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220053714U (zh) 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91574U (zh) 型材结构、电池包箱体总成及电池包
CN218661701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18548678U (zh) 边梁、框架、电池包及车辆
CN220220909U (zh)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CN219406618U (zh) 车辆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19U (zh) 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与车辆
CN117565809B (zh) 一种复合材料吸能盒以及防撞梁总成
CN214313429U (zh) 一种可调的横梁结构及电池箱
CN115312938B (zh) 动力电池结构及车辆
CN114590317B (zh) 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CN219959286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19687450U (zh) 车身前部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